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语文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语文含解析第1页
    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语文含解析第2页
    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语文含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脂膏(zhī) 苍芒 殷岩泉(yīn) 石砾
    B. 分蘖(niè) 剡溪 娇嗔(chēn) 峥嵘
    C. 铆钉(mǎ) 浪遏飞舟 吐哺(pǔ) 怅寥阔
    D. 纶(guān)巾 蹉跎 稻菽(sū) 忸昵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B.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素养,取决于父母能否与孩子一起成长。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他在城市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走进大山,才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轮美奂,与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
    B.造假者几乎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是无可非议的。
    D.这对夫妻年轻时感情不好,而今年纪大了,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也成家了,两人的感情反而能够相濡以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5小题。
    老诗人毕力格太在阿古拉泰家喝酒,在不泯的诗情与老练的理智间斟酌着,酒量如血压般在不断膨胀的激情和歌声中频频升高。渐渐地,身体仿佛只剩下躯壳,灵魂和着酒在空中攀升、缭绕……此时,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别人都担心他,他却说:“蒙古族人,只要一上马就没事了……”。可他骑的不是马,是自行车。只见他像拍马背一样,“拍了拍车尾,提缰似的抬起车把,飞身上路,绝尘而去。仿佛武侠小说中的高人一样飘然……”诙谐多智,心意澄明,读来兴趣盎然,忍俊不禁。
    4.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B.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的、迟熟的……——做了详尽记录。
    D.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着:“指导员,指导员……”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5分)
    (一)课内古诗文基础知识积累,完成6-9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6.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少无适俗韵 韵:气质,情致
    B.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C. 最难将息 将息:养息,休息
    D. 幽咽泉流冰下难 难:艰难,形容乐声滞涩难通
    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何陋之有?
    A. 使快弹数曲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 转徙于江湖间 D.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栗深林兮惊层巅 ②訇然中开 ③尚能饭否 ④乌鹊南飞
    ⑤鼓瑟吹笙 ⑥梦啼妆泪红阑干 ⑦遂命酒 ⑧粪土当年万户侯
    A. 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 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C. ①/②④⑥/③⑤⑦/⑧ D. ①/②④/③⑥/⑤⑦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①凄凄不似向前声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 ③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④势拔五岳掩赤城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⑧铁骑突出刀枪鸣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④⑤⑧ D. ③⑥⑦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共20分)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文信侯①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②?”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③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资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①文信侯,吕不韦,秦王嬴政的丞相。②武安君,即白起,秦昭王时期秦将,为秦国统一六国扫除了障碍。③应侯,范雎,秦昭王时期秦相。范雎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应侯欲伐A赵B武安君C难之D去E咸阳F七里G绞H而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伐,古代“有宣而战”曰“伐”,意为大张旗鼓公开地进攻。此处与“十年春,齐师伐我”的“伐”意义相同。
    B.孰与,意为“与……相比,哪一个更……”。此处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孰与”意义相同。
    C.相,意为“双方互相”。此处与“出郭相扶将”的“相”意义相同。
    D.归,此处意为“送回,遣还”。此处与“守拙归田园”的“归”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信侯为了伐赵,派刚成君去燕国做大臣,最终使燕太子丹入秦做了人质,以此稳定了秦、燕的关系,为将来联合燕国一起伐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张唐婉拒了文信侯让他去做燕相的请求,这让文信侯颇感不快,此时甘罗表示愿意劝说张唐,文信侯虽有呵斥他,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C.甘罗虽然年幼,但他面对张唐从容自信,拿武安君和张唐作比较,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以武安君被应侯绞死的结局为警示,最后成功说服张唐。
    D.甘罗前往赵国进行游说。甘罗利用秦、燕相亲对赵国不利,向赵王提出了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即答应割五城,于是秦国把燕太子交给赵国。
    13.请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4分,共8分)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2)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
    14.甘罗能成功游说张唐和赵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共9分)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戎 昱①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
    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
    风烟连楚郡,兄弟客荆州。
    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②。
    【注】①戎昱,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仕途不畅,长期担任地方官员的幕僚。②定远侯:东汉名将班超,因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6.同是登高望远之作,戎昱的《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和杜甫的《登高》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刘义隆想要效仿古人,建立
    “ ”那样的大功,但由于行事草率,仓促北伐,最终却落得
    “ ”的惨败,这个典故透露出辛弃疾反对轻率用兵的思想。
    (3)游子望乡思乡是古诗词常写的题材,《涉江采芙蓉》中有两句也直接抒发了这主题,这两句是“ , ”。
    (4)古代诗人常以“酒”为意象来表情达意,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和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14分)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B.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终老是乡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19.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3分)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B.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
    C.对于没有历史文化价值又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拆除。
    D.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20.从下面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揭示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21.近日,扬州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小题。(共16分)
    文本一: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最不知深浅的要算妻子肚子里的宝宝了,他已茁壮地长到了八个月,在我们的日子最缺少色彩的时候,他强大的胎音使我们义无反顾地握紧了生活的画笔。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阿纯的进驻,使我们的小家增添了许多笑声。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文本二:
    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的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
    ……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选自《百合花》)
    2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情节跌宕起伏,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小说主人公是“妻子”,从开书店、发工钱、舍不得买布等情节,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的人。
    C.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地善良又美好的女生,她的形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小说内容简单,主题也不鲜明,只是将生活现象进行简单加工,很难引起读者共鸣,读起来平淡无味。
    23.下列与文本中加点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中为了解除生活上的困窘,“我”和妻子千方百计谋求出路,“义无反顾”强调了当时的“我们”直面生活的坚定态度。
    B.文本一中“进驻”指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文中大词小用,突出了阿纯的到来对“我们”家不同寻常的意义。
    C.文本二中“多了一只野菊花”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D.文本二中对“布片”的描写,表现了小战士天真质朴的心理及回部队时的乐观情绪,推动后文情节发展。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
    25.文本一和文本二均没有以具体事物“百合花布”“百合花被”为题,而是直接用“最美百合”或“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两个文本分别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为了培育超级杂交稻,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万多个稻穗,分别在四个水稻品种中,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正是这种认真执着的工匠精神,袁隆平才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在了中国人的手中。
    材料二:
    当我们认真生活时,便没有什么是不真实的。———刘亮程《本巴》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一年语文科评分细则
    语言文字运用(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答案: 1. B 2. D 3. C 4. B
    【1—5题详解】
    1.正确B(3分)本题考查学生课内字音字形的积累。
    A.“苍芒”改为“苍茫” 殷岩泉(yǐn)
    C.吐哺(bǔ) “怅寥阔”改为“怅寥廓”
    D. 稻菽(shū) “忸昵” 改为“忸怩”
    2.答案D(3分)本题考查学生语言逻辑分析能力。
    【解析】
    A.句式杂糅,应删掉“的原因”或“造成的”。
    B.此句逻辑顺序错误,应该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C.成分残缺,最后加“的服务”。
    3.答案C(3分)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析】
    A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宜用于表现大自然之美。
    B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不宜用于造假者。
    C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与句意相符。
    D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与句意不符。
    4.选B(3分)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解析】A.表语言中断 B.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C.表示列举省略 D.表示重复省略故选B
    5.(3分)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构成与作用的分析能力。
    答案:从构成上看,把“酒量”比作可以“膨胀”的物体,就像血压升高一样;(1分)
    从表达效果来说,通过比喻,将抽象的酒量变化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物在激情和歌声的氛围中,酒量似乎也在不断增加的状态,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5分)
    (一)6-9小题。(课内古诗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答案: 6. B 7. D 8. C 9. C
    【6-9题详解】
    6.【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暂:突然。句意:现在我听了你的曲子,就仿佛听了仙乐一样,耳朵突然清明了。
    7.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
    A.使快弹数曲。省略句,省略了“之”,使之快弹数曲。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主谓倒装,“悠悠”作谓语放在主语“我心”前面;
    C.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解忧?唯有杜康。句意: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8.【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栗、惊: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②名词作状语,从中间。句意: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③名词作动词,吃饭。句意:还能吃饭吗?
    ④名词作状语,向南。句意:乌鹊向南飞去。
    ⑤名词作动词,弹奏。句意:弹琴吹笙演奏着乐曲。
    ⑥名词作状语,在梦里。句意:在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⑦名词作动词,摆酒。句意:于是叫人摆酒。
    ⑧意动用法,以……为粪土。句意:以当年万户侯为粪土。
    ①使动用法,②④⑥名词作状语,③⑤⑦名词作动词,⑧意动用法。
    9.【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向前 古义:刚才; 今义:朝向前方(面)。
    ②荡漾:古今同义,都是水面等起伏波动。
    句意: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③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④拔: 古义:超出; 今义:抽出、拉出。
    ⑤颜色: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句意: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⑥几何: 古义:多少,多久; 今义:几何学。
    句意: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⑦樯橹:古今同义,樯指挂帆的桅杆,橹指摇船的浆。借代手法,代指曹操的战
    船。
    ⑧突出: 古义:突然出击; 今义:超过一般的。
    句意:又好像铁甲骑兵突然出击厮杀刀枪齐鸣。
    ②⑦不属于古今异义。
    (二)古文10-14题(共20分)
    10.BD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与断句能力。
    句意为:当年应侯想攻打赵国,可武安君阻拦他,结果应侯在离咸阳七里处绞死了武安君。
    11.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理解能力。
    【解析】“守拙归田园”中的“归”有“回归,归耕”之意,“请归燕太子”中的“归”意为“遣送,送回”,两者含义不同。
    1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全文的理解能力。
    “秦国把燕太子交给赵国”错,原文“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指的是“秦国遣送太子丹归燕”。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全文的翻译能力。
    (1)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叫《琵琶行》(“因为”:于是创作;“言”:字;“歌”:作歌,名词作动词。每词1分;语意,1分)
    (2)秦、燕不相互欺侮的原因,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为了攻伐赵国,使河间地盘扩张而已。(“所以”: ……的原因;“异故”:其他的原因;“广”:使动用法,使……扩张。各1分,句意1分)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全文的分析与概括能力。(每点1分)
    ①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
    ②有较强的论辩才能。
    ③能抓住对方的弱点,洞悉各种利害关系。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文信侯吕不韦想攻打赵国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做大臣,经过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国成为人质。文信侯又请秦人张唐到燕国做相国,想联合燕国一起攻伐赵国,来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须在赵国取道,能抓到我的赵国人,就授予他方圆百里土地的奖赏。”文信侯很不高兴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罗问:“君侯为什么这般不高兴呢?”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到燕国做了几年工作,使太子丹入朝为质。(一切就绪了,)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为相,他竟推辞不前往。”甘罗说:“我有办法让他去。”文信侯厉声赶他走说:“我亲自出马他尚且不肯前往,你又怎么能让他前往呢?”甘罗辩解说:“古时项橐七岁时就当孔子的老师,我今年已十二岁了!君侯还是让我去试一试吧,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我呢?”
    于是甘罗拜见张唐,问他:“您认为您的功勋比武安君如何?”张唐说:“武安君战功赫赫,不可胜数;攻城略地,不可胜数。我张唐的功勋不如武安君。”甘罗问:“您果真自知功劳不及武安君吗?”张唐答道:“我确实知道。”甘罗又问:“应侯在秦国掌权的时候,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哪一个权势更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权势大。”甘罗问:“您果真知道应侯不如文信侯(权势大)吗?”张唐说:“我确实知道。”甘罗说:“当年应侯想攻打赵国,可武安君阻拦他,结果应侯在离咸阳七里处绞死了武安君。现在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您却不肯前往,我不知道您身死何地啊。”张唐沉吟道:“那我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他让仓库准备车,马房准备马,王府准备钱,择日起程。甘罗又去跟文信侯说:“请君侯替我备五辆车子,让我先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纪很轻,然而是著名门第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有所闻。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于是甘罗去见赵王,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甘罗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入秦为质的事了吗?”赵王说:“我听说了。”甘罗又问道:“大王听说张唐将到燕国为相的事了吗?”赵王说:“我听说了。”甘罗分析道:“燕太子丹到秦国,燕国就不敢背叛秦;张唐在燕为相,秦国也不会欺辱燕国。秦、燕不互相欺侮,就会伐赵,赵国就危险了。秦、燕不相互欺侮的原因,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为了攻伐赵国,扩张河间地盘而已。现在大王若能送给我五座城邑去拓展河间之地,就能使秦国遣还太子丹,并且联合强大的赵国一道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当即割让五座城邑来拓展河间之地,秦国遣送太子丹归燕。赵国攻打燕国,得上谷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的土地。
    (三)古诗鉴赏 15-16题(共9分)
    15 D.
    16.答: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独自登高的孤独寂寞和对亲人的思念。“常作客”“他乡酒”都体现了诗人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2分)
    不同点:
    《登高》还表达了年老多病以及忧国伤时的苦闷。“多病”写作者年老多病;“艰难苦恨”不仅指作者自身的艰难潦倒,还包含国运的艰难,所以还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2分)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还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尾联运用东汉名将班超的典故,表现出自己也想像班超一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5.本题考察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情感、语言风格等的能力。
    D选项“语言质朴无华”错误。颈联在描写风烟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烟雾的弥漫。尾联在抒发自己的豪情时,运用了典故。所以语言质朴无华不合适。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登高》中“多病”说明作者年老多病。“独登台”说明作者是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亲朋好友不在身边,表达的是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愁;“艰难苦恨”不仅指诗人自身的艰难潦倒,还包含国运的艰难,诗人饱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所以还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感。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中首先交代自己登上高山后的心理感受,作者登上高山看到凄凉的秋景,满心的忧愁。“他乡酒”体现了作者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作者只能借酒消愁。颈联写到作者在高楼上看到风和烟雾一直蔓延到楚郡,想到自己的兄弟还客居在遥远的荆州,体现出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一人登高的孤独寂寞之情。而尾联运用东汉名将班超的典故,表现出自己也想像班超一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8分)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每空1分,共8分)
    (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4)示例一:举酒欲饮无管弦 三杯两盏淡酒
    示例二:添酒回灯重开宴
    示例三:往往取酒还独倾
    示例四:血色罗裙翻酒污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18-21题(共14分)
    【答案】 18.C(3分) 19.B (3分)
    20.(每点1分,共4分,)
    ①以农业为生(或: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②聚居一处(或:聚村而居);
    ③熟人社会;
    ④人口不流动(或: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每点1分,共4分)
    ①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②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③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
    ④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8--21题详解】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错。材料二原文是“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注意是“可能有这类情形”。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可知,“合村并居”是为了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A.“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是对传统的守护,符合“合村并居”的积极有效举措。
    B.“可以取缔”不符合“合村并居”的积极有效举措。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云南山歌属于乡土原生文化,应该给予传承和保护。
    C.“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是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符合“合村并居”的积极有效举措。
    D. “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是对传统和乡土文化特色的保护,符合“合村并居”的积极有效举措。
    20.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分析材料的能力。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揭示的中国“乡土社会”有以下特点:
    结合材料二“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知,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粘在土地上的,他们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不太有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结合材料二“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可知,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序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中国的乡土社区单位是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又彼此孤立。
    结合材料二“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知,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体现了桃源人过着以农业为主传统的农耕生活,生活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社会”的“乡土性”一致。
    ②“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体现了桃源人村落聚居的特点。这一特点和“乡村社会”的“聚村而居”的特点一致。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可见桃源中人彼此之间都很熟悉,渔人来了,马上能认出是陌生人。这一特点和“乡村社会”的“人与人熟悉”的特点一致。
    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现了桃源人“与世隔绝”的特点,他们和外界不往来,没有交流,和“乡村社会”的“不流动”特点一致。
    21.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可知,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②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可知,要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③根据材料一“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可知,要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
    ④根据材料一“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可知,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二)现代文阅读Ⅱ 22—25小题(共16分)
    【答案】
    22. C (3分) 23.D (3分)
    24.(4分)
    ①此处是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1分)
    ②与前文形成对比,阿纯说不收工钱,此处又小心谨慎地把工钱收好,引发读者的思考。(1分)
    ③情节上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5.(6分)
    ①标题《最美是百合》运用象征的手法(1分),不仅说出了“百合花布”的美,更说出了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以及夫妇二人勤劳能干、善良节俭、待人真诚的美好品质(1分),也象征了幸福美好的生活(1分)。
    ②课文《百合花》中,标题《百合花》也使用了象征手法(1分),不仅代表了“百合花被”,更是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化身,象征了他们如百合花一般的美好品质(1分),也象征着人性的美好、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25题详解】:
    22. 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情节跌宕起伏”错,本文散文化小说,情节简单和缓,在生活小故事中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
    B小说主人公是“妻子”错, 小说主人公是“阿纯”,而非“我”的妻子。
    D “主题也不鲜明”错,本文主题鲜明,突出表面阿纯善良、细心的品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小说娓娓道来,极富韵味;
    23.D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词语的含义和细节描写的意蕴。
    A“在我们的日子最缺少色彩的时候”孩子出现了,他让夫妻俩坚定了生活的信念,用“义无反顾”正确;
    B“进驻”原本是指部队驻扎,在这里用来写阿纯的到来,大词小用,写出了阿纯给夫妻俩带了很多快乐和感动;
    C在残酷的战争,小战士在枪筒里插了一只野菊花,这一细节,重在突出小战士对生活的热爱。
    D文本二中对“布片”的描写是照应前后文,不是推动后文情节发展;
    24.(4分)解析:本题考查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生应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旨、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作答,能考查学生对小说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5.(6分)解析:本题考查小说题目的意蕴。
    用“百合花被”或“百合花布”虽点明了小说的重要物件,但太过具象,就会失去丰富的意蕴。而使用“百合花”则可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又与小说人物的美好形象一致,进而能更好地表现小说主旨。辨析两篇小说题目中相似的用法,能很好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6.作文(60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题目解析】
    第一则是概述性材料,关联教材《喜看稻菽千重浪》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第二则是引语式材料,这句话出自刘亮程小说《本巴》。 是说认真生活的重要性。它强调,只要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去做事,去面对生活,那么我们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性。
    认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工匠精神,材料启示我们要认真地面对生活,认真地面对每一件事,认真地对待每一天,认真地面对理想,认真地面对追求。唯有如此,一切才会变成真实的,理想会变成真实,梦想会变成现实,追求会得以实现,现实会让人更加可感可触。 认真是我们青少年该有的积极的人生状态。
    【立意参考}
    1.真实的改变,源自认真的姿态。
    2.认真的工匠精神使梦想成真。
    3.以认真的精神实现人生的价值。
    【关于“等级评分”】
    文章要贴近时代,力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评分标准:
    1.本次作文建议分四个等级打分:第一等54-60;第二等45-53分;第三等36-44分;第四等0-35分。建议从44分切入。没有回应材料中关键词“认真的工匠精神”的,不能评50以上。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差文章也要敢打低分。
    2、一类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一方面阐明“认真的工匠精神”,并深入分析;另一方面能联系现实,反对浮躁,把文章立意与考生个人生活体验、时代问题、人生经历等相联系,有现实意义。评分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论述说理深入,逻辑严密;③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能围绕“认真的工匠精神”这一话题,有理有据,说理充分,有一定个性化思考认识。评分要求: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个别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③语言通顺。
    三类卷,只完成完成“认真的工匠精神”这一话题,罗列现象或结构不够完整。评分要求:①中心较明确,内容单薄;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松散;③语言较通顺。
    四类文,①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内容空洞,材料不切题;②文体特征不鲜明,结构混乱;③语言不通,错别字多。
    3其他评分要求:
    (1)书写与卷面应该作为赋分的一种参考标准。书写美观,卷面漂亮,在赋分区间可酌情加2分;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在赋分区间可酌情加1分左右;书写潦草,卷面不洁,在赋分区间可酌情扣1-2分左右。书写潦草、卷面不洁者一般不宜评54分以上。
    (2)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 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5分为止;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3)书写字数600字左右,在整体赋分的基础上,减4分;字数500字左右25分,400字左右20分;300字左右15分;300字以下不超过10分。只写标题的,给2分。
    A.首联开门见山,呼应标题,交代自己登上高山后的心理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基调。
    B.颔联通过把“野菊”“酒”“芦花”等意象组合在一起,表现了清冷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
    C.颈联写诗人在高楼上看到风和烟雾一直蔓延到楚郡,想到自己的兄弟还客居在遥远的荆州。
    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情景交融,音韵和谐有致,语言质朴无华,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一类(60-54)
    60-58
    57-56
    55-54
    二类(53-45)
    53-51
    50-48
    47-45
    三类(44-36)
    44-42
    41-39
    38-36
    四类(35-0)
    35-25
    24-14
    13-0

    相关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 语文 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11月中考试 语文 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福州福九联盟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