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4705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doc/images/p_f_2_p/16474705/1/1_1733366789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474705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doc/images/p_f_2_p/16474705/1/2_1733366789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474705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doc/images/p_f_2_p/16474705/1/3_1733366789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二年级上册心里健康
- 二年级《为班级服务》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二年级心理健康《不当小马虎》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二年级心理健康《我们做的梦》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二年级第十七课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朋友眼中的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说说委屈的事》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改
展开《说说委屈的事》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学科:心理健康 年级: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主题:《说说委屈的事》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心理健康教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曾经遇到的委屈事情,包括事情的经过、当时的感受以及自己采取的行动。 学会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理解不同角色在委屈事件中的感受和想法。 掌握在被他人误解或不公平对待时,几种较为合理有效的应对方式。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享、表演、讨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释放情绪,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在分析不同同学应对误解做法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不同应对方式的优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到委屈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体验,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合理表达自己的委屈。 培养学生在面对误解和委屈时的同理心,理解他人在类似情境下可能的感受和行为。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详细讲述自己感到委屈的事情,以及在事件中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反应。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角色在委屈事件中的立场和想法,增强同理心。 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在被误解时合理有效的应对方式,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恰当运用。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分享委屈事时,不仅停留在表面叙述,而是深入挖掘自己当时的情绪根源和内心挣扎。 引导学生在分析不同应对误解做法时,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客观、全面地评价每种做法的优缺点,进而形成自己正确应对委屈的观念和方法。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空白纸条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委屈的事情或想法。2. 划分好教室的表演区域,以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自己小时候被误解而感到委屈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老师小时候,有一次家里的花瓶碎了。我当时在房间里看书,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爸爸妈妈回来后,看到花瓶碎了,就以为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特别委屈,明明不是我做的呀,可当时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被人误解,心里觉得特别委屈的经历呢?”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当你被人误解或者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学生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初步想法,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说说委屈的事。 (二)委屈事分享1. 教师明确要求:“现在,请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觉得委屈的事情呢?可以是被老师、家长误解,也可以是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有你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都在心里梳理一下。然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委屈事。”2. 邀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分享他们的委屈事,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给予关注的眼神和适时的点头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学生分享的要点,并对学生勇敢分享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能把自己心里这么委屈的事情说出来真的很不容易,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你当时的难过。” (三)角色扮演1. 呈现案例:“接下来,我们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深入感受一下委屈事件中不同人的感受和想法。大家看一下大屏幕上呈现的王乐的委屈事。”(展示文中王乐的委屈事内容)2. 角色分配:请同学们自愿报名扮演王乐、表弟、妈妈这三个角色,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表演。如果报名人数较多,可以进行分组表演,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机会。3. 表演要求:在表演前,教师给扮演的同学几分钟时间熟悉自己的角色台词和情节走向。表演过程中,要求演员们尽量真实地展现出角色在当时情境下的情绪、语言和动作。4. 表演展示:各小组或同学依次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全体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四)角色感受讨论1. 邀请扮演王乐、表弟、妈妈的同学分别站到前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扮演这个角色时的感受和想法。例如,扮演王乐的同学可以说:“我在扮演的时候,真的觉得特别生气和委屈,自己心爱的遥控汽车被表弟弄坏了,还被妈妈批评,心里可难受了。”扮演表弟的同学可能会说:“我觉得自己也挺无辜的,我又不是故意弄坏的,而且我也不太会玩那个遥控汽车呀。”扮演妈妈的同学则可以说:“我当时想着表弟是客人,应该让着他,而且小孩子之间吵起来也不好看,所以就批评了王乐,现在想想可能处理得不太好。”2. 在每个角色分享完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加深对不同角色感受的理解。如:“大家听了他们的分享,有没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想说的呢?”通过这样的互动讨论,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委屈事件,增强同理心。 (五)应对方式分析1. 呈现案例:“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被老师或家长误解自己的时候,就像下面这些同学一样。”(展示文中亮亮、芳芳、明明、小玲、园园、小力、小刚等同学在被误解时的不同做法)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 6人,讨论以下问题:“你觉得哪位同学的做法更好,为什么?在你看来,面对被老师或家长误解,什么样的做法才是比较合理有效的呢?”要求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记录员做好记录。3.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理由。例如,有的小组可能会说:“我们觉得小刚的做法比较好,因为他知道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所以先和老师约定下课再解释,这样既不会在课堂上影响大家,也能有足够的时间把事情说清楚。”4. 教师总结:在各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指出每种做法的优缺点,如:“亮亮在大街上和妈妈大吵起来,虽然能表达自己的不满,但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妈妈更生气,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芳芳在作业里夹纸条向老师解释,是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但可能老师不一定能及时看到;而小刚的做法就相对比较周全……”通过这样的总结,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应对方式的利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应对委屈的观念。 (六)总结与拓展1.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委屈事,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了不同角色的感受和想法,还分析了在被他人误解时不同同学的应对方式。希望大家以后再遇到委屈的事情时,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应对,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2. 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去后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再遇到类似王乐那样的委屈事,会怎么做?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可以和大家分享。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委屈事分享、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在分享环节表现得较为被动,后续教学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引导他们打开心扉。2. 角色扮演环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深入理解了委屈事件中各个人物的感受和想法,增强了同理心。不过,在表演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紧张等原因,表演的表现力还有待提高,今后可以在表演技巧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3. 在应对方式分析环节,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能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学生们的分析可能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类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不同应对方式适用情况的理解。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委屈情绪,提高应对委屈事件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