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两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两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选项是对常见事物的有关(物理)数据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08mm
B.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是1.60dm
C. 课桌的高度约为120dm
D. 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2.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2∶3B. 3∶2C. 1∶6D. 6∶1
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D. 地震、火山喷发都伴有次声波
4.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
5.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 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6. 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中,正确的是( )
A. 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 我们说地球时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
C. 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但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丙以乙为参照物,丙一定是运动的
D. 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
7.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南运动,看到乙车向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8.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或意义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快
B. 一个物体的速度大,表示其单位时间运动路程长
C. 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D. 15℃时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表示的意义是:声音在15℃时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为340米/秒
9.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上升、下降、静止都有可能
10. 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A. 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 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 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 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11.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读数粗心可能导致误差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12. 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
C. 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二、多选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
13. 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常我们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 参照物就是我们选做标准的物体,以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 选取不同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D. 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静止的
14.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 蝙蝠用超声波捕蚊虫
B. 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C. 渔民利用声呐捕鱼
D. 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5. 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6. 下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B.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要正对观测点,且视线与尺面垂直
C. 使用刻度尺时,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尺要放正
D.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刻度尺的最左端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17. 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C. 经过9秒,甲车运动3.6米
D.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
18.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 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大
B. 整个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大
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19.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分析表格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B. 声速大小跟物质种类和温度都有关
C. 敲击长铁管的一端,另一端可以听到2次敲打的声音,且第一次是空气传声
D. 声音在铜棒和水中传播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可用图像表示,其中图线b表示的是在水中
三、实验题(每空1分)
20. 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明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______,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小明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______.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________.
21.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中,小明用塑料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用适当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表明:发声的塑料尺在________.
(2)然后用较大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变大.这一现象表明: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系.
(3)再改变塑料尺伸长桌面长度,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发出声音的高低均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系.
22.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cm ;tBC=______s;vAB=______m/s;vBC=__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是在做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填空题(每空1分)
23. 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__的.它绕地心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
24. “十一”假日,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 __________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 ___________为参照物。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___________h。
25.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分别是 _____和 _____;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26. 如下图所示,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 cm;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 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
27.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_______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28. 音乐晚会上,吉他选手用力拨琴弦时,琴弦的振幅较大,发出的声音 ______ 较大;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 ______ 响度大, ______ 的音调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29. 如图是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关系图像,求:
(1)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兔子到达终点时,乌龟跑了多远(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30. 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
(1)军队前进的速度;
(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31. 一辆汽车车正在以一定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当行驶至甲地时向着这座山鸣笛一声,已知甲地距离大山800m,4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是多少米?
(2)求汽车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介质
声速v/(m/s)
介质
声速v/(m/s)
空气(0 ℃)
331
水
1500
空气(15 ℃)
340
铜(棒)
3750
空气(25 ℃)
346
铁(棒)
52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两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玉溪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与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