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与商文化风格一致,但其组合却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王权与神权之间紧密结合B. 古蜀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D. 分封制促进区域文明交流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与商文化风格一致,说明其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其独特的组合又体现了当地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这表明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三星堆文化的特征,但没有涉及其文化中神权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三星堆青铜器制造技术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排除B项;西周建立之后,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 “……(在其封地内)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封国的内部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
A. 王权尚未高度集中B. 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
C. 君主专制政体形成D.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在其封地内)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封国的内部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诸侯的待遇较高,中央基本上不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等,表明西周的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A项正确;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封建制度,不能巩固封建统治,排除B项;君主专制政体形成在秦朝,排除C项;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中央很少干预地方事务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 学者许倬云认为:“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 推行县制B. 什伍连坐
C. 奖励军功D. 重农抑商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实行奖励军功,这对秦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项制度打通了底层人民通往上层的道路,利益驱使下的秦国士卒战斗力今非昔比,所以说这项制度反映了社会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流动,C项正确;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促进了从属人的族群转变为属地的共同体,排除A项;什伍连坐制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加强统治,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社会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经济政策,不符合材料“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直方向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C项。
4. 墨子反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提倡“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由此可见,墨子( )
A. 彻底否认了儒家的主张B. 代表了下层平民的利益
C.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 倡导中央集权政治理念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墨子主张“尚贤”,认为有才能的人不论出身高低都应该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体现了对各阶层,特别是下层平民利益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的重视。他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为下层平民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因此,墨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下层平民的利益,B项正确;墨子并未彻底否认儒家的所有主张,其也主张尊贤的理念,排除A项;题干并未直接体现辩证法思想,排除C项;题干中墨子的主张并不涉及中央集权政治理念,排除D项。故选B项。
5.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朕”遂专为帝王自称。这说明了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
A. 皇位世袭B. 源于皇帝的功绩
C. 皇帝独尊D. 独断性和随意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朕”这一称呼被帝王独占,体现了皇帝在称呼等方面的独尊地位,只有皇帝可以用“朕”自称,这是皇帝独尊的一种表现,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皇位如何传承的内容,没有体现皇位世袭这一特征,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皇帝的功绩与“朕”这一称呼的关系,无法得出“源于皇帝的功绩”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决策过程,无法体现其“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C项。
6. 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可以“风闻奏事”,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这体现出秦朝监察御史( )
A.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 地位崇高,彼此制衡
C. 位卑权重,以小驭大D. 风闻奏事,权力无限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可知,秦朝监察御史位卑权重,以小制大,C项正确;监察御史的职责是负责监察地方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监察御史地位较低,排除B项;权力无限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7. 中国古代某一制度的具体运作模式是:遇到国家大事,皇帝先与中朝官员商议和决策。决策完成后,再交由外朝官员去执行。这一制度设计旨在( )
A. 加强君主专制B. 巩固中央权威
C. 提升行政效率D. 制约宦官权力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题干描述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中朝与外朝制度,中朝负责决策,外朝负责执行,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削弱以丞相为主的外朝,加强君主专制,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中朝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且为了提升行政效率,排除C项;中朝的设置是为了削弱相权,而非宦官,排除D项。故选A项。
8. “三国鼎立”“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 )
A.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三国鼎立”、“十六国”反映的是政权分立;“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反映的是民族交融,因此共同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A项正确;“三国鼎立”“十六国”是分裂局面,不是繁荣与开放,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是早期国家产生时期,如夏商周此前已建立,排除C项;“三国鼎立”“十六国”是分裂局面,不是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9. 据研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建造的都城,其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据此可知( )
A. 南北政治文化相互借鉴B. 北魏认同中原文化
C. 北方各族开始汉化历程D. 都城布局完全统一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建造的都城,其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建造的都城格局是单一宫城,以太极殿为中心,这一格局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这体现了北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虽然北魏可能借鉴了南朝的都城模式,但材料中强调的是继承中原正统王朝的模式,因此这不是主要意图,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北方其他民族,且“开始交融”与事实不符合,北魏迁都洛阳以前早已经开始学习中原文明,排除C项;北魏的洛阳继承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但是这不意味着北魏都城布局与曹魏,西晋都城的布局完全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唐代实行羁縻制度,对内降的游牧部落设置都督府和州县,以其部落之人为都督、刺史、县令。由此可见唐代( )
A. 中央集权相对衰落B. 藩镇问题由此产生
C. 游牧民族地位低下D. 民族政策因地制宜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实行羁縻制度,对内降的游牧部落设置都督府和州县,给予内降的游牧部落一定的自治权,体现了唐代民族政策因地制宜,D项正确;唐朝通过羁縻制度管理少数民族,有利于中央集权,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羁縻制度与藩镇问题无关,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唐朝通过羁縻制度管理少数民族,未涉及游牧民族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1. 从贞观到天宝年间,江南运河沿线四州的户口增长率为570.7%,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同时这一区域的造船、制瓷、制盐、制茶等行业也迅猛发展。这反映了( )
A.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 交通建设影响经济发展
C. 运河沿线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D. 国家高度重视运河运输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题干前半段讲“江南运河”,是交通方面,后半段讲户口的增长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由此可见,交通建设影响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在南宋时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运河沿线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选项过于绝对,无法体现“运河沿线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对运河的发展是否重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武则天首创的殿试由帝王亲任主考官,将录取最高一级知识官僚的命题权、评判权收归皇帝。殿试的设置( )
A. 扩大了科举选官用人的范围B. 避免了取士的主观随意性
C. 使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D. 有助于防范官僚结党营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由于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将录取最高一级知识官僚的命题权、评判权收归皇帝,这有助于减少官僚在科举选拔中的干预和操纵,从而防范官僚结党营私,D项正确;殿试作为科举制度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皇帝亲自参与并决定最高级别知识官僚的录取,而非扩大选官的范围,排除A项;虽然皇帝亲自参与殿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性的干扰,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性。皇帝的个人偏好、政治立场等因素仍然可能影响到取士的结果,排除B项;科举制度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而殿试的设立更多是强化了皇帝在科举选拔中的最终决定权,而非使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排除C项。故选D项。
13. 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官署即称为“政事堂”。后来,唐朝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这些情况表明
A. 唐朝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B. 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
C. 君主的权力受到极大制约D. 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答案】A
【解析】
唐朝皇帝常常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演变,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B;三省长官共同议政,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C项夸大其词,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14. 唐代的两税法既“税物”也“税钱”,对于“税钱”的部分,农民需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从而完成这部分税收,这样就促使农民去从事多样化经营。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
A. 导致了小农经济的解体B. 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C. 促使重农抑商政策调整D. 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农民需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从而完成这部分税收,这样就促使农民去从事多样化经营”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两税法的实施,使农民从事多样化经营,有利于农产品走向市场,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项正确;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抑商政策的改变,排除C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材料信息没有出现,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5.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尊敬父母,忠于君王和国家。这反映出( )
A. 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B.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 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D. 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吸收儒道的内容,渐趋本土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材料没有体现儒道对于佛家思想的借鉴,儒佛道相互吸收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儒学复兴的趋势出现在唐后期至宋朝初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 )
A. 鼓励民众经商B. 倡导工商皆本
C. 反对君主专制D. 重视农业生产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正反向推断目的原因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可知,贾思勰认为舍本逐末不可取,这就是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D项正确;贾思勰认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可知,他是不主张民众经商的,排除A项;工商皆本事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主张,材料所显示的贾思勰是主张重本抑末的,排除B项;反对君主专制事黄宗羲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7.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使北宋( )
A. 各阶层人才流动加速B. 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C. 崇文抑武的观念淡化D. 边防压力迅速缓解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逐渐增加,军队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军费开支的增加,从而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B项正确;军队数量增加与人才流动没有直接关系,宋朝推动阶级流动的是科举制,排除A项;军队数量的增加不能体现对文官的重视和对武官的抑制,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防压力没有因为军队数量增加而迅速缓解,排除D项。故选B项。
18. 公元1044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宋册立元昊为夏国王,每年送夏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宋夏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得以形成
B. 北宋政权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C. 西夏获得源源不断的军用物资
D. 宋夏间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辽西夏并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夏达成和议后,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这种互市贸易必然会促进宋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D项正确;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在宋夏和议之前已经形成,并非因为宋夏和议才得以形成,排除A项;北宋的统治危机更多是源于内部的积贫积弱,土地兼并、三冗问题等,宋夏和议从某种程度上还减少了边境战争的消耗,排除B项;岁赐主要是用于维持宋夏之间的和平关系,互市贸易是正常的经济交流,不能简单地说西夏获得这些就是军用物资,排除C项。故选D项。
19. 《金史·兵志》载:“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诸孛堇(部落首领)征兵”。材料表明该制度( )
A. 源于唐宋管理制度B. 职官分为南北面官
C. 拥有两套官员称谓D. 具有兵农合一特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金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各部落的百姓没有其他徭役,成年男子都是士兵,平时可以从事耕种、捕鱼、狩猎等劳动,有战事时则应征入伍;这种制度使得女真族的士兵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自备武器和军粮参加战斗,实现了生产和战斗的结合,具有兵农合一的特征,D项正确;猛安谋克制是女真民族的一套管理系统,排除A项;南北面官是辽朝的制度,排除B项;西夏的官称有两套,排除C项。故选D项。
20. 元朝行省设置的目的各有侧重,江浙、湖广、江西三省治所都远离该行省的中心地带而设于行省北端的水陆交通要冲。三省治所的选址反映了这类行省设置旨在( )
A. 豢养或者防范蒙古诸王B. 方便朝廷联络和调控
C. 以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D. 分散地方的军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江浙、湖广、江西的三省治所位于水陆交通要冲,这样便于朝廷与这些行省进行联络,同时也方便朝廷对这些行省进行调控。因为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人员、物资的往来,朝廷能够更好地掌控这些行省,B项正确;题干主要涉及对于南方三个行省的治所的设置,题中没有提及与豢养或防范蒙古诸王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军需供给方面的信息,不能得出以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的结论,排除C项;三省治所的选址与分散地方军政大权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
21. 根据《元史·地理》记载而整理的元代人口统计曲线图中,影响人口户数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 耕地开垦数量多少B. 民族关系好坏
C.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D. 国家统一与否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1273年到1290年,元朝的人口户数迅速增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9年,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将南方人口户数纳入国家户籍之中,所以元朝的人口户数迅速增加,D项正确;耕地开垦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迅速增加无关,排除A项;民族关系好坏主要联系到当时的社会与民族关系,与人口增加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1273-1290年,元朝的社会生产力没有迅速增加,无法解释“人口的迅速增加”,排除C项。故选D项。
22. 《蛮夷执贡图》为唐朝著名画家周昉所绘,原画无作者款印,金章宗用宋徽宗创作的瘦金体题签“周昉蛮夷执贡图”。该图文可以印证金朝统治者( )
《蛮夷执贡图》局部
A.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B. 受中原文化影响
C. 重视执行朝贡贸易D. 擅长绘制人物画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据题干图文信息,金章宗以瘦金体书法为该图提款,这表明宋朝的书法等艺术深刻影响到金朝上层统治者,中原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到金朝统治的核心区域,B项正确;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但题干材料信息主要涉及金朝的文化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排除A项;仅从金章宗用瘦金体题签这幅画,不能得出金朝统治者重视执行朝贡贸易的结论。题签内容与朝贡贸易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中的这幅画的行为不能表明金朝统治者擅长绘制人物画,金章宗只是题签,并没有体现绘画能力,排除D项。故选B项。
23. 1313年,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说: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宰相此言论可以佐证( )
A. 明经成为选拔官吏的唯一科目B. “理”是自然界的根本原则
C. 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尊崇的哲学D. “四书”是孔孟言论的专著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13年(中国)。据题干元朝时宰相对皇帝上奏,建议改革科举制度,考查儒家经典,且以程朱注解为主,由此可知元代理学受到官方推崇,C项正确;元朝科举还分词赋、经义和策论三个科目,排除A项;“理”是自然界的根本原则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排除D项。故选C项。
24. 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诗中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太祖( )
A. 罢黜百家B. 设置行省制度
C. 废除宰相D. 实行八股取士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繁忙的政务需要从清晨处理到深夜,因此他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的感慨。所以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宰相制度的废除,C项正确;罢黜百家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排除A项;设置行省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实行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僵化的表现,但这和皇帝政务繁重以致劳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5. 明朝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据此可知,明代请开海禁( )
A. 是中后期库府空虚的反映B. 有效解决了海防危机
C. 表明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D. 加快小农经济的瓦解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确实存在库府空虚的问题,为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开始考虑放松海禁政策,通过增加商业税收来充实兵饷,A项正确;虽然开海禁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间接帮助解决海防危机,但这并不是直接针对海防危机的解决方案,排除B项;政府开放海禁是局部性的,有条件的开放,对于商业依然采取了严格管控的政策,排除C项;小农经济的瓦解于近代,不是瓦解于明朝,排除D项。故选A项。
26.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形势图(局部),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北京城在明太祖时期基本建成
B. 重修长城有效防范了游牧民族的侵扰
C. 蒙古是其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
D. 海防建设为抵御葡萄牙入侵提供保障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灭亡后,大量蒙古人北迁,并成为明朝边疆地区的主要威胁,C项正确;元朝以大都作为都城,明成祖将都城迁往背景,排除A项;长城有利于减少游牧民族的侵扰,没有“有效防范”,游牧民族曾越过长城,骚扰明朝,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年时,新航路尚未开辟,还没有葡萄牙人的入侵,排除D项。故选C项。
27. 清代早期的政治信息传递是从地方层层传递到中央内阁,最后交皇帝批示;后建立了奏折制度,地方官员派自己的亲信递送,直接由太监交给皇帝。清代信息系统的改进( )
A. 利于提高皇权统治效能B. 精简文书提高行政效率
C. 减轻了君主政务方面负担D. 实现了中枢权力制衡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清代早期的政治信息传递是从地方层层传递到中央内阁,最后交皇帝批示;后建立了奏折制度,地方官员派自己的亲信递送,直接由太监交给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的信息传递系统由原先的多道程序、不易保密的题本制度转变为信息直达皇帝的奏折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皇帝所得信息的准确性,使皇帝可以得到更多更准确的秘密信息,及时排除干扰,制定决策,为清代皇帝在政治上实现补偿性控制提供了条件,利于提高皇权的统治效能,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清朝的文件传递程序,并未涉及简约文书,排除B项;清代信息系统的改进加重而非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清朝的文件传递程序,并非中枢权力的相互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
28. 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
A. 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B. 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C. 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D. 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康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念,即“华夏文化优越论”,由此形成古代华夷观念。华夷观念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的自我评价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华”指华夏族,其主体为汉族;“夷”在古代是对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如“四夷”、“九夷”、“夷服”等,故华夷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抬高自己, 轻视周边各族的心态。随清朝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和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华夷观念,使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且随着西方的崛起和殖民侵略,“夷”开始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故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D项正确;统治者并未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9. 清代乾隆年间,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由此可见,当时( )
A.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 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
C. 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D.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可知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B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私营手工业与其它手工业的比较,体现不出主导地位,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商业资本渗入生产的社会现象,没有体现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无法得出“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商业资本与生产领域的联系,没有涉及手工业生产规模,排除D项。故选B项。
30.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提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这一主张( )
A.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B. 揭开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序幕
C. 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D. 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顾炎武对人性中“私”的认可,顺应了市民阶层重视个人利益的价值追求,D项正确;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注重将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而题干中顾炎武的话主要是对人性中“私”的一种认可,与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近代思想启蒙序幕的揭开更多地与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等思想有关,顾炎武的这一主张没有直接起到揭开近代思想启蒙序幕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在顾炎武的言论影响有限,对于并没有直接对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产生动摇,排除C项。故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6分,33题12分,共计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汉画像石、画像砖中可见大量的孝子图像,这一题材一直延续到后代。其中尤以济宁嘉祥武氏祠中的孝子图最为丰富,孝子图有《曾子》《老莱子娱亲》《丁兰供木人》《柏榆伤亲》《董永孝亲》《李善祭主》《金日磾拜母像》《三州孝人》《羊公》《魏汤》《七女为父报仇》《孝孙原谷》《帝舜图》等。
——摘编自陶然《儒家思想与两汉的孝治与孝行》
材料二 在汉代法律中,不孝为重罪,“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这条法律不仅仅针对平民,如果官吏有不孝的行为,也会受到重罚,严重的会被免职。汉代将“孝”引入法令政策的举措,不仅是“孝治”推行的重要方式,也在国家层面为“孝治”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摘编自韩桥生等《“孝”与“孝治”:汉代伦理与政治的同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孝子图的史料价值,并分析汉代推行“孝治”的影响。
【答案】史料价值:实物史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可用来研究汉代尊崇儒术的主流思想;可用来研究汉代艺术发展。
影响:强化了家庭伦理与社会秩序(或答“促进了社会重孝风气的形成”);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儒家化;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稳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解析】
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史料价值,据画像砖中的孝子图像,可用来研究汉代尊崇儒术的主流思想;据材料一“两汉画像石、画像砖中可见大量的孝子图像,这一题材一直延续到后代”可得出可用来研究汉代艺术发展;据材料一“两汉画像石、画像砖”可知,这些是实物史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这条法律不仅仅针对平民,如果官吏有不孝的行为,也会受到重罚,严重的会被免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化了家庭伦理与社会秩序或答“促进了社会重孝风气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可知,强调儒家伦理道德,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儒家化;根据材料二“不仅是‘孝治’推行的重要方式,也在国家层面为‘孝治’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制度的儒家化,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稳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湖、海,它们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依次把江南的四个城市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以下是根据相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四大时代的表格。
材料二 宋代东南地区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在土地上从事耕作的农民,无论是主户还是客户都为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而作出各种努力。在精耕细作农业的支撑下,“吴楚之地方数千里,耕有余食,织有余衣,工有余材,商有余货”。故宋人称:“今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并不夸张,太平兴国六年朝廷规定由江淮漕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至道初年增为58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又增至700万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农业地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①③处填写城市(现名)的名称,在②④处填写相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影响。
【答案】(1)城市:①南京③杭州
原因:②大运河的开凿④工商业的发展
(2)影响:推动了江南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江南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赋税。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城市名称,根据材料一“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可知,①是南京;根据材料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知,③是杭州。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运河时代:605-90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的原因是大运河的开凿;根据材料一“太湖时代:1368—1840”与“衣被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的原因是工商业的发展。
【小问2】
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影响:根据材料二“在土地上从事耕作的农民,无论是主户还是客户都为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而作出各种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提高了粮食产量;根据材料二“吴楚之地方数千里,耕有余食,织有余衣,工有余材,商有余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江南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太平兴国六年朝廷规定由江淮漕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至道初年增为58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又增至700万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加了国家赋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江南城市的兴起。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维持一个政权的统治,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
①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③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④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注:货币统一、国有专营、重农抑商等)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制度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从学者论述的四个方面中任选其中三个方面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汉武帝的制度建设推动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阐述:汉武帝在地方分权方面,针对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设刺史巡视监察,任酷吏治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控制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在精英控制方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以孝廉为选官标准,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加强皇权;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汉武帝的上述措施顺应时代需要,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综上所述,制度建设推动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他论题与阐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是材料题之评论解说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①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③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④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与题干“根据材料并结合秦汉历史的所学知识,围绕‘制度建设’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题是汉武帝的制度建设推动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证明。根据材料“①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③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④宏观经济制度模式”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分权,思想控制,精英控制与宏观经济制度模式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①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地方分权方面,针对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设刺史巡视监察,任酷吏治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②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思想控制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根据材料“③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精英控制方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以孝廉为选官标准,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加强皇权;根据材料“④宏观经济制度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宏观经济制度模式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
最后,总结归纳,深化中心。汉武帝的上述措施顺应时代需要,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综上所述,制度建设推动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名称
时间(年)
核心
成因
诗句或俗语
长江时代
317-589
①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运河时代
605-907
扬州
②
烟花三月下扬州
钱塘江时代
1127—1276
③
南宋的定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太湖时代
1368—1840
苏州
④
衣被天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