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教学设计,共8页。
世界的气候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章
第4节
新课标要求
1.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人地协调: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综合思维: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区域认知: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学习
重难点
学习重点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难点
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世界气候和降水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思考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此时学生而好奇心比较强,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教学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任务一
导入: 哈尔滨又开始“整活”了。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
提问:东北的冷为什么是全球北纬45°独一份的?
通过冰雪大世界的宣传片,拉进课堂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方的气候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通常,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2.海陆位置
观察从武汉-兰州-托克逊景观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般说来,距海近的地方降水多,距海远的地方降水少。
【活动】读图分析:从气温变化幅度方面分析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说来,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
3.地形因素
一般情况下,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
资料补充:“赤道上的白雪公主”——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位于赤道附近唯一一座终年山顶积雪的雪山, 这里峰顶的冰层曾经厚达80米,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被太阳照得折射出耀眼光芒的雪冠。
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知识小结:
通常,气候的影响因素有3种:
① 纬度因素:纬度高的地方气温低,纬度低的地方气温高。
② 海陆位置:沿海降水多,气温变化小。内陆降水少,气温变化大。
③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活动】小组合作分析思考下列事例,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补充: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地形影响气候。
2.海南岛纬度低,终年如夏,黑龙江纬度高,终年漫长。
3.北京距海近,降水多;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降水少。
【拓展】东北的冷为什么是北纬45°独一份的?
播放视频:季风的影响
结合图文展示,培养学生地理的空间概念。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分析的地理技能,通过现象去思考背后蕴含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学会读图、用图。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河流交流与探索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三
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对于服饰的影响
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强,天气热,穿短袖时间长;纬度高的地区,太阳辐射弱,冬季穿厚厚的棉袄。
2.气候对于饮食的影响
四川地区气候湿热,当地人喜爱吃辣,可以祛湿;广州气候炎热,当地人喜爱喝凉茶降温解暑。
3.气候对于民居的影响
傣族位于我国的云南地区,气候湿热,当地传统民居底部架空,防湿隔热。俄罗斯地区气候寒冷,针叶林广布,森林资源丰富,当地就地取材搭建木屋。
4.气候对交通的影响
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河网密布,当地的传统交通工具是船。在纬度较高的寒带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冰雪广布,当地的传统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在温带地区,由于降水少,草场广布,当地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
5.气候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受气候的影响,我国形成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
水稻是喜高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3熟,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年两熟,温带季风气候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季风气候的显著特征是雨热同期。
承转:气候的稳定的,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但是有时候气候也会发生异常变化。
有时候降水多,形成洪涝灾害,有时候降水少形成旱灾。
在今年,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出现暴雨天气,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多。
【活动: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气候密切相关。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解释下面的现象,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针对同学对话反应的差异,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3.请你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举出气候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两个例子。
补充:(1)海南位于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
黑龙江位于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2)我国南方地区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就会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发生旱灾。
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很多地区荒芜人烟,一年不下雨是常有的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
(3)气候影响交通,降水多的地区河运较为发达。
气候影响饮食,在海岛上生活的居民,日常生活食用海鲜比较多。
拓展:气候为什么越来越暖了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变暖?
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由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越来越强,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不利影响:过度砍伐
有利影响:植树造林
这是卫星视角拍摄到的黄河,研究人员连续数年监测,结合大数据还原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状况。可以清晰地看到,十年间绿进沙退,这条黄河生态绿线,最宽处向前推进了约150公里。
小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思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图文结合,记忆风向。
活动讲练结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补充全球气候变暖的资料,引导学生多从身边的现象思考其蕴含的地理现象,辩证看待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学习任务四五
进行课堂归纳
课堂练习
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练习进行课堂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质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一等奖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获奖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用具,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