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合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合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合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合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合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合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生物圈中的生物形形色色。现有下列选项:
    ①钟乳石
    ②新冠病毒
    ③煮熟的鸭子
    ④蘑菇
    ⑤休眠的种子
    其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
    2.下列古诗和谚语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儿童急走追贫磔,飞入菜花无处寻——生长发育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长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繁殖
    D.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3.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为了解海陵公园各草坪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
    4.如图有关教材上巴斯德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微生物
    B.该实验的变量是烧瓶颈的形状
    C.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提前做出假设
    D.探究计划不需要注意科学性
    5.如图1表示显微镜操作的某个步骤,图2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图1操作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图2物像更清晰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D.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可在观察到甲细胞的同时将气泡移出视野
    6.如图是某同学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看到的显微镜视野,目镜相同的情况下,所用物镜最长的是( )
    A.B.C.D.
    7.下图表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叶片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甲调整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①⑤D.③②①⑤
    8.黑藻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很多优点。叶肉细胞呈单层,叶绿体大而清晰,代谢旺盛。因此黑藻常常被用作生物实验的材料。小红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作了黑藻叶片细胞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时针转动甲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③
    B.在视野丁中有许多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
    C.显微镜中起到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③④
    D.若显微镜视野中黑藻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9.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白盖鸡油菌、维蕃鸡油菌、松林鸡油菌、灰黄鸡油菌四个新物种,大部分鸡油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下列生物之间也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
    A.草盛豆苗稀B.菟丝子与大豆
    C.海葵与寄居蟹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0.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11.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2.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A.两组的水质应相同B.两组的水量应不同
    C.两组的水温应相同D.两组的蛙卵数应不同
    1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10℃至20℃以内
    B.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C.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
    D.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没有影响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15.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二、实验题
    1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3个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沙土,并编号。
    ②将3个发芽情况相同、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处理后分别埋进3个花盆中。
    ③将3个花盆按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你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为什么除浇水的量不同外,温度和光照条件均相同?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
    (5)设置花盆1的目的是________。
    (6)从实验结果来看,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17.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铁盘内铺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然后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的处理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由此你得出结论是_________。
    (3)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你的做法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18.小华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并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对光时需要转动图一中[④]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使图二中的_________(填字母)正对通光孔。
    (2)小华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图三中的几个视野,从视野D→A,需要调节______或______(填结构名称)使视野变亮,从视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视野A中的细胞被放大640倍,已知小华同学使用了16×的目镜,那么他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_。
    (3)小华同学观察到图三中的视野B存在污点“甲”,他尝试判断该污点的位置:先移动装片,若发现污点与装片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说明污点在装片上,可以向_________移动装片将污点移出视野;若污点不动,再转动图一中的③,发现污点随之转动,说明污点在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上。
    (4)小华同学又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下图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的简图(小黑圆表示某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________。
    A. B. C. D.
    四、填空题
    19.某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1)该国家森林公园中,影响金雕、花面狐、山杜鹃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
    (2)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栎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3)“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该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且使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
    (4)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大山雀与松毛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紫锻、赤松之间是_________关系: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锻的生存。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钟乳石、煮熟的鸭子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是生物,新冠病毒、蘑菇和休眠的种子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黄粉蝶的体色与油菜花相同,“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错误。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述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体现了生长现象,B正确。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通过鸣叫求偶,属于生命的繁殖现象,C正确。
    D.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D正确。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所以为了解海淀公园各草坪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
    C.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B.巴斯德实验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A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A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B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B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该实验的变量看似一个烧瓶是直颈,另一个是曲颈 ,实际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微生物,A正确,B错误。
    C.假设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只有做出了假设,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C错误。
    D.探究实验需设置对照实验,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计划需要注意科学性和严谨性,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图1正在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这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压坏玻片,A正确。
    B.在显微镜下找到物像后,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2物像更清晰,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C正确。
    D.此时视野中的气泡在视野的右上方,若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气泡将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即图A细胞体积最大。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所以某同学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看到的显微视野,目镜相同的情况下,所用物镜最长的是A。
    故选A。
    7.答案:A
    解析:分析图可知,乙图气孔是甲图左下角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向左下角①移动载玻片,然后③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最后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规范的操作步骤是①③②④,A正确。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逆时针转动甲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时,眼睛无需从侧面观察物镜;顺时针转动甲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③物镜,以免损伤镜头或压碎装片,A错误。
    B.视野丁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气泡,造成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盖玻片盖的不当。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B错误。
    C.显微镜中起到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③物镜,④反光镜有反射光线、调节明暗的作用,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观察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不变,若显微镜视野中黑藻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草和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等属于竞争关系,A错误。
    B.菟丝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主要靠获取大豆的有机物生活,属于消费者;大豆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因此“菟丝子与大豆”体现了寄生的关系,B错误。
    C.寄居蟹与海葵互惠互利,海葵为寄居蟹提供有机物,寄居蟹为海葵提供了居所,并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寄居蟹与海葵属于共生关系,C正确。
    D.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因此它们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野菊花在神农架地区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水葫芦能在昆明滇池生殖繁衍,说明水葫芦能适应当地的环境;由于“水葫芦”的大量繁殖,导致水面透光度低,改变了水体颜色,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并导致水中其他生物得不到足够的养料和空气,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答案:C
    解析: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该同学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就应该以水质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其余条件如水量、水温、蛙卵数等应该相同,而该同学设置的实验中出现了两个变量:水质和温度,这样得出的结果就不能说明是由水质引起的,因此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两组的水温不同,需改进的地方是两组的水温应相同。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我们知道鱼类是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功能,其体温随外界水温高低而变化。因此,养鱼一定要注意水温。鱼的适温范围较大,0℃至30℃之间都可生活,最高极限水温是34℃,最适水温是10℃至20℃,所以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中数据的真实性,实验时温度要控制在鱼的生活适宜温度,因此,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20℃至30℃以内,故A错误。
    B.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所以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水温。除实验变量(水温)以外,其他变量如水质、空气、金鱼的大小等都相同,故B正确。
    C.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一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故C错误。
    D.实验结果为水温变化会影响金鱼的呼吸次数,故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和水、空气、土壤等等,所以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的说法是错误的。C、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是人口的过度增长,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说法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正确;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正确;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正确。故选:C。
    16.答案:(1)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影响吗
    (2)浇水的量
    (3)保证单一变量
    (4)每个花盆都只放了一个马铃薯,具有偶然性,误差较大
    (5)进行对照
    (6)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影响
    解析:(1)(2)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浇水的量,提出的问题是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影响吗?
    (3)该实验的变量是浇水的量,除浇水的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目的是保证单一变量。
    (4)本实验中每个花盆中都只放了一个马铃薯,具有偶然性,误差较大。
    (5)花盆1是对照组,目的是进行对照。
    (6)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影响。
    17.答案:(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光的明暗
    (2)取平均值/求平均值;避免实验偶然性;鼠妇习惯阴暗的地方
    (3)水分/温度/土壤湿度;查阅资料、重新假设、重新实验
    (4)将鼠妇放回合适环境中
    解析:(1)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明亮和阴暗。因此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计算平均值的目的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减少误差,因此要计算全班平均值。明亮处的平均值=(2+3+3+1+3+2+1+2)÷8≈2(个);阴暗处的平均值=(8+7+7+9+7+8+9+8)÷8≈8(个)。明亮处少2个,阴暗处多8个.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变量应为土壤的湿度情况,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做法是查阅资料、重新假设、重新实验。
    (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18.答案:(1)转换器;d
    (2)反光镜/遮光器;遮光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40倍
    (3)相反;左上方;目镜
    (4)C
    解析:(1)对光时应该转动④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图二中的cd是物镜,物镜越长,倍数越大,越短倍数越低。因此,对方是应该转动图一中的④转换器使图二中的d正对通光孔。
    (2)从视野D→A,放大倍数变大了此时的视野是暗的,因此应该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从视野A→C物像变得更清晰了,这应该转动细准焦螺旋,才能使物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乘以物境倍数。视野A中的细胞被放大640倍,已知小华同学使用了16×的目镜,那么他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是40倍。
    (3)显微镜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运动的方向和标本运动的方向相反。先移动装片,若发现污点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若移动装片污点跟着动,则说明污点在装片上。此时的污点位于右下方,可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将污点移出视野。如果污点不动,再转动③目镜,若污点随之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物像不但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所以,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C选项所示的图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答案:(1)生态因素
    (2)温度
    (3)生物影响环境
    (4)捕食;竞争;生物
    解析:(1)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在生物学上,把影响金雕、花面狐、山杜鹃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因此“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栎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3)“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招虎山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维持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锻的生存。
    (4)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大山雀与松毛虫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紫锻、赤松相互争夺阳光、空气等,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锻的生存。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乙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实验结果
    1
    室温、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马铃薯正常生长
    2
    室温、光照充足不浇水
    马铃薯很快死亡
    3
    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马铃薯一段时间后死亡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暗处/只
    8
    7
    7
    9
    7
    8
    9
    8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13校2024-2025学年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13校2024-2025学年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