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我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解释:知道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识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掌握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特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情况,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家国情怀: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重点难点】
1.重点: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知道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文化文化。
2.难点:对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了解贫富分化的出现。
【自主学习】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主要成就:距今约 年,我国的南北方同时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2.标志:人类开始了 ,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3.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稻作农业的繁荣
1.概况:长江中下游和 流域是我国史前 经济兴盛的区域。
2.河姆渡人
(1)距今年代、发现地点:距今约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位于 地区。
生产生活状况
(2)建筑:住 房屋;遗址中发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 。
(3)农业:有大量 遗存;农业工具以 最为典型。
(4)畜牧业:家畜以 、狗为主,狩猎野猪、鹿等。
(5)手工业: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雕刻技术;懂得使用 ;运用雕刻等技术,出土了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仰韶文化
(1)距今年代、分布区域、命名原因;距今约 年,主要分布在 地区。因在河南绳池仰韶村遗址发现而被命名。
(2)生产生活:从事 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陶器表面绘出鱼、鸟、花等图案的 。
(3)社会变化:距今6000多年的早期墓地中,氏族成员之间 ,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晚期,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出现明显的差别。
2.半坡人
(1)距今年代、发现地点:距今约 年, 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是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2)居住:住 房屋里,屋内有灶炕。
(3)农业: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种植 、黍。
(4)畜牧业:饲养 、狗等家畜;使用弓箭、渔叉等进行渔猎。
(5)手工业: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装饰品,并制作乐器 ;遗址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 ,可见半坡人已会织、制衣。
3.大汶口文化
(1)分布区域: 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2)生活年代:距今约 年。
(3)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制作出较为精致的 。
(4)社会变化:墓葬中随葬品有差异,这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 ,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合作探究】
1.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有何共同点?
2.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区别。
【当堂达标】
1.(绍兴中考)一万多年前金华浦江上山的一粒稻米,连同和它一起出土的彩陶共同印证了该地(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B.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C.已经进入青铜时代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2.(邵阳中考)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栗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海南中考)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石铲 B.骨耜 C.骨针、骨锥、纺轮 D.渔叉、渔钩、渔网
4.(连云港中考)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考古学家将类似于黄河中游地区仰韶遗址的遗址类型统称为仰韶文化,其在农业上以种粟为主,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
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
C.良渚遗址D.大汶口遗址
6.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兴起 B.贫富分化出现
C.早期国家产生D.聚落形成发展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某考古队伍在陕西发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文化遗存,在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大量的粟粒。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还出土了大量农具、陶器、白菜种子等。
材料二 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聚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同时还出土了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遗址?
(2)从材料一中“粟粒、陶器、白菜种子”这些实物出土,说明这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是什么?
(3)从材料二中“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这些实物,证明这一原始居民在世界上的贡献是什么?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1万 水稻 2.定居生活3.原始农业
二、1.淮河 稻作农业
2.(1)7000 长江中下游(2)干栏式 木结构水井 (3)水稻 骨耜 (4)猪(5)天然漆
三、1.(1)7000—5000 黄河中游 (2)粟作 彩陶 (3)地位平等
2.(1)6000 黄河 (2)半地穴式 (3)粟 (4)猪 (5)陶埙 纺轮
3.(1)黄河下游(2)6300—4500(3)陶器(4)贫富分化
【合作探究】
1.都处于大河流域;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都处于氏族社会时期;都过着定居生活;都会制作陶器(半坡的彩陶,河姆渡的黑陶);都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
2.
【当堂达标】
1.B 2.B 3.C 4.D 5.B 6.B
7.(1)半坡人遗址和河姆渡人遗址。
(2)会制作陶器,种植粟和蔬菜,世界上最早的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3)种不同点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制作工艺
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
需要将石块磨光,多数磨制石器还被磨出了锋利的刃部
功能
与渔猎生活相适应,效率低
与农耕生活相适应,劳动效率要高得多,生产工具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使用时间
打制石器用于旧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知识梳理,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预习,课中探究,空间定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课后练习,食物见变迁,住宅现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