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时练习、随堂检测【后附参考答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课时练习、随堂检测【后附参考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第四课 选举产生班委会课时练习、随堂检测【后附参考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我们是班级的主第五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课时练习、随堂检测【后附参考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课时练习、随堂检测【后附参考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课时练习、随堂检测【后附参考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当堂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 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 个民族,其中, 族人口最多。
2.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 、 、交错杂居的特点。
3.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 ,形成了平等团结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 ,经济上相互 ,文化上兼收 ,情感上相互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5.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 、相互 、相互 ,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6.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只有相互 ,彼此 ,互帮 ,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7.全面建成 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8. 地势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的建成通车,揭开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9.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 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10.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 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 ( )
2.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 ( )
3.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在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已经不存在差异了。( )
4.现在我们用的“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朝鲜族。( )
5.相传,元朝时,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并进行改良、传播。( )
6.茶马古道推动了我国西南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 )
7.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全靠汉族人民。 ( )
8.火把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 )
9.唐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 ( )
10.藏族说的“乌力吉”是“吉祥”“美好”的意思。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迎接客人时献上哈达的民族是( )。
A. 藏族 B. 朝鲜族 C. 回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少数民族享有的合法权利比汉族多
B.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C. 应该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民族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
B. 棉花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
C. 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只是汉族努力的结果
4.茶马司遗址位于( )。
A. 四川雅安 B. 西藏墨脱 C. 新疆乌鲁木齐
5.茶马古道是以( )等生活用品为主要商品,以马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贸通道。
A. 茶叶 B. 牛羊 C. 皮毛
6.《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的社会生活。
A. 回族 B. 苗族 C. 满族
7.藏族人民用( )来表示“吉祥如意”。
A. 扎西德勒 B. 乌力吉 C. 洛萨尔桑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在的旗袍来源于傣族
B.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
C. 火把节是回族的传统节日
四、简答题。
1.简述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
2.说说歌曲《天路》的创作背景。
五、分析题。
1.下面是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事例吗?
甲:现在我们用的“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蒙古族。
乙:相传,元朝时,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并进行改良、传播。
我:
2.五(3)班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需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节日,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完成下面的资料收集。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 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第七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参考答案
一、1. 民族 56 汉 2. 大散居 小聚居
3. 家庭 互助和谐 4.杂居 并蓄 依存 亲近
5. 借鉴 欣赏 促进 6. 了解 尊重 互助
7. 小康 8. 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 9. 维护领土完整
10. 相互依存
二、1.× 【解析】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
2.✔
3.× 【解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4.× 【解析】现在我们用的“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蒙古族。
5.✔ 6.✔
7.× 【解析】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8.× 【解析】火把节是彝族、白族和纳西族等同胞的节日
9.× 【解析】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
10.× 【解析】蒙古族说的“乌力吉”是“吉祥”“美好”的意思。
三、1. A 2.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3. C 【解析】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4. A 5. A 6. C 7. A 8. B
四、1.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 青藏高原地势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曾经有人预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2006年7月1日,被人们看成是“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揭开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五、1. 示例:唐朝诗人王建有诗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表明当时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原影响很大。
2.示例:(1)泼水节。
(2)用水相互泼洒,表示洗旧迎新之意。
(3)节日期间,可以不分男女老幼,相互泼水,不能责骂向你泼水的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8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拓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6 我们神圣的国土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5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