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基础实验题,工业流程与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华一寄宿学校化学活动小组四位同学分别归纳出下列结论:①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则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②物质变色了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④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
    2.(3分)翻译《化学鉴原》并创造出氢、氧、钠等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我国近代化学先驱是( )
    A.徐寿B.徐光启C.侯德榜D.沈括
    3.(3分)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作燃料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4.(3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体积含量:O2→CO2→稀有气体,由多到少
    B.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HCl→H2S→NH3,由少到多
    C.海水中元素含量:H→O→Na,由高到低
    D.氮元素化合价:N2→NH3→HNO3,由低到高
    5.(3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3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过滤
    C.收集氢气D.氧气验满
    7.(3分)化学上经常需要对物质进行鉴别。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合理并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B.在实验室中用品尝的方法区别酒精、蒸馏水
    C.通过观察颜色对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进行区别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8.(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①CO2
    ②Mg2+
    ③2Fe3+
    ④O
    ⑤2O
    ⑥O2
    ⑦2OH﹣
    ⑧2CO
    A.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有②④
    B.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⑤
    C.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⑥⑧
    D.表示离子数的是③⑦
    9.(3分)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 )
    A.空气 二氧化碳 液氧
    B.牛奶 高锰酸钾 硫
    C.冰水共存物 过氧化氢溶液 氮气
    D.澄清石灰水 四氧化三铁 稀有气体
    10.(3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分子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B.将硬水软化得到软水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11.(3分)如图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口”中应填写“锌”,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30,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m、n的值分别为30、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12.(3分)某自来水广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滤池,水中杂质离子都已经除去
    B.吸附池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C.净水过程中X和Y的作用相同
    D.经该净水过程,用户得到的是仍然有杂质的水
    13.(3分)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倒地后,医生会用含有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的药水对球员的伤口喷射,便于运动员快速投入比赛。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氯乙烷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14.(3分)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3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试管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电解水时生成H2和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16.(3分)某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添加白磷的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B.试管内的细沙可吸收产生的物质,防止污染空气
    C.白磷能燃烧,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
    D.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活塞最终停留在6mL处
    二、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17.(每空1分,共8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如图罗列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所含的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镁元素与铝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3)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并画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
    (4)由8个16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填化学符号)。
    (5)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 。
    (6)M3+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8.(5分)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补锌”是指摄入含有锌 (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的物质;
    (5)每喝一支口服液摄入锌元素的质量为 mg。
    四、基础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1分)
    19.(第2问第2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实验室常利用化学反应制取少量氧气,常用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M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是 (写物质名称),该固体具有 作用,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添加液体至 (选填“a”或“b”)处。若将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改成注射器或分液漏斗其优点是 。
    (4)装置B若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存在明显的缺陷,应如何改正 。
    (5)改进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量所得氧气体积,从上图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正确连接: (填数字序号)。
    (6)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从A﹣E中选编号)。
    五、工业流程与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8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体,D是无色气体,自然界中B、D可以相互转化。A、E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是液体,C是黑色固体。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D 。(2分)
    (2)E→B的符号表达式是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分)
    (3)B→C的符号表达式是 ,反应现象为 。(3分)
    21.(7分)21世纪是钛的世纪。如图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图1的钛白粉(TiO2),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1分)
    (2)写出图1中反应Ⅱ的符号表达式 。(2分)
    (3)图1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1分)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2为氯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氯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化学式为 ,丙处物质化学式 。(2分)
    (5)HCl在图2中可能位于 处。(1分)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22.(13分)制氧机”在市场上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对制氧机开展研究。
    【活动一】物理制氧
    (1)分离液态空气法:通过将空气加压、降温、蒸发可以制得大量氧气。该过程主要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1分)
    (2)膜分离法: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分子筛),可得到富氧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1分)
    A.该过程中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B.该过程中氧分子浓度增大
    C.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活动二】化学制氧——认识家用“便携式制氧机”
    (3)化学试剂法制氧气可供选择的反应物较多,以下物质中,不可能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 (填字母)。(1分)
    a.氯酸钾(KClO3)
    b.氯化铵(NH4Cl)
    c.甲烷(CH4)
    d.过氧化钙(CaO2)
    e.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分)
    (5)某品牌制氧机通过A、B两种制氧剂产生氧气,其中A剂为白色颗粒(过碳酸钠),B剂为黑色粉末(MnO2)。
    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分别加入A剂、B剂。过滤仓中的水可以起到的作用 (填序号)。(1分)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D.过滤杂质提纯氧气
    (6)通过对比实验,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出5%过氧化氢和过碳酸钠分别产生氧气的曲线如图,结合图像及药品状态分析,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5%过氧化氢的理由是 和 。(2分)
    【活动三】兴趣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图1制氧机制得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7)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5分)
    ①连接装置, 。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若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V1的测定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观察到 。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填操作)。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⑥经测定V1=210mL;V2=50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1%)。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西北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华一寄宿学校化学活动小组四位同学分别归纳出下列结论:①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则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②物质变色了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④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①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则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氧气变为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②物质变色了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属于物理变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有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④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则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例如冰块加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只有③叙述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3分)翻译《化学鉴原》并创造出氢、氧、钠等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我国近代化学先驱是( )
    A.徐寿B.徐光启C.侯德榜D.沈括
    【答案】A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创造了氢、氧、钠等多种元素的汉语名称,故选项正确。
    B、徐光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故选项错误。
    C、侯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D、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3分)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作燃料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答案】D
    【分析】A、根据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氮气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空气质量越差,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液氮汽化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体积含量:O2→CO2→稀有气体,由多到少
    B.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HCl→H2S→NH3,由少到多
    C.海水中元素含量:H→O→Na,由高到低
    D.氮元素化合价:N2→NH3→HNO3,由低到高
    【答案】B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海水中的物质含量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价原则进行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空气中物质的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O2、稀有气体、CO2,故A错误;
    B、一个氯化氢分子含2个原子,一个硫化氢分子含3个原子,一个氨气分子含4个原子,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少到多:HCl→H2S→NH3,故B正确;
    C、海水中元素含量:O→H→Na,故C错误;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为x,则(+1)×3+x=0,解得x=﹣3,同理,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氮元素显+5价,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NH3→N2→HN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的质量,化合价的计算,空气的成分,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5.(3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
    C、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D、根据原子、离子和元素的关系分析。
    【解答】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故A选项错误;
    B、在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氧、硅、铝、铁,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B选项正确;
    C、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比如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说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有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故C选项错误;
    D、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属于氧元素,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原子的结构、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原子离子和元素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3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过滤
    C.收集氢气D.氧气验满
    【答案】C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3分)化学上经常需要对物质进行鉴别。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合理并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B.在实验室中用品尝的方法区别酒精、蒸馏水
    C.通过观察颜色对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进行区别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答案】D
    【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来分析;
    B、根据实验室严禁品尝药品的味道来分析;
    C、根据木炭粉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粉末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无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来分析。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到三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不能鉴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严禁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用品尝的方法区别酒精、蒸馏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木炭粉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粉末,不能通过观察颜色进行区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无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能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①CO2
    ②Mg2+
    ③2Fe3+
    ④O
    ⑤2O
    ⑥O2
    ⑦2OH﹣
    ⑧2CO
    A.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有②④
    B.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⑤
    C.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⑥⑧
    D.表示离子数的是③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为④,故A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所以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⑥,故B错误;
    C、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⑧,故C错误;
    D、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所以表示离子数的是③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9.(3分)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 )
    A.空气 二氧化碳 液氧
    B.牛奶 高锰酸钾 硫
    C.冰水共存物 过氧化氢溶液 氮气
    D.澄清石灰水 四氧化三铁 稀有气体
    【答案】A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液氧是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正确;
    B、牛奶中含有水、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硫是硫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错误;
    C、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氮气是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是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是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3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分子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B.将硬水软化得到软水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答案】D
    【分析】A、没有比较温度方面的实验设计,不能探究分子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B、过程中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
    C、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解答】解:A、没有比较温度方面的实验设计,不能探究分子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不正确。
    B、过程中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不能软化水,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正确。
    D、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能够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3分)如图为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口”中应填写“锌”,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30,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m、n的值分别为30、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答案】D
    【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中间是元素名称,30号元素是锌元素。锌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0,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单位是“1”不是“g”,故B错误;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则m、n的值分别为30、2,由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30,核外电子数=2+8+18=2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则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C错误;
    D.由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30,核外电子数=2+8+18=2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该元素是锌元素,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分)某自来水广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滤池,水中杂质离子都已经除去
    B.吸附池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C.净水过程中X和Y的作用相同
    D.经该净水过程,用户得到的是仍然有杂质的水
    【答案】D
    【分析】A、根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净水过程中X和Y分别是明矾、活性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该净水过程,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经过滤池,水中杂质离子没有被除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故选项说法错误。
    C、净水过程中X和Y分别是明矾、活性炭,作用是不同的,明矾的作用是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净水过程,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经该净水过程,用户得到的是仍然有杂质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自来水的净水流程、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分)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倒地后,医生会用含有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的药水对球员的伤口喷射,便于运动员快速投入比赛。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氯乙烷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答案】B
    【分析】A、根据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
    C、根据氯乙烷是由氯乙烷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氯乙烷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5=5,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35.5,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不正确;
    C、氯乙烷是由氯乙烷分子构成的,一个氯乙烷分子是由8个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24:5,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4.(3分)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分析】A、根据化学发展史分析;
    B、根据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分析;
    C、根据物质的分类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结构分析。
    【解答】解:A、①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正确;②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正确;故A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B、①纯净水中缺少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所以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错误;②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臭氧在空气中含量超标时,需要减少户外运动,故正确;故B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错误;②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钙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故C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故正确;②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氢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氢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可再分,故错误;故D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较多内容,利用基础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5.(3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试管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电解水时生成H2和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分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答】解: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最终气体体积减小至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四,故选项不正确。
    B、反应物试管中含有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故选项不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添加,不断产生氧气,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6.(3分)某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添加白磷的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B.试管内的细沙可吸收产生的物质,防止污染空气
    C.白磷能燃烧,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
    D.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活塞最终停留在6mL处
    【答案】C
    【分析】白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A、试管内添加白磷的用量如果不足,导致氧气不能完全反应,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该选项不正确。
    B、试管内的细沙不能吸收产生的物质,但是能够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该选项不正确。
    C、白磷能燃烧,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能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该选项正确。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活塞最终停留在20mL﹣50mL×=10mL处,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17.(8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如图罗列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所含的阴离子是 C1﹣ (写离子符号)。
    (2)镁元素与铝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3)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并画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
    (4)由8个16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S8 (填化学符号)。
    (5)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
    (6)M3+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 铝元素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13 。
    【答案】(1)C1﹣;
    (2)质子数;
    (3)失去;;
    (4)S8;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6)铝元素;a﹣13。
    【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氧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4)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来分析;
    (5)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来分析;
    (6)根据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阳离子,M3+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为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
    【解答】解:(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因此其所含的阴离子是C1﹣;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镁元素与铝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4)由8个16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的化学式为S8;
    (5)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因此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
    (6)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阳离子,M3+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为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13;
    故答案为:(1)C1﹣;
    (2)质子数;
    (3)失去;;
    (4)S8;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6)铝元素;a﹣13。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化学符号及其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18.(5分)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由 4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55 ;
    (3)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14 ;
    (4)“补锌”是指摄入含有锌 元素 (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的物质;
    (5)每喝一支口服液摄入锌元素的质量为 6.5 mg。
    【答案】(1)4;
    (2)455;
    (3)9:14;
    (4)元素;
    (5)6.5。
    【分析】(1)根据葡萄糖酸锌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4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
    (3)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6×14)=9:14。
    (4)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锌”不是以单质、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5)每支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45.5mg,这支口服液中锌元素的质量=45.5mg××100%=6.5mg。
    故答案为:
    (1)4;
    (2)455;
    (3)9:14;
    (4)元素;
    (5)6.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基础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1分)
    19.(11分)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实验室常利用化学反应制取少量氧气,常用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M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MnO4+MnO2+O2 。
    (3)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是 二氧化锰 (写物质名称),该固体具有 催化 作用,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添加液体至 a (选填“a”或“b”)处。若将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改成注射器或分液漏斗其优点是 控制反应速率 。
    (4)装置B若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存在明显的缺陷,应如何改正 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
    (5)改进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量所得氧气体积,从上图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正确连接: ⑨⑧⑩ (填数字序号)。
    (6)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AE (从A﹣E中选编号)。
    【答案】(1)长颈漏斗;
    (2)B;KMnO4KMnO4+MnO2+O2;
    (3)二氧化锰;催化;a;控制反应速率;
    (4)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5)⑨⑧⑩;
    (6)AE。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发生装置的选择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特点选择药品,并分析装置特点;
    (4)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根据可通过排出的水的体积收集氧气的体积进行分析;
    (6)根据装置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装置M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B;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MnO4+MnO2+O2。
    (3)A装置为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则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添加液体至a处,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注射器或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
    (4)加热高锰酸钾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5)若想测量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则可选排水法,测量排出的水的体积,进而可测量收集的氧气的体积,故选GH,且氧气密度比水小,应从⑨通入,则连接顺序为⑨⑧⑩。
    (6)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A,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收集装置只能选向上排空气法,故选E。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B;KMnO4KMnO4+MnO2+O2;
    (3)二氧化锰;催化;a;控制反应速率;
    (4)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5)⑨⑧⑩;
    (6)AE。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五、工业流程与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8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体,D是无色气体,自然界中B、D可以相互转化。A、E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是液体,C是黑色固体。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H2O2 ,D CO2 。
    (2)E→B的符号表达式是 H2OH2+O2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3)B→C的符号表达式是 Fe+O2Fe3O4 ,反应现象为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答案】(1)H2O2;CO2;
    (2)H2OH2+O2;分解反应;
    (3)Fe+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体,则B是氧气;D是无色气体,自然界中B、D可以相互转化,则D是二氧化碳;A、E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是液体,A能转化成E和氧气,则A是过氧化氢,E是水;氧气能转化成C,C是黑色固体,则C可以是四氧化三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E→B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H2O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B→C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Fe+O2Fe3O4;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
    (1)H2O2;CO2;
    (2)H2OH2+O2;分解反应;
    (3)Fe+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7分)21世纪是钛的世纪。如图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图1的钛白粉(TiO2),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写出图1中反应Ⅱ的符号表达式 Mg+TiCl4MgCl2+Ti 。
    (3)图1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镁、氯气 。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2为氯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氯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化学式为 Cl2 ,丙处物质化学式 ClO2 。
    (5)HCl在图2中可能位于 甲 处。
    【答案】(1)+4;
    (2)Mg+TiCl4MgCl2+Ti;
    (3)镁、氯气;
    (4)C12;ClO2;
    (5)甲。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
    (2)根据镁和四氯化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来分析;
    (3)根据镁和氯气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来分析;
    (4)根据氯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是氯气,以及该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分析;
    (5)根据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来分析。
    【解答】解:(1)图1的钛白粉(TiO2),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2)图1中反应Ⅱ是镁和四氯化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TiCl4MgCl2+Ti。
    (3)图1该工艺流程中,镁和氯气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则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镁、氯气。
    (4)如图2为氯的价类图,其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是氯气,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化学式为:Cl2;丙处物质是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氯元素化合价是+4,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物化学式是ClO2。
    (5)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HCl在图2中位于甲。
    故答案为:
    (1)+4;
    (2)Mg+TiCl4MgCl2+Ti;
    (3)镁、氯气;
    (4)C12;ClO2;
    (5)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22.(13分)制氧机”在市场上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对制氧机开展研究。
    【活动一】物理制氧
    (1)分离液态空气法:通过将空气加压、降温、蒸发可以制得大量氧气。该过程主要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沸点 不同。
    (2)膜分离法: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分子筛),可得到富氧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 (填序号)。
    A.该过程中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B.该过程中氧分子浓度增大
    C.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活动二】化学制氧——认识家用“便携式制氧机”
    (3)化学试剂法制氧气可供选择的反应物较多,以下物质中,不可能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 bc (填字母)。
    a.氯酸钾(KClO3)
    b.氯化铵(NH4Cl)
    c.甲烷(CH4)
    d.过氧化钙(CaO2)
    e.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
    (5)某品牌制氧机通过A、B两种制氧剂产生氧气,其中A剂为白色颗粒(过碳酸钠),B剂为黑色粉末(MnO2)。
    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分别加入A剂、B剂。过滤仓中的水可以起到的作用 ABD (填序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D.过滤杂质提纯氧气
    (6)通过对比实验,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出5%过氧化氢和过碳酸钠分别产生氧气的曲线如图,结合图像及药品状态分析,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5%过氧化氢的理由是 相同时间内,过碳酸钠比5%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体积更多 和 过碳酸钠是固体,便于携带、运输或储存 。
    【活动三】兴趣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图1制氧机制得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7)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连接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若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V1的测定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观察到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打开止水夹b (填操作)。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⑥经测定V1=210mL;V2=50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76.2 %(精确到0.1%)。
    【答案】(1)沸点;
    (2)AC;
    (3)bc;
    (4)H2O2H2O+O2;
    (5)ABD;
    (6)相同时间内,过碳酸钠比5%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体积更多;过碳酸钠是固体,便于携带、运输或储存;
    (7)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偏小;
    ④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⑤打开止水夹b;
    ⑥76.2。
    【分析】(1)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膜分离法的原理来分析;
    (3)【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解答;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6)根据图像信息来分析;
    (7)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白磷燃烧实验进行分析。
    【解答】解:(1)分离液态空气法,通过将空气加压、降温、蒸发可以制得大量氧气。该过程主要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氮气的沸点低,氮气先分离出来。故答案为:沸点;
    (2)A、该过程中,氧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过程中,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分子筛),可得到富氧空气,氧分子浓度增大,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该过程中的氧气还是由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3)a.氯酸钾(KClO3)中含有氧元素,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NH4C1)中不含氧元素,不可能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故符合题意;
    c.甲烷(CH4)中不含氧元素,不可能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故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钙(CaO2)中含有氧元素,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e.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中含有氧元素,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故答案为:H2O2H2O+O2;
    (5)过滤仓中的水可以起到的作用有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降低氧气温度、过滤杂质提纯氧气,但不能加快氧气的生成;故答案为:ABD;
    (6)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过碳酸钠比5%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体积更多,且过碳酸钠是固体,便于携带、运输或储存。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过碳酸钠比5%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体积更多;过碳酸钠是固体,便于携带、运输或储存;
    (7)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从而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则测得通入气体的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看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b;
    ⑥通过实验数据,小组同学计算所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76.2%;故答案为;76.2。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A.对化学史的认识
    B.日常生活经验
    ①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②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①长期喝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②臭氧在空气中含量超标时——减少户外运动
    C.物质的分类
    D.对微粒的认识
    ①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氧化物
    ②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和单质
    ①氧化汞是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②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xx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每支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45.5mg
    A.对化学史的认识
    B.日常生活经验
    ①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②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①长期喝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②臭氧在空气中含量超标时——减少户外运动
    C.物质的分类
    D.对微粒的认识
    ①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氧化物
    ②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和单质
    ①氧化汞是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②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xx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每支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45.5mg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H2O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件包含化学docx、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