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改编试卷-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四川专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真题改编试卷-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四川专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
2.(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能自身发光或者正在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光源,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量。
3.(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 在应急救援、空投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是 。
5.(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量体温、烤烙饼、热敷,它们的传热方式都是 。
6.(23-24五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绵延的群山、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等。
7.(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我国地形多样,西藏是( ),四川是( )。(填“盆地”或“高原”)
8.(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我们的运动系统由骨、( )和( )共同组成。
9.(23-24五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 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是地壳岩石经过风化后沉积形成的; 由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
二、判断题
10.(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就很快下降,这是秋天的特征。( )
11.(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铜、铁、铝、钢、塑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
12.(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大脑具有记忆、情绪、语言、书写、运动、认知等功能。( )
13.(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温度、水、风,不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状。( )
14.(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
15.(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物体发光,不需要能量。( )
16.(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我们在交流实验得失时,应该谦虚地听取大家提出的建议。( )
17.(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脊髓一般不会受损,可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运动。( )
18.(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我们巴州区沙漠的面积远远多于森林面积。( )
19.(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表面是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要好。( )
三、选择题
20.(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 )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A.春分B.清明C.立春
21.(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 )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A.亚马孙河B.黑龙江C.长江
22.(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人的起跑时间有快有慢,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 )秒。
A.0.1-0.2B.0.2-0.3C.0.3-0.4
23.(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 )不是人造光源。
A.开启的电灯B.点燃的煤灶C.天空的恒星
24.(23-24五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 )。
A.变软B.没有变化C.变硬
25.(23-24五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若在考试前夜感觉到压力比较大,以下方法不适合用来缓解压力的是( )。
A.向朋友倾诉B.听音乐C.多做几套试卷
26.(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下列各组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月亮B.手电筒、镜子C.太阳、燃烧的蜡烛
27.(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冬天碰到冷水会立刻把手缩回,是因为( )向手发出了缩回指令。
A.关节B.神经中枢C.皮肤
28.(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才能形成的是( )。
A.B.C.
29.(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如果你和好朋友有了冲突,恰当的做法是( )。
A.和朋友绝交B.顺其自然C.敞开心扉,坦诚沟通
30.(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我们的家乡自贡属于( )地形。
A.平原B.丘陵C.盆地
31.(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大河向东流”的原因是我国地势( )。
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盆地东西部地势起伏不大
32.(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土壤B.水C.太阳
四、连线题
33.(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分析下面的海拔分布图,将图上的序号和地形名称连线。
34.(22-23五年级上 四川广安 期末)将你遇到下列情况时对应的反应用线连接起来。
胳膊有处地方有点痒 找地方吐掉
闻到香味 避开它们,绕着走
吃到苦的花生 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看到路上有碎玻璃 拾起另一只手抓挠那里
听到一声巨大声响 深呼吸,感到满足
五、简答题
35.(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简要作答。
大脑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非常重要请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大脑?
36.(23-24五年级上 四川巴中 期末)探究分析。
你一定体验过光脚站在棉被、地面、瓷砖上的感觉,请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
六、实验题
(23-24五年级上 四川广安 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雨的形成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完成相关题目。
37.根据实验内容,将表格内的猜想假设补充完整。
38.在实验中,加热水至沸腾的目的是( )。
39.实验中,在培养皿中加冰块的作用是( )。
A.使实验更有趣B.确保实验的安全C.让水蒸气快速凝结
40.在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培养皿底部出现了( ),过一会儿就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直至最后滴落下来,形成( )。
41.根据这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选择合适的词,把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流程图补充完整。
42.流程图可以推断:在这个实验中,水发生了( )次状态的变化。
A.1B.2C.4
43.(23-24五年级上 四川广安 期末)《热传递》是本学期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热的传递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根据课堂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实验题目:探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提出假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
实验准备:金属片、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凡士林、小勺。
实验过程:
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②步骤一中用试管夹夹住其中一块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 )。
观察到凡士林( )。
③步骤二中用试管夹夹住另一块金属片的一端 ,加热金属片的( )。
观察到凡士林( )。
实验结论:( )。
应用:如图所示,在一块金属片上做热传递实验。将蜡均匀地涂在金属片上,然后在图中O点处加热,ABC三点处蜡熔化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 )→( )→( )。
七、综合题
44.(23-24五年级上 四川成都 期末)地球的结构。
请在下图中填写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选填“地幔”“地核”“地壳”)。
(23-24五年级上 四川自贡 期末)某科学小组在研究“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的影响”,他们对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4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6.根据你的经验,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可能是( )。
47.心脏跳动的意义是推动血液在( )内流动,
48.心脏跳动将血液中携带的养料、( )运输到全身各处,同时将携带的废物和( )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填“二氧化碳”或“氧气”)
49.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
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
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
1.高原
详解: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包括高原、丘陵、平原等。高原是指海拔较高并且地势相对平坦的广阔区域。
2.太阳
详解: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量来源。它能够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照亮并温暖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
3.无人机
详解:根据题目的描述,“在应急救援、空投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符合当前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无人机在现代应急救援和物资空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备快速、精准投放物资以及执行任务的能力。
4.雾
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时,我们称之为云;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接近地表时,我们称之为雾。
5.热传导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量体温、烤烙饼、热敷这种情况下,热量一般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这属于热传导。
6. 平原 盆地
详解: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通常用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来描述。低而宽广的是平原,四周高中间低的是盆地。
7. 高原 盆地
详解:我国的地形种类丰富,包括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多种类型。西藏,它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地势高耸,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川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复杂多样。但最为显著的地形特征是四川盆地,这是一个四周被山脉和高原环绕的盆地地形。
8. 关节 肌肉
详解: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骨骼是身体的支架,关节允许骨骼之间的运动,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驱动骨骼运动。因此,关节和肌肉与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运动系统。
9.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详解:岩浆岩,是地壳内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主要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由有机物成层堆积而成的岩石,内部含有矿产资源,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来的结构、构造形成的新的岩石,主要包括大理岩、片岩等。
10.√
详解:秋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昼夜温差较大。当太阳下山后,地面失去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导致气温迅速下降。这是由于夜晚地面的热量主要通过辐射散失,气温下降快于春夏季节。
11.×
详解: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铜、铁、铝、钢都是热的良导体,而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12.√
详解: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包括记忆、情绪调节、语言理解与表达、书写控制、运动协调以及认知能力等。这些功能是通过大脑不同区域的协同作用实现的,因此说“大脑具有记忆、情绪、语言、书写、运动、认知等功能”是正确的。
13.×
详解:温度、水、风都会对地球表面产生影响,导致地表形状的改变。例如,风的侵蚀作用、水的冲刷及冻融作用等都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
14.√
详解:海底地震会使海水产生剧烈波动,形成海啸。海啸波浪的速度快、能量大,靠近海岸时会形成巨浪,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15.×
详解:物体发光需要能量,这是因为发光现象通常涉及能量转化过程。例如,电灯发光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化学物质发光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无论是哪一种发光,能量的供给都是必不可少的。
16.√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讨论交流中的态度问题。实验过程中听取大家的建议,能够开阔思路,避免个人的盲目性,因此应该谦虚地听取。
17.×
详解: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脊柱内并受到脊椎骨的保护。尽管脊髓在脊柱的保护下不容易受损,但在进行剧烈或不当的下腰运动时,仍可能导致脊椎受损或椎间盘突出,从而间接损伤脊髓或导致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做下腰运动是不安全的,可能会导致脊髓受损。
18.×
详解:巴州区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并不存在大面积的沙漠。同时,该地区主要以山地、丘陵等地形为主,有一定面积的森林资源。沙漠的面积远远多于森林面积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详解:白色物体的表面反射大部分光线,因此反光效果较好;而黑色物体吸收大部分光线,反光效果较差。所以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好。
20.C
详解:我国古人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6个节气。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有立秋、处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冬季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
故选:C
21.C
详解: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大约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将近五分之一。亚马孙河流域面积最大,但它不在中国,黑龙江虽流域面积广阔,但不及长江。
故选:C
22.A
详解: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 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 应时间通常在0.2~0.3 秒;而一 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 通常在0.1~0.2 秒。如果一名运 动员在听到枪响后的0.11 秒起 跑,说明他的反应速度极快。
故选:A
23.C
详解:人造光源是指由人类制造或控制的发光物体。例如,开启的电灯和点燃的煤灶都是人类制造的光源,而天空的恒星是自然存在的光源,因此不是人造光源。
故选:C
24.C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会变硬。故选C。
25.C
详解:在考试前夜,适当的放松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考试状态。向朋友倾诉和听音乐是比较有效的放松方法,而多做几套试卷可能增加压力,反而不利于缓解。
故选:C
26.C
详解: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萤火虫能够自行发光,但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不是光源;手电筒自身包含光源,但镜子只是反射光线,不是光源;太阳和燃烧的蜡烛都能够自行发光,因此都是光源。
27.B
详解: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冬天碰到冷水时,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把信息传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指令,经过传出神经,最后手做出反应,手缩回。故选B。
28.A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三棱镜将白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属于光的折射,手影的形成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A。
29.C
详解:我们要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冲突是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过解决冲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增强友谊的韧性。绝交意味着放弃了与对方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机会,顺其自然可能会让冲突悬而未决,导致双方之间的隔阂加深,甚至可能影响到友谊的长久发展。敞开心扉,坦诚沟通是建立和维护健康关系的关键,它能够促进理解和信任,通过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立场和关切,这种开放和诚实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找到共同点,理解彼此的差异,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故选C。
30.B
详解: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们的家乡自贡,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故选B。
31.A
详解:水往低处流,地形地势是影响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我国许多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选A。
32.A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33.
详解:丘陵:海拔在200米以下,高低起伏小,坡度较缓。图中②区域地势起伏较小,故为丘陵。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通常为封闭状态,图中④区域地势呈中间低、四周高包围状,故为盆地。
山地:高低起伏较大,海拔较高,通常在500米以上,图中①区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故为山地。
平原:地势平坦、广阔,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图中⑤区域地势平坦且海拔较低,故为平原。
高原:地势高而平坦,通常在200米以上,图中③区域海拔在200米以上且地势平坦,故为高原。
34.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作出必要的反应。例如胳膊有处地方有点痒会抬起另一只手抓挠那里;闻到香味会深呼吸,感到满足;吃到苦的花生会找地方吐掉;看到路上有碎玻璃会避开它们,绕着走;听到一声巨大声响会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35.我们要注意保护大脑,要做到营养补充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科学用脑,平时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运动中。
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我们要注意保护大脑,要做到营养补充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科学用脑,平时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运动中。
36.不同的感觉是由于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和温度差异导致的。
详解:当你光脚站在棉被、地面、瓷砖上时,棉被一般具有较低的导热性,意味着它慢慢传递热量,保持温暖的感觉;而瓷砖具有较高的导热性,会迅速传递你的体温,使你感到凉凉的。地面的感觉取决于材料,如果是木头,导热性介于棉被和瓷砖之间,感觉会是暖和和凉快之间。温度差异和材料的导热性能共同决定了不同材料带来的不同感觉。
37. 38.制造大量的水蒸气 39.C 40. 小水滴 雨 41. 42.B
解析:37.根据探究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可以推断,该实验猜想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能形成雨。本实验就是模拟降雨过程,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变成水蒸气,飞到空中,遇到放了冰块的培养皿,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逐渐变大,最后落下形成雨,所以实验现象是培养皿底部出现了小水珠,过一会儿就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直至最后滴落下来,形成雨。
38.在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水至沸腾的目的是制造大量的水蒸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有利于降雨的形成。
39.A.模拟实验是为了探究科学问题,而不是为了使实验更有趣,错误;
B.将冰块放在培养皿上与实验安全无关,错误;
C.将冰块放在培养皿上起的作用是制造低温环境,让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培养皿更容易凝结,有利于增加实验效果,正确。
40.本实验就是模拟降雨过程,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变成水蒸气,飞到空中,遇到放了冰块的培养皿,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逐渐变大,最后落下形成雨,所以实验现象是培养皿底部出现了小水珠,过一会儿就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直至最后滴落下来,形成雨。
41.根据这次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推测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地表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去,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或遇到冷空气受冷发生凝结现象,形成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形成云。受空气震动或湍流影响,小水滴不断合并形成较大的(大水珠),空气托不住时,就会下降到地面,形成(雨),雨水回到地面。
42.从流程图上可以推断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从液态变为气态,冷凝成小水滴是从气态变为液态。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水发生了2次状态的变化。选B。
43. 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另一端 从加热一端向另一端熔化 中间 从金属片中间开始,向四周熔化 热在金属当中的传递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C A B
详解:在“探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中,提出实验假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是从高温地方传向低温地方。
凡士林的特性是常温下成有粘性的膏状,加热后熔化,所以用做热传递实验的热传导方向的标志物,热传到的位置凡士林熔化。所以,实验过程是:①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②用试管夹夹住其中一块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到凡士林从加热一端向另一端熔化;③用试管夹夹住另一块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中间,观察到凡士林从金属片中间开始,向四周熔化。
根据以上实验凡士林熔化的方向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热在金属当中的传递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根据热在金属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看A、B、C三点距离O的位置,越近越先化。所以A、B、C三点处蜡熔化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C→A→B。
44.
详解: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鸡蛋的相似: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45. 增加 增加 46.甲 47.血管 48. 氧气 二氧化碳 49.B
解析:45.本题考查了对比表格中数据,我们发现运动一分钟后,每分钟心跳和呼吸次数都增加,这说明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血液。
46.甲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变化最小,爱运动的人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变化小。
47.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
48.心脏跳动将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49.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B观点错误。
实验目的
探究雨的形成
猜想假设
空气中的水汽遇冷( )能形成雨
实验材料
酒精灯、火柴、三脚架、陶土网、烧杯、培养皿、冰块、水等
实验步骤
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
②将培养皿放入热水中,取出后擦干底部,再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有什么现象
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
实验现象
( )
项目
平静时
跳绳1分钟后
测量对象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21
24
22
32
36
34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2
78
75
96
106
1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改编试卷-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山西专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改编试卷-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辽宁专版)-A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改编试卷-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广东专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