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欲扬先抑篇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欲扬先抑篇,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的技巧。其基本呈现形式是,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从相反的贬抑处发力,这样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不仅较一味地褒扬显得波澜曲折,而且能显出扬者越扬的强烈效果,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立体。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就是指以贬责入篇,对所写对象采用曲解、误解、否定、厌恶或嘲讽的态度,从而使读者形成一种片面或错误的认识。然后经过某种情况或过程,最终解除误会,产生好的新的看法。这样写,贬责作衬垫,褒扬为目的;笔锋陡转,出人意料,使情节起伏多姿,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欣喜,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例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的开头与结尾: 开头: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结尾: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从这两段文字看,作者开始对蜜蜂的厌恶和最后对蜜蜂的喜爱与赞美构成鲜明的对照。 被蜜蜂蛰了一下,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每逢看见蜜蜂就不舒服,所有这些记叙,都说明作者对蜜蜂没有好感。然而,通过对蜜蜂的不断了解,尤其是看到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劳动,“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情景时,对蜜蜂的情感由恶变喜,甚至自己也要变成一只小蜜蜂,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 例如: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一、二句描述人们在寒冬中无比期待春色的到来,从“都”字窥见一斑;而后人们看见春芽之后的喜悦,从“惊”字可以表现出来。此前为“抑”,后来为“扬”。一抑一扬,将人们焦急等待春色,随后看见春色的喜出望外表达出来。三、四句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阐述白雪觉得春色来晚,在庭院中化作漫天飞花。这首诗充分地使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春色的喜爱之情。
一、注意事项: 1.“抑”“扬”有度。也就是要注意转化的“火候”。如果“抑”未尽意就开始“扬”,那么“抑”就起不到反衬的作用,“扬”也不饱满、不得力。
2.转变自然。 人的情感、态度的转变总是有过程的,情感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抑”到“扬”的过程要自然合理。
3.详略得当。 要安排好“抑”“扬”的轻重、主次、详略。应该是“抑”略“扬”详,切不可详略不分,平均用墨,不能轻重倒置,喧宾夺主。
4.把握好适用范围。 欲扬先抑的技法,不论写人、写事、写景、写物,都可运用。凡是抒写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赞美之情的,或对人、事、物的认识有着一个变化过程的,都可尝试使用欲抑先扬、抑扬交变等抑扬有致的写法。
二、增分技法 1.从抑落笔,抑做铺垫 认真观察、体验所写人物或事物的特点,用曲解、贬低的态度,去表达否定或者不满。
例: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整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整;一整,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选自《荔枝蜜》(杨朔)。
2、从抑到扬,重在后扬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进行细致描写,为“扬”捕捉其内在的闪光点。
例: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密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选自《荔枝蜜》(杨朔)
3.抑扬对比,扬为目的 突出前后认识的对比和转变过程,重在从中顿悟,揭示其内在的一种精神、品质,予以褒扬。
例: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密,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选自《荔枝蜜》(杨朔)。
4. 以扬胜抑,升华主题 深化文章内涵,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褒扬所写人物或事物的目的。
例: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一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选自《荔枝蜜》(杨朔)。
5.欲扬先抑。 指本来想要颂扬某种人、某个现象或某种倾向,于是先描述或勾画他(它)的不好处,然后转而表现他(它)的好,使读者从情节的跌宕中得到启迪。如学生习作《我在妈妈的怀中看太阳》中写道:
“外婆家还在用旱厕吗?手机到了那里还是没信号吗?……”我小声嘀咕着。几年前,我跟着妈妈回了山区里的外婆家,那一次的经历,让我对山沟沟里的生活彻底失去了兴趣,我再也不想去了。……我们一行人找到一块大石头坐下。红彤彤的太阳正从对面冉冉升起,红得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金色的光芒洒在我们身上,手脚顿时暖和了许多,我也莫名地高兴起来。我斜躺在妈妈的怀里,静静地感受着美丽山村跳动的脉搏。 通过两次回山区外婆家的不同体验,欲扬先抑,先说“再也不想去了”,故意宕开一笔,然后描写山村的变化,从“我也莫名地高兴起来”到“静静地感受着美丽山村跳动的脉搏”,反映小山村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7.欲抑先扬。 以抑为目的,为抑而扬,先扬后抑、转折之后压抑更重,贬损或否定更为有力。如中国传统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增强梁祝爱情的悲剧气氛,先以草桥结拜、英台托媒、十八相送等情节给观众造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预感和期待,然后由扬转抑,写祝父劝婚逼嫁、梁祝生离死别、英台祭墓化蝶等情节,使观众的预感和期待落空,感情受到极大震撼。
8.抑扬交错。 如贾平凹《一棵小桃树》开篇写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一副可怜的样子,随后又写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小桃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成长,执拗地开花,前后的反差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使作者对小桃树的赞美之情不显突兀,顺理成章,在抑扬起伏的波澜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书中日月长———我的读书故事月黑风高,我,一个自诩的“小书虫”,悄悄打开了姐姐视若珍宝的小书箱,翻出一本《红楼梦》。 封面上,一个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笼眉烟,一双似笑非笑含情目,娴静如娇花照月,正手执一卷书,倚栏沉思,窗外隐约有一丛幽竹。凭着我对这本书的粗浅了 解,心想:这林黛玉,为啥整天哭泣?哪来的这么多眼泪? 喜欢玄幻小说的“我”, 毫不犹豫地把这“哭宝子书”扔在一边,寻找着自己中意的书,翻了半天,没找着,悻悻地合上了书箱。 姐姐突然推门进来,看我一脸慌乱,狐疑地盯着我,“翻我书箱了?”“就随便看看,也没什么好看的书!”有点心虚, 但还嘴硬 。
姐姐连忙打开书箱,发现里面的书都翻乱了,《红楼梦》被折放在上面。她不 满地白了我一眼,把箱里的书都拿出来,小心地把《红 楼梦》抚平,放在最底下,狠 狠地瞪着我:“下次别碰我的书!” “什么宝贝书?”我不服气地嘀咕着。 乘着天道轮回历史穿越的时光机,看厌了四海八荒混乱的神魔大战,纷繁的玄幻世界已不能容纳我一 颗渴望探索的心!进入初中后,我就一头扎进了名著阅读的天地里了。 见我破天荒地拿起了一本《红楼梦》,姐姐像是看到了迷途的羔羊,绽出笑容,十分诚恳地对我说:“《红楼梦》挺好看的,看完了 ,你就会喜欢 林 黛 玉的!”一个暮春时节,“花谢花飞花满天———”我刚吟出第一句。
“红消香断有谁怜?” 冷不丁,姐姐在一旁悠悠地接出后一句。 我赶紧翻到自己折起的地方,找到“海棠诗社”黛玉夺魁的《菊梦》诗,挑衅似的冒出一句“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姐姐一脸得意地接下后几句:“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 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立刻,我在风中凌乱了,对姐姐由衷地生出万丈敬意。拉上姐姐,翻开《红 楼梦》,津津有味地讨论起林黛玉这个人物来,一番 “唇枪舌剑”,姐妹俩达成了 共识,黛玉的确是书中一个 “妙人儿”,也许,她不及薛 宝钗那般机智善变,宽解人 意;不及王熙凤那般泼辣能干,善于心计;不及史湘云那般娇憨可爱,活泼开朗 ……但她的卓尔脱俗,她的诗性才气,真正令人倾慕 。
这会儿,我才懂得,黛玉的愁是看透凡尘的愁,黛玉的泪是离恨天外的泪。 就这样,我乘着阅读的翅膀,在竹简木牍间,在册 轶长卷里,读过千年,阅过沧桑,追逐流光岁月里的美妙滋味,深刻地体会到——— 书中日月长!
这是一个有趣的读书故事,小作者以自己 阅读《红楼梦》的经历为主线,饶有趣味地展现了自己通过阅读深刻理解书中人物的过程。文中多用欲扬 先抑来推进情节,突显阅读感悟。第一组:“抑”,起初 对林黛玉这个人物抱有偏见,“扬”,通过深入阅读后, 理解了人物的愁苦与脱俗;第二组:“抑”,姐姐认为 “我”不懂《红楼梦》,不允许乱碰她的书,“扬”,认为妹 妹可以引为同道,姐妹共读共议《红楼梦》。在“抑”与 “扬”之间,以“我”的新阅读 为转变契机,巧妙搭建从 “抑”到“扬”的桥梁,前后对比鲜明,抑扬转换自然。
写作导引范文展示名师点评
1.注意作文题材料的限定、提示作用。 试题材料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由白居易和郑板桥的诗句引出“坚韧”;第二句具体解释“坚韧”的两层意义,指出其意义重心在“韧性、韧劲”;第三句“生命需要韧劲”明确此次写作的核心话题与中心;第四句从正反两方面概括“韧劲”的重要性:第五句明确指出,要写“经历和感受”。四、五两句提示考生:既可以写自己身处逆境凭韧劲勇敢前行的经历,也可以写自己在困难面前因缺少韧劲而退缩的经历。
2.注意挖掘“隐性信息”。第一,要弄清楚“韧劲”到底是什么。关于“韧劲”,试题材料并没有明确的释义,考生可以结合试题所引两句诗进行具体阐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强调的是生命力的顽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强调的是无畏无惧、坚定乐观。其实,“韧劲”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身处困境、面对困难(还包括压力、重负等)撑得住、压不垮,二是有耐力、能持久。第二,要联想人生经历中与困境、困难有关的信息,将困境、苦难具体化,比如是学校方面的,还是家庭方面的,抑或社会方面的?是学习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抑或友谊方面的?第三,要清楚自己的“韧劲”是如何获得与养成的,或者自己为何会缺少“韧劲”,这样才能获得有利于以后成长的精神与心理等方面的财富。
3.精巧构思 考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构思。既可以写自己凭借韧劲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经历,也可以反思自己在困难面前因缺少韧劲而灰心丧气的经历。不管是写哪种经历,都要力求写出过程感与层次感,写出相关经历的发生、发展、转折、结局等,尤其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并力求写得深刻、独到、有高度。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围绕主题剪辑几组生活片段,通过镜头剪辑、拼接的方式来谋篇布局;也可以聚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纵向展开。文章宜采用倒叙开头,触景生情。比如,看到珍藏的一只破损的钢笔,想起了友谊的小船陷入误会漩涡时,自己是如何迎难而上最后脱困的。
文竹的启示 许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我家文竹竟然一天不如一天了,状态越来越差。我连忙坚持每天给它浇水、剪枝,试图挽回它的颓势,可并没有什么成效,它越来越无精打采,让人十分焦急……(作者从贬抑处落笔,不同凡响。) 记得新学期将至,我的桌前多了一盆文竹。“要初三啦,学习压力大,没事多看看绿色植物,对眼睛好着呢。”我们家的“养花专家”喋喋不休地向我“兜售”他新得手的这盆文竹。
对着绿意盎然的生命,我心中自是喜爱。文竹的枝有竹的坚硬挺拔,叶却柔软细腻,摸起来像毛茸茸的小动物。它蓬勃地生长着,抽枝发芽,把我堆满书的桌子装点得一派生机。枯燥的习题因为有了这盆小小的文竹的陪伴,似乎也渐渐有了一些意思。(通过补叙,交代“文竹”的来源,使得“欲扬先抑”有了生发的基础。)无独有偶,我的学习似乎也遇到了瓶颈,怎么努力都没有长进。刚开学时的热情慢慢褪去,只剩下了心慌和疲惫。(“文竹”与“我”成为“难兄难弟”。)看着日渐憔悴的文竹,我竟有了一种同病相怜之感。我们这对难兄难弟总不能一起坐以待毙吧?我一面和父亲一起呵护着这盆文竹,一面努力调整学习状态。这段难熬的初三时光,因为有了这盆文竹的陪伴,渐渐没那么难熬了。(运用伏笔,为后面的“扬”蓄势。)。
奇迹发生了。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家,陡然发现文竹原来枯萎的地方,冒出了许多嫩芽。不知何时,这盆文竹的颓态已荡然无存,甚至长得比以前还要健壮,阳光洒在它的叶上,绿意盎然。这盆文竹是如此坚韧!(“起死回生”“绿意盎然”,“抑”是为“扬”蓄势。)我问了爸爸之后才知道,文竹在开花之前都要消耗掉叶的一些养分,只有熬过了这段日子,才能开花。(交代原因,有“抑”才“扬”得起来。)看着这盆富有“韧劲”的文竹,我心中的烦躁与慌张似乎也渐行渐远。
世间万物,又何尝不像文竹呢?坚韧的精神,不仅在于“坚毅、勇敢”,更强调“韧性、韧劲”。或者艰辛,或者枯燥,只有以“韧劲”将经历化为积淀,将痛苦转化为动力,才能成为赢家。 富有“韧劲”的小小文竹都能做到,我也一定可以。(把文竹外在的成长过程和自我内心的成长过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中悟出独特的生命感悟。)
文章采用欲扬先抑方式构思行文,描写了文竹的启示,形式新颖,结构清晰,中心突出。(通过补叙,交代“文竹”的来源,使得“欲扬先抑”有了生发的基础。文章对文竹“起死回生”“绿意盎然”,“抑”是为“扬”蓄势。把文竹外在的成长过程和自我内心的成长过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中悟出独特的生命感悟。文章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优美,颇有文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题记增色篇,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象征手法篇,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文采飞扬篇,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