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学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蕨类植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观察的步骤
确定观察目的
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明确观察对象
①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注意不要破坏植物。
②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观察鸟的时候,你可以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的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鸟类视觉敏锐,容易被惊扰,你要注意着装颜色,避免衣物的颜色过于鲜亮;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在拍摄时,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
做好观察记录
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
交流观察结果
注:对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的工具: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的要求:①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③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④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⑤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观察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先形态后结构
4、我们观察的生物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5、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不同,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猫的眼睛在前方,方便更好的注视面前目标,以利捕捉,它是生物圈中的捕食者;
兔的眼睛在头部两侧,方便大范围的观察敌情,保护自己,她在生物圈中属于被捕食者。
1.1.2生物的特征
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例子:生物:①生石花是生物,而且具有肉质叶 ②珊瑚虫是生物
非生物:①机器人不是生物 ②钟乳石不是生物 ③珊瑚不是生物
④一片枯叶不是生物 ⑤一只死掉的蟑螂不是生物
生物的七大共同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①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以上两个图体现了生物的哪个特征?答: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自养生物)
动物不能将有机物制造为有机物,需要捕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营养。(异养生物)
例子:①种植的花卉、作物等需要适时浇水、施肥。 ②羊吃草,鸬鹚捕鱼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图片体现了生物的哪个特征?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例子:①鲸鱼浮出水面换气 ②莲的通气孔道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子:①朵朵葵花向太阳 ②植物向光生长 ③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植物的根向水生长、向肥生 ⑤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⑥狮子捕食猎物时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捕食者后迅速奔逃
此图片体现了生物的哪个特征?答: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例子:①”幼苗不断长大”体现了生物能生长。②“虎、狼产仔”体现了生物能繁殖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表现出的相似性,叫做遗传。
生物的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存在差异,叫做变异。
例子: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③“猫的后代总是猫,但不同个体间又不完全相同”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体内产生废物的方式:呼气、排汗、排尿
植物:落叶能带走部分废物 注:排便是排遗,而非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物镜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速
3、粗准焦螺旋:作用:大幅度升降镜筒,看清物像。
细准焦螺旋:作用: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
(高倍镜下,只能调细准焦螺旋)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反光镜:反射光线,调节光线的强弱。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凹面镜
显微镜的使用
1.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1)对光调光(三转)★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转:转动 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转:转动 遮光器 ,把一个较 大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
三转:转动 反光镜 ,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 明亮的圆形 视野。
(2)调焦观察(一放二降三升四调)
一放: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二降: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从侧面看着 物 镜,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
三升: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睁开,便于画图,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 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四调: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3)如果需要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 中央 ,再转动 转换器 转换物镜,用 细 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2.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1)对光调光
一开: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 最低 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调: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2)调焦观察
一放: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 移动手轮 来移动玻片,将玻片移至通光孔中心。
二上: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三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 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3、显微镜的收放
实验完毕,对单目显微镜,要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对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要将载物台降到最低处,将光源亮度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不可以用手搬动镜头转换物镜,更不要用手触摸镜头的镜片部分。
注:擦拭目镜和物镜用 擦镜纸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从目镜内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形状时,只需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即可看到实际的物像)
2、思考: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须将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同向移动法:偏哪往哪移
3、污点位置的判断: 判断方法:移动法
视野中出现污点的位置只有三个:目镜、物镜、载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则在目镜上;污点不动,则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在玻片标本上;
污点不动,则一定在物镜上。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 大,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亮度越暗。
5、双目显微镜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光源调节旋钮。
6、光线通过显微镜的路径:
①单目显微镜:外界光线→反光镜→遮光器(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②双目显微镜:底光源→遮光器→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目镜→眼睛
1.2.2植物细胞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常见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个体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制成装片。常用于半固体材料或微小的生物的观察。例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常用于固体材料的观察。例如:叶的横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常用于液体材料的观察。例如:人血涂片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保持材料新鲜,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撕: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内表皮。
展:把观察材料用镊子展平(目的: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目的)。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碘液
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注:各部分结构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注:①区分“滴”和“染”的图,看是否有盖玻片,“滴”无盖玻片,“染”有盖玻片。
②有颜色的及需要有活性的材料不需要染色。
滴 染
气泡的辨认:气泡在视野中是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圆形图像,园内一片空白,轻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结构:
①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⑤线粒体: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⑦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无机盐、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
注:一般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细胞膜不易被显微镜观察清楚。
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植物的根尖细胞、种子细胞等。
1.2.3动物细胞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③刮:漱口后,用无菌牙签在自己的口腔内壁上轻刮几下。
④涂: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轻涂抹均匀。(目的: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目的: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⑥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碘液
⑦吸: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
注: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永久玻片标本,观察到它们是椭圆形的、黄色的。
3、人体或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也含有线粒体。
4、人们通过观察发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细菌、真菌,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此现象说明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2.4细胞的生活
1、种子燃烧,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2、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
①无机物:简单的物质,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例如:水、无机盐、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②有机物:复杂的物质,分子比较大,一般含碳,例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能燃烧,且储存着能量)
3、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能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需要的物质或一些分泌物经细胞膜排出。
注: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若细胞死亡,则有用的、有害的物质均可随意地出入细胞。
4、(1)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中的能量属于光能,此 外还有电能、核能等。
(2)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①蜡烛燃烧:化学能→光能,并释放出热量
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能 ③汽车行驶:化学能→动能
5、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共有,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6、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细胞核内含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DNA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7、我们的生命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中含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8、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3.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体由小长大,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
细胞的生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细胞生长的结果:细胞体积增大
(了解)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膜的表面积和细胞体积的比值(相对表面积)不断减小,通过细胞膜吸收的营养物质逐渐不能满足细胞体积增大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就不再长大。
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②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③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④下图是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DNA的关系
DNA
细胞核
染色体
细胞
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动物细胞分裂: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个。
植物细胞分裂: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3)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相同点:都是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后分裂。
(4)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
①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③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④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是:2N→4N→2N(2N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
(5)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数目增多。 1个细胞连续分裂n次,形成2n个细胞。
(6)细胞分裂的意义:经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遗传物质也相同,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注:①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会分裂,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分裂。
②细胞分裂新形成的两个细胞的体积比原细胞要小,但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都未发生变化。
癌细胞: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
癌细胞的特点:分裂快、易转移
生活中致癌的因素:化学致癌物(有农药、化肥)、放射线、病毒、发霉和变质的食物、有毒气体、污染的水等
癌细胞的预防方法:①不吸烟、少喝酒 ②少吃腌制或烧烤的食品及高脂肪食物 ③避免过度日光暴晒 ④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⑤适量运动
1.3.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和人体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例如:造血干细胞产生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1)正常分化后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遗传物质不变。
(2)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组织。
3、组织: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作组织。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胃壁黏膜层由上皮组织等构成,胃壁粘膜下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胃壁肌肉层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胃壁浆膜层主要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完成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
5、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如:大脑、胃、小肠、心脏、肝脏等都属于器官。骨骼、唾液腺、甲状腺、血管、皮肤在结构层次上也属于器官,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人体的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器官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
①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以神经组织为主。
②汗腺由导管和分泌部组成,能够分泌汗液,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③股骨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 ④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6、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3.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注: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六大器官,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比如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茎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比如绿色开花植物可以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3)常见植物的食用部分所属器官:①萝卜、红薯属于根;②土豆、甘蔗、姜、莲藕属于茎;③白菜、菠菜属于叶;④黄花菜属于花;⑤花生、瓜子属于种子;⑥苹果、黄瓜、葡萄、番茄属于果实。
分生组织: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身保持分裂能力,由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作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新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经过分化形成了植物体的其他组织,如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等。
植物的主要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薄壁组织
保护组织
分生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这样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概括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比较
1.3.4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使生物圈中非常原始、形态微小、结构简单的一类生物。
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的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变形虫、衣藻、酵母菌、草履虫(如下图)
大肠杆菌
眼虫
衣藻
酵母菌
变形虫
草履虫的结构及其功能
前端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后端
细胞质
食物泡(消化食物)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口沟(摄食)
(控制生殖和发育)细胞核
伸缩泡
收集管
4、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又是一个生物体,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摄食、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这也体现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并探究其趋性实验中:
从表层吸取培养液的原因:表层氧气多,草履虫多。
放几丝棉花纤维的目的: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原因:视野范围大,易观察其运动。
此实验中不需要染色;显微镜的视野亮度要调暗些,易于看清草履虫的纤毛以及细胞中的伸缩泡和收集管。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这就是草履虫的趋性。(趋利避害)
6、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①单细胞生物可为鱼类提供饵料,如某些浮游生物;②可用来制作食品,如酵母菌用于制作馒头、面包、酿酒等;③可净化污水,如草履虫可吞食污水中的细菌,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方面:①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危害人或动物的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②形成赤潮: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流入海洋,导致海水中含氮、含磷物质含量增高,使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危害渔业。
2.1.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
1、藻类的生活环境: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称为淡水藻类,如水绵、新月藻、衣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洋中,称为海洋藻类,如海带、紫菜、马尾藻、鹿角菜、石莼、裙带菜、石花菜等。
2、藻类的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藻类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
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营养方式:藻类的细胞中一般都含有可吸收光能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生理活动:①对单细胞藻类来说,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②多细胞藻类生活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直接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它们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可以说,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生殖方式:藻类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十分微小,可以通过空气、水等传播,在适宜的环境中可形成新个体。
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中氧气的来源:释放的氧气可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还可以扩散到大气中。
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水中的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
供人类食用:海带、紫菜等藻类可以食用。
工业和医药用:从藻类中提取出来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在工业和医药等方面被广泛使用。
苔藓植物
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没有输导组织。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中都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生殖:苔藓植物主要依靠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成熟后从孢蒴散出,在适宜的环境中可萌发形成新的个体。苔藓植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是它们的繁殖过程仍离不开水环境。
3、(1)苔藓植物的“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2)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常见的的苔藓植物有:地钱、葫芦藓、尖叶匍灯藓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2、常见的蕨类植物有:铁线蕨、鳞毛蕨、肾蕨、贯众、卷柏、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蜈蚣草,可用于某些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
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它们的叶常呈羽状,背面会形成许多褐色的隆起;它们的茎大多生长在地下。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3)生殖方式: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孢子繁殖。
4、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可供食用: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食用;
(2)药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
(4)观赏:铁线蕨、桫椤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5)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了煤。
5、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
2.1.2种子植物
1、科学观察种子结构的顺序:(1)先外形后结构(2)先宏观后微观(3)由表及里,自上而下
2、观察菜豆种子: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呈肾形。
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它能保护新植物的幼体—胚。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其中储存营养物质的是子叶。
3、观察玉米种子: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呈圆形或马齿形。
果皮和种皮
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向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胚乳,(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因为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没变蓝的部分是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胚根
菜豆种子基本结构模式图
玉米种子基本结构模式图
胚
胚
胚轴
子叶
胚芽
胚乳
子叶
种皮
胚根
胚芽
胚轴
大豆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种皮有保护幼嫩的胚的作用,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是种子植物的主要结构。
5、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6、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1)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叶脉多为平行叶脉。
(2)双子叶植物:种子中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如菜豆、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叶脉多为网状叶脉。
7、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等产生的孢子强得多,寿命也长的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且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环境的依赖,因此能够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8、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原因是:(1)一般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够畅通无阻。(2)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种子传播。
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提供食物:我们食用的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等;(2)供人们观赏;(3)提供工业原料:如制造汽车轮胎的原料来自一种被子植物—橡胶树;(4)提供药材:如人参、枸杞、黄连、甘草、车前等药材都来自被子植物;(5)调节空气,净化环境: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释放氧气,还能美化环境。
2.2.1无脊椎动物
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分类依据:根据有无脊柱,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例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蝗虫
刺胞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
①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②结构特征:水螅大多体长0.5~1厘米,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口周围有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食物。体表(特别是触手上)有刺细胞,刺细胞是刺胞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水螅没有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刺细胞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代表动物—涡虫
①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②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大多数营寄生生活,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少数种类自由生活,如涡虫。
扁形动物寄生的特点: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虫动物
代表动物—蛔虫
①寄生生活: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②体形: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③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常见的线虫动物:除蛔虫外,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线虫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蚯蚓
①外部形态: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环带靠近前端。
②运动: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肠壁也有肌肉,肠可以蠕动。
③呼吸:体壁分泌粘液且密布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④食物: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2)常见的环节动物:沙蚕、蛭等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1)代表动物:蝗虫
①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每个部分分若干节。触角、足等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②蝗虫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
常见的昆虫和节肢动物
①蝗虫是昆虫,蜜蜂、蝉、蝴蝶、蚊、蝇等都是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
②节肢动物还包括:蜘蛛、蜈蚣、虾、蟹等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鲍、枪乌贼、扇贝、蜗牛等
7、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体表有棘,如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等
三、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1)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肥力;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2)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
(3)蜜蜂为植物传播花粉,还可以酿蜜。
(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与它分不开。
2、有害方面:蝗虫啃食庄稼引发蝗灾,降低农作物产量甚至造成绝产;蛾的幼虫取食植物。
3、在防治有害动物、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方面,人们应秉持科学的态度,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
2.2.2脊椎动物(一)鱼
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鱼的分类:(1)淡水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
海水鱼: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噬人鲨(俗称大白鲨)
3、鱼的主要特征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通过腮在水中呼吸。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鳍、鳃。
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①体形: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偏扁。
身体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身体中部有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②体表:有鳞片覆盖,其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能保护身体和减小游动时的阻力。
③游泳: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呼吸:①呼吸现象:鱼的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②呼吸器官: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呈鲜红色,是因为其主要组成部分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
鳃丝既多又细,有利于扩大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③呼吸过程: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就从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备注: CO2:二氧化碳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注:(1)鲶鱼、黄鳝等鱼类无鳞片。
(2)在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还有的用肺呼吸,如①鲸、海豚等哺乳动物;②海龟(爬行动物)
(3)海马、泥鳅、中华鲟属于鱼类
(4)名称中带“鱼”字却不属于鱼类的有:①章鱼、墨鱼、鱿鱼等软体动物;②娃娃鱼(两栖动物);
③鳄鱼、甲鱼等爬行动物;④鲸鱼(哺乳动物)
4、鱼与人类的关系:
(1)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
(2)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3)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①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②为了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肥育期的幼鱼,渔业法还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2.2.2脊椎动物(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
青蛙是由蝌蚪发育而来的。蝌蚪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青蛙无尾有四肢,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生活。
青蛙的身体一般呈绿色,生活在稻田、池塘、溪流边的陆地或水中等绿色的环境中,这种体色使青蛙不易被天敌发现,又便于捕食,有利于青蛙的生存。
青蛙的体表布满黏液,能够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青蛙的形态特征:
眼睛:大而圆
鼻孔: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鼓膜:可感知声波
前肢:较短,可支撑身体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①感觉: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以感知声波。
②呼吸: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用肺呼吸,但青蛙的肺结构 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③运动:青蛙的前肢较短,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④生殖:在水中产卵,水中受精。
青蛙适应两栖生活的特点:
青蛙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头部呈三角形;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后肢趾间有蹼。
青蛙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鼻孔(呼吸通道);用肺呼吸;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
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终生有尾)等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
代表动物—蜥蜴(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陆地上)
1.蜥蜴的形态:①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蜥蜴的四肢短小,跳跃能力一般较差,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③皮肤: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呼吸:用肺呼吸,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3.蜥蜴的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①雌蛙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②蜥蜴为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③受精卵较大,卵内含有较多的养料和一定的水分,卵表面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爬行动物:除蜥蜴外,常见的还有龟、鳖、蛇、鳄(如扬子鳄)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答:蛇虽然四肢退化,但身体表面覆盖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蛇符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蛇属于爬行动物。
青蛙和蜥蜴的比较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蟾蜍分泌的毒液制成蟾酥;牛蛙作为水产品被大量养殖,逃逸或放生到野外威胁当地的两栖动物、鱼类的生存。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人工养殖的鳖可以食用,鳖甲可以入药;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避役(变色龙)能捕食害虫。
2.2.2脊椎动物(三)鸟和哺乳动物
鸟
鸟是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类。
(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如图)
胸肌
长骨
(中空)
胸骨
鸟的翼和羽毛
鸟的骨骼
鸟的胸肌
鸟的外形
(1)鸟的外部形态
①体形: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中遇到的阻力。
②体表: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成排的大型羽毛。翼搏击空气,使鸟能高飞,或平稳滑翔。
鸟的内部结构
①骨骼:骨骼轻、薄,可减轻体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龙骨突。
②肌肉:发达的胸肌一端附着在龙骨突上,另一端附着在前肢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的生理特点
①消化系统:鸟类没有牙齿,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适应飞行时消耗大量能量的需要;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残渣就很快就形成粪便排出,以减轻体重,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
气管
②呼吸系统:用肺呼吸,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气管
肺
气囊
(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不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气囊
肺
双重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了鸟在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③循环系统:鸟的心跳频率高,血液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与飞行时消耗大量能量相适应。体温高而恒定。
④视觉:鸟的视觉发达,有些鸟能在疾飞中看清并捕食猎物。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胸骨愈合成为一块龙骨突;具有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运动;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心跳频率高,体温高而恒定。
4.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鸟、哺乳动物等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变温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等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限制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5.鸟的生殖:鸟进行体内受精,卵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6.鸟的主要特征是:体温恒定;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二.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哺乳动物体表:除了鲸、海豹等少数水生种类外,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哺乳动物的体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
①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②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幼崽,使幼崽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③意义: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哺乳动物的牙齿: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用于切断食物,犬齿用于撕咬食物,臼齿用于咀嚼食物。
比较兔和狼的牙齿分化:
①兔和狼的牙齿都有了分化: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两种;
狼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三种。②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与食性相适应:兔是草食动物,不需要犬齿撕裂食物,因此犬齿退化;狼是肉食动物,需要犬齿撕裂肉食,犬齿发达。
③牙齿分化的意义: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也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①特点: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②意义: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等的分化。
鸟、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鸡、鸭、鹅等是人类食物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②猫头鹰等是鼠类的天敌,有些鸟能捕食农业害虫。
③观赏,比如孔雀。
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鼠类猖獗会对农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②动物成为绘画和雕塑中的常客。
2.3.1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的概念: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数量多,种类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菌落的概念: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与琼脂混合。
高温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冷却:培养基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
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例如,打开培养皿,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盖好。)
恒温培养: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到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注:①加牛肉汁的目的:为细菌或真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②高温灭菌的目的: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③冷却的目的: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细菌和真菌。
④恒温培养的目的:为细菌或真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探究思路:①细菌和大多真菌是肉眼看不到的,因此,可以培养成菌落后进行观察。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接种的方式不一样。例如,检测手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可将手指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按一下。
③☆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提出问题:“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将这一问题转化成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为: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吗?
作出假设: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
实验步骤:①在三个培养皿底部分别贴上标签,并标记为甲、乙、丙。
②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一擦,在标记为甲的培养基上涂抹一下,盖上培养皿,用透明胶带封好周围;将手反复冲洗,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一擦,在标记为乙的培养基上涂抹一下,盖上培养皿,用透明胶带封好周围;丙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三套培养皿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进行恒温培养,每隔10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共观察3次。
④实验现象:甲培养皿中的菌落多,乙培养皿中的菌落少,丙培养皿中没有菌落。
得出结论:洗手前和洗手后相比,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多,饭前真的需要洗手。
(5)“高温灭菌”的原因:可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用“无菌棉棒”的目的: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
(注:空白对照是指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设置空白对照在动物实验及实验室研究中经常采用,以评定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及观察实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只有设置空白对照组才能说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说明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生活条件:
(1)无论在空气、土壤、水,还是在人体皮肤表面和身体的内部,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广泛分布。
一般条件:细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特殊条件:有些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氧气,如醋酸菌;有些细菌和真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2.3.2细菌
细菌的大小: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大类。
细菌的结构:
DNA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鞭毛
每个细菌在菌落中都是独立生活的,且都是单细胞的。
基本结构:细菌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
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特殊结构:有些细菌还有荚膜、鞭毛等结构。
细菌的营养: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细菌的生殖(细菌只有一种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①芽孢的形成: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②芽孢的作用:芽孢细胞壁厚,含水量少,对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是细菌为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休眠体。
③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恢复为正常的细菌细胞。(注: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只能恢复为一个细菌。这个过程中没有个体数目的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细菌形成芽孢也不属于它的生殖方式。)
(在医学上常将杀死芽孢作为灭菌成功的标准。)
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细菌个体微小,很容易被各种媒介携带。
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产生大量的个体。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恢复为细菌。
以上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①利用乳酸菌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醋酸菌制醋;利用棒状杆菌生产味精。
②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培养这种大肠杆菌,就可以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③有些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④清洁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菌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产沼气。
⑤人的肠道中也生活着很多细菌,它们大部分属于正常菌群,对人体没有危害,其中有些细菌还能够合成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有害方面: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有的使食物腐败变质,有的会引起传染性疾病,严重时会危及人和动物的生命。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使人和家畜患结核病;鼠疫耶尔森菌会引发鼠疫;链球菌可以使人患猩红热等多种疾病。
7.
与动物共有的是: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
与植物共有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
与动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3.3真菌
单细胞的:如酵母菌等
多种多样的真菌
霉菌:如青霉、曲霉、毛霉等
真菌
1.
多细胞的:
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灵芝、牛肝菌等
真菌的结构和生殖
芽体
观察酵母菌: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①观察工具:显微镜。②实验过程: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③实验现象:视野中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这就是酵母菌。有的酵母菌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染色观察: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
观察青霉:
放大镜观察:①实验过程: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②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青霉上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气生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孢子。
显微镜观察:①实验过程: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②实验现象:气生菌丝的顶端生有青绿色的孢子,呈扫帚状。
酵母菌是无色、椭圆形的单细胞生物,细胞有细胞核,还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还有明显的线粒体、液泡。
酵母菌的生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营养状况不好时进行孢子生殖。(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可在细胞上生出一个或多个芽体。)
4.真菌细胞的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还有线粒体、液泡等。
5.真核生物:真菌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6.青霉的两种菌丝:
7.蘑菇的结构:
(1)蘑菇的菌体组成:蘑菇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2)菌体: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伞状的菌盖组成。
8.真菌的营养方式: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9.真菌的生殖: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10.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方面: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使人患病,如手癣、足癣等;有的真菌引起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疾病,如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棉花枯萎病等。
(2)有益方面:香菇、银耳等可以食用;利用真菌可制作多种食品(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简单物质的过程就叫做发酵);利用真菌还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乙醇、甘油、蛋白质等,其中抗生素用来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拓展:①利用酵母菌可以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利用霉菌可以生产酱;
②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治病细菌引起的疾病,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治疗效果;
③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治病细菌产生耐药性。
1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然后被植物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2.细菌和真菌的名称判断: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此类字眼。
13.细菌与真菌的比较:
(注: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真菌在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孢子,一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除真菌外,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也进行孢子生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真菌都只能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单细胞的酵母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能进行出芽生殖。)
2.3.4病毒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病毒的种类:
病毒的形态大小: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
病毒的结构:(如图)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增殖: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增殖方式。(拓展:病毒在活细胞里进行的主要活动是繁殖后代,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
病毒离开活细胞以病毒颗粒的形式存在,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又会重新开始。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
(2)有利:①生产疫苗: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例如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
②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例如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死棉铃虫等。
③基因工程: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④治疗细菌性疾病:利用噬箘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特点,治疗一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例如利用绿脓杆菌噬箘体治疗烧伤后的感染(由绿脓杆菌引起)。
2.4.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的分类
(1)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发现它们共同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花、果实和种子。原因:与根、茎、叶相比,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出现得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形态结构比较稳定。
2.动物的分类
(1)动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殖方式。
(2)①无脊椎动物:包括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②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常见的动物归类:老虎、猫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壁虎属于爬行动物;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海马、鲨鱼属于鱼类;章鱼、鱿鱼属于软体动物;蜘蛛、蜜蜂属于节肢动物;海葵、海蜇属于刺胞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蛔虫属于线虫动物。
3.微生物的的分类
微生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是:
形态结构
2.4.2从种到界
分类等级
分类目的:弄清楚不同类群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依据: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
分类单位:生物分类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狼的分类单位:
5.桃的分类单位:桃在分类单位上隶属于桃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植物界。
6.生物不同等级分类单位的特点:☆
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彼此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分类单位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彼此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二.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1.种(物种)
(1)同一物种内的雌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间不能繁殖后代。
(2)一个物种是通过繁殖而来的自然群体,个体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生物的命名: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建立的)
每个物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用拉丁文斜体字书写,其中属名的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种加词第一个字母须小写,种加词后面还常附有命名者的姓名等信息(也可省略)
科学方法:调查
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
调查的一般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3)如实记录调查情况(4)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常用的调查方法:(1)全面调查,例如人口普查(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不能有遗漏);(2)抽样调查,例如调查某市中小学近视发生情况(应注意抽取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组织名称
组成
结构特点
功能
分布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
细胞排列紧密
保护、分泌等
多分布在体表和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等处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细胞呈纤维状
能够收缩、舒张,使机体产生运动
包括平滑肌、骨骼肌、心肌,骨骼肌多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多分布在胃、肠等器官里,心肌分布在心脏壁内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构成
神经细胞有突起
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结缔组织
种类多,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名称
细胞结构特点
功能
分布
分生组织
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芽尖的分生区、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
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
保护内部结构
位于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
薄壁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较大
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组织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果实和种子中的薄壁组织细胞能够储存营养物质
植物体内分布最广泛,主要分布在各器官的内部
输导组织
细胞上下连接,形成中空的管道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根、茎、叶等处的导管、筛管等
机械组织
细胞壁厚
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能使茎叶具有较强的韧性
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等处
项目
植物
人或高等动物
细胞
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无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组织
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四种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系统
无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人体或高等动物体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或高等动物体
相同点
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类群
生活环境
结构
生殖
藻类
主要分布在水中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孢子
生殖
苔藓植物
大多生活在陆地的潮湿环境中
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没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
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种子类型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不同点
子叶两片,无胚乳
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子叶一片,有胚乳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类群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不同点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形态结构:有根、茎、叶和种子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形态结构: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相同点
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
常见种类
松、柏、杉、银杏、苏铁
桃、杏、柳、玉米、菜豆、水稻、荔枝等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比较小
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有白、黄、红等不同颜色
真菌
比细菌菌落大
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可呈现白、红、褐、绿、黑、黄等颜色
菌丝类型
生长位置
生长方向
作用
气生菌丝
营养基质表面
向上
顶端生有孢子,繁殖后代
营养菌丝
营养基质内部
向下
从营养基质中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项目
细菌
真菌
结构
相同点
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不同点
①菌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
②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①少数菌体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多数菌体由多个细胞构成,属于多细胞生物
②有成形的细胞核
营养方式
细菌无叶绿体,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生活方式为寄生或腐生。
真菌无叶绿体,所有真菌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生活方式为寄生或腐生。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绝大多数为孢子生殖
病毒种类
寄生细胞
举例
动物病毒
人和动物细胞
腺病毒、流感病毒、HIV、新型冠状病毒
植物病毒
植物细胞
烟草花叶病毒
噬箘体
细菌细胞
大肠杆菌噬箘体
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举例
使人患病
SARS、流感、艾滋病、肝炎、手足口病、埃博拉出血热等
使动物患病
口蹄疫、禽流感、鸡瘟
使植物患病
小麦丛矮病、烟草花叶病
等级
分类单位
依据
界
动物界
无细胞壁,异养,能自由运动,对刺激反应灵敏等
门
脊索动物门
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胎生、哺乳
目
食肉目
具有尖锐的犬齿
科
犬科
面部较长,吻端突出,爪钝而不能伸缩
属
犬属
身体较长、眶间部显著隆起
种
狼种
体型较大
相关学案
苏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共16页。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使用显微镜 ,植物细胞,细胞的生活,单细胞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