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爆炸发生的条件、消防安全标志。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等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3.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
4.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爆炸发生的条件、消防安全标志、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难点: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试剂和器材:生石灰、水、试管、量筒、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2课时
一、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条件
①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空间
②急剧燃烧
③聚积大量的热
2.消防安全标志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放热反应,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②吸热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展示图片。
【提问】为什么加油站、面粉厂、矿井等地要严禁烟火?
【明确】在加油站、面粉厂、矿井等周围存在大量的汽油分子、面粉颗粒、可燃性气体等,一旦接触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过渡】为什么有的燃烧会引起爆炸,有的燃烧不会引起爆炸呢。可见,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交流发言,如果接触到火,就可能发生爆炸。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渡】那爆炸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展示】展示粉尘爆炸实验。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先观察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1.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外面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2.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内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3.点燃一支蜡烛在罐内,鼓入大量空气后,不加盖会不会爆炸?
【总结】都不会引起爆炸。
【追问】通过刚才的讨论,请同学们尝试总结爆炸需要什么条件。
【明确】爆炸的条件是: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空间;急剧燃烧;聚积大量的热。
【讲解】比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药在极小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所以当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在生产和生活中,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漏,面粉、煤粉等如果飘散在空气中,这些可燃气体或粉尘聚集在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讲解】这里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展示】展示表格:几种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强调】这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几种气体的爆炸极限。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体积分数。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明确】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大多数化学性爆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物理性爆炸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是气体在有限空间内膨胀、压强增大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性爆炸如火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等,都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交流讨论】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缓慢氧化、燃烧、自燃、爆炸,请同学们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
【总结】
【过渡】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有“严禁烟火”等字样或消防安全标志,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展示】展示消防安全标志。
【交流】请同学们说说下面这些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总结】
注意: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与易燃物、易爆物有关的标志,那么到底什么是易燃、易爆物呢?
【讲解】
易燃物:一般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易爆物:一般指的是那些受热或收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提问】那生活中常见的易燃物、易爆物都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或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易燃物、易爆物。
【总结】柴草、秸秆、汽油、酒精、硫黄、白磷、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面粉等都是易燃物;而像火药、炸药、鞭炮、烟花等都是易爆物。
【调查与研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时的注意事项,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
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不会。
交流、总结回答爆炸的条件。
倾听、理解。
倾听、理解。
观察表格,并简单记忆。
讨论、并回答。
倾听、理解,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讨论、并回答。
倾听、理解,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倾听。
交流与讨论,认识并说出一些消防安全标志。
倾听、理解。
交流讨论,根据查阅的资料或生活经验回答出常见的易燃物、易爆物。
课后调查与研究。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爆炸危害的认识,进一步证明爆炸所需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爆炸的条件。
帮助学生梳理爆炸的概念及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可燃气体等。
帮助学生认识爆炸极限。
了解几种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让学生明确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通过学生先讨论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然后总结,规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为引出消防安全标志做铺垫。
让学生了解一些消防安全标志,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先明确易燃、易爆物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学生对易燃物、易爆物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调查与研究能力、交流能力。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你该如何操作?为什么呢?
【总结】
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空气量不足导致燃料不完全燃烧,既浪费燃料又不安全。所以此时应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讲解】
不充分燃烧的缺点:
当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污染空气;
使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等等。
合理调控燃烧等化学反应,对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并回答。
倾听、理解,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倾听、理解。
以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学生思考交流,为接下来认识燃料的充分燃烧做铺垫。
认识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充分燃烧的条件,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经常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例如,在实验室,我们经常利用酒精灯加热。酒精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讲解】
① 酒精是乙醇(C2H5OH)的俗称。
②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提问】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吗?
【展示】展示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实验
(教师演示或播放视频。)
注意:生石灰有腐蚀性,切勿用手拿取。使用时应做好防护,戴好护目镜,并注意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与其接触。
【总结】
结论:由实验可以知道,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见不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这种现象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会发生。
【过渡】大量事实和研究证明,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总结】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而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单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不仅研究物质变化,还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思考交流】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放出的。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总结】除了我们常见的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做饭、取暖等,人们还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发电、发射火箭,利用爆炸放出的能量开采矿物、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倾听、记忆。
思考讨论、观看演示实验或视频,记录现象并分析。
倾听、理解、记忆。
思考交流,并回答。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酒精的相关知识。
通过教师演示或播放视频,让学生认识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明确不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
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让学生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
通过学生举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环节三
拓展延伸
【播放视频】煤油灯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观看视频。
拓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知识面。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燃料燃烧的调控docx、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