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四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第1页
    四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第2页
    四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入文—“心”字打开一扇门,读文—由“弃”到“还”意蕴深,品文—“ 感”字表情见“磨”意,拓文—“ 恒”在心中杵化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重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入文—“心”字打开一扇门
    师:中国的汉字中有一个字特别神奇,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且伴随我们一生,这个字是——(板书:心)
    师:请同学们用“心”来组一个字。
    生:想。生:念。
    师:哪里想?哪里念?
    生:心里。生:愁。 生:急。 生:惑。
    师:忧愁,着急,疑惑……这些情感都来自哪里?
    生:心里。生:感。
    师:古人说:受之于外,感之于——
    生:心。
    师“:心”其实还有一个变形。(板书:忄)
    生:竖心旁。
    师:谁来用竖心旁组一个字?
    生:“快乐”的“快”。
    生:“吃惊”的“惊”。生:惭。
    生:怕。生:恨。生:悔。生:悼。
    ……
    师:你们所说的这些情感都来自哪里?
    生:心里。
    师:其实“心”还有一个变形。(板书:忄)
    师:在哪里见过?
    生“:添”字的右下方。
    师:对。“添”的右半边“忝”字常用作自谦,比如“忝为人师”,就是说“我做你的老师其实自我感觉才能不够,心中很惭愧”。是哪里觉得惭愧?
    生:心里。
    生:恭敬的“恭”。生:羡慕的“慕”。
    师:我对你的恭恭敬敬是从哪里产生的?
    生:心里。
    师:爱慕、羡慕,都是哪里“慕”?
    生:心里“慕”。
    师:所以,这个“心”字特别重要啊!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跟“心”有关的故事。
    二、读文—由“弃”到“还”意蕴深
    师:《铁杵成针》这则小古文,我先请两位同学来读。左半边一位同学,右半边一位同学。(出示课文)
    (两生读)
    师:两位同学读得不错。只有一点点瑕疵,我先不告诉你们,一会儿我们再说。先看课文是不是先介绍了一处地方?大家一起读—
    生:(齐)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师:什么山?生:象耳山。师:什么水?生:磨针溪。
    师:好,象耳山下磨针溪。介绍完地方,课文又介绍了和这个地方有关的一个—
    生:故事。
    师:故事有很多种,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传说故事……我问你,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生:是。
    师:是吗?作者明明告诉你了,这个故事是—
    生:传说故事。
    师:何以见得?
    生:“世传”就是传说故事。师:对,它是一个什么故事?生:传说故事。
    师: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文本里找到信息。它是个传说故事,那两个字叫——
    生:世传。
    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人物。一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
    生:李白。
    师:另一个是谁?
    生:老媪。
    师:老媪,就是一位老奶奶。其实,那个老奶奶一共就说了一句话,三个字——
    生:欲作针。
    师:她就做了一个动作——
    生:磨。
    师:来,我们做做这个动作—(生做磨铁杵的动作)
    师:看到她在磨针,李白做了一件事情。也是一个字—
    生:问。
    师:对!问完了,李白做了什么呢?
    生:还卒业。
    师:李白做了什么?
    生:(齐)还卒业。
    师:“还卒业”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回去完成了学业。师:“还卒业”到底是一件事
    还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
    生:还。
    师:第二件事是——
    生:卒业。
    师:文言文的标点是我们后人根据文意加的,古人写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标点。我们再来读,把两件事分开——
    生: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师:大家一起读全文——
    (生齐读)
    师:这个故事,其实你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请一位同学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生:有一个小溪叫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还没读完就走了。他路过小溪时,看到一个老奶奶在磨铁杵,他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了,就回去继续学习。
    师:他,是谁?她,又是谁?
    (生愣住了)
    师:我给你提个意见,我们讲故事的时候, 表述不能讲太多 “他”(她)。“他来她去”的,人家就 “他”糊涂了!(生笑)我们要在中间适当地加上称呼或者名字,这样的话听的人才能明白。来,你重新说一遍—
    生:象耳山下有一个磨针溪,传说李白在山里读书,还没读完就走了。路过小溪时,他看到了一个老奶奶在那儿磨铁杵。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干什么?”老奶奶说:“ 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被老奶奶的行为感动了,就回到山里,努力学习,完成了学业。
    师:他讲得清楚不清楚?
    生:清楚!
    师:非常好!我们讲故事,还要注意人物要在这个故事的环境里,不要穿越到现在。上次有个同学讲这个故事,竟然说李白问老奶奶:“你为什么不到附近的超市去买针,而非要磨针?”后来我就告诉他:“不要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去想象、质疑古人的生活。”《愚公移山》非要问他为什么不搬家,非要搬山?《鹬蚌相争》要去抬杠:鹬和蚌你夹我的嘴,我夹你的嘴,它们怎么说话呢?这叫作抬杠,不是真的学问。同桌相互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互相讲故事)
    师:古人写文章有一个特点,字特别少,含义特别深。所以讲这个故事的过程需要我们抓住一些字词去想象补充画面。我们想象一下,在这个故事中,李白都经历了什么?他会有哪些表情?他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师:我们先来理一理:李白在山中读书,他做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生:弃。
    师:就是弃学。学习太难了,李白想逃学放弃。一个字——
    生:弃。
    师:然后见老媪磨铁杵,他怎么做?
    生:问之。
    师:对!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问。
    师:问完了,之后呢?
    生:他“还卒业”。
    师:哪里就直接“还卒业”了?听到老媪的话,他—
    生:感。
    师:然后才是——
    生:还!
    (师板书:弃、问、感、还。出示课文,“弃、问、感、还”四个字加粗变红。)
    师:李白一共做了四个动作,弃、问、感、还。
    师:这就是李白的经历。其实,我们还应该想象人物的表情。我想,李白在“弃”的时候,李白在 “问”的时候,李白在“感”的时候,李白在“还”的时候,他都会有不 同的表情。同学们再轻声默读课 文,读着读着,你就会看见李白的 表情了。
    (学生边默读边揣摩、想象,有的学生还模拟做出各种表情。)
    师:谁发现了藏在文字背后的表情?
    生:李白一开始他先“弃去”,结果最后就“还”了。
    师:这是过程,不是表情啊。你没看到李白弃去时的表情。(对另一生)你告诉我。
    生:我认为他“弃”的时候,肯定是觉得读书太无聊了,就逃学了。他逃学时候的表情我觉得可能有两种:一种是高兴的,不用再学了;另外一种就是厌烦的,心里还在说:“学习太难了,太枯燥了!”
    师:他看到了李白“弃”的时候厌烦的表情。那么,当李白“问”的时候,看到老奶奶拿着铁杵要磨成绣花针,他又是什么表情?
    生:李白一脸疑问。生:李白难以置信。
    师:一脸疑惑—李白的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什么?
    生:问号。
    师:李白回山的时候,也就是“还”的时候,你猜是什么表情?
    生:“还”的时候他想着要刻苦学习,长大有出息。
    生:“还”的时候他下定决心,想着一定要努力学习。
    师:他内心的想法我知道了。脸上什么表情?生:坚定。生:坚决。
    三、品文—“ 感”字表情见“磨”意
    师:刚才我看到了故事中藏着的人物表情—李白“弃”的时候是厌烦,“问”的时候是疑惑,“还”的时候特别坚定,其实最难的那个字是“感”。李白其实在“问”过之后,看看铁杵,想想绣花针,看看老媪,想想自己……他的内心活动一定是很激烈的。
    师:(左手举起话筒)这个是什么?
    生:(醒悟)铁杵。
    师(:右手拿起一支粉笔)这个是什么?
    生:(齐)绣花针。
    师:真实生活中,铁杵和绣花针的差别可比话筒和粉笔的差别大得多了。我们且把它们看作铁杵和针,你就是李白,看看铁杵,想想针,你没有想法吗?
    生:这个铁杵真的可以磨成针吗?
    生:铁杵磨成针,这得需要多久才能磨成呀!
    生:(指着“ 铁杵”, 再指着“针”)它(铁杵)真的可以磨成它(针)吗?这是不可能的吧?
    师:看看,李白怀疑了,他的表情是—
    生:惊讶。 生:不相信。
    师:很惊讶,很好奇,不敢相信。大家看我,我就是那个谁?
    生:老媪。
    师:我做什么动作?
    生:磨针。
    师:(做出慢慢“磨”的动作)看看我的动作,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由它(铁杵)到它(针)就差一个字——磨。(板书:磨)
    师:“磨”的时候每天磨下去的多不多?
    生:不多。
    师:甚至肉眼根本看不到。但是每天其实都“磨”下去了,有没有?
    生:有。
    师:这个就叫“日不见进—每天好像都看不到进步;每日都进——每天其实都有变化”。
    师:如果我们把“磨”和“心”联系起来,其实坚持不断地“磨”的背后藏着一个词语—
    生:持之以恒。师:一个字—生:恒。
    师:[板书:磨(恒)]看了铁杵,看了针,看了老媪,下面该看看——
    生:自己。
    师:李白看看自己,聪明的他会想到什么?
    生:我觉得他当时会很愧疚。
    师:为什么?你把他的想法告诉我们。
    (生未能表达清楚)
    师:李白读书这件事情,就好像老媪在干什么?
    生:磨针。
    师:老媪的铁杵好比是——
    生:铁杵好比是李白读书时遇到的艰难。
    生:李白读书也可能每天似乎都看不到进步。
    师:老媪磨成的针就好像是—
    生:学业成功了。生:学习的成就。
    师:对啊,只有战胜了它(铁杵),才能得到它(针)。这中间最重要的动作是—
    生:磨。
    师: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
    生:磨针的过程。
    师:老媪还在磨针,李白却做了一个动作—生:弃。
    师:惭愧不惭愧?
    生:惭愧。
    师:李白真聪明!他看看铁杵想想针,看看老媪想想自己,最后是怎么决定的?
    生:要回去好好读书。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师:我们还原了李白“感”的过程——“问”之后,李白先是特别惊 讶,后来他陷入了沉思,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最后特别的惭愧。我们 读懂了李白“弃”的厌烦,“问”的疑 惑,“还”的坚定,更读懂了他“感”的心路历程。下面我们来读,你们 以前都是有感情地读,今天我们要 “有表情地读”。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读。他读的时候,我们要看他 的表情,(指板书)读到“弃、问、感、还”的每一处,他就会通过表情把 李白的内心表现出来——这就叫 有表情地读。好,开始!
    (生有节奏地读,但没有表情变化。)
    师:他有表情吗?
    生:有。(众笑)
    师:(气乐了)他这是无声的表情啊!(生笑)我们来想想:开始李白是有些厌烦的,然后很疑惑,然后—(做出看铁杵、看针、看老媪、看自己的动作)你们班哪个同学表现力最强?来挑战一下!
    (生推荐刘梦然读,读得有节奏,表情夸张。生鼓掌。)
    师:这个孩子读得真好!可是这个场上还有一个人读得更好,那就是—我。(众笑)张老师来读一读,你们看看张老师的表情好不好,注意要“有表情地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脸上厌烦的表情)。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一 脸疑惑),曰:“欲作针。”(较长停 顿,看看“铁杵”,看看“针”,看看 “老媪”磨的动作,看看“自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右拳举起作坚定的手势)。
    (全场鼓掌)
    师:来,一起试试。
    (生加上动作和表情读)
    师:[出示:磨(恒)]刚才我们其实就读懂了两个字,第一个是动作,叫什么?
    生:磨。
    师“:磨”背后的那颗心是哪个字?
    生:恒。
    师:一个人的“感”,一个人的 “悟”,一个人的觉醒,主要在于他的——
    生:心。
    师:一个人的“磨”,一个人的 “恒”,一个人的坚持,也主要在于他的——
    生:心。
    四、拓文—“ 恒”在心中杵化针
    师:好,下面是考验你们的时刻,请一位同学来读。(出示)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生读)
    师:他负责读,你负责解释——
    生:从前,有个孩子叫车胤,他努力学习,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他家里贫穷不经常得到灯油,夏月就把布绢做成布袋,再把几十只萤火虫装在布袋里照着书看,每天晚上都是这样。
    师:“以夜继日”,你重说最后一句——
    生:从晚上一直读书到早上。
    师:车胤家贫,读书无油,采取的办法是囊萤,这个可以听懂吧?那我告诉你,车胤其实也在“磨”,也有“恒”。你告诉我:在这个故事里,哪几个字在说车胤的“磨”?
    生:以夜继日。
    师:对,“以夜继日”也叫“夜以继日”,他不停地学习,就是在磨针。第二关挑战又来了—(出示)
    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生读)
    师:谁看懂了这个故事?
    生:孙敬字文宝,他特别好学,早上阅读不休息。
    师:晨是早上。夕是什么?
    生:晚上。
    生:他早晚读书不肯休息。在自己疲倦想睡觉的时候,拿绳子系在头上,然后再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屋檐上,后来做了大学问家……师:古人的头发很长啊,把这
    个头发绑起来,绑到屋梁上,只要他瞌睡一打盹儿,绳子就扯着头发,就疼了呀,一下子就吓跑了瞌睡虫!这叫“头悬梁”。好,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个故事里也有四个字在说孙敬的“磨”,大家一起读——
    生:晨夕不休。
    师:车胤和孙敬以及李白都特别好学。下面张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反面典型,这个孩子叫方仲永。张老师来读,看你能不能猜出文章的意思。(出示)
    伤仲永
    方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师“:方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方仲永几岁?
    生:五岁。
    师:他读过书吗?
    生:没有。
    师:但是忽然有一天,你指个东西让他作诗,他马上就会做,而且做得非常好。大家读第一句——
    (生读)
    师:第二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邑人奇之”,就是同乡人觉得这个孩子是奇才啊!“宾客其父”,就是看子敬父了,觉得他爸爸也很厉害,就对他爸爸高看一眼,用贵宾之礼对待他。“或以钱币乞之”,他们拿钱要买的是什么?
    生:买方仲永作的诗。
    师:对了。下面一句话是考验你的猜读水平,你注意听啊。“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你猜这个爸爸做出了什么行为?
    生:就是觉得有吃有喝,就没有让这个孩子继续学习了。
    生:天天让他出去作诗赚钱。生:天天给别人做诗。比如别人随便指了个东西,然后就让他作诗,他每天都这样,导致他的学业跟不上别人了。
    师:一作诗人家就给钱,钱来得多快。他爸爸就带着他每天都在十里八乡给人作诗,人家给点钱。方仲永还学习吗?
    生:不学了。
    师:从此不学了啊。“余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十二三岁时的他跟传说中的那个神童符合不符合?
    生:不符合。
    师:“又七年,问焉”后面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大家一起来读—
    生:“泯然众人矣”。
    师:什么意思?你猜。
    生:可能是众人不再让他作诗……
    师:不是。你猜。
    生:我猜是他的诗退化得跟众人都写得差不多了。
    师:跟一般人完全一样了,再也没有什么神童奇才了。
    师:方仲永可惜不可惜?
    生:可惜。
    师:怪谁?
    生:怪他爸爸。
    师:还怪谁?
    生:还怪他自己。
    师:归根到底的原因,三个字,告诉我—
    生:不使学。
    师:刚才我们学了李白、孙敬和车胤三个孩子的故事,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字—
    生:磨 !
    师:李白的“磨”在于—
    生:感其意,还卒业。
    师:车胤的“磨”在于——
    生:以夜继日。
    师:孙敬的“磨”在于—
    生:晨夕不休。
    师: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废铁是怎样炼成的。神童的夭折在于三个字——
    生:不使学。
    师:他还磨不磨?
    生:不磨。
    师:我们来看看古人讲的关于 “恒”的那些话——(出示)请同学分别读下面的句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王充
    生:(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师:哪个字在说“磨”?生:积。
    生:(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师:哪几个字在说“磨”?
    生:锲而不舍。
    生:(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师:哪几个字在说“磨”?生:冻。生:穿。
    师:下面还有一位当代名人说的一句话,大家一起读——(出示)不怕慢,只怕站;兔子睡觉,乌龟夺冠。
    (生读)
    师:你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但是你们不知道这个当代的名人是谁吧?(出示)
    不怕慢,只怕站;兔子睡觉,乌龟夺冠。——张学伟
    生:(笑)张老师您!
    师:可惜张老师不是名人,张老师只是个人名。但是,张老师这句话里面也有一个字在说“磨”的艰难,哪个字?
    生:慢。
    师:一起读一读张老师这个人名的“名言”——(生读)
    师:最后张老师跟大家说几句话。你们见过喷泉吧?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退路;滴水之所以穿石,就在于它的——
    生:坚持。
    师:小鸟从来不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从来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
    生:翅膀。
    师:所以,同学们,“绳锯木断、滴水穿石、铁杵成针”,这才是我们学习应该有的样子。张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今天都向李白学习,向孙敬学习,向车胤学习,长大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长出一双隐形的翅膀,展翅高飞,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磨(恒)]最后我们一起再做做这个特别有意义的动作。
    (师生一起做“磨”的动作)
    师:我们再读读这个特别重要的字——
    生:恒!
    师:下课!

    相关教案

    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交流,教学过程,板书:弃,板书:逢,板书:卒,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再读感悟,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