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第1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第2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丰富的数据世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丰富的数据世界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
    2.初步经历用不同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3.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4.了解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初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难点:初步整理、分析数据.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情境引入】
    教师活动:将生活中常见的数据以图片形式展示,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举出更多例子,进而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据!

    计步器记录的行走步数、距离 天气预报的天气、温度
    导航系统结合实时交通路况提供不同路线的距离
    你的周围还有哪些数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有用的信息?
    设计意图:从实际情景出发,使学生切身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尝试思考】
    1.收集你所在班级全班同学的性别、身高、体重、左右眼视力、肺活量、立定跳远成绩、课间操成绩、美术成绩、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一周内每天到校所用时间等数据,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整理.
    思考:我们平常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预设:
    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试验,利用搜索引擎输入你需要的关键词查找资料等.
    2.小亮收集了他所在班级全班同学的上述数据,并将部分数据整理得到下表.
    在你能从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从表中可以得到信息如:从表中可以得到 30名同学的身高、体重、立定跳远成绩、到校所用时间的具体数值,美术成绩的等级等.
    (2)根据上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用表中的数据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吗?
    预设:如30名同学的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美术成绩优秀的有多少人?全班同学采用的交通方式有哪些?能用表中的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思考交流】
    对于七(1)班全班学生部分数据表,如果关注全班学生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到校所用时间,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全班学生上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交通方式?如何表示全班学生上学所采用交通方式的情况?
    预设:交通方式有:私家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公交车、地铁、步行.可借助列统计表或画统计图来表示全班学生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的情况,进行数据的整理.
    (2)学号为1的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到校所用的时间相同吗?预测一下,他下周一到校需要多长时间?其他学生有类似的规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预设:由图表知不相同,周四16min,其余15min.根据他周一至周五每天到校所用的时间基本都是15min,预测下周一到校需要15min.其他同学有类似的规律,如学号为1的学生基本都是10min.
    对于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到校所用时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建议?与同伴进行交流.
    由图表知,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为地铁+公交车的所用时间较长在25~35分钟左右;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为步行,自行车的时间在5~15分钟;
    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为私家车时间在10~20分钟;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数据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中初步体会处理数据的过程,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发展数据观念.
    【尝试思考】
    对于七(1)班全班学生数据表,如果关注全班学生的身高,那么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
    (1)全班学生最高身高是多少?最矮呢?出现次数最多的身高数据是哪个?全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数是多少?
    预设:全班学生最高身高为176 cm,最矮身高为148 cm,
    出现次数最多的身高数据是164 cm出现4次,
    全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数约为164 cm.
    (2)你能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吗?在你画的统计图中能找出(1)中要求的各个数值吗?
    预设:统计图我们熟悉的有:
    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扇形图.
    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能找到最大和最小,无法找到各个数值.
    (3)图①和图②都是根据七(1)班全班学生部分数据表中的身高数据画出的统计图.你能从这两幅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两幅图与你画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散点图:用点的密集程度和变化趋势表示两指标之间的直线或曲线关系.
    直方图:数据分布在各个小组内的个数,体现了数据在整个取值范围不同连续小区间内数量分布的密集程度.
    如图①根据点的集中程度可以发现身高次数最多为164cm,
    全班学生最高身高为176 cm,最矮身高为148 cm,也可以看出每个身高具体人数;
    图②可以发现160~165 人数最多有9人,165~170有8人,身高在145~150 cm,150~155 cm的人数最少等;全班学生最高身高为176 cm,最矮身高为148 cm.
    提问:经过上面学习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有哪些方式?
    预设:数据的描述方法有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
    ①统计表: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整理、归类,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数据排列起来,制成表格,这种表格叫作统计表.
    ②统计图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还有散点图,直方图等.
    【思考交流】
    (1)你对数据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预设:数据其实就是我们周围所有东西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数字,比如你的身高、体重,或者是名字,比如你的名字,还可以是图片、声音等等.
    (2)为了利用数据作出决策,一般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
    预设: 为了从数据中获取信息,一般可以通过收集、整理 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或作出决策.
    概念引入:
    数据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上述问题中呈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有的是用数值表示的,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到校所用时间等,我们把这类数据称为定量数据;
    有的不是用数值表示的,如学生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学生美术成绩(等级)等,我们把这类数据称为定性数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感受众数的意义和频数直方图的雏形,通过例题和练习了解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概念和数据处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先可以尝试自己做一做,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与整理.
    例1 小辰收集了班里全体同学每周做家务的时间数据,并整理得到下表:
    (1)这个班里的同学每周做多长时间家务的人最多?做多长时间家务的人最少?
    (2)请你根据以上的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
    解:(1)每周做3h家务的人最多,做0h或1h家务的人最少.
    (2)答案不唯一.如从表中可以得出该班同学每周做家务的时间不足2h的有10人,有的同学甚至一点也不做,该部分同学应该在保证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要留更多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例2 以下表格内容是对某年级部分班级团建活动安排的统计数据,
    其中定量数据有___________,定性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人数、日期是定量数据;班级、地点、团建形式是定性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巩固所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巩固新知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下面哪些数据是定量数据,哪些数据是定性数据?
    (1)春节档某部电影大年初一当天的票房;
    (2)你们学校所有教师的学历情况;
    (3)全班同学家养的宠物种类及数量.
    答案:(1)定量数据;(2)定性数据;(3)宠物的种类是定性数据,数量是定量数据.
    2.你收集的数据中还有哪些是定量数据,哪些是定性数据?
    解: 答案不唯一.
    例如定量数据:心率、血压、肺活量等;
    定性数据:空气质量情况等.
    3.为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某学校在全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1000名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根据竞赛成绩将各年级合格人数绘制了如下所示的统计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七年级学生的合格率最高 B.九年级学生的合格人数最少
    C.八年级学生的人数为330人 D.九年级学生的合格率为32.2%
    答案:B.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重点知识,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环节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教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丰富的数据世界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丰富的数据世界精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丰富的数据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丰富的数据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教学建议,对应训练,课堂总结,知识结构,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1 数据的收集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1 数据的收集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收集数据的方法,统计活动的一般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