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10.民间面塑
单元
第十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地区面塑形象生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造型风格。掌握面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在设计制作中体现出具有民间气息的面塑。
2.能力目标:在欣赏感受、观察对比和动手操作中丰富学生对面塑的视觉、触觉体验。在集体探究过程中,了解设计制作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
3.情意目标:感受民间面塑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和进行设计表现的兴趣。
重点
了解民间面塑的历史文化和不同风格,运用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的面塑方法设计具有民间气息的动物形象。
难点
设计的动物形象具有民间气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民间面塑
观看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
1.引导启发
说一说:根据下面图片中的寿桃说一说民间面塑有哪些独特的美?颜色鲜艳,造型美观
2.了解面塑的历史
面塑,指用面粉或糯米粉加彩后,捏塑成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俗称面人、面羊、面花、年馍、花馍、羊羔馍、花馒头等。面塑在中国流传极广,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及京津等地均盛行。宋代《梦梁录》即有把面塑用于节庆、祝寿等喜庆日子的记载。后人在汉墓中发现的残破面偶和在唐墓中发现的人俑、小猪,即证明了面塑的悠久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民俗传承,面塑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成为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和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只是由于过去面塑仅仅被当成装饰性食品,所以史籍较少记载,也难有珍品传世。面塑,我们可将其分为食品面塑和工艺品面塑两种。先谈食品面塑。食品面塑,主要用于岁时、仪礼等民俗节日中喜庆、祭祀、馈赠、祈祷以及装饰等方面,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富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态。食品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其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
3.认识面塑的特点:说一说通过观察你能看出有哪些特点?
面塑的特点:颜色丰富、造型优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材料便宜、制作成本低廉。
4.作品欣赏
说一说作品用了那些颜色?
运用了红、黄、蓝、绿、橙、粉、黑等颜色。
彭小平老师所传承的微型核桃面人,非遗技艺堪称“北京一绝”,在各大庙会时广受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授予彭小平老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作品栩栩如生的神态特别优美。
狮子头。作品色彩有:绿、粉、黄、黑等颜色。
面花精美的造型和色彩,都体现了我国面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孙悟空和猪八戒(河南)现代。运用了红、黄、白、黑、绿等颜色。作品巧妙地用了夸张和变形,手法简练,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可爱,天真自然,所以是民间面塑的佳作。
线条简洁、形象夸张,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的作品。
民间艺人制作面人
面塑的原料主要是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于彩塑作品是成形后再着色,面塑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地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
一件完整的作品历经构思设计、和面、蒸熟、揉面、配色、捏塑、干化、包装等过程,在捏制中采用了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作品形态逼真,色彩鲜艳。由于防腐、防裂技术的不断改进,有的作品可以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5.制作方法学习
说一说老虎的制作方法采用了那几个步骤,分别采用了哪种技法制作的?
制作方法:①压。②搓。③刻。④贴。⑤整理完成。
三、合作探究
学生作品欣赏:说一说,作品采用了那些颜色进行创作的?属于是工艺品面塑还是食用面塑?
分别欣赏:捕食的蛇、牛、猴子献寿、喜娃娃、天牛和葫芦、我爱秋天。
说一说,你想设计什么形象?如何表现它的外形和色彩?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形象装饰的更生动?
四、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试着做一件民间气息的动物面塑或泥塑作品。
教师指导制作
五、课堂总结:
自评:说一说自己创作了什么作品?
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形象生动并富有民间气息?
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水平的提高。
学生总结: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
采用黏土等物品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思考回答
了解面塑历史
认识面塑的特点
根据图片欣赏
欣赏分析
了解面塑过程
学习制作方法
小组欣赏作品
根据要求进行制作
介绍作品
评价同学作品
总结学习内容
提高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对面塑知识的了解
学习掌握面塑的特点
提高学生欣赏作品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欣赏分析能力
学习面塑的制作过程
掌握制作方法为创作打下基础
提高欣赏分析能力
提高制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能力
提高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了解了面塑的历史,通过欣赏认识面塑的特点,学习了面塑制作的方法,回忆了面塑的技法,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能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并进行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塑作品。
板书
10.民间面塑
面塑的特点:颜色丰富、造型优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材料便宜、制作成本低廉。
老虎的制作方法:压、搓、刻、粘、整理完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2024)三年级上册10.民间面塑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浙美版一年级上册16 民间面塑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提问导入,讲授新课,制作工具,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创作,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