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学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2.1 有理数获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1.2.1 有理数获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内容
本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2有理数第5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2.内容解析
本小节教材首先由复习0及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过渡到任意两个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中.具体是由某地一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比较,过渡到画数轴探究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借助于数轴,容易得到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和负数,负数小于零,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目标解析
由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得到:在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进而得到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和负数,负数小于零,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要注意借助于数轴,以及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来帮助理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小学已经学习过正数与正数的大小比较,初中阶段利用数轴,可看出正数>0;负数负数.引入有理数后,其实关于数的比较大小,无非是新增了负数与负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这个新知识,这与学生以前的认知不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的思维定势中.学习有理数的比较大小的关键是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要让学生结合数轴理解这些结论,而不是死记硬背.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探究新知
问题1:图1给出了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其中最低的是 ℃,最高的是 ℃.你能将这14个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
(-4;+9.)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发现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追问:我们把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的话,我们看看他们在数轴上呈现什么规律?
(①数轴上的数由左到右是从小到大排列;②数轴上的数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6页的图,并回答相关问题,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通过比较,学生交流后,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问题2:说一说,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步骤.
((1)先在数轴上用点表示;(2)再根据排列的顺序确定大小.)
问题3: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并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 绝对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 绝对值优秀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1.2 有理数1.2.4 绝对值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及情境引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