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A4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6496087/0-17337179096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A4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6496087/0-17337179097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A4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6496087/0-17337179097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A4,共6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48分)
1. 凤凰是中国先民崇拜的祥兽之一,在距今5000-74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湖南怀化高庙遗址、辽宁辽河流域牛河梁遗址等,都出土了刻画有本地特色的凤凰图案或者凤凰样式的文物。此现象说明( )
A. 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B. 民族相互交融趋势形成
C. 中华远古文化辉煌灿烂D. 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出现
2. 商周时期国家疆域辽阔,地区间语言差异较大。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天下,以王畿地区方言定为官方“标准音”,称为雅言,要求各地诸侯之间的礼尚往来及诗文创作皆用雅言。该做法( )
A. 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B. 消除了不同方言的障碍
C. 增进地区间文化认同D. 推动了西周文化的繁荣
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墨家主张尚贤,选贤任能;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恢复西周统治B. 重构社会统治秩序
C. 学术文化繁荣D.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4. 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改变了嬴政的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这一改变( )
A. 表明君主社会责任感增强B. 揭示民本思想具有历史渊源
C. 强化了秦国统一的人才优势D. 反映贵族政治依旧影响巨大
5.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42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削弱三公权力;提高尚书台地位,协助皇帝决策,这些做法( )
A. 发展了地方的权力B. 否认了三公的权力
C. 扩大了中央的权力D. 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6.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填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该著作( )
A. 革新了传统牧业技术B. 反映了农本经济现状
C.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融D. 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
7. 下图为隋朝运河与粮仓示意图,据此可知隋朝( )
A. 南北经济交通加强B. 人口增长压力缓解
C. 政治版图不断扩大D. 城市规模空前扩大
8. 唐中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和营田使,负责军需物资管理和屯田事务。随后,节度使变又兼领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这( )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控B. 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C. 表明君主专制得以加强D. 导致地方权方的过度膨胀
9.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 )
A. 文化现象与人才选拔相关B. 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 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实D. 社会流动性壁垒完全打破
10.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这表明北宋政治特征是( )
A. 分工明确 制度先进B. 中央集权 强干弱枝
C. 吏治腐败 内乱不已D. 言路畅通 文人政治
11.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外商人交易“动即千万贯”。学者郭正忠推算宋朝进出口额与财政总收入之比约为1:5。由此可见,宋朝( )
A. 海外贸易非常繁荣B.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 政府重视官方贸易D.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2. 北宋学者蔡襄指出:“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南宋学者叶绍翁也指出自己所处的时代:“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这( )
A. 是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结果B. 与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相关
C. 反映了宋朝门第观念淡化D. 体现了社会控制力度的松弛
13. 元中期,岭北行省的和林地区“度地立两仓,种粟以待来者……(称海)重为经理,岁得米二十余万斛。益购工治器,择军中晓耕稼者,杂教部落。又浚古渠,溉田数千顷。谷以恒贱,边政大治”。这( )
A. 导致了边疆地区向内地移民B. 缘于政府重视边疆的开发
C. 根除了边疆地区的土地兼并D. 促使边疆民族矛盾的激化
14. 下表为明代沿海地区主要海防卫所城池的数量统计。由此可见,明朝的海防布局( )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A. 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B. 体现了海防意识开始觉醒
C. 突破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D. 反映出东南沿海形势严峻
15. 明中期,常熟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人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果木蔬菜,……农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由此可知,明中期( )
A. 乡村对城市市场的依赖性增强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江南等地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盛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6. 清初大家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模拟《几何原本》来编写,突出其写作的逻辑性;清中期数学家焦循,赞同利玛窦提出的“地圆说”,并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学研究。由此可见,当时的知识分子( )
A. 致力于西学的广泛传播B. 主导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C. 拓展了儒学的研究领域D. 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状况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第三次为宋辽金元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个时期,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因与汉族长期错居杂处,在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与汉族形成了共同的经济体制,最后多融合于汉族。而在南方,由于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及少数民族出居平地,也造成某些杂居局面,使一部分与汉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也有一些迁居或以其他途径进入民族地区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族交融因素。
(2)观察材料二的四幅图片,提炼一个论题,运用古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三省长官都可以称之为宰相,行使宰相的职权,讨论国家政事。同时,在运行三省六部制的过程中,各项政务工作开展、各项审议和批准工作都形成了分层负责的基本情况,并且各层掌握不同的权限,按照特定的程序运行工作,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这样就促进了皇权的强化,利于最大限度控制政令失误问题的出现。
——摘编自裴海鑫《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思考》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特点及影响。
地区
辽东
山东
北直隶
南直隶
浙江
福建
广东
千户所城数量(个)
9
23
22
20
32
19
5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A4,共12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科学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