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精准审题篇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精准审题篇,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审题准确,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反之,审题失误,作文就“大势已去”。考场作文是限时作文,对时间要求很高。虽然“降低审题难度”是近几年考场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而且在考场阅卷中阅卷老师也不会轻易地把那些稍偏题意的作文按“跑题”论处,但每年因为审题失误而影响作文成绩的考生不在少数。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篇作文写得切合题意、内容充实、立意新颖,审题的精准与否成为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审题要想做到“瞄准靶心,命中十环”,就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推敲、揣摩、辨析,然后加以综合分析,确定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内涵。
◎王鼎钧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曾编写美国双语教育所用中文教材。他著有《作文十九问》《作文七巧》《文学种子》《讲理》《灵感》等书,在指导青少年如何写作文,指引文学爱好者如何开始创作方面富有经验。比如他在其中提到“审题”的要求。学生一开始觉得“审题”很简单,毕竟给出的那些题目,通常每个字都是认得的,好像比起写作文来说要容易很多。老师说可没有这么简单。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①刚从银行取了钱,走到门口有人用枪指着,命你放下包、向后转不许回头。几分钟后回过头装钱的包已经不见了。这是“抢劫”。 ②取完钱,走到人比较少的地方,有人趁你不注意,抢了装钱的包撒腿就跑。这是“抢夺”。 ③取完钱,去奶茶店歇一歇,顺手把装钱的包放在旁边座位上。喝完奶茶才发现包不见了。这是“偷窃”。 尽管都是钱财损失,但是“抢劫”“抢夺”“偷窃”三者性质完全不一样,法官给出的量刑也是截然不同。由此可见,“审题”多么重要啊。
1.准确 即要求对题目展现的各个部分进行合乎题意的审读和理解,按要求作文。准确是审题的命脉。 例如2022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这不过是个开场》,审题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精准理解。“这”的指代对象、范围要确定可以是考题给出的“精彩”与“平凡”,“顺利”与“受挫”,“得意”与“失落”,也可以是考生自己经历、体验、感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部分。无论是人生中的坎坷、挫折,还是精彩、得意等.都可以看作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验与财富“不过”可以理解为“仅仅、只是、然而、可是”等,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在精彩、顺利和得意时要保持谨慎和谦逊;在平凡、受挫和失落时要不失从容和坦然,胜不骄,败不馁,从而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观点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如此,审题才算准确。
一、明确审题的两点基本要求
2.全面即要求对题目或题目中的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等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推敲、揣摩、辨析,然后加以综合分析,确定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内涵。还是以2022年上海中考作文题为例。该题除了文题本身,还有提示语,有写作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审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读懂提示语。提示语设置的情境旨在引出题目,但其中的“无论精彩还是平凡,顺利还是受挫,得意还是失落……”一句,已经提示了写作的方向,是考场上的无声指导与点拨,考生务必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审题。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1.添加因素,明确中心。字词类标题,题目就是题眼。审题时可以采用添加因素法来让这个题眼丰满起来。例如2021年山东东营卷《家风》。考生可以在“家风”的前后添加一些词语来组成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短语或语句,以此来立意和构思,如“优良家风”“XX名人的优良家风”等可追溯优良家风往事,可表现名人家风的影响。
二、把握命题特点,抓准审题角度
2.化虚为实,虚实结合。 如果题目有比喻意义,就要准确把握喻体,从而确定好本体,学会由“虚”而“实”,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喻体相匹配的本体。例如2022年山东济南卷《推窗风来》中的“风”,不能仅仅理解为大自然的风,它可以是材料中提到的“美景”“亲情”“理想”“文化”,还可以是顺境、成功、机会、理解、幸福等。
3.抓住“二词”,紧扣题意。一些词组性或短句形式的命题作文,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和中心词,中心词是题眼。例如2022年江苏镇江卷《其实是特点》或《其实是优点》或《其实是缺点》,中心词是“特点”“优点”或“缺点”,考生必须紧紧围绕它们来作文,但关键词“其实”却是写作出彩的关键所在,不容忽视。无论选择哪一个题目作文,“其实”背后均暗含着至少两个概念及两种判断之间的矛盾对立,都有一个在否定中重新肯定的体验、思考、认识的过程。而体验或思考的深入与否是判断作文高下的主要依据。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半命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有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考生的手里,选材较为自由。从形式上看,半命题作文题目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的要求,我们要在弄清提示语的意思之后再补充题目。考生可以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比较容易写的内容。例如2022年浙江丽水卷《以舟》。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明白“舟”的含义。材料将“笔”“书”“梦”形象地比作舟,说明了它们之于文人墨客、莘莘学子、航天英雄的重要性。同时又将“舟”具象化,说明它是远行的依靠,再抽象化地将其指向“成长的阶梯”“圆梦的翅膀”。考生可以从个人的经历中选材,如将“舟”视为奋斗、挑战,写自己在追梦之路上不断奋斗,在成长之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还可以从身边人、名人的事例中选材,如写科技工作者“以责任为舟”,不惧艰难困苦,献身科学研究;白衣天使“以担当为舟”,冲锋在抗疫一线……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读懂材料不仅要整体把握,还要抓住关键。“整体把握”就是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厘清关系,理解中心。“抓住关键”主要指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有些材料有深刻寓意,审题时必须分析材料的引申义,由此及彼,与现实对接。例如2022年山东聊城卷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要求谈谈由材料引发的思考:做你喜欢的事情,有热爱,练习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累。我不是为了奥运会而滑雪,也不是为了上斯坦福而学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对它有热爱。(谷爱凌)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露,唱支歌给你听。(史铁生)审题时应结合名人事迹理解材料的深刻内涵。谷爱凌的话语中的中心词为“热爱”,因为热爱,她不惧辛苦和压力,成为滑雪场上的“铁人”,最后登上了冰雪世界之巅。作家史铁生的名言则指出面对苦难时应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由此可见,作文题目的材料提示考生可以从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两个方向进行构思立意。
(四)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话题”是材料,也是作文阐述的中心。和·般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审题要求更加宽松,内容更加宽泛,只要围绕话题进行构思即可;二是淡化文体概念,但并不说明不要文体界限。话题作文往往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可以展开联想,放飞想象……如2022年重庆A卷以年度推荐热字“济”为话题,是比较典型的既有限制又适度开放的作文命题。其限制在:所有的写作必须与这个词有关。其开放在:“济”或存在多个义项,继而能组成多个词;或有本义,又有比喻义、引申义给考生预留了足够的写作空间。这类题目的审题,一定要围绕话题本身进行立意构思。
(五)新题型的审题方法近些年涌现的中考作文新题型以情境作文最具代表性。情境作文,也称“情境任务型作文”,这种作文的命题形式、提供的材料、写作任务,往往是一种具体的情境。审题时,首先要把握题目给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写作主题是什么,写作对象是谁;其次应把握题目是围绕什么内容写的指令,这是审题的关键;最后,注意题目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文体,如演讲稿、书信、辩论稿、观后感等。例如2022年重庆B卷作文题目二。该作文题以即将纳入教材的劳动课为材料,创设了以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为目标的投稿情境,体现了倡导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色发展的要求。审题时要弄清楚该题的写作主体是考生,投稿对象是《话说劳动》专刊,要求是写一篇文章记叙自己的一次劳动经历、介绍一项劳动技能或表达对劳动的看法等,然后投稿。这样审题后,考生就能轻松地读懂写作要求,进而构思写作内容。
写作导引范文展示名师点评
2023年广州中考作文,《一样的 ,不一样的我》,这应该是孩子们盼望的一个题目,他们早就希望能向谁有一次倾诉。而命题人说:我想听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真真切切的你的故事。这个故事自然而然地发生在你的生活中,你只需用语文的方式把它讲好,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这个题目,在整合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的目标感,例如:成为一个卓越的或超越当下的我、与众不同的我;换个角度说,写作者对那个“一样的……”也可以有所期待——它可以包容“不一样”的我。
审题如下:通过审题分析,我们发现,《一样的 ,不一样的我》这个题,其实上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而且这两个分句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一样”和“不一样”构成对比关系,横线上需要考生补充的词语和“我”的关系则是相关。两者组合起来,构成一种变和不变的辩证关系:变的是“我”,不变的是与“我”相关的某一事物。由此,不管考生对题目如何进行补充,基本的立意指向则是明确的:虽然与“我”相关的某一事物并未发生变化,但“我”通过自身努力,自我发生了变化,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进步和提升。沿着这样的思路补充标题和选取素材,考生发挥的空间十分广阔。横线上补充的词语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性的;可以表示时间、空间、物体、事件、情感、人物关系……
例如,可以把标题补充成《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我》《一样的舞台,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教室,不一样的我》《一样的钢琴,不一样的我》《一样的竞赛,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挫折,不一样的我》《一样的团队,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我》《一样的热爱,不一样的我》《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成长,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我》《一样的害怕,不一样的我》《一样的耕耘,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我》《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我》《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我》《一样的歌谣,不一样的我》《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我》《一样的球场,不一样的我》《一样的绰号,不一样的我》《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我》《一样的夕阳,不一样的我》《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我》…… 等等,诸如上述不管是哪一类标题,考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叙,完全可以从自身经历取材,写出真情实感。
新用一:每学期到期末的时候,就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时候。我曾经在八年级期末考试时,考得很失败,是我的历史新低,我很失望,也很难过,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再也学不好了。但是老师找到我,告诉我,这次考试并不是我的求学之路的终点,这是我开启九年级冲刺的一个新起点。分析问题所在,找到解决方法,我也可以到达新的高地。于是我没有放弃,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继续努力,终于在九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到达了新的高地。我很高兴! 新用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磨炼,怎么到达终点。在八年级运动会的1500米赛道上奔跑的我,腿越来越重,呼吸越来越困难,汗珠越来越多,内心越来越想放弃。当汗水滑入眼里,眼睛酸痛,眼前一片模糊时,我听到了同学们热烈的加油声,这时,我跑过第三圈的终点,最后只有半圈就抵达长跑终点了。于是,带着同学给予的力量,带着必胜信念,我继续奔跑,最后到达了终点。听到了同学们的欢呼声,看到了同学的灿烂笑脸,我感觉我可以再次开启新的赛道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盘点的自己素材库,给一个素材找到多个新的切入点,让一个素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写作目的,这些素材就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从而使自己的作文素材更丰富。
从文体而言,虽然命题人提示“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结合考生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与题目本身,仍以写作记叙文较易把握。在具体写作中,考生需要兼顾两个分句的内容,并有清晰的对比意识,可以把后一个分句“不一样的我”作为叙述描写的重点。综合分析最近十几年来广州中考作文题,总的主题是“成长”,除了2015年和2016年的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身边事例来写,其余年份的题目几乎都是引导考生挖掘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成长。从2019年以来,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标题中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我”。可见,命题人是有意识地引导考生,中考作文(也包括初中平常的作文训练)就是要写“我自己的故事”,写真事,抒真情,我手写我口,切忌假大空。2023年的广州中考作文题延续了近年的命题思路,而在思辨性上加强了考察,因此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
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遍览各地陆续公布的中考作文题,一股真实、平易、素朴之风扑面而来,感觉中考作文题越来越像作文题了。总体看,今年各地跟风贴标签的作文题少了,围绕写作的终极目标设题的多了,观照学生本体内心体验的题多了,风格上平实、友善、自然的题多了,难易适中的题多了。命题更多地回归到教学的根本和写作的根本上来,更多地指向学生的生活,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翻阅今年中考作文题,各地不约而同的一个趋向是,由以前较多地关注时政、社会,甚至是较抽象的一个流行概念,转到关注学生个体上来。尤其是这次广州中考作文题《一样的 ,不一样的我》,不仅落脚到“我”上面来,而且是“不一样的我”,关注“我”的成长足迹和精神世界,“我”内在的感触与体验、情感与思考,着眼于抒发“我”独特的,个性化的,不一样的内心体验,引导自主反思与品悟。
一样的笑容,不一样的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笑容,它是我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桥梁。笑容可以传递喜悦和快乐,也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灵。然而,在这一样的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不一样的我。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笑容来掩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我们在别人面前展现出灿烂的笑容,让他人看不到我们内心的伤痛。我们不愿让他人知道我们的脆弱和不安,我们希望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弱点。这样的笑容,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一种对外界的回应。
然而,这样的笑容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独特的个性和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可能在某个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可能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和能力。这些不一样的自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存在。 有时,我们会因为不同而感到焦虑和困惑。我们担心自己的不一样会被他人排斥和嘲笑,我们害怕自己的独特之处会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然而,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不一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只有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
因此,让我们拥抱自己的不一样,用自己的独特之处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的不一样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标志。 最后,让我们记住,笑容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能传递喜悦和温暖。但在这一样的笑容背后,是一个不一样的我,一个独特而真实的存在。让我们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不一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人。用自己的笑容去感染他人,用自己的不一样去改变世界。
这篇作文主题明确,围绕“一样的笑容,不一样的我”深入探讨了人性、自我和社会现实等方面内容。文中运用了平易近人的语言,如“笑容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能传递喜悦和温暖”,让人感到朴实易懂,易于读者理解。 同时,作者在文中不断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反复、对比、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笑容可以传递喜悦和快乐,也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灵。然而,在这一样的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不一样的我。”,这种反复使用的对比,强烈地表现出了人们内心的不同。而“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可能在某个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可能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和能力。这些不一样的自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存在。”则是一段精彩的排比句,大大提升了文章的艺术价值。 总之,这篇文章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从不一样的笑容和不一样的自己角度深入探讨了人的内在世界,是一篇具有启示性和鼓舞人心的好文章。
◆2023年深圳市中考作文题◆十四五岁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学科知识、才艺技能、日常经验、息你也一定曾有意地或无意地将他们用在生活中,或解决了问题,或展示了自我,人,或服务了社会*-----把你相关的经历与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以“把学到的用起来真有意义”为题,写一篇作文。
紧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延续了近十年深圳中考作文的出题方向,把新课标要求中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在写作育人的实践中,关注青少年这一群体的成长与发展,突出外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启发,展现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的成长,把成长过程中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体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学思结合。
1.【审题方面】:所考题目贴近现阶段中学生的成长经历,需要细心读取引导材料、抓住题目关键词,注意限制范围。关键词“ 学到的东西”、“ 用起来 ”、“ 有意义”;明确文体,呈现出所学的东西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2.【立意和选材】叙事寓理,围绕“学到的用起来有意义 ”这一中心,确定立意。选取与个人成长相关的素材,整体内容积极向上,灵活应变。 “学到的东西”可以从学习校内科目并学以致用出发,可以从学习兴趣爱好类项目出发,也可以从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事件出发 “变得有意义”绝大多数的收获都不是偶然,脚踏实地的努力,日复一日的付出,还有顺境与逆境里的坚定不移、知行合一学习生活中的这一段“旅途”都会更有意义,你也会发现所学到的东西的意义。
把学到的东西用上真有意义 近两个月,大家都在为中考而努力奋斗。当然,我也不例外。 上个月,我们进入了复习的攻坚阶段。但不知是卷子练多了,还是题目总是一成不变,迫使我觉得平时我最感兴趣,同时也是最引以为豪的语文,突然间显得枯燥无味。但在一张语文练习卷上的一道练习题,却又唤起了我对语文的热爱。 这道题是这样的:它给出了上联“学习好,耕地好,学好便好”,然后后面给你一条横线,要你对出下联。
因为平时未练过这种题,所以许多同学都有些不知所措,我还听见有些同学在小声的悄悄张口试着对对联。而此时的我在心里正暗自欢喜。从小我就对中国的古诗文颇有兴趣,而且从幼儿园时就开始背唐诗三百首,尽管当时不怎么理解诗意,但至今想起也别是一番情趣。当时的我,在没有借助工具书的情况下,我也曾试着翻译了好几十首古诗,虽笑料百出,但那对于童年的我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当我看到这道对联的题目时,我就想起了在《每日一智》这本书中看过的一句中国谚语:“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莲苦,贫穷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知其难,甘其苦,耐其薄,测其险,可以为师矣!可以处世矣!”多么精辟的句子啊。起初我认为它与题中的对联能联系上,但后来发现两者并不相同,于是我将其中的语言文字稍作了修改,最后我对出的对联是“学习好,耕地好,学好便好;登山难,行舟难,知难不难”。听完我的答案后,老师也对我夸奖道:“你真会学以致用。”
是啊,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要将学会和做到结合在一起,但是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你的阅读面要十分广泛,通过这件小事,我发觉以前我所阅读的报刊杂志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使我了解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活到老,学到老,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我会继续多读书,读好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中,那才真的有意义!
总体而言:题目非常灵活,可写性很强;但如何准确立意、突出高度同样很有挑战。 一:学到的东西 学到的东西可以是多方面的,诸如课程、经验、技能等,但前提是学到。学本身不是目标,学到才是。立意中学的过程不再重要,如何初步定义学到、体现学到才是关键。 二:用起来有意义“学到东西”是“学”的目标,但不是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目标是“让学到的东西”帮助人生成就“意义”。文章核心要素:便是如何表达:“使用”和“学到的东西”之间的关联,渐进式感悟意义、体现意义,最终成就新的自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题记增色篇,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象征手法篇,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写作技巧精讲课件语言锤炼篇,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典解读,真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