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朗读诗歌悟情感,辨读意象悟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表格中,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6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学校即将举办“寻找时代楷模”主题系列活动,发挥楷模春风化雨的榜样作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展示时代楷模风采
    小语在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寻找到不同领域的时代楷模,并为其撰写了一篇宣传稿。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6分)
    在艺术方面,表演安塞腰鼓的后生们以精彩绝伦的舞在艺术方面,表演安塞腰鼓的后生们以精彩绝伦的舞姿,展现了一种磅礴的力量之美,让我们感受到(1)zhèn hàn人心的生命力;在文学方面,庄子时常(2)chí chěng想象,遨游宇宙,他想到北冥里的那尾叫“鲲”的大鱼,一夜之间,它化为鹏鸟,展翼高飞,于是写下瑰丽之作——《逍遥游》;在革命方面,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进行了一场震耳欲聋的演讲,他义正词严地痛斥台下那些企图(3)tiǎ bō lí jiàn的反动派特务;在科研方面,丁肇中先生重视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继承并发扬了真正的(4)gé wù zhì zhī精神,通过孜孜不懈的努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万千华人的骄傲。
    1.请你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2.文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磅礴B.瑰丽C.震耳欲聋D.孜孜不懈
    活动二:学习时代楷模事迹
    3.小文阅读时代楷模材料时发现并修改了病句,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英雄”张定宇即使患有渐冻症,病情渐渐麻痹他的肢体,但他还是坚守一线,只为患者多赢一秒。(把“麻痹”改为“侵蚀”)
    B.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儿女和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句子最后加上“的感人故事”)
    C.陈清泉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是第一位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香港专家之一。(删去“之一”)
    D.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让江梦南成为了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并考取清华大学博士的学生。(把“让”删去)
    活动三:发扬时代楷模精神
    4.某中学于6月29日举办“航天英雄进校园”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4分)
    (1)任务一:早晨,学校广播站播报了一则航天新闻,请为它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任务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6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任务二:主题讲座结束后,学校将赠送航天英雄一副对联,以表敬意和纪念。请根据上联补写下联。(2分)
    上联:神舟探秘强华夏
    下联:________________
    5.你所在班级开展“读名著,促成长”主题阅读分享活动,每个小组都要分享一本名著,体现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帮助。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4分)
    (1)任务一:第二小组分享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认为保尔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请你根据第二小组的分享,梳理出保尔的成长史。(2分)
    ①双目失明,坚持学习
    ②带病修筑铁路
    ③用笔战斗,病榻写作
    ④战白匪,救出朱赫来
    ⑤工作繁重,被迫离岗养病
    ⑥参加战斗,头部受伤
    A.④⑥②⑤①③B.⑥④⑤②③①C.④⑥⑤②③①D.④⑥⑤②①③
    (2)任务二:第四小组推荐《经典常谈》,认为青少年应品读传统经典,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成长。请根据第四小组分享的文段,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名。(2分)
    6.小文发现不少现代流行语早就在古诗文中有所体现,类似的意思用古诗文表达会更加优美、隽永。请你帮他完成表格。(6分)
    二、阅读与欣赏( 4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5分)
    【甲】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乙】
    浣溪沙
    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朗读诗歌悟情感。在诗歌朗读中,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感情,我们常常需要注意一些朗读技巧,比如“重音”,请结合知识卡片的提示,从下面给出的诗句中任选一例,仿照示例写出你的朗读设计。(3分)
    知识卡片提示
    重音常出现的位置:①并列关系处;②对比关系处;③转折关系处;④递进关系处;⑤强调处;⑥修辞手法处。
    示例:
    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的朗读设计:我认为“杨花”与“子规”要重读。“杨花”与“子规”是并列关系,诗人通过描绘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的景象,以及子规鸟凄厉地鸣叫“不如归去”,寓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这种情感与当时诗人的情境相契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从而传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情谊和惋惜与同情。
    诗句A:北风江上寒
    诗句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选择诗句:____(填序号即可)。我的朗读设计:______________。
    8.辨读意象悟情感。同学们在诗歌默写时常容易将“雁”与“燕”混淆写错。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意象与物候现象紧密相关,而且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请结合知识卡片的提示和生活经验,区分【甲】【乙】两首诗歌中的“雁”与“燕”的内涵。(2分)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寄托思念。
    (二)小语学习小组在复习《桃花源记》时,设计了互文性阅读。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下列阅读任务。(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乙]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
    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攀缘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便共没水,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而悉问来何晚,因邀还家。
    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多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刘义庆《幽明录》,有删改
    [任务一]
    9.小组成员针对初步研读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6分)
    小语:学贵有法。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我们常可运用积累迁移法、联系语境法、查阅工具法和偏旁推断法。
    小文:是的,根据平时的积累,我们很快能掌握:如[甲]文中“具答之”的“具”就是“(1)____________”的意思。
    小鲁:理解词义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语境。像“缘溪行”中的“缘”在此处解释为“(2)____________”,但这个意思并不符合“缘二女便呼其姓”的语境。
    小文:我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缘”还有如下义项:①依据,凭借;②攀援,攀登;③因缘,机遇;④由于,因为。结合语境,我们可以判断“缘二女便呼其姓”中的“缘”应选择“(3)____________”(填序号)这个义项。
    小鲁:不仅如此,学习文言文,我们还要能透过文字触摸人物情感。比如[乙]文最后一段提及的“百鸟啼鸣,更怀悲思”,你们觉得“子规”和“黄鹂”哪种鸟的形象更符合此语境呢?
    小语:我觉得(4)____________更符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小语设计了两道题,想要考查一下组员是否真的达成了初读目标。你也来试一试吧。
    10.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
    [任务三]小组成员围绕“陶渊明和刘义庆是如何描绘桃花源的”展开了讨论。讨论后他们都提出了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请你出手帮一帮他们。
    12.[甲][乙]两文具有“互文性”,有着相似的故事结尾。请你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谈谈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
    (三)班级举行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搜集了以下五则材料作为演讲素材,请你阅读,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摘编自姚雪痕《低碳生活》)
    [材料二]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千瓦时)×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量(升)×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到1000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千米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千米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139。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材料三]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
    (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四]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庆赛区竞赛场馆完工的同时,生态修复也接近尾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尽显其中;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作为造雪用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除此之外,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进,让环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
    (摘编自《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人民日报》)
    [材料五]
    生活图景一:唐代邛窑生产的省油灯是灯盏中的一种,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灯初看与普通灯盏没大的区别,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在夹层中注入冷水以降温后,可省一半的油。
    生活图景二: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种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此“凉屋”既“绿色”又环保。
    生活图景三:在古代社会,交通只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3.演讲内容要准确。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在平常生活中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关注行为方式,可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B.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亮点之一,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C.低碳生活的理念早已在中国古代社会提出,古人出行只有水陆两路,这也导致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D.低碳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势必会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摆在我国社会发展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14.演讲思路要清晰。请你围绕“低碳”话题,整合以上材料,补全演讲主体部分的提纲。(3分)
    15.演讲要有针对性。本次演讲的听众是中学生及其家长,其中一个内容是向他们发出“低碳细节我落实”的倡议。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针对听众身份,向他们各提出一条具体的低碳举措。(2分)
    (1)对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学生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演讲要有感染力。本次演讲打算引用一首诗来调动听众情绪,加深听众印象。请你从下面两首诗中推荐一首,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
    [甲]山中景
    [元]释英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乙]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注]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我推荐(1)_____诗,因为诗中有这样的“低碳”场景:(2)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这首诗我希望听众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分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16分)
    上甘棠
    王剑冰
    ①来到上甘棠,一场细雨在徜徉。细雨掠过平阔的稻田与层叠的老屋,掠过碧绿的昂山和屏峰山,并不时借助薄衫样的雾气,让上甘棠处于一片朦胧的色光中。
    ②呆呆地望着,质朴的乡愁,完全地打湿了。
    ③甘棠之花,洁白如雪。走进村子,唯美的意象破空而来。一千余年,周氏家族在这里效法先贤,瓜瓞绵绵。“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经・甘棠》折射出一束圣洁辉光。
    ④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像一根玉簪,将古村的美妙串起,串成无数感佩与惊叹。[赏析式批注](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整个上甘棠,就像一件精致的充满喜庆吉祥的艺术品。前芳寺、云归观、广德庙、忠厚堂……二百多栋老建筑,延续着安适恬静的意蕴。天井组合的家院,严整的纵深布局,考究的中轴对称,巧妙的过街骑楼,担子形、金字形的马头墙院,述说着别样的豪华与严谨。
    ⑤老屋中的隔扇、门簪、神龛,或浮雕,或镂雕,花草苗木在上面缤纷,鸟兽虫鱼在上面跃动,传说故事在上面上演。一扇扇窗花,透出传统的古朴与精细,一块块瓦当和滴水,带有着沉厚的文化与哲理。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湘南深处的气度与气象。
    ⑥小雨不知何时停了。狗趴在地上,久久不动。鸡倒是叫得耀武扬威。[赏析式批注](2)关注加粗词,并说说它有何妙处。到处是熟悉的乡音,到处都是水。水平流的时候是绿色,遇到坡崖或石头就变成了白色。白色的水像一条绿幔的花边。谢沐河上,是始建于北宋的步瀛桥,桥老得塌了一半,还起着作用。远处还有一座寿隆桥,也是伴水走过了千年。
    ⑦步瀛桥与明代的文昌阁一卧一立,成为绝配,再加上夕阳和一条古道,简直就是一首诗了。
    ⑧古道是闻名遐迩的潇贺古道,古道沿着山行,顺着水走,却非要到这村子绕一遭。卖“翡翠凉粉”的周婶说,她爷爷讲过,以前石板路上总是过马帮,两边的房子开成各式各样的铺子,任你吃,任你住。有时很晚还过人,人骑在马上敲敲高高的窗棂,就会有笑脸露出来,问你所需。这或许就是古道连着古村的好处。
    ⑨因为村子民风淳朴,敦厚和睦,也就人气旺盛。古道上的人多奔着上甘棠来,打尖休息。或也说不定,你看上了哪家的女子,女子也喜欢上你。周婶就会唱甘棠一带流传的小曲,曲调如远处流来的谢沐水,清灵婉转,韵味悠长:送郎送到古道边,一朵乌云遮满山,惟愿老天下大雨,多多留郎住几天……
    ⑩顺着潇贺古道,与谢沐河并行而往,就到了月陂亭。石崖凹陷的百米通道,成了旅人遮风挡雨的所在。也就在这里,时间隐藏的部分,像火一般把半弯山岩照亮。那是宋代以来二十七方摩崖石刻,小小的文字与诗行,铺展出一壁灵性的浪漫。
    ⑪我看不全它们的内容与含义,但我知道它们以朝露和晚霞汇集,以胸襟和志向刻制,捧给你真性与真意。它能释放万物,释放沉重与沉迷,始终照彻一个家族千年的亲善与孝悌,照彻上甘棠的祥和与甘怡。
    ⑫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曾驻扎江永,他顺着古道平定叛乱,来到上甘棠,而对这高德明理之地,也是有感奋笔“忠孝廉节”。
    ⑬孟夫子说,仁者无敌。我由此知道,是什么构成上甘棠的永久魅力。
    ⑭南槽门与月陂亭之间的空地,传出一阵朗朗书声。这里原来是甘棠村“仰濂书院”,看那名字,何不带有“仰莲”之意。惜字塔的时时提醒,耕读传家的入心理念,周敦颐的后人中,如何不走出百位文士武官?
    ⑮从南食商号和铁铺号出来,见几位老者,坐在巷口看水,看桥,或什么也没看,只是那么坐着。上前打招呼,都客气,会跟你说上甘棠从前有多气派,从汉到隋,谢沐县的衙署都建在这里。会告诉你这里出过的尚书、知府和节度使。告诉你村子坐东南朝西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说谢水和沐水在村北交汇,谢称雄水,沐为雌水,两河滋长了双胞胎的出生率。说着就指给你谁家的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在哪里工作。
    ⑯问他们的姓,回答说都姓周。其中一位老伯说,村里人都是一个祖先,心都齐,没有这事那事。但只要谁家有事,或村里需要,都会尽力。包括步瀛桥,包括书院、亭阁、道路,哪个不是村民自己完成?
    ⑰阳光一层层地,从瓦楞上滑落。鸟儿飞过,把自己的鸣叫洒在身后。
    ⑱历史怀着真诚告诉我们,千百年来,上甘棠的名字始终是一个整体意识,也是一个整体意志。上甘棠的气场,已经同一个民族的气场融在一起。
    ⑲临走时回头,从巷子里蹦跳着跑上老桥的孩子,把身影浴在了夕晖里,成为古村最亮的音符。
    (有删改)
    17.[概括式批注]王剑冰评价上甘棠“确非一般”。上甘棠村“确非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赏析式批注]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完成文中两处[赏析式批注]。(4分)
    19.[理解式批注]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20.[评价式批注]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临走时回头,从巷子里蹦跳着跑上老桥的孩子,把身影浴在了夕晖里,成为古村最亮的音符”?(4分)
    三、写作(50分)
    21.他乡的山水,异域的风情,新鲜的见闻,未读的诗书……那些有距离感的,就叫远山。身边的亲友,寻常的街道,家常的菜肴,日常的事务……这些眼前熟悉的,都是近水。向往远山的你,是否蓦然发现了近水的美好?热爱近水的你,是否更看见了远山的诗意?如果你既登临过远山也享受着近水,又收获了怎样不同的美好与诗意?
    其实,只要有发现美的眼光,有感受美的敏锐,无论远山,还是近水,都能让我们动情。
    请以“远山近水皆有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分享你对美的体验或认识。
    要求:①不得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郓城县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语文检测
    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表格中,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6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学校即将举办“寻找时代楷模”主题系列活动,发挥楷模春风化雨的榜样作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展示时代楷模风采
    小语在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寻找到不同领域的时代楷模,并为其撰写了一篇宣传稿。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6分)
    在艺术方面,表演安塞腰鼓的后生们以精彩绝伦的舞在艺术方面,表演安塞腰鼓的后生们以精彩绝伦的舞姿,展现了一种磅礴的力量之美,让我们感受到(1)zhèn hàn人心的生命力;在文学方面,庄子时常(2)chí chěng想象,遨游宇宙,他想到北冥里的那尾叫“鲲”的大鱼,一夜之间,它化为鹏鸟,展翼高飞,于是写下瑰丽之作——《逍遥游》;在革命方面,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进行了一场震耳欲聋的演讲,他义正词严地痛斥台下那些企图(3)tiǎ bō lí jiàn的反动派特务;在科研方面,丁肇中先生重视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继承并发扬了真正的(4)gé wù zhì zhī精神,通过孜孜不懈的努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万千华人的骄傲。
    1.请你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2.文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磅礴B.瑰丽C.震耳欲聋D.孜孜不懈
    活动二:学习时代楷模事迹
    3.小文阅读时代楷模材料时发现并修改了病句,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英雄”张定宇即使患有渐冻症,病情渐渐麻痹他的肢体,但他还是坚守一线,只为患者多赢一秒。(把“麻痹”改为“侵蚀”)
    B.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儿女和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句子最后加上“的感人故事”)
    C.陈清泉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是第一位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香港专家之一。(删去“之一”)
    D.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让江梦南成为了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并考取清华大学博士的学生。(把“让”删去)
    活动三:发扬时代楷模精神
    4.某中学于6月29日举办“航天英雄进校园”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4分)
    (1)任务一:早晨,学校广播站播报了一则航天新闻,请为它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任务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6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任务二:主题讲座结束后,学校将赠送航天英雄一副对联,以表敬意和纪念。请根据上联补写下联。(2分)
    上联:神舟探秘强华夏
    下联:________________
    5.你所在班级开展“读名著,促成长”主题阅读分享活动,每个小组都要分享一本名著,体现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帮助。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4分)
    (1)任务一:第二小组分享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认为保尔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请你根据第二小组的分享,梳理出保尔的成长史。(2分)
    ①双目失明,坚持学习
    ②带病修筑铁路
    ③用笔战斗,病榻写作
    ④战白匪,救出朱赫来
    ⑤工作繁重,被迫离岗养病
    ⑥参加战斗,头部受伤
    A.④⑥②⑤①③B.⑥④⑤②③①C.④⑥⑤②③①D.④⑥⑤②①③
    (2)任务二:第四小组推荐《经典常谈》,认为青少年应品读传统经典,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成长。请根据第四小组分享的文段,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名。(2分)
    答案:
    1.(1)震撼;(2)驰骋;(3)挑拨离间;(4)格物致知
    2.C
    3.A
    4.(1)示例一: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示例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入轨道舱
    (2)示例:英雄圆梦启新程
    5.(1)D
    (2)①史记;②离骚
    解析:2.A项,磅礴:(气势)盛大。使用正确。B项,瑰丽:异常美丽。使用正确。C项,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句中形容演讲,用错对象。D项,孜孜不懈:勤勉努力,毫不懈怠。使用正确。故选C。
    3.A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患有渐冻症,病情渐渐麻痹他的肢体”和“坚守一线”是转折关系,是为了突出张定宇为人民服务、不畏病痛折磨的可贵精神,所以应将“即使”改为“虽然”。故选A。
    6.小文发现不少现代流行语早就在古诗文中有所体现,类似的意思用古诗文表达会更加优美、隽永。请你帮他完成表格。(6分)
    答案:(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萧萧班马鸣 (4)拣尽寒枝不肯栖
    二、阅读与欣赏( 4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5分)
    【甲】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乙】
    浣溪沙
    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朗读诗歌悟情感。在诗歌朗读中,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感情,我们常常需要注意一些朗读技巧,比如“重音”,请结合知识卡片的提示,从下面给出的诗句中任选一例,仿照示例写出你的朗读设计。(3分)
    知识卡片提示
    重音常出现的位置:①并列关系处;②对比关系处;③转折关系处;④递进关系处;⑤强调处;⑥修辞手法处。
    示例:
    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的朗读设计:我认为“杨花”与“子规”要重读。“杨花”与“子规”是并列关系,诗人通过描绘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的景象,以及子规鸟凄厉地鸣叫“不如归去”,寓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这种情感与当时诗人的情境相契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从而传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情谊和惋惜与同情。
    诗句A:北风江上寒
    诗句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选择诗句:____(填序号即可)。我的朗读设计:______________。
    8.辨读意象悟情感。同学们在诗歌默写时常容易将“雁”与“燕”混淆写错。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意象与物候现象紧密相关,而且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请结合知识卡片的提示和生活经验,区分【甲】【乙】两首诗歌中的“雁”与“燕”的内涵。(2分)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寄托思念。
    答案:①诗句A:北风江上寒。我的朗读设计:我认为“寒”要重读。此处是强调关系。一个“寒”字突出了万木凋零、大雁南飞、北风过江的萧条荒寒之景,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乡泪客中尽”的思乡之情做铺垫。②诗句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我的朗读设计:我认为“新”和“旧”要重读。此处是对比关系。“新”字表现出词人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安闲愉悦,而“旧”字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新”“旧”对比之中,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伤感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与朗读设计。诗句A:“北风江上寒”一句意为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且“北风寒”是强调关系,强调了万木凋零、大雁南飞、北风过江的萧条荒寒之景,据此可设计重读“江上寒”;诗句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意为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都和去年一样。诗句中一“新”一“旧”形成对比关系,“新”字可见诗人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旧”字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对比中可见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据此可设计重读“新”“旧”;也可重读“去年”,这是强调处,强调眼前的时令气候亭台池榭都和去年一样,由此引发诗人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表达诗人内心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8.答案:甲诗:诗人常用大雁寄寓思乡念亲之情,借北雁南飞,抒发游子的客居思归之情。故用木落“雁”南度。乙词:燕子喜筑巢于人家屋檐下,且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很多诗人都把燕子当做春天的象征。故词中用似曾相识的“燕”,抒发世事变迁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意象。结合【甲】诗“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可知,诗句的意思是树叶飘落,大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江水寒冷。结合知识卡片“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寄托思念”可知,诗人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大雁一般出现在秋天,尤其在北方,它的出现,常常象征着羁旅中的思乡之情。因此,人们经常以“归雁”来寄托思乡之情。还有,古人常常看到大雁春天往北飞,秋天往南飞。在古人的眼中,大雁似乎总是在天上飞,就像羁旅之人一样,总是在路上,颠沛流离。所以大雁这一意象还象征着羁旅伤感之情。结合【乙】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知,诗句意思是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像旧时的相识。依据句中的“燕归来”可知,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小燕子的北归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燕子的北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过往对比,会给人以时光已逝之感,流露出作者伤春惜时和孤独寂寞之情。
    (二)小语学习小组在复习《桃花源记》时,设计了互文性阅读。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下列阅读任务。(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乙]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
    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攀缘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便共没水,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而悉问来何晚,因邀还家。
    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多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刘义庆《幽明录》,有删改
    [任务一]
    9.小组成员针对初步研读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6分)
    小语:学贵有法。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我们常可运用积累迁移法、联系语境法、查阅工具法和偏旁推断法。
    小文:是的,根据平时的积累,我们很快能掌握:如[甲]文中“具答之”的“具”就是“(1)____________”的意思。
    小鲁:理解词义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语境。像“缘溪行”中的“缘”在此处解释为“(2)____________”,但这个意思并不符合“缘二女便呼其姓”的语境。
    小文:我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缘”还有如下义项:①依据,凭借;②攀援,攀登;③因缘,机遇;④由于,因为。结合语境,我们可以判断“缘二女便呼其姓”中的“缘”应选择“(3)____________”(填序号)这个义项。
    小鲁:不仅如此,学习文言文,我们还要能透过文字触摸人物情感。比如[乙]文最后一段提及的“百鸟啼鸣,更怀悲思”,你们觉得“子规”和“黄鹂”哪种鸟的形象更符合此语境呢?
    小语:我觉得(4)____________更符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小语设计了两道题,想要考查一下组员是否真的达成了初读目标。你也来试一试吧。
    10.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
    [任务三]小组成员围绕“陶渊明和刘义庆是如何描绘桃花源的”展开了讨论。讨论后他们都提出了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请你出手帮一帮他们。
    12.[甲][乙]两文具有“互文性”,有着相似的故事结尾。请你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谈谈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
    答案:9.(1)详细;(2)沿着,顺着;(3)④;(4)子规。子规的声音极其凄切,犹如盼子回归,是古诗文中抒发悲苦哀怨、思归之情(思乡)的重要意象。[乙]文中提到的“百鸟啼鸣,更怀悲思”表达出了刘阮二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归家的迫切(思乡),与“子规”的意蕴契合
    10.(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1.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了无登路
    12.[甲]文写刘子骥寻桃花源而不得,[乙]文写两人离家不知所踪。两文的结尾都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或:暗示了这种理想生活只能是作者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解析:[参考译文]
    [乙]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人刘晨、阮肇一道进入天门山,在山里迷了路,不能返回家中。过了十几天,(他们带的)粮食全都吃完了,饿得几乎要死去。
    (这时他们)看到远处的山顶上有一棵桃树,结满了果实,但是山崖非常高峻,涧水又极度深远,完全没有到达山顶的路,(他们只能)抓着藤子和葛条往上爬,这才得以到达山顶。(两人)各自吃了几个(桃子)后,便感觉到饥饿停止了,(并且)体力充足,(接着他们)又下了山,拿着杯子来打水,想要洗漱一番。(突然)看见有芜菁叶从山洞中的溪涧里流出来,很新鲜,(接着)又有一只杯子流出,里面盛着芝麻饭。于是(他们)就一道涉水,逆着水流(来的方向)走了两三里路,越过了一座山,(看见)一条大溪流出。溪边有两位女子,姿态和容貌都美得无人可比。看见他们拿着杯子走出来,就笑着说:“刘、阮两位郎君拿着我们以前丢失的流杯来了。”刘晨、阮肇本来不认识她们,但因为两位女子当即叫出了他们的姓氏,如同有老交情一样,于是见面也非常高兴。(她们)都问(二人)怎么来得这样迟?于是邀请他们一同回家。
    于是他们(在山中)停留了半年。(山里)气候(温暖,)草木(繁茂,)经常是春季的样子,众多鸟儿都在鸣叫,(刘晨和阮肇)更加悲愁满怀,请求回家的愿望更是强烈。于是他们叫来上次来过的女子,一共有三四十人,聚会奏乐,一同为刘晨和阮肇送行,还给他们指明回家的道路。(他们)从山里回到家中以后,(发现)亲戚朋友都已经去世,村落和房屋也改变为其他的样子,没有过去熟悉的样子。打听询问找到第七代孙儿,(孙儿说)听别人讲,从前我的祖先进山以后,迷了路没能回来。到了晋太元八年,刘晨和阮肇又忽然离家远去,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什么地方。
    (三)班级举行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搜集了以下五则材料作为演讲素材,请你阅读,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摘编自姚雪痕《低碳生活》)
    [材料二]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千瓦时)×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量(升)×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千米到1000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千米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千米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139。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材料三]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
    (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四]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庆赛区竞赛场馆完工的同时,生态修复也接近尾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尽显其中;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作为造雪用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除此之外,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进,让环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
    (摘编自《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人民日报》)
    [材料五]
    生活图景一:唐代邛窑生产的省油灯是灯盏中的一种,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灯初看与普通灯盏没大的区别,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在夹层中注入冷水以降温后,可省一半的油。
    生活图景二: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种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此“凉屋”既“绿色”又环保。
    生活图景三:在古代社会,交通只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3.演讲内容要准确。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二氧化碳排放都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在平常生活中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关注行为方式,可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B.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亮点之一,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C.低碳生活的理念早已在中国古代社会提出,古人出行只有水陆两路,这也导致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D.低碳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势必会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摆在我国社会发展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14.演讲思路要清晰。请你围绕“低碳”话题,整合以上材料,补全演讲主体部分的提纲。(3分)
    15.演讲要有针对性。本次演讲的听众是中学生及其家长,其中一个内容是向他们发出“低碳细节我落实”的倡议。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针对听众身份,向他们各提出一条具体的低碳举措。(2分)
    (1)对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学生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演讲要有感染力。本次演讲打算引用一首诗来调动听众情绪,加深听众印象。请你从下面两首诗中推荐一首,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
    [甲]山中景
    [元]释英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乙]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注]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我推荐(1)_____诗,因为诗中有这样的“低碳”场景:(2)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这首诗我希望听众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分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答案:B
    解析:A项,根据材料三“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可知,选项中的“都来自”说法绝对;C项,根据材料五“生活图景三”中“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可知,文中并未提及陆上交通工具没有变革的原因,所以选项属于无中生有;D项,根据材料三“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可知,“势必会影响”说法错误。故选B。
    14.答案:(1)以低碳理念助力体育建设
    (2)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
    (3)借水循环,搭建“凉屋”
    15.答案:(1)示例一:学习低碳知识,向身边的大人宣传计算碳排放量的知识。
    示例二: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随时关闭电脑及不使用的电器。
    (2)示例一:绿色出行,上下班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非紧要的短途出行可选择共享单车或步行。
    示例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生活中可以循环用水,绿色出行。
    16.答案:示例一:(1)甲;(2)诗人远离城市,安居深山,沐浴在清凉的山风中避暑消热,避暑方式低碳又有诗意;(3)“松风”“冷”写出诗人徜徉山中的清凉与惬意,“遥知”二字将山里的自然之气与城市中烟尘缭绕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内心的满足愉悦和对山中景色的喜爱
    示例二:(1)乙(2)诗人出门选择舟行,靠岸后沿着小径上山,出行方式绿色低碳(3)“遥闻”“深松”点明山景的幽美,雨后青山云雾缭绕,山峰耸立宛若画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恬淡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16分)
    上甘棠
    王剑冰
    ①来到上甘棠,一场细雨在徜徉。细雨掠过平阔的稻田与层叠的老屋,掠过碧绿的昂山和屏峰山,并不时借助薄衫样的雾气,让上甘棠处于一片朦胧的色光中。
    ②呆呆地望着,质朴的乡愁,完全地打湿了。
    ③甘棠之花,洁白如雪。走进村子,唯美的意象破空而来。一千余年,周氏家族在这里效法先贤,瓜瓞绵绵。“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经・甘棠》折射出一束圣洁辉光。
    ④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像一根玉簪,将古村的美妙串起,串成无数感佩与惊叹。[赏析式批注](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整个上甘棠,就像一件精致的充满喜庆吉祥的艺术品。前芳寺、云归观、广德庙、忠厚堂……二百多栋老建筑,延续着安适恬静的意蕴。天井组合的家院,严整的纵深布局,考究的中轴对称,巧妙的过街骑楼,担子形、金字形的马头墙院,述说着别样的豪华与严谨。
    ⑤老屋中的隔扇、门簪、神龛,或浮雕,或镂雕,花草苗木在上面缤纷,鸟兽虫鱼在上面跃动,传说故事在上面上演。一扇扇窗花,透出传统的古朴与精细,一块块瓦当和滴水,带有着沉厚的文化与哲理。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湘南深处的气度与气象。
    ⑥小雨不知何时停了。狗趴在地上,久久不动。鸡倒是叫得耀武扬威。[赏析式批注](2)关注加粗词,并说说它有何妙处。到处是熟悉的乡音,到处都是水。水平流的时候是绿色,遇到坡崖或石头就变成了白色。白色的水像一条绿幔的花边。谢沐河上,是始建于北宋的步瀛桥,桥老得塌了一半,还起着作用。远处还有一座寿隆桥,也是伴水走过了千年。
    ⑦步瀛桥与明代的文昌阁一卧一立,成为绝配,再加上夕阳和一条古道,简直就是一首诗了。
    ⑧古道是闻名遐迩的潇贺古道,古道沿着山行,顺着水走,却非要到这村子绕一遭。卖“翡翠凉粉”的周婶说,她爷爷讲过,以前石板路上总是过马帮,两边的房子开成各式各样的铺子,任你吃,任你住。有时很晚还过人,人骑在马上敲敲高高的窗棂,就会有笑脸露出来,问你所需。这或许就是古道连着古村的好处。
    ⑨因为村子民风淳朴,敦厚和睦,也就人气旺盛。古道上的人多奔着上甘棠来,打尖休息。或也说不定,你看上了哪家的女子,女子也喜欢上你。周婶就会唱甘棠一带流传的小曲,曲调如远处流来的谢沐水,清灵婉转,韵味悠长:送郎送到古道边,一朵乌云遮满山,惟愿老天下大雨,多多留郎住几天……
    ⑩顺着潇贺古道,与谢沐河并行而往,就到了月陂亭。石崖凹陷的百米通道,成了旅人遮风挡雨的所在。也就在这里,时间隐藏的部分,像火一般把半弯山岩照亮。那是宋代以来二十七方摩崖石刻,小小的文字与诗行,铺展出一壁灵性的浪漫。
    ⑪我看不全它们的内容与含义,但我知道它们以朝露和晚霞汇集,以胸襟和志向刻制,捧给你真性与真意。它能释放万物,释放沉重与沉迷,始终照彻一个家族千年的亲善与孝悌,照彻上甘棠的祥和与甘怡。
    ⑫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曾驻扎江永,他顺着古道平定叛乱,来到上甘棠,而对这高德明理之地,也是有感奋笔“忠孝廉节”。
    ⑬孟夫子说,仁者无敌。我由此知道,是什么构成上甘棠的永久魅力。
    ⑭南槽门与月陂亭之间的空地,传出一阵朗朗书声。这里原来是甘棠村“仰濂书院”,看那名字,何不带有“仰莲”之意。惜字塔的时时提醒,耕读传家的入心理念,周敦颐的后人中,如何不走出百位文士武官?
    ⑮从南食商号和铁铺号出来,见几位老者,坐在巷口看水,看桥,或什么也没看,只是那么坐着。上前打招呼,都客气,会跟你说上甘棠从前有多气派,从汉到隋,谢沐县的衙署都建在这里。会告诉你这里出过的尚书、知府和节度使。告诉你村子坐东南朝西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说谢水和沐水在村北交汇,谢称雄水,沐为雌水,两河滋长了双胞胎的出生率。说着就指给你谁家的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在哪里工作。
    ⑯问他们的姓,回答说都姓周。其中一位老伯说,村里人都是一个祖先,心都齐,没有这事那事。但只要谁家有事,或村里需要,都会尽力。包括步瀛桥,包括书院、亭阁、道路,哪个不是村民自己完成?
    ⑰阳光一层层地,从瓦楞上滑落。鸟儿飞过,把自己的鸣叫洒在身后。
    ⑱历史怀着真诚告诉我们,千百年来,上甘棠的名字始终是一个整体意识,也是一个整体意志。上甘棠的气场,已经同一个民族的气场融在一起。
    ⑲临走时回头,从巷子里蹦跳着跑上老桥的孩子,把身影浴在了夕晖里,成为古村最亮的音符。
    (有删改)
    17.[概括式批注]王剑冰评价上甘棠“确非一般”。上甘棠村“确非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赏析式批注]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完成文中两处[赏析式批注]。(4分)
    19.[理解式批注]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20.[评价式批注]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临走时回头,从巷子里蹦跳着跑上老桥的孩子,把身影浴在了夕晖里,成为古村最亮的音符”?(4分)
    17.答案:风景优美(古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风淳美。
    18.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板路的窄而美(或:长而美),表达了作者对古村之美(或:石板桥)的感佩和惊叹。
    (2)示例一:“耀武扬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公鸡的鸣叫声之大,衬托出古村的宁静。
    示例二:“耀武扬威”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的意思,生动地描写出了公鸡的神气。
    19.答案:①借助周婶讲述马帮故事、哼唱动人曲调,写出潇贺古道的过往故事;②更好地表现出以周婶为代表的上甘棠村民的淳朴敦厚;③表现出上甘棠村的人文之美,增添了文章情趣;④引出清灵婉转、韵味悠长的谢沐水,推动游记行踪。
    20.答案:“巷子”“老桥”代表着上甘棠的历史,“孩子”代表着上甘棠的未来,是“最亮的音符”,表达出作者对上甘棠的赞美,对上甘棠村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照应开头,从“来到”到“临走”,表现出作者对上甘棠的不舍,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
    三、写作(50分)
    21.他乡的山水,异域的风情,新鲜的见闻,未读的诗书……那些有距离感的,就叫远山。身边的亲友,寻常的街道,家常的菜肴,日常的事务……这些眼前熟悉的,都是近水。向往远山的你,是否蓦然发现了近水的美好?热爱近水的你,是否更看见了远山的诗意?如果你既登临过远山也享受着近水,又收获了怎样不同的美好与诗意?
    其实,只要有发现美的眼光,有感受美的敏锐,无论远山,还是近水,都能让我们动情。
    请以“远山近水皆有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分享你对美的体验或认识。
    要求:①不得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
    远山近水皆有情
    山的呼唤,喊开我寂寥的心窗:水的拨弄,扰乱我平静的心湾。蝶儿在花中起舞,鸟儿在林间歌唱:树木摇摆着伴奏,昆虫拉开了响亮的合唱。静静地倾听,家乡的山水共鸣:入眼之景,无不是浑然天成的诗章。
    小小的我出生乡野,爷爷奶奶住在那“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大山里,我是正宗的山里娃。小时候的我,无忧无虑,以猫狗为友,和牛羊做伴,蹬过村外小河,嗅着山野花香,白天可观岭上白云,夜晚能赏满天星斗,那时的生活真是赛过神仙啊!
    近水,是我曾经那么熟悉痴情的地方。不,依然是我今天乃至今后一直熟悉痴情的地方。它,那么清澈,那么甘醇,让我永生难忘又感恩。
    近水明澈,淙淙有声:远山苍茫,青岚袅袅。
    进入县城读书,走进了敞敝亮的教室,纷繁的信息,拥堵的车,满街的人,林立的店铺,热闹喧嚣。
    远山,是我曾经那么向往的地方。不,依然是我今天乃至今后一直向往的地方。它,那么悠远,那么神秘,诗意浓郁得让人遐想翩翩。
    清澈的流水从来不抱怨自己要经过这许多障碍而到达畅通无阻的江河。山间每一条沟壑,清流都无怨无悔地淌过。每遇一次障碍,或是石头,或是枝条,它都不会用力地去推开,而是轻轻地绕过。清流感谢自己遇到的这些障碍,因为它们帮助自己伴奏出了最美的自然之音,叮叮咚咚地奔向远山。
    远山近水皆有情。远山向我微笑,远山呼我前去,远山引导我走向更美好的地方:近水向我挥手,近水伴我前去,近水护佑我走向诗意而幸福的远方。
    远山横雾,近水泻碧。山水无言,却饱含深情。山水之间,是我们的小小人间。
    远山近水皆有情。远山情浓,吸引我向她扑去:远山情重,深深将我拥入胸怀:远山情长,她又牵我、送我走向更远的远山。近水意重,她滋润我干渴的心田:近水恩深,她养育我长大:近水情长,她送我离开她走向远山。
    远山近水皆有情。我感念远山,我感恩近水!
    解析:[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读完导语,我们明确地感受到,题目中的“远山”与“近水”指的并不只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要发掘“山水”所能表达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命题中的“情”可以理解为情趣,也可以理解为真情。写作要求中的“分享你对美的体验与认识”,这里说的“美”可以是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学识之美、真情之美等。可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既发现山水之美,又与山水“共情”:可与先贤对话,借鉴、汲取优秀的文化养料,实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又赋予时代意义:可把如牵挂、互助、鼓励、理解、包容、信任等形象化地、具体化地、生活化地表达出来……总之,可写人记事,可议论说理,根据自己所长选择即可。
    序号
    文段

    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________________》,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一群小人蒙蔽着,播弄着。而顷襄王又不能觉悟;以致国土日削,国势日危。他自己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简直走投无路;满腔委屈,千端万绪的,没人可以诉说。终于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________________》便是这样写成的
    现代流行语古诗文
    现代流行语
    古诗文
    “你咋不上天呢”
    ,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我愿为你遮风挡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人生不将就”
    (4)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序号
    文段

    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________________》,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一群小人蒙蔽着,播弄着。而顷襄王又不能觉悟;以致国土日削,国势日危。他自己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简直走投无路;满腔委屈,千端万绪的,没人可以诉说。终于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________________》便是这样写成的
    现代流行语古诗文
    现代流行语
    古诗文
    “你咋不上天呢”
    ,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我愿为你遮风挡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人生不将就”
    (4)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相关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 完成下面小题, 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默写,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