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1页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2页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青岛版(2024)三年级上册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2024)三年级上册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课程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情境任务,情境感知,操作探究,游戏闯关,学习目标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计算经过时间
    ——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问题
    三年级数学学科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
    题目
    第八单元 时、分、秒的认识
    小明的一天 (单元任务)
    课标
    分析
    及教
    材分

    课标摘录: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
    1.内容要求: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
    2.学业要求:认识时、分、秒,能说出钟表上的时间,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感悟时间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时间长短的量感,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3.教学提示:鼓励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日常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事情,认识时间以及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感受时间是对过程的度量,了解时间的意义,形成丰富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课标解读】
    1.课标分解:本单元《时分秒的认识》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
    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怎么学
    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在经历体验时、分、秒长短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具体是指:
    1.认识钟面,认读及学写钟面上的时刻,
    2.认识几时半
    3.探索时分秒的关系
    4.能够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学生依据已有经验,表述1分钟、1秒、1小时所刻画的过程的长短,通过交流认识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参照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关系,说出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想象并实际操作,感受1分钟、1小时、1秒有多长、能做什么。展示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解释其中的原理,学生收集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的图片,感受科学计时的进步。
    具体是指:
    认读“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表述1分钟、1秒、1小时所刻画的过程的长短,感受1分钟、1小时、1秒有多长、能做什么.
    3.能够用两种方法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一:观察分针走了几大格;方法二: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相差的时间
    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说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简单计算出经过时间,同时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核心价值、学科素养
    时间单位及换算,描述时间单位计算经过的时长
    核心价值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1.量感
    转化
    表述1分钟、1秒、1小时所刻画的过程的长短,感受1分钟、1小时、
    1秒有多长、能做什么。
    2.推理意识
    推理能力
    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说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感受时间是对过程的
    度量。
    3.应用意识
    迁移应用
    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感悟时间与过程的关系
    迁移一二三年级学习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结合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推导
    出满六十进一,退一当六十;借助线段图的方式将抽象问题具象化。
    四、教材分析(一年级要加上新旧教材的对比)
    1.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
    后内容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道24时计时法与钟表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的历法知识;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
    本单元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分秒的认识是认识钟表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前内容(一年级下册)
    初步认识钟面,学习认读整时、快到几时、刚过几时,为后续学习钟表上的几时几分、认识时分秒及换算做铺垫
    横向分析-对比各版本教材明确教学核心要素(通过对北师大版、人教版、青岛版教材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在编排上的共性与区别,可以进行选择有利的数学学习素材,以了解编排的变化,把握重难点,达成目标)

    相同点
    三个版本教材的情境设计都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重视单位时间量1分、1秒的感知,借助多种感知活动,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侧重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同点
    主题情境: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单元主题情境不统一,没有连贯性。青岛版的设计主题鲜明有趣。以“元旦联欢会”为题材,围绕不同节目开始的时刻、节目表演的时间、新年倒计时等一系列情境,教材主题一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青岛版是以”庆元旦“这一现实情境为素材,通过三幅情景图的有序呈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认识钟表的愿望,从而为学生完成时、分、秒的认识以及探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同时,现实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材内容: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先认识钟面,以钟面知识为基础展开学习。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侧重时、分、秒知识的穿插教授,注重知识的应用。青岛版教材依托单元大情境先认识分和时,最后通过认识秒。三个版本的教材编排都有其合理性,但青岛版教材的编排和设计更符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启示
    1.重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重视借助深挖钟表知识,进而认识时、分、秒,理解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3.注重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四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1.时间单位及换算,描述时间单位计算经过的时长
    能说出钟表上的时刻并能进行有关经过实践的简单计算。
    迁移、推理的思想
    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推理意识、模型意识)
    四能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借助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并正确表述具体问题的能力。(1分、1时、1秒分别有多长?出发时刻?到校时刻、经过多长时间?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迁移、类推总结算理和算法;通过猜测-验证-总结,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理意识、应用意识、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欣欣,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业,体验数学美。
    学情
    分析
    1.认知经验:学生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会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大约几时、刚过几时、快到几时。
    2.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已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一些对钟表的感性经验。
    3.策略经验:学生能运用学具操作进行一定的探索活动,能运用数格子或竖式计算等策略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4.认知障碍和突破措施 :
    认知障碍:1.几时几分的判断;2.时间计算的进位和退位问题。
    突破措施: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拨一拨,观察、对比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时针的位置;迁移一二三年级学习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结合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满六十进一,退一当六十;借助线段图的方式将抽象问题具象化。
    单元学科大概念、课程大概念分析
    【课程大概念】时间是对过程的度量。
    【学科大概念】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联动关系;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单元
    学习
    目标
    结合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大概念引领,从而确定出本单元在知识、技能、理解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为:
    借助解决“小明上学迟到”的问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时分秒的关系,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借助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话说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制作周末作息时间表,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任务
    情境
    设计
    单元情境: 小明今天早上很不开心,因为他今天迟到了,没有吃到餐厅的早饭。如何帮助小明顺利吃到早饭呢?
    单元任务:帮助小明顺利吃到早饭
    单元
    学时
    划分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
    课时
    第一学时
    解决小明起床时间问题
    2
    第二学时
    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问题
    2
    单元四大
    结构
    学程
    备课
    学习目标:
    借助解决“小明上学迟到”的问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 能够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2.通过动手拨一拨,观察指针在转动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总结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3.借助游戏闯关的形式边拨边说,分享在这个时刻,你计划做什么事情,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培训:
    1.学科班长组织准备好学程、课本、双色笔。
    2.培训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回顾与钟表相关的内容,并通读教材课本信息窗1、3,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课前小组谈论。
    【情境任务】小明今天早上很不开心,因为他今天迟到了,没有吃到餐厅的早饭。如何帮助小明顺利吃到早饭呢?
    【情境感知】
    讲小明迟到的故事,引出本节课重点认读小明起床的时刻。
    【操作探究】
    任务一:认识时刻
    1.你知道小明是几点起床的吗?你能继续往下拨吗?
    要求:
    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将钟表上的时刻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2.你知道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吗?
    要求:
    (1)拨一拨:以小组为单位拨动按要求表盘,仔细观察时针、分针、秒针都进行了怎样的变化?
    (2)写一写:将你们小组的发现记录在下面方框中。
    3.你知道1小时、1分钟、1秒有多长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1小时、1分钟、1秒分别能做多少事情?
    教师演练:
    预设1:小明是7点5分起床的,分针刚过7,分针指向1
    预设2: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 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 个小格。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短又粗。
    预设3:1分=60秒 1时=60分
    【游戏闯关】
    闯关:你说我拨
    规则:(1)两人一组,一个人拨钟表,一个人说时刻。
    (2)石头剪刀布,赢了的先拨钟表,轮流回答,一人答一道。
    (3)答对时刻最多的同学赢得闯关。
    我来总结:
    认读时刻方法:
    先看时针,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着几算一算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1.时针、分针、秒针如何运动:时针走一大格为1小时,走一圈为12小时;分针走一小格为一分钟,走一大格为5分钟,走一圈为60分钟;秒针走一小格为一秒,走一大格为5秒,走一圈为60秒 。
    2.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1时=60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1分=60秒。
    小拓展:
    三千多年前,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晷”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到了铜器时代,出现了“漏壶”;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元初又出现了“五轮沙漏”等,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准确性大大提高。
    学习任务创造:
    【学习目标解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设计意图:
    1.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任务,带领同学们提出实际问题,并抽象出数学问题,借助具体实际可操作的任务,学生手脑并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从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数学服务生活。
    2.以学习内容为单位进行划分,分3个阶段。此部分内容是关于认识时刻和探究时分秒的关系。
    教材链接:
    学程通过设计两个问题来实现本节任务:
    问题一解决小明起床时刻问题,通过复习钟面上有什么、预习课本71和72页以及基于生活经验,正确认读钟表指示时刻,并总结出认读时刻的方法。
    探究活动之后的习练解决课本73页自主练习,通过练习,总结认读时刻的方法。
    问题二则是对时分秒之间关系的探究,衔接认读小明起床时刻,学生借助三针联动钟表继续拨,自主发现并总结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学习任务:
    导入:讲故事,引出小明迟到的时刻,学生基于认知经验,读出大约几时,找到认知冲突,需要更详细的读出钟表指示时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驱力。
    问题一:你知道小明是几点起床的吗?
    1.观察大钟面,你能发现什么?钟面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预设: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钟面上共有( 60 )个小格。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短又粗。
    2.基于经验以及预习课本72页,读出钟面对应时刻,并写在学程对应横线上,并总结出认读时刻的方法。
    问题二:你知道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关系吗?
    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拨动表盘,观察时针、分针、秒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在学程对应的方框中。
    问题三:你知道1小时、1分钟、1秒有多长吗?
    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说一说我们在1小时、1分钟、1秒时间内可以做哪些事情。
    我来总结:让学生至少从三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建构梳理1.认读时刻的方法 2.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3.知道1小时、1分钟、1秒时间内可以做哪些事情
    学习过程实施:
    1.自主学习(4分钟)
    复习回顾:钟面上有什么?(指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细又长,秒针:最细最长;12个大格,每个大格5个小格,60个小格)
    预习课本:预习课本71、72页,根据课本信息窗给出的范例,自主总结认读时刻的方法。
    独立思考:对比课本的范例,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总结出认读时刻方法。
    2.合作探究(10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按课件要求继续拨动表盘:拨出7时6分,仔细观察分针、秒针进行了怎样的变化;拨出8时6分,仔细观察是时针、分针进行了怎样的变化;并将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学程对应的方框中。
    (2)拨动表盘的过程操作,小组内由c层同学演示,B层同学指导,保证每个同学都会操作并说出分针与秒针、时针与分针的过程:7时5分-7时6分,分针转动1小格(1分钟),秒针转动1圈(60秒),即1分=60秒;7时6分-8时6分,时针转动1大格(1小时),分针转动1圈(60分钟),即1时=60分。
    (3)小组交流1小时、1分钟、1秒我们分别可以做哪些事情,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3.展示交流(6分钟)
    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B按要求拨动表盘C展示拨动表盘过程中,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最后A总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规律:时针走一大格为1小时,走一圈为12小时;分针走一小格为一分钟,走一大格为5分钟,走一圈为60分钟;秒针走一小格为一秒,走一大格为5秒,走一圈为60秒。
    学生展示: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是10分钟,从第一节课下课到第三节课上课,正好是1小时;动画片《熊出没》一集大约15分钟,连播4集大约是1小时。
    1分钟能跳绳( 200 )下。1分钟能写( 12 )个字。1分钟能做( 20 )道口算题。
    眨两次眼大约是1秒钟。1秒钟大约能跑5米。闹钟嘀嗒一声为1秒。
    学生补充或质疑: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规律,以小格为单位转动还是以大格为单位转动。
    4.点拨提升:(2分钟)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拨动表盘,关注每个小组转动情况,顺时针转动,不是直接拨到7时6分,8时6分,而是有从7时5分到7时6分,7时6分到8时6分指针转动的过程。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引导思考: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从7时5分拨到7时6分,分针怎么变化?秒针怎么变化?
    ②从7时6分拨到8时6分,时针怎么变化?分针怎么变化?
    (3)老师打开计时器,学生亲身感受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情,1秒可以做什么事情,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1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1秒时间很短),渗透时间的宝贵,从而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
    A、B:熟练掌握认读时刻的方法,并能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联动规律。
    A:自主总结出认读时刻的方法,并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联动规律。
    B:在A的帮助下,总结出认读时刻的方法,并通过拨动表盘,在A的引导下,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联动规律。
    C:在B的帮助下可以正确认读钟面的指示时刻,并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解决小明起床时间问题
    钟面:时针、分针、秒针
    1时=60分 1分=60秒
    教学反思
    (课堂学习目标完成度;课堂学习活动亮点总结;课堂学习活动的问题建议)。
    学程
    备课
    学习目标:
    1.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的问题,说出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和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
    2.借助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和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小明能否顺利吃早饭的问题,说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制作周末作息表,用数格子或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课前培训:
    1.学科班长组织准备好学程、课本、双色笔。
    2.自主研读课本信息窗2。
    【情境任务】小明晚上回家和妈妈分享了今早上的经历,于是问妈妈我们是几点起床,几点从家出发,几点到学校的。
    【情境感知】
    小明晚上回家和妈妈分享了今早上的经历,于是问妈妈我们是几点起床,几点从家出发,几点到学校的。
    【操作探究】
    任务一:认识时刻
    1.你知道小明从家到学校要经过多长时间吗?
    要求:
    (1)在学程对应钟面上分别画出小明从家出发时刻和到校时刻。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观察并记录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师演练:
    预设1:7:40-7:20=20(分钟)
    预设2:分针从4到8走了4大格,一大格是5分钟,4大格就是20分钟
    总结公式: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拓展: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关键在于区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以及明确题目给的是开始时刻、经过时间还是结束时刻,知二求一。
    方法:数格子或公式计算。
    学校餐厅收餐时间7:40,如果小明7:05从家出发,能顺利吃到早饭吗?
    要求:
    在学程对应下面方框中写一写你的方法,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的思路。
    提示:收餐时间是结束时刻,隐含条件:小明从家到学校20分钟,即经过时间,求开始时刻,用公式: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教师演练:
    预设:7:05+20分钟=7:25
    答:能顺利吃到早饭
    3.第二天,小明顺利吃到早饭,正好第三节课数学课,9:55上课,10:35下课,开心地和数学老师分享顺利吃到早饭的经历,你知道第三节数学课多长时间吗?
    要求:在学程对应下面方框中写一写你的方法,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的思路。
    教师演练:
    预设1:分针从11到7一共走了8大格,一格是5分钟,8大格就是40分钟
    预设2:10:35-9:55=40(分钟)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减不着,向前一位借位,这里不同于之前十进制借一当十,而是六十进制的,因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是60,1小时=60分钟,所以这里借位借1当60,同样地,如果满60需要进1
    【游戏闯关】
    闯关:制作周末作息表
    要求:每人制作一个周末的作息表,记录自己周末的作息时间,要求写明什么时间完成了什么事情,并计算经过的时间。
    我来总结: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 — 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计算时间进退位:满60进1,退1当60
    思维拓展:
    某校男子足球队参加“区长杯”的足球联赛,上午8:15开始,10:05结束,比赛持续了多长时间?
    教师演练:
    预设
    10时5分-8时15分,不够减,退1当60,即9时65分-8时15分=1小时50分钟
    王先生乘飞机出差,因天气状况不佳,8:25的航班,推迟40分钟起飞,这次航班什么时候起飞?
    教师演练:
    预设
    8时25分+40分钟=8时65分,满60进1,8时65分=9时5分
    学习任务创造:
    【学习目标解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方法是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大格;另一种方法是看开始和结束时分针所指的时刻各是多少,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相差的时间
    设计意图:
    1.运用计算经过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将生活中的事件与实践建立联系,感悟时间与过程之间的关系。
    教材链接:
    学程通过设计三个问题来实现本节任务:
    问题一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时间问题,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尝试多种方法解决,体会方法多样性
    探究活动之后的习练解决课本75页自主练习,通过练习,总结出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问题二则是如何求开始时刻,衔接上个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计算出最晚什么时候到校可以顺利吃到早饭问题,总结出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知道其中两可以求一个。
    问题三则是应用前两个问题总结出的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三者之间的关系,计算经过时间。通过计算发现认知障碍不够减,不是退1当10,引发学生思考,联系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时间计算的进退位原理。
    学习任务:
    导入:讲故事,小明晚上回家和妈妈分享了今早上的经历,于是问妈妈我们是几点起床,几点从家出发,几点到学校的。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一:你知道小明从家到学校要经过多长时间吗?
    1.在钟面上画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并观察从开始到结束指针的变化。
    2.基于观察钟面指针变化以及预习课本75页,尝试多种方法计算经过时间(数格子或者计算)
    习练:重在读出两个钟表指示时刻,应用所学方法计算出经过时间。
    问题二:学校餐厅收餐时间7:40,如果小明7:05从家出发,能顺利吃到早饭吗?
    1.结合上一个问题求出的经过时间,思考已知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如何求开始时刻。
    2.根据前两个问题,总结出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三:第二天,小明顺利吃到早饭,正好第三节课数学课,9:55上课,10:35下课,开心地和数学老师分享顺利吃到早饭的经历,你知道第三节数学课多长时间吗?
    1.应用前两个问题总结的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2.通过计算,总结出计算时间的进退位原理。
    思维拓展:重在理解如何退位与进位。
    我来总结:让学生至少从两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建构梳理1.求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的方法 2.计算时间进退位原理
    学习过程实施:
    1.自主学习(4分钟)
    复习回顾:认读时刻方法;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预习课本:预习课本75页,根据课本信息窗给出的范例,自主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独立思考: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时间的进退位原理。
    2.合作探究(10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计算时间进退位原理。
    (2)小组内由c层同学先分享每一个问题,B层同学指导,A层同学补充。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理解: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结束时刻 — 经过时间=开始时刻。以及“满60进1,退1当60”
    3.展示交流(6分钟)
    问题一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C展示如何计算经过时间(数格子方法:分针从4到8,4个大格,4×5=20分钟;7时40分-7时20分=20分钟),B层补充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问题二学生展示:小组整体展示,A主持,C展示如何求开始时刻(根据第一个问题求的经过时间20分钟,知道结束时刻7:40,所以7时40分-20分钟=7时20分),B层总结数量关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学生补充或质疑:问题三10时35分-9时55分不知道怎么减。
    4.点拨提升:(2分钟)
    (1)复习之前十进制加减法进退位原理:满10进1,退1当10,以及时分秒之间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2)引导思考: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退1当10可以吗?
    ②列出竖式,明确每一位表示的意义
    (3)结合每一位表示的意义(从左往右,分钟、小时)区别十进制每一位表示的意义(从左往右,个、十、百),从而总结出满60进1,退1当60
    学生学习领导力提升
    A、B:熟练掌握解决时间问题的方法,并能理解计算时间问题的进退位原理。
    A:自主总结出时间问题的方法,并理解计算时间问题的进退位原理。
    B:在A的帮助下,总结出解决时间问题的方法,在A的引导下,理解计算时间的进退位原理。
    C:在B的帮助下可以正确计算并解决时间问题。
    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认识》计算经过时间
    ——解决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问题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 — 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计算时间进退位:满60进1,退1当60
    教学反思
    (课堂学习目标完成度;课堂学习活动亮点总结;课堂学习活动的问题建议)。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一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一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教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青岛版(2024)四 人体的奥秘——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2024)四 人体的奥秘——比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摘录,课标分解,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七 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七 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解读,单元学习目标,单元重难点,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课时安排,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