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复习练习(一)-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

    期末复习练习(一)-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第1页
    期末复习练习(一)-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第2页
    期末复习练习(一)-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复习练习(一)-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练习(一)-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古诗文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共3小题,满分1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ㅤㅤ阅读小说是一场奇妙的旅程,能认识不同的人物,感受不同的心灵。有人伶俐,有人痴傻,有人阔绰,有人贫穷。有人让你愕然,有人让你赞叹,还有人让你莫名其妙。有时你会觉得自己情绪被撩逗、被震撼、被打动,你会掺杂进一些自己的情感。当你心无旁(wù)_____的沉静其中( )与小说中的人物感同身受时,你对小说的喜爱便会 。
    (1)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掺
    ②(wù)
    (2)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1分)
    (3)下列填入文章画波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分)
    A.与日俱增
    B.日新月异
    C.原地踏步
    D.一应俱全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ㅤ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正如《劝学》中所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须知,_____,都要经过花苞的长期孕育。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拥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
    B.盛开任何一朵鲜花
    C.任何一朵鲜花的凋谢
    D.凋谢任何一朵鲜花
    (2)文中画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知识积累的过程。
    B.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
    C.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是内心丰盈的过程。
    D.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3.一位同学要准备以“君子自强不息”为题的演讲,在他所选取的下列事例材料中,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1902年赴日本留学,感慨于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胸无报国之志,遂于年到仙台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B.1946年7月15日,在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面对特务分子捣乱,闻一多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拍案而起,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
    C.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长年患病,生前却一直和病魔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D.董宇辉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一路坚持学习、阅读,才让我们看到屏幕前侃侃而谈的他如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所讲:“我一路长途跋涉,现在才能站在你们面前。”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20分)
    (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登岳阳楼①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②东南坼③,乾坤④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晚年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时,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不免感慨万千,写下《登岳阳楼》。②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一带。③坼(chè):分裂。④乾坤:指日、月。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叙事,写早闻洞庭盛名,到现在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达了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B.颔联意境宏丽,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阔大。
    C.颈联写自己漂泊天涯,前途茫茫,面对洞庭湖的壮阔,更加重了自己的凄凉落寞。
    D.尾联“戎马关山北”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眼泪纵横了。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②即彻宴席,厚赒给③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庆历中,议弛④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⑤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⑥未减,岁入不可阙⑦,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⑧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⑨。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注]①缞绖(cuī dié):丧服。后文中赗敛(fèng liǎn)棺椁指送葬车马、棺材套棺、装殓的物品。②怃(wǔ)然:失意的样子。③赒(zhōu)给(jǐ):救济。④弛:放开。⑤行:指对商人实行赋税。⑥国用:国家的开支。⑦阙:同“缺”,缺少。⑧宽:放宽。⑨寝:终止。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彻
    ②毕
    ③书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
    ②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
    8、联系选文事例,说说范文正公是个怎样的人。印证了课文《岳阳楼记》的哪句话。(3分)
    9、(6分)古诗文积累。
    ㅤㅤ古诗文陶冶了我们的情怀,让我们在诗歌诵读中与诗人共情:与欧阳修上醉翁亭,共赏朝暮之景“① , ”(《岳阳楼记》);再乘着月色前往湖心亭,与张岱同赏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雪景图② , ”(《湖心亭看雪》);最后与苏轼共举杯,咏一句“③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三.现代诗歌阅读(共3小题,满分30分)
    (一)(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简称AI,是指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如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调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在智能家居领域,实现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摘编自《科技新时代》)
    材料二: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在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一些高精度的组装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在物流行业,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配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如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然而,这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并非均衡分布,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可能会加剧社会的技能差距。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
    材料三: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从而引发就业压力。例如,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岗位可能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导致部分工人失业。其次,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如何确定责任主体是一个难题。此外,人工智能还可能会被用于非法目的,如网络攻击、诈骗等。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个人隐私的威胁也日益凸显。
    (摘编自《科技伦理研究》)
    材料四: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它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质量。然而,要实现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伦理和社会问题。
    (摘编自《未来科技展望》)
    10、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归纳和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技术仅在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领域取得突破,其他领域未有涉及。
    B.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变革,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且不存在任何问题。
    C.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完全透明,不会引发伦理和法律问题,对个人隐私也无威胁。
    D.人工智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未来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11、根据材料并结合个人实际,深入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给你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分)
    (二)(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贵在深耕
    陈鲁民 程中汉
    ①“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尹,一头白发终不悔。”这是给“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院士的颁奖词。近日重温,感动之余,也悟出一个道理.人生贵在深耕。
    ②谈及深耕,不禁联想到多年前的一则高考作文题:题面是一组漫画,一个人想挖坑取水,已挖了好几个坑,都没见到水,其实有个坑离水源已经很近,再深挖一点就见到水了。可是他却放弃了即将见水的坑,还在不断挖新的坑。反观现实,其实事业失败者大都会经历这样的人生轨迹,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时不如意就选择放弃,干什么都是蜻蜓点水,虽然也很忙,却碌碌无为,最终一事无成。说到底,是因为缺乏深耕的意识,没有深耕的实践。
    ③相反,许多事业有成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大都因为做到了在某一个领域深耕:鲁迅在杂文界深耕,秉持“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理念.成就了文学史上的高峰;陈景润在数学界深耕,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深耕,苦心孤诣,殚精竭虑,造福了亿万人民;樊锦诗在敦煌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方面深耕,硕果累累,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吴孟超在肝胆外科领域深耕,孜孜矻矻,勤.勤恳恳,成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他们虽岗位不同,分工有别,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辈子干好一件事,深耕不辍,干到极致,练到炉火纯青。
    ④深耕,是一种人生智慧。根深才能叶茂,深耕才能苗壮,人的精力有限,能把一件有意义的事做好、做成功,就很不容易了,就可称为人生无悔了。反之,精力分散,四面出击,虽整日忙忙碌碌,却最终庸庸碌碌。
    ⑤深耕,是一次艰苦之旅。深耕意味着长时间做同一类事情,没有多少新鲜感,很多时候,不仅要与失败、挫折作斗争,还要战胜寂寞、枯燥,在不断重复中积累、升华。而且,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深耕难度越大。但是此时离成功也越近,一定要咬牙坚持到最后,才能与成功有缘。
    ⑥在深耕中,经验教训能够不断积累,能力素质能够不断提升。同时,深耕也是对一个人意志毅力的考验、思想品质的淬炼。在漫长而艰苦的深耕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收获成功的果实,还能收获人格的完善、境界的升华、意志的强健。人生难在深耕,亦成在深耕,有志者当下定决心,排除干扰,聚精会神,精耕细作,努力深掘,朝乾夕惕,惊喜就会不断叩门,胜利也会向你招手。
    1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生贵在深耕”。
    B.第①段由钱七虎院士的颁奖词引出下文,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C.第④段在论证观点时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D.深耕能够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能力素质,也可以考验人们的意志,淬炼品质。
    1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古罗马西塞罗:“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C.风可以轻易把蒲公英吹得四处飞散,却不能将扎了根的小草拔起。参天的大树,不是因为树枝争气,而是因为根部生得扎实。
    D.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4、认真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庐山
    余秋雨
    ①找到庐山不是专门去旅游,是与一大群文人一起去开会的,时间是1979年夏天。那里召开的,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文艺理论讨论会。
    ②庐山本是夏天开会的好地方,但据我所知,那里好像从来没有开过文人大会。原因说起来太复杂,不管怎样,现在总算有了第一回。
    ③但是,回过去看,庐山本来倒是文人的天地。在未上庐山之时我就有一些零碎的印象,好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人之一司马迁“南登庐山”并记之于《史记》之后,这座山就开始了它的文化旅程。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它的文化浓度之高,几乎要鹤立于全国名山中了。那时,慧远和陆修静曾居住在庐山,他们驻足的东林寺和简寂观便成了此后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的精神栖息点。这两人中间,慧远的文学气息颇重,他的五言诗《游庐山》写得不错,而那篇600多字的《庐山记》则是我尤为喜欢的山水文学佳品。但是,使得这慧远和陆修静突然与庐山一起变得文采斐然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庐山还拥有过陶渊明和谢灵运。陶渊明的归隐行迹、山水情怀和千古诗句都与庐山密不可分,谢灵运的名气赶不上陶渊明,却也算得上我国文学史上五言山水诗的鼻祖。这两位大诗人把庐山的山水作了高品位的诗化垫基,再加上慧远和陆修静,整个庐山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史。
    ④后来的人们似乎一直着迷于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陆修静共处庐山的那种文化气氛,设想出他们几个人在一起的各种情景。由头也是有一点的,例如陶渊明应该是认识慧远的,但他与慧远的几个徒弟关系不好,对慧远本人的思想也颇多牴牾,因此交情不深。倒是谢灵运与慧远有过一段亲切的交往,其时慧远年近八旬,而谢灵运还不到而立之年,两人相差了50来岁,虽然忘年而交,令人感动,毕竟难于贴心,难于绵延。这些由头,到了后人嘴里,全都浑然一体了。例如唐代已记述谢灵运与慧远一起结社,而事实上慧远结社之时才6岁。流传特别广远的故事是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三人过从甚密,一次陶、陆两人来东林寺访慧远,慧远历来送客不过门前虎溪,这次言谈忘情,竟送过了虎溪,这就使后山的老虎看得不习惯了,吼叫起来,三人会意而笑,那就是中国古代极有名的佳话“虎溪三笑”。为此,李白、黄庭坚等诗人还特意写过诗,苏东坡还画过《三笑图赞》,我在郑振译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也见到过一幅采自“程氏墨苑”的《虎溪三笑》图。但究其实,陆修静来庐山的时候,陶渊明已去世34年,而慧远更已逝去45年。
    ⑤我深知,道出这个故事的虚假性非常煞风景。到底是李白、苏东坡他们高明,不仅兴高采烈地为这个传说增彩添色,而且自己也已影影绰绰地跻身在里边。文人总未免孤独,愿意找个山水胜处躲避起来;但文化的本性是沟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层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种聚会,哪怕是跨越时空也在所不惜,而庐山正是这种企盼中的聚会的理想地点。
    ⑥因此,庐山可以证明,中国文人的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即便是对于隐逸之圣陶渊明,中国文人也愿意他有两个在文化层次上比较接近的朋友交往交往,发出朗笑阵阵。有了这么一些传说,庐山与其说是文人的隐潜处,不如说是历代文人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时空沟通的寄托点。于是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陆游、唐寅等等文化艺术家纷来沓至,周敦颐和朱熹则先后在山崖云雾之间投入了哲学的沉思和讲述。如果把时态归并一下,庐山实在是一个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了。
    ⑦我是坐着汽车上庐山的。在去九江的长江轮上听一位熟悉庐山的小姐说,上庐山千万不能坐车,一坐车就没味,得一级一级爬石阶上去才有意思。她一边详尽地告诉我石阶的所在,一边又开导我:“爬石阶当然要比坐车花时间花力气,但这石阶也是现代修的,古人上山连这么一条好路都没有呢。”她的话当然有道理,可是船到九江时天已擦黑,我又有一个装着不少书籍的行李包,只略作迟疑,我就向汽车站走去。庐山的车道修得很好,只见汽车一层层绕上去,气温一层层冷下来,没多久,枯岭到了。枯岭早已俨然成为一座小城,只逛荡一会儿就会忘了这竟然是在山顶。但终究又会醒过神来,觉得如此快捷地上一趟庐山,下榻在一个规模不小的宾馆里,实在有点对不起古人。是啊,连船上不相识的小姐都拿着古人来诱惑我,而我还是贪图了方便。一方便,也就丢弃了它对人们的阻难,也就随之丢弃了它对世俗的超拔,那还能构得成跨时空的精神沟通么?
    ⑧古代文人上庐山,自然十分艰苦,他们只凭着两条腿,爬山涉溪、攀藤跳沟。当时的山,道路依稀,食物匮乏,文人学士都不强壮,真不知如何在山上苦熬苦捱。
    15、通读文章,梳理文人在庐山的文化旅程,补全下列表格。(6分)
    16、文章首段写作者去庐山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与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都写了作者的“旅途”所见所思,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5分)
    四.名著阅读(共3小题,满分10分)
    18、(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和经历,其中《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篇目主要写身边之人。
    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写到萤火虫的光亮是由呼吸器官产生的,而且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身上的光亮。
    C.《水浒传》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向往。
    D.艾青的《光的赞歌》一诗中,作者借“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表达了对坚韧顽强的生命的由衷赞美。
    19、(3分)班上正在举办“因‘艾’而来,为诗而聚”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小新同学选取了艾青1937年春写的《太阳》,邀你补充分析“太阳”这一意象的主要特征和象征意义。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20、(4分)班级拟开展“我读我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从下面的“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写一篇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字数200字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艾青诗选》的艺术手法
    专题二:分析《水浒传》中人物性格的不同(鲁智深与李逵)
    专题三:《海底两万里》的永恒魅力
    五.写作(共1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儿,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死了。
    题目一:将材料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从材料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泄露个人信言息;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3小题)
    1.
    【解答】答案:
    (1)chān 骛
    (2)逗号
    (3)A
    2.
    【解答】答案:
    (1)A
    (2)B
    3.
    【解答】ACD.合适。
    B.不合适,该段文字写的是民主战士闻一多面对敌人,大义凛然,不畏强暴。主持李公朴的追悼会。与“自强不息”无关。
    故选:B。
    4.
    【解答】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虚实交错,表面上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实际上是在抒发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惆怅,为下文写洞庭湖蓄势。
    BCD.正确。
    故选:A。
    5、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这诗写出了诗人思乡心切,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心情。
    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6、①句意:立即撤掉了酒席。彻:撤掉。
    ②句意:让他完成丧葬之事。毕:完成。
    ③句意: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的。书:记录。
    7、①重点词有:赗敛,下葬入殓的衣服;棺椁,棺材;皆,都;具,置备。句意:将要去城郊埋葬,而下葬入殓所要用的衣物和棺材都还未准备好。
    ②重点词有:孰若,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句意:与其损害百姓的利益,不如从商人那取得税收。
    8、范仲淹是一个关爱百姓、心地善良,重视农业、乐善好施、自奉俭约的高风义行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古诗文积累。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重点字:暝)
    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千)
    10、【解答】A.有误,根据材料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可知,选项“其他领域未有涉及”表述有误;
    B.有误,根据材料二“然而,这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并非均衡分布,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可能会加剧社会的技能差距”,材料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可知,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并非不存在任何问题;
    C.有误,根据材料三“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可知,选项“完全透明”“不会引发伦理和法律问题,对个人隐私也无威胁”理解有误;
    D.正确。
    故选:D。
    11、从个人实际来看,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包括智能语音助手、在线学习平台等为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便利,提高效率。同时,在未来就业方面,也可能有机会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高技能工作。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工作岗位可能被取代,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以提升竞争力,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个人隐私的威胁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在使用智能设备和服务时保持警惕。
    12、
    ABD.正确。
    C.有误,第④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故选:C。
    13、
    ABC.适合,三项都强调了做事情要深耕细作。
    D.不适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出诗人襟怀坦荡,爱国报国的壮志豪情,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
    故选:D。
    14、文章开头通过引用“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院士的颁奖词,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生贵在深耕。接着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人生轨迹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的失败者和深耕不辍的成功者,强调了深耕的重要性。然后列举了鲁迅、陈景润、袁隆平等在自己的领域内深耕不辍,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的例子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论证了深耕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号召有志者下定决心,排除干扰,聚精会神,精耕细作,努力深掘。
    15、司马迁“南登庐山”并记之于《史记》两晋南北朝时期 成为文化知音聚会的理想地点,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
    16、①开门见山,交代去庐山的时间、起因;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文人在庐山的文化旅程做铺垫;③引发读者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不相同。文章主要通过写作者去庐山开会,引发出对文人在庐山“文化旅程”的思考和探索,表现了文人渴望与文化知音聚会,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时空的沟通,也表达了作者对文人艰苦探索精神的赞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写作者在各拉丹冬见到的壮美景象,突出表现了各拉丹冬地区的原始风景给作者带来的精神震撼和心灵触动,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礼赞。
    18、【解答】ABC.正确。
    D.有误,艾青在《礁石》这首诗中表述了对坚韧顽强的生命的由衷赞美,而不是《光的赞歌》,选项最后一句解说有误。
    故选:D。
    19、主要特征:①诞生于黑暗和死亡。②炽焰熊熊、恢弘伟大。③势不可挡。④创造万物。象征意义:太阳象征着光明、希望和新生。
    20、【解答】答案:
    示例一:大家好,读完了《艾青诗选》,我想谈谈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1.艾青的作品一般是以太阳、火把黎明等为主要意象,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2.艾青的诗歌具有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鲜明的特点;3.艾青的诗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字数和函数的整齐划一,但长运用排比、复沓等修辞手法形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示例二:大家好,下面我来谈谈《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李逵性格的不同。鲁智深和李逵两人性格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两人都性格耿直,脾气暴躁,极恶如仇,侠肝义胆,武艺高强。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李逵鲁莽,为人粗心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但却容易冲动,意气用事;而鲁智深看似野蛮粗犷,但是在大事面前却很冷静,胆大心细,不像李逵有勇无谋。
    示例三:大家好,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但小说中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自由翱翔的梦想。同时,小说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一位探索者,同时也是一位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所有这些使《海底两万里》具有永恒的魅力。
    21、【解答】文题一
    揠苗助长
    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
    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
    文题二
    尊重规律
    风起云动,暗浪汹涌,花开花谢,日月之行,是自然界的规律在支配:价涨价跌,市场供求,产需动态,经济异况,是商品价值规律在支配,我们生存的世界,在规律的作用下井然有序,丰富绚丽,生命的灵动与独特才得以彰显。请尊重规律。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先贤哲人便提出尊重规律的主张:“顺应天意”,敬畏自然等。这对于当代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种树专家郭橐驼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郭橐驼种树为业,邻人闾里,达官贵人都惊羡于他高超的种植手段。当被问及如何做到时,他回答说自己没有什么方法,只是顺应了树木的生长规律而已。种植时像儿女一样呵护,不换培土,不损根本,待其生长之时,又要像抛弃了一样不去顾念。而其他种树人有的爱之过深,甚至拿指甲划破树皮去测其死生,有的则是换土过勤,伤其根本。因而都影响了树木的蕃息。假如没有对树木生长规律的虔诚尊重,又怎能成就郭橐驼的盛名呢?
    解牛能手庖丁同样也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族庖月更刀”,而庖丁的刀已经十九年未换了,仍锋利若新发于硎,庖丁如此阐释自己的成功:“披大隙,导大款”,顺应牛天然的生理结构,游刃有余,终于练就了目无全牛的本领。倘若没有充分挖掘并尊重牛的生理结构,庖丁又如何能够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
    尊重规律,不仅仅体现在对自然界的规律的尊重,同时也应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
    一如官员治理地方事务也应尊重规律,传统上,春秋战国,战争频仍的年代倾向于法家的专制强权,汉文帝时期,国家刚刚统一安定,则实行黄道之术,主张修养生息,而在和平安裕的朝代则多尊崇儒家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也同样应尊重规律,寻求顺应时代要求的管制手段。
    又如教育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同样应该尊重人的生长规律,教育方式和手段应该适应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的需要。切不可盲目冒进或迟延。
    尊重规律,与规律偕行,创造最美丽的风景!
    时间
    庐山的文化旅程
    事件
    西汉时期
    文化旅程的开始


    文化浓度很高,几乎鹤立于全国名山中,进入中国文化史
    慧远和陆修静居于庐山
    陶渊明和谢灵运把庐山的山水作了诗化奠基
    唐代以后

    佳话“虎溪三笑”流传,文人为之写诗、作画,为传说增彩添色
    文化艺术家纷来沓至,周敦颐和朱熹也先后投入哲学的沉思和讲述

    相关试卷

    9月月考练习试卷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

    这是一份9月月考练习试卷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用斜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说中的场景与人物形象关系密切,金圣叹评,请根据圈点内容,对鲁达做点评,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读贵有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