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答案】C
    【详解】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
    2. 在胡萝卜茎形成层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 染色体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复制
    B. 纺锤体的出现和细胞板的出现
    C. 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 着丝粒的分裂和核膜、核仁的消失
    【答案】A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染色体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复制均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A正确;
    B、纺锤体出现于前期,细胞板出现于末期,B错误;
    C、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周期的间期,后期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于后期,C错误;
    D、着丝粒的分裂发生于后期,核膜、核仁消失于前期,D错误。
    故选A。
    3. 如图是细胞中由单体形成生物大分子时化学反应的模式图,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形成的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
    B. 每合成1个大分子都产生1个水分子
    C. 该过程的逆过程会导致有机物总质量的增加
    D.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
    【答案】B
    【详解】A、该过程形成的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
    B、每个大分子由多个小分子有机物组成,脱水缩合产生多个水分子,B错误;
    C、单体形成生物大分子时化学反应的逆过程是水解反应,会导致有机物总质量增加,C正确;
    D、蛋白质、核酸和多糖都是由相应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因此它们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D正确。
    故选B。
    4. 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B. 蛋白质磷酸化不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C. 图中ATP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 从功能上来讲,图中蛋白质属于结构蛋白
    【答案】A
    【分析】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在细胞中是常见的。这些分子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被改变,因而可以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详解】A、当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即是磷酸化,该过程伴随能量的转移,A正确;
    B、蛋白质磷酸化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活性也发生改变,B错误;
    C、图中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并未参与细胞信号传递,蛋白质参与细胞信号传递,C错误;
    D、从功能上来讲,图中蛋白质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变化,活性改变,进而行使功能,属于功能蛋白,D错误。
    故选A。
    5. 生物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白萝卜匀浆加入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B. 低温处理的洋葱表皮细胞较常温下的细胞更难发生质壁分离
    C. 取黑藻幼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
    D. 向淀粉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淀粉酶,可通过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答案】B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 / mL 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详解】A、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呈紫色,A错误;
    B、低温条件下,构成原生质层的膜结构的流动性较慢,更难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
    C、取黑藻幼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及分布情况,叶绿体的结构需借助电子显微镜,C错误;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使用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应使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D错误。
    故选B。
    6. 下图是某种人工膜的模型示意图。实验发现,与细胞膜相比,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造成该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缺乏能量供应
    B. 葡萄糖分子比水分子大
    C. 葡萄糖分子不溶于脂双层
    D. 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转运蛋白
    【答案】A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等。
    【详解】A、由图可知,人工膜为磷脂双分子层,即使有能量供应,葡萄糖分子也不能穿过磷脂双分子层,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水分子可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由于葡萄糖分子比水分子大,无法穿过磷脂双分子层,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分子不溶于脂双层,故无法穿过磷脂双分子层,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可以通过细胞膜,由于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转运蛋白,故葡萄糖无法穿过磷脂双分子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然DN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DNA塑料,该塑料可无损回收、可控水解,且能循环使用,对于我国低碳循环发展具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天然DNA是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B. 可从原核细胞中获取DNA用于合成新型DNA塑料
    C. 来源不同的DNA在元素组成和碱基种类上存在差异
    D. DNA的双链结构使新型DNA塑料难以被相应酶水解
    【答案】B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 DNA 和 RNA,D NA 与 RNA 中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磷酸和五碳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
    【详解】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A错误;
    B、原核细胞中DNA为裸露的,可以从原核细胞中获取DNA用于合成新型DNA塑料,B正确;
    C、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DNA的碱基种类为A、T、G、C,来源不同的DNA在元素组成和碱基种类上不存在差异,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新型DNA塑料可无损回收、可控水解,故新型DNA塑料易被相应酶水解,D错误。
    故选B。
    8. 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发育长大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B.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
    C.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D. 该实验可说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能控制黑色美西螈表皮色素的合成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重组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都是黑色的,这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 A 、由实验结果可知,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A 正确;
    B 、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增加对照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重组细胞并进行培养, B 正确;
    C、该实验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C正确;
    D、实验可说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核能控制黑色美西螈表皮色素的合成,D错误。
    故选D。
    9. 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化合物的组成和功能的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II、Ⅲ、Ⅳ表示不同的生物大分子,V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含量低时,Ⅰ均能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B. 在一定条件下,Ⅰ与Ⅴ可进行大量的相互转化
    C. 每个P都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
    D. Y和Z化学组成上的差异体现在五碳糖不同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Ⅰ的组成元素是C、H、O且是能源物质,表示多糖,X是大分子物质Ⅰ的基本组成单位、为单糖;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且能携带遗传信息,因此Ⅱ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且能携带遗传信息,因此Ⅲ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Ⅳ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P是氨基酸;Ⅴ是储能物质,组成元素是C、H、O,为脂肪。
    【详解】A、I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表示糖原,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当血糖含量低时,只有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A错误;
    B、I表示糖类,V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表示脂肪,一般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
    C、IV是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表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P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P都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C正确;
    D、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且能携带遗传信息,因此Ⅱ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且能携带遗传信息,因此Ⅲ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Y和Z化学组成上的差异体现在五碳糖和碱基的不同,D错误。
    故选C。
    10.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数据。在此测试中,实验的自变量是( )
    A. 作物的细胞液浓度B. 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C. 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D. 相同且适宜的温度等气候条件
    【答案】C
    【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
    【详解】A、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不是变量,A错误;
    B、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为观察指标,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本实验为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数据,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要设置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故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C正确;
    D、相同且适宜的温度等气候条件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
    故选C。
    11. 下图表示人体肠上皮细胞中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处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B. ①和③处所含的O2浓度相同
    C. 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的ATP
    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答案】D
    【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发生反应,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详解】A、①为细胞质基质,②为线粒体基质,两处所含酶的种类不同,A错误;
    B、①为细胞质基质,③为线粒体内膜,O2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故细胞质基质中的O2浓度应大于线粒体内膜,B错误;
    C、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的ATP,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C错误;
    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发生反应,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可知甲代表丙酮酸、乙代表[H],D正确。
    故选D。
    12. 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中发生的气体(①~⑥均表示气体)转移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一定不是根尖细胞
    B. ①代表O2,⑥代表CO2
    C. 光反应过程中,发生了④、⑤和C5的结合
    D. ①+③可表示总光合速率,②+③可表示呼吸速率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左边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右边的是线粒体;①、②、③代表O2,④、⑤、⑥代表CO2。
    【详解】A、该细胞有叶绿体(左侧有类囊体薄膜等结构),因此一定不是根尖细胞,A正确;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释放二氧化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利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则①代表O2,⑥代表CO2,B正确;
    C、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发生了④、⑤CO2和C5的结合,即发生了二氧化碳的固定,C错误;
    D、①+③可以表示叶绿体制造氧气的量,可以表示为总光合速率,②+③可以表示呼吸速率,D正确。
    故选C。
    13. 幽门螺旋杆菌(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的无氧环境中,是胃癌的诱因之一、因尿素可被由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成NH3和CO2,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即可检测Hp的感染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p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 Hp产生脲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C. 脲酶可以为尿素分解成NH3和CO2提供所需的能量
    D. 若受试者未感染Hp,则其呼出气体中不应含有13 CO2
    【答案】D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原核生物除了支原体都具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为环状裸露的,不构成染色体。
    【详解】A、幽门螺旋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A错误;
    B、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
    C、酶具有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若受试者未感染Hp,其呼出的CO2来自于自身细胞呼吸,而不来自于尿素的分解,则其呼出气体中不应含有13 CO2,D正确。
    故选D。
    14. 正常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都是有限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为研究决定细胞衰老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假设细胞衰老不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
    A. 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克隆动物,观察其生活年限
    B. 将年老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观察单独的核、质存活情况
    C. 将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融合后的细胞的衰老状况
    D. 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能力
    【答案】D
    【分析】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决定细胞衰老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自变量是细胞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同,需要将二者分开,观察细胞的分裂能力。
    【详解】A、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克隆动物,观察其生活年限,只能说明核移植对寿命的影响,不能说明决定衰老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A错误;
    B、将年老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观察单独的核、质存活情况,该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由于缺少细胞质或细胞核引起,B错误;
    C、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融合后的细胞的衰老状况,无法说明衰老是由于细胞核引起还是细胞质引起,C错误;
    D、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得到两种细胞,第一种细胞中是年轻的细胞核和年老的细胞质,第二种细胞是年轻的细胞质和年老的细胞核,观察分裂能力后,分裂能力弱的细胞中年老的部分,即为决定细胞衰老的部分,D正确。
    故选D。
    15. 科学研究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内也存在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脏祖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
    B. 心肌细胞与血管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C. 心脏祖细胞分化程度比心肌、血管细胞高
    D. 高度分化的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C
    【分析】心脏祖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因此分化程度低于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同一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DNA相同,但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详解】A、同一生物个体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A 正确;
    B、心肌细胞与血管细胞行使的功能不同,蛋白质不同,所以二者的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正确;
    C、心脏祖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因此分化程度低于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C正确;
    D、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苯酚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过氧化氢酶。其中实验组加入适量的苯酚,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酚能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B. 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酶活性相同
    C. 底物的快速消耗导致对照组酶促反应速率下降更快
    D. 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和t2均会向左移动
    【答案】C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酶活性指的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据题图分析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较对照组低,且反应完成的时间长,故可推知苯酚会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A错误;
    B、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酶促反应速率相等,但由于实验组苯酚的作用,酶的活性较弱,所以两组的酶活性不同,B错误;
    C、AC段底物浓度不断下降,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C正确;
    D、由于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因此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酶的活性减弱,反应速率降低,导致t1和t2向右移动,D错误。
    故选C。
    17. 下图表示物质甲、乙、丙和丁进出细胞的不同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能代表O2、水和酒精
    B. 乙需借助膜蛋白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1
    C. 丙需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2,该过程不受其自身浓度影响
    D. 丁运出细胞2的过程中不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
    【答案】AB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等。
    【详解】A、物质甲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O2、水和酒精都可以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故甲可能代表O2、水和酒精,A正确;
    B、由图可知,物质乙为胞吐,需借助膜蛋白运出细胞1,B正确;
    C、物质丙进入细胞2不消耗能量,应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受其自身浓度影响,C错误;
    D、丁运出细胞2的过程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
    故选AB。
    18. 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测得产生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 氧浓度在b~d之间时,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
    C. 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2
    D. 氧浓度超过d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强度将不再受到氧浓度的影响
    【答案】CD
    【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发生反应,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过程: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生成酒精和CO2。
    【详解】A 、氧浓度为 a 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酒精量相同,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氧浓度在b~d之间时,产生CO2的量大于产生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当O2浓度为 c 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6mL,消耗的葡萄糖为3m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5-6=9mL,消耗的葡萄糖为1.5mL,故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2:1,C错误;
    D、氧浓度超过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法判断有氧呼吸强度会不会受到氧浓度的影响,D错误。
    故选CD。
    19. 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初期有机物逐渐积累,实验前后小麦干重不变
    B. 初期容器内O2含量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C. 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 整个实验过程中小麦叶肉细胞中呼吸速率始终小于光合速率
    【答案】ABC
    【分析】初期CO2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此时有机物在积累,氧气在增多;后期CO2含量相对稳定,说明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此时有机物不变,氧气含量不变,进而说明前期光合作用在下降,整个过程中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详解】A、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后期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干重不变,故实验前后有机物干重增大,A错误;
    B、初期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O2含量逐渐增加;之后呼吸强度等于光合强度,O2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后期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说明初期光合速率逐渐下降,C错误;
    D、整个植株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后期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故对于叶肉细胞来说,整个过程中呼吸速率始终小于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ABC。
    20. 研究者提取了一些培养的肿瘤细胞,测定出它们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结果如下图,其中a、b、c代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组细胞中有的可能刚进入分裂间期
    B. b组细胞的细胞核内正在进行DNA复制
    C. c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D.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a+b+c
    【答案】ABC
    【分析】题图分析: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b中DNA含量位于2n-4n之间,说明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应该处于分裂间期;c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两倍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均为2n,有的细胞细胞可能刚进入间期,还未开始复制,A正确;
    B、b组细胞中DNA含量位于2n-4n之间,说明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应该处于分裂间期,B正确;
    C、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为4n,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D、abca不能表示细胞周期,图上没有后期末期,没有染色体数和核DNA均为4n的时候,a+b+c+后期、末期才能表示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
    21. 高度区室化的真核细胞中,各区室之间的物质运输通常依靠囊泡,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下图表示细胞中部分囊泡介导的物质运输。

    (1)图中的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首先在游离的_____中开始合成一小段多肽链,这段肽链会与相关细胞结构一起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据图可知,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将蛋白质发送到细胞膜及_____(填细胞结构)。
    (3)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图中的_____(填序号)所示代谢过程会加强,其生理学意义是_____。
    (4)溶酶体内的pH约为5.0,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若溶酶体中少量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1)核糖体 (2)内质网、溶酶体
    (3)①. ① ②. 获得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4)水解酶在pH约为7.2的环境中失活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小问1详解】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开始合成一小段多肽链,这段肽链会与相关细胞结构一起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小问2详解】
    高尔基体可将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据图可知,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将蛋白质发送到细胞膜及内质网、溶酶体等处。
    【小问3详解】
    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图中的①所示自噬过程会加强,该过程能获得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细胞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小问4详解】
    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内的pH约为5.0,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故酶体中少量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水解酶在pH约为7.2的环境中失活。
    22. 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根细胞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植物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是以_____形式存在的。植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其生理学意义是_____。
    (2)结构B_____是构成根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根细胞吸收Mg2+等的方式是_____(填图中字母)。
    (3)无机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原因是_____。
    【答案】(1)①. 离子 ②. 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2)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d
    (3)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分析】图中a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c方式是自由扩散,d方式为主动运输,A是转运蛋白,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
    【小问1详解】
    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在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植物体内某些无机盐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需要保持一定的量。
    【小问2详解】
    结构B式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根细胞吸收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与d的运输方式一致。
    【小问3详解】
    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过度失水死亡,故无机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
    23. 绿藻是一种高价值的营养补充品,适度摄取有助于排毒、调整人体免疫力。现以某种多细胞绿藻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1)实验中提取绿藻中光合色素的原理是_____,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光。
    (2)据图1可知,与高光强组相比,低光强组叶绿素a的含量较_____,以适应低光强环境。据图2可知,在_____条件下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
    (3)将置于高光强下的绿藻突然转至低光强后,短时间内绿藻细胞中C3、C5含量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
    【答案】(1)①. 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 蓝紫光
    (2)①. 高 ②. 高光强
    (3)①. 上升 ②. 下降
    【分析】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由于色素存在于细胞内,需要先破碎细胞才能释放出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小问1详解】
    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主要吸收蓝紫光。
    【小问2详解】
    低光强条件下,植物为了更好的利用光能,合成更多的叶绿素a,故与高光强组相比,低光强组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据图2可知,相同温度下,高光强组的放氧速率远高于低光强组,说明在高光强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
    【小问3详解】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光反应减弱,生成的ATP和NADPH减少,C3的消耗量降低,生成量不变,导致C3含量上升,C5的生成量减少,消耗量不变,含量下降。
    24.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不同油菜品种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存在差别。研究小组利用水培技术探究低氧条件对两个油菜品种甲、乙根部细胞呼吸的影响,下表为实验第6天根部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含量。
    (1)油菜根部细胞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生成ATP。
    (2)据表可知,正常通气条件下,油菜根部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去向为_____。低氧条件下,品种_____细胞内催化丙酮酸形成酒精的酶活性更高。
    (3)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为避免根部细胞的低氧胁迫,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1条提高油菜作物产量的措施_____。
    【答案】(1)①. 细胞质基质 ②. 不能
    (2)①. 热能、ATP中的能量、酒精中的能量 ②. 甲
    (3)适时排水(或中耕松土或其他改善土壤氧气供应的措施均可)
    【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发生反应,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过程: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小问1详解】
    油菜根部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可以产生酒精,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该过程不能生成ATP。
    【小问2详解】
    据表可知,正常通气条件下,油菜根部细胞均有酒精的产生,说明均会进行无氧呼吸,故,油菜根部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去向为热能、ATP中的能量、酒精中的能量,低氧时,甲品种的丙酮酸含量低于乙品种、酒精含量高于乙品种,说明品种甲催化丙酮酸形成酒精的酶的活性更高。
    【小问3详解】
    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为避免根部细胞的低氧胁迫,可以在洪水、灌溉后适时排水。
    25. 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某兴趣小组选取石斛的茎尖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一种除草剂)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下图是小组成员观察到的经某浓度丙酯草醚处理过的石斛茎尖细胞的图像,下表是不同浓度丙酯草醚处理后处于不同时期细胞的个数统计表(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到的细胞总数×100%)。
    (1)取不同浓度的丙酯草醚处理的石斛茎尖,分别切取2~3mm,制成临时装片,其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_____→制片。
    (2)图中标注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细胞④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
    (3)由表可知,丙酯草醚能将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抑制在_____(填时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
    【答案】(1)染色
    (2)①. ③⑤④①② ②. 中 ③.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3)①. 分裂间期 ②. 丙酯草醚使有丝分裂指数减小
    【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
    【小问1详解】
    在观察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①为后期,②为末期,③为间期,④为中期,⑤为前期,故图中标注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③⑤④①②,④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
    【小问3详解】
    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到的细胞总数×100%,由表可知,丙酯草醚浓度越大,茎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小,即丙酯草醚使有丝分裂指数减小,使分裂期细胞数目越少,由此可推测丙酯草醚能将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抑制在分裂间期。品种甲
    品种乙
    正常通气
    低氧处理
    正常通气
    低氧处理
    丙酮酸(μml/g)
    0.18
    0.21
    0.19
    0.34
    酒精(μml/g)
    2.45
    6.00
    2.49
    4.00
    丙酯草醚浓度(%)
    茎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0
    18.3
    0.0125
    8.5
    0.0250
    6.2
    0.0500
    4.2
    0.1000
    3.9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

    [生物][期末]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