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通用版)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分类整合练课件:咏史怀古&酬赠送别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分类整合练课件:咏史怀古&酬赠送别,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归纳,金题集训,古诗文阅读,酬赠送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6分)
【注】①此诗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距明亡已二十年。作为长期隐居故乡、不愿出仕满清的遗民诗人,魏禧四十岁时来到旧京南京,登上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仍感慨万千,写下这首七律。②麻鞋:乃乡间野老所穿,杜甫曾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表示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③园陵:指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墓。④牛羊践履:形容皇陵的荒废景象。⑤冠盖:指官僚们的冠服车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首联“老柴荆”“麻鞋”点明诗人的布衣身份,“拜故京”流露诗人面对山河破碎、江山易主的深沉浓重的情感。B. 颔联诗人发出激愤的责问,表现了诗人对祸国殃民者的仇恨和对历史的反思。C. 颈联实写眼前牛羊践踏皇家园陵的景象,采用对比手法,写出对国家破亡的深深叹息和感伤。D. 本诗和《登幽州台歌》同为咏史怀古诗。全诗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诗人登临雨花台尽收眼底的诸多景物。
【解析】D项“全诗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诗人登临雨花台尽收眼底的诸多景物”表述有误。本诗先抒情,后写景,但并没有以景物为主,而是倾尽全力喷涌出深沉浓烈的愤激哀怨之情。
2.诗歌中“冠盖雍容”与“柴荆”“麻鞋”形成对比,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4分)讥讽那些曾在明朝为官的权贵们卑躬屈膝,毫无气节,更加突出诗人忠贞不渝的气节。
十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6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满江红”为词牌名,词牌指的是词的制式和曲调,有着固定的声律和格式。B. 上片词人先写“遥望中原”之景,再由“想当年”和“到而今”两句领起昔盛今衰的对比。C. 本词和崔颢的《黄鹤楼》都运用了设问手法,启发读者更好地领会情感和主旨。D. 本词和《春望》同为登高抒怀之作,满溢爱国忧民之情,是一首豪放词。
【解析】《春望》不是登高抒怀之作。
2. 小齐同学要对这首词进行配乐朗读,结合下片,说说你对朗读配乐的建议。(4分)
【答案】(4分)示例:首先是低沉的曲调,词人看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死无葬身之地;然后曲调慷慨激昂,词人想象着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表达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最后是欢快舒缓的曲调,表达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十四、(2024临沂河东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5分)
【注】①维扬:即今江苏省扬州市。②广陵:即扬州。战国楚广陵邑,东汉置郡,隋朝时改称扬州。③玉树:曲名,即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曲。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首联直接回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及隋炀帝巡游时的盛景,在烘托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的同时,引发如此巍峨的宫殿空锁于烟霞之中的慨叹。B. 颔联以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为引,进一步渲染隋宫奢靡繁华,陈朝曲犹未尽,隋朝楼船业已成空。从繁华到破败,鲜明的对比,更显感伤。C. 颈联中的两个叠音词,先写时间,再写空间,突出了宫苑到处一片衰败,迷失在年年岁岁的荣枯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感伤叹惋之情。D. 本诗通篇没有评论,但是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将旧日与现在的景象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惋惜。
【解析】C项“先写时间,再写空间”的表述有误。根据颈联“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中的“处处”和“年年”可知,诗人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角度,写出了宫苑里处处衰败、年年荒凉的景象。
2.有人评价此诗“以物的有情反衬时间的无情”,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3分)
【答案】(3分)尾联说汴堤柳“多情”,其实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此处用年年依旧逢春翻绿、停落栖鸦的汴堤柳反衬人世的无常,突出了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伤感。
古诗词曲鉴赏分类整合练
二十七、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1~2题。(6分)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但他一如既往地心境平和。②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多喻人的高风亮节。④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⑤颦:皱眉头。
A. “春温”点明此时正值春季,与词人分别后,钱穆父又将笑着奔走辗转。B. 词人与友人于夜中分别,送行的也只是“淡月微云”,气氛凄清幽冷。C. 词上片写久别重逢,下片写月夜送别;上片叙议结合,下片直抒胸臆。D. 本词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春温”指春天的温暖。“依然一笑作春温”是说你我相见时,你依然带着笑脸,似如春天般温暖。这里词人写出了钱穆父在受到打击迫害时,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2.千古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填一个二字词语),又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4分)
乐观、开朗、随性(坦荡)
【答案】示例:人生就是一场艰难跋涉的旅行,每个人都是过客,人生很短暂,不要计较太多,要活出人生的洒脱和精彩。(性格1分,启示3分)
二十八、(2024德州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7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B. 颔联中“巫峡啼猿数行泪”中的“猿”与《三峡》中“猿鸣三声泪沾裳”的“猿”渲染的氛围都是悲凉哀伤的。C. 本诗借“雁”这个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深情,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雁”表达的感情一样。D. 中间两联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连用了四个地名,体现诗人的情真意切,诗歌气势健拔,意境更为开阔。
【解析】本诗中,“衡阳归雁几封书”表达的是远在衡阳,看见大雁,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衡阳雁去无留意”描写的是雁儿毫不留恋地飞去衡阳,不愿待在边关,边塞兵将却坚守在边疆地区,表达的是对驻守边关的将士的关心之情。“表达的感情一样”理解有误。
2.请赏析诗中的颈联。(2分)
【答案】(2分)运用想象(或情景交融),准确地写出了李少府和王少府二人所去之地的偏远、萧疏,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3.请结合下面的诗句,猜猜本诗的作者最有可能是谁(写姓名),并简要分析本诗蕴含的情感。(3分)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
【答案】(3分)高适。对友人的同情、关切、担忧,对友人的劝慰,对友人前景展望的乐观,对圣代圣君的赞美。(作者1分,情感2分)
二十九、(2024福建)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7分)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司空曙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1.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3分)
【答案】(3分)分别的时间:平明。分别的地点:渝州津亭。赠别的对象:韦判官。
2.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4分)分别前:畅快。分别后:惆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真题演练,边塞征战,酬赠送别,爱国忧民,感慨时运,抒怀言志,羁旅思乡,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诗词曲分类赏析 友谊送别篇课件-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体特征,写作背景,文学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名句理解型默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创作背景,文学常识,指长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诗词曲分类赏析 咏史怀古篇 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总体特征,创作背景,文学常识,悲伤的样子,诗歌鉴赏,名句理解型默写,诗歌内容理解,思绪之无穷,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