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满分作文-热点素材学案(全国通用)
琼瑶离世(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琼瑶离世(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学案,共14页。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短短几句话,却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痛了每一个深爱着她作品的人的心。2024年12月4日下午1点22分许,著名作家琼瑶在家中离世,享年86岁。琼瑶生前留下的遗书中称,不要为我悲哀,为我笑吧。别了!我至爱的你们!庆幸此生,曾经和你们相遇相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琼瑶“翩然飞去”相关的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5中考满分作文助力。同学们快来积累背诵吧!
琼瑶“翩然飞去”,我们能做的唯有怀念
12月4日下午1点22分许,著名作家琼瑶在家中离世,享年86岁。琼瑶生前留下的遗书中称,不要为我悲哀,为我笑吧。别了!我至爱的你们!庆幸此生,曾经和你们相遇相知。
很快,琼瑶的社交平台公布了其生前拍下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琼瑶朗诵道:“当雪花开始纷纷飘落,我心里轻轻的唱着歌。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生命里的雪季没错过。这趟旅程走来辛苦颠簸,且喜也有各种精彩唱和,经过了山路的崎岖不平,挨过了水路的骇浪风波,留下了…留下了…我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是我今生为爱燃烧的热火……”视频最后,琼瑶站在雪地中,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背影。
琼瑶“翩然飞去”,为自己洒脱写意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句号。一句“为我笑吧”,直击我们的心灵,那个穿着红色上衣的背影,更让我们难以释怀。她最后留下的“作品”,那一首诗朗诵《当雪花飘落》,其实就是她对自己人生的“极简版总结”,精准到位,又极具浪漫主义气息,这很“琼瑶”。
她的人生,就好似一团“花火”,虽然终究要归于湮灭,但至少炽热过,热烈过,也“不枉人世走一遭”了,正如她自己所说,不曾辜负此生。“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她留给我们每一个读者、观众的心里话,足够通透自由,足够真实真诚,也足够触动人心。
这样一个镌刻在大众记忆里,老少皆爱,属于所有人的人物,一个通俗文学的巨匠,“言情小说”的鼻祖,永远离开了人世间,她的落幕,留下的是无尽的感伤。我们不敢相信,又惋惜痛惜,一切都恍如隔世,但却又真实发生。
很不愿意用“一个时代的终结”,来形容琼瑶的离去,因为她不会被遗忘,她的浪漫也永远留在人间。她的文字,她的故事,也都拥有着跨越时空的情感力量。而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好好怀念,这是对“琼瑶阿姨”的最好致敬。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那些著作,于她而言,是今生为爱燃烧的热火,于我们而言,是“顶级细糠”,是精神食粮,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丽风景”。“读琼瑶小说长大”、“看琼瑶剧长大”是几代人身上的烙印与标签,很多情节,很多人物,至今依然深深刻在我们脑海里。嫉恶如仇、敢爱敢恨的“小燕子”,擦干眼泪、倔强有韧劲儿的“依萍”,也是很多人心中“自我的镜像”,是对现代女性的一种映射。
可以说,琼瑶小说、琼瑶剧,点亮了无数人的青春,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滋养,实现的是内心的丰盈。而今,这些作品也成了我们怀念琼瑶最好的纽带与桥梁。
我们怀念她笔下那些柔情似水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为我们打造的那个“言情世界”。因为这些故事,那个世界,不知启蒙了几代人的爱情观,又治愈抚慰了多少心灵。让我们相信爱情,向往爱情,也逐渐学会“如何去爱”,为我们留存了一份难以遗忘无法抹去的美好。就是这份美好,让我们永远留恋。
我们怀念琼瑶,更是在怀念那一段共同拥有的旧时光,是回不去的青春岁月,留不住的过往。每一个躲在被窝里看琼瑶小说的雨夜,每一个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琼瑶剧的午后,看过不下十遍百遍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还有一个个鲜活人物对自我的追寻,甚至是一些“意难平”,都是我们的记忆点、怀念点。
当然,怀念旧时光,不是要让自己被困在过往的囚笼中,而是从过往汲取养分和力量,为更好地活在当下,往前走、往前看提供价值支撑。
再见了,永远年轻的琼瑶,再见了,青春的我们。
1.琼瑶“翩然飞去”,为自己洒脱写意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句号。
2.她的人生,就好似一团“花火”,虽然终究要归于湮灭,但至少炽热过,热烈过,也“不枉人世走一遭”了,正如她自己所说,不曾辜负此生。
3.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那些著作,于她而言,是今生为爱燃烧的热火,于我们而言,是“顶级细糠”,是精神食粮,是可遇不可求的“美丽风景”。
4.我们怀念琼瑶,更是在怀念那一段共同拥有的旧时光,是回不去的青春岁月,留不住的过往。
火花燃尽,翩然归去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据报道,2024年12月4日,有“言情教母”之称的作家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轻生,终年86岁。离世前,琼瑶在遗书中将生命的逝去,喻作火焰熄灭。
今年4月20日迎来86岁生日的琼瑶,在生日前夕就曾表示自己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将淡出社交媒体平台。今年7月,琼瑶人生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推出简体中文版,为其超过60年的写作生涯画上句号。
对于中国大陆读者和影视剧观众而言,琼瑶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时代符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的小说和影视改编作品就陆续进入大陆地区。
生逢华语文化井喷的黄金时代,琼瑶用自己的书写方式打开了无数读者的心窗。虽然与大陆读者相遇时,她已在台湾地区走红二十多年,但依然毫不过时。
作为与金庸并列的通俗文学代表人物,琼瑶作品也有争议。有人沉迷其中,为书中人物的故事洒泪或欢笑,也有人认为她的作品太俗,还有人从文学角度出发,认为无论是情节还是女主人公一贯的柔弱形象都太过千篇一律。
但谁也不能否认,琼瑶这个名字曾陪伴几代人,无论你看或不看、喜欢还是不喜欢,她都会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琼瑶于1938年生于成都,后随家人赴台生活,中学时开启写作生涯。1955年,她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并成名。
琼瑶作品深入人心,除了文字,也借助于影视剧改编之力。1965年,琼瑶出售《六个梦》电影版权,电影放映后大获成功,也让她从此迷上将小说搬上银幕。1966年的琼瑶电影《窗外》捧红了林青霞。
1985年,琼瑶进入电视行业,推出电视剧《几度夕阳红》。此后,“琼瑶言情剧”成为收视法宝,大量作品被电视台改编。
琼瑶的成功有着时代因素,在《窗外》出版之前,她的人生并不顺利,还曾陷入师生恋,《窗外》的故事正是以她自己这段经历为原型。1957年和1958年,琼瑶又两度高考落榜,但反而从此坚定了她以写作为生的信念。
当时,台湾地区经济起飞,人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大涨,通俗文学市场足以支撑琼瑶的写作梦想,大量文学期刊可容纳她的作品,出版的单行本屡屡脱销,处于上升期的影视行业也对她帮助甚大。
1988年,琼瑶首次回大陆探亲,从此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和受益者。此后,包括《婉君》《哑女》《青青河边草》在内的《六个梦》系列,以及《梅花三弄》《一帘幽梦》等电视剧屡创收视神话,也让众多演员走红。
1998年和1999年的两部《还珠格格》,更是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现象级作品,打破了历史收视纪录;2001年的《情深深雨濛濛》,同样堪称辉煌。
在琼瑶的写作生涯中,“爱情至上”是永恒的主题,她的人生同样如此,尽管也因为这样的追求而遭遇非议。
琼瑶的作品风格,始终随人生际遇而转变,早期作品多为悲剧,比如《窗外》就相当阴郁,与第一任丈夫分开时期的作品,也多半以悲剧收场。
到了上世纪70年代,琼瑶步入第二段婚姻,事业稳定,作品风格也渐趋明朗,主角们可以消解磨难,迎来大团圆结局。
因为爱情至上,所以琼瑶小说的主角普遍带有理想化色彩,因此而显得公式化,小说情节也并非建构于现实,而是纯粹的“爱可战胜一切”。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琼瑶作品的深度,但以爱情突破社会偏见、阶层差异、生理缺陷乃至道德伦常,恰恰是通俗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一种纯粹——固然有些“离地”,但在情感上仍值得珍视。
从这一点来说,琼瑶的写作也可视为“五四”一代的余韵。因为,对于长期受礼教束缚的东亚社会而言,追求爱情往往并不只关乎爱情本身,也关乎自由。
“五四”一代的许多代表作品,都着力于批判礼教对个体的压抑与戕害,对爱情和婚姻的粗暴干涉,追求爱情被赋予了反封建和反束缚的时代意义。
同样,琼瑶的作品对于特定年代的读者来说,也有着同样的意义,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盏灯,让原本单一匮乏的精神世界得到一定慰藉。所以,即使琼瑶作品有争议,却仍然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至于琼瑶本人,在60年的时光里坚持书写爱情,是真正的“一生只做一件事”。而今,斯人“翩然归去”,也无愧“传奇”二字。
1.琼瑶这个名字曾陪伴几代人,无论你看或不看、喜欢还是不喜欢,她都会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2.在60年的时光里坚持书写爱情,是真正的“一生只做一件事”。而今,斯人“翩然归去”,也无愧“传奇”二字。
3.在琼瑶的写作生涯中,“爱情至上”是永恒的主题,她的人生同样如此,
4.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琼瑶式‘尊严死’离现实还有多远”
79岁的知名作家琼瑶,3月12日发表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透露她近来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身后事,认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也借此叮咛儿子儿媳别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生命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夫复何求?读了这封信的人,一定会被琼瑶这种“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的态度所感动。随着这篇长文在网上热传,“安乐死”或“尊严死”的话题再次被推向舆论风口浪尖。
这种“美好告别”离我们有多远?说起来也很近,从1994年始,全国人代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安乐死立法的提案,今年提出这项建议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瞿佳。但同时,安乐死真的很遥远,官方文件中除了司法部公证司于1986年作出的《关于不宜办理“安乐死”公证事项的复函》外,我国尚未针对安乐死进行立法。
因涉及法律、医学、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安乐死成为一个古老复杂的问题。全球共性的争议在于,人是否有“死的权利”、病人要求安乐死的真实意愿如何评估、作为动态概念的“不治之症”如何鉴定,以及如何避免安乐死滥用等问题。目前,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或地区屈指可数,但已有了这种趋势。
若放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下,问题更为复杂。比如,假如琼瑶最后如愿以偿实现了有尊严的告别,极少有人会怀疑其子女不孝,因为琼瑶不缺治疗费;如果一个农民儿子选择让父母安乐死,唾沫星子还不把人淹死?安乐死也是有“条件”的,只有亲人、医院、政府等均充分尽到了挽救责任,安乐死才能更容易被社会接受。目前,我国医疗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因病致贫的现象并非个案,特别是广大农村,这就决定了安乐死合法化不具备充分的社会基础。
因此,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上,立法的慎重态度无可厚非。在时机尚不成熟的今天,假如盲目将安乐死合法化,可能造成安乐死的滥用,比如因老人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或儿女为摆脱经济压力而选择安乐死,后果或不堪设想。说永别是人生最艰难的选择,在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之前,立法有必要保持克制。
应该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去,安乐死合法化也是大势所趋,但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慎重的过程。琼瑶“绝不抢救”“笑看死亡”所掀起的舆论涟漪很快就会散去,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去创造“尊严死”合法化的社会条件和民意基础。
1.她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2.应该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去。
琼瑶辞世,引发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深思
2024年12月4日,台湾文学界传来震撼消息,著名作家琼瑶(本名陈喆)在淡水区家中轻生,享年86岁。琼瑶的离世,令无数书迷感到惋惜和悲痛。作为华人文学界的璀璨明星,她用笔触描绘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琼瑶的作品中,诸如《窗外》、《还珠格格》与《烟雨濛濛》等,早已成为经典,伴随了许多人青春的岁月。然而,她在个人生活中却饱受困扰,尤其近年健康情况每况愈下。琼瑶的63岁儿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母亲在去世前留下了一封遗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死亡的淡然态度。这封遗书不仅道出了琼瑶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对自由的渴望,更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信中琼瑶写道:“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翩然’是她对生命最后归宿的美好愿景,她希望以这样优雅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信中,她提到对衰老过程的无奈和痛苦,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她的选择。这些字里行间,传达了琼瑶对生命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死亡的主动选择。
从琼瑶的作品到她的遗书,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琼瑶作品中的情感真挚、细腻,描绘了爱恨纠葛和人生百态,而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或许正是对自己一生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的坚持。在她的心中,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旅程,她以一种优美的姿态面对这一切,令人动容。
琼瑶的离世,已然成为社交媒体和新闻热点,众多网友纷纷发文纪念这位影响深远的作家。她给予了人们无限的感动和思考,从旋律悠扬的电视剧到纷繁的小说情节,琼瑶的世界一直伴随着我们。许多书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哀悼之情,对这位灵魂的画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琼瑶的作品跨越了时间的烽火,铭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在许多人追忆琼瑶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思生命的意义。琼瑶在遗书中鼓励人们珍惜生命,勇敢面对生活的坎坷,不要轻言放弃,这份勇气不仅是一种自我激励,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她的告别,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一个结束,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与宣言。
在信的最后,琼瑶以“我在天之灵,会与你们共舞”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真正的离去未必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她希望朋友们为她而笑,为她而歌,体现了琼瑶一生对生命和爱的理解,仿佛在告诫我们,即使在失去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间的连接与爱。
琼瑶的逝世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她留给世界的是不朽的文学作品,是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每一个欣赏过她作品的人,都会在心中默默祈祷:愿她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能够用笔歌唱、自由飞翔。而我们在怀念琼瑶的同时,也应努力活出自己,珍惜每一个当下。或许这就是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
1.作为华人文学界的璀璨明星,她用笔触描绘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2.这封遗书不仅道出了琼瑶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对自由的渴望,更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3.在她的心中,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旅程,她以一种优美的姿态面对这一切,令人动容。
4.琼瑶的作品跨越了时间的烽火,铭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5.她的告别,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一个结束,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与宣言。
6.真正的离去未必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7.琼瑶的逝世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她留给世界的是不朽的文学作品,是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琼瑶:爱与翩然的传奇之旅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
琼瑶,1938年4月20日出生在四川成都。她的幼年时光在战乱中度过,往来于四川与湖南老家之间,甚至曾徒步从湖南走到四川。这段艰难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成为了她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被写进了小说《六个梦》。
1947年,9岁的琼瑶来到上海,在《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用的是本名陈喆。从此,她在文学领域的人生开始崭露头角。
1963年春,琼瑶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同年9月,出版单行本,首印1000册,不久迅速再印2000、3000、5000、10000册,销量直线上升,直至原纸型溃烂,内页一再改版,实际售出册数无从计数。到1973年已经出版第30版,封面改为全彩,内容也重新校订。多年来,《窗外》从最早期单色、艺术感很强的设计,到中期的静物彩绘、梦幻少女、素面精装,再到近年的华丽花卉、春光灿烂,一路走来的60个年头,承载了无数读者的青春岁月。1963年7月对琼瑶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窗外》,她还创作了中篇小说《追寻》。《追寻》女主角名为 “婉君”。《窗外》与《六个梦》共同构成了琼瑶文学创作的开篇。1964年底,琼瑶连载完了4部长篇小说《六个梦》《烟雨濛濛》《菟丝花》《几度夕阳红》。100多万字的作品,每天写作3000字。从1963年到1964年,仅仅1年之间,琼瑶便出版了6本书,第7本《潮声》已排好版,准备上市。如此高的产量,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讲都是令人惊叹的成就。还记得《一帘幽梦》吗?这本小说初版于1974年1月,讲述了紫菱和姐姐绿萍与费云帆、楚濂之间的爱情故事,它也是琼瑶原著作品中难得拍过电影、又两度搬上电视屏幕的作品。
琼瑶在小说中写道:
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窗外更深露重,窗内闲愁难送,多少心事寄无从,化作一帘幽梦!昨宵雨疏风动,今夜落花成冢,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种?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
琼瑶通过作品中展现的爱与希望、情感的纠葛与成长,为读者提供心灵的慰藉和启示。一位名为谢锦德的先生曾在琼瑶的脸书上留言,他说:“1987年我曾写信给您,承蒙您不弃回信。我如获至宝地珍藏以至留当传家之宝。若无当年您恩赐我信中文字,没有如今的我能娶贤妻生爱女,是您对我的嘉许与您所有的著作救了我。”小说《匆匆,太匆匆》则是琼瑶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一名叫韩青的读者写信给琼瑶,希望她把自己和女朋友鸵鸵的故事写出来,并寄来了一大叠信件,每一封信都细心地编上了号码,注明了写信的具体时间,年、月、日,甚至到几时、几分、几秒。最后,他来到琼瑶的家中讲述了那段曲折离奇的情感经历。炎热的8月,琼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页一页地翻看那些日记和信笺,边看边写,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书稿。小说连载后,韩青和鸵鸵的亲友纷纷打来电话或写信来,给琼瑶提供许多有关他俩的事情细节和资料。
琼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灯塔一样,在人们迷茫、困惑的时候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2016年,在维权官司打赢后,琼瑶拿到了数百万元赔偿金,她把这笔钱捐出来成立了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琼瑶文化基金,用来鼓励青年原创、支持华语文化交流、培养青年的诚信精神。她用自己的行动,为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在专门为展览录制的视频中,琼瑶站在一盆粉色的蝴蝶兰边,精神饱满,神采奕然。她鼓励所有喜欢写作的年轻朋友:“我要特别告诉你们,写作是一条艰苦的路,它要忍受孤独、忍受寂寞,还要有很高的热情才能完成。我相信有很多朋友,会一直面对退稿的烦恼,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不要灰心,要继续下去,一定一定要坚持下去。”
2017年8月,琼瑶出版了纪实文学《雪花飘落之前》。这是她重要而独特的作品。书中写了她的伴侣、家人、家里的花花草草、小猫小狗,以及对于自己即将迈入老年生活的愿景、想象与心情纪实。琼瑶小名为“凤凰”,她喜欢凤凰浴火重生、火鸟等意象,总是把自己比喻为火焰。
2018 年,琼瑶与小孙女陈可嘉(笔名猫疯子)合作了绘本《小黑与大白》,讲的是生活在大陆的大白狗和生长在台湾地区的小黑猫结为好朋友的故事。这本书的简体字本更名为《不一样的我》,琼瑶在序言中写道:“爱,从可嘉的童年就深植在她内心深处。她画的猫都是‘有爱’的猫。偏偏她的祖母是个‘爱’的崇拜者。就这样,我们祖孙二人决定出版一本绘本,来述说一只猫和一只狗的故事。”绘本将琼瑶的作品扩展到童书领域,为孩子们带来了温暖与快乐。
进入 21 世纪,琼瑶电视剧的产量有所减少,但她在互联网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她时常发一些自己的文字和影像动态,并与新生代读者在网上互动、聊天、交流,很多粉丝会在晚上11点左右守在电脑旁等“琼瑶阿姨”上线。而网友们温暖的留言也会让她十分感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为嘉宾和观众现场演奏琼瑶影视剧作品歌曲的就是一位专门从陕西西安飞抵北京的粉丝。她5岁开始接触琼瑶影视剧作品,10岁时受《还珠格格》中紫薇的影响开始学习古筝演奏。在现场,她对著名制片人何琇琼表达了自己想在网络上跟琼瑶互动的心愿。然后,“何老师眼里全是笑意,她看着我说,阿姨会非常感谢我,这么远专门飞过来。何老师是那么知性,我为能得到阿姨的感谢而受宠若惊。我真应该感谢阿姨、感谢现代文学馆给我这个走进琼瑶文学世界的机会”(网友语)。
琼瑶说:“我认为我的小说能畅销的原因是它能让人引起共鸣。共鸣是内心一种深刻的感动,我也不去想是什么阶层的人士在看我的小说,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上阶层的人’,什么是‘下阶层的人’,我从不这样把人分类。”
爱与翩然的人生哲学
琼瑶的作品充满了爱,这种爱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国家民族之爱、父母手足之爱、朋友知音之爱、小猫小狗之爱、花花草草之爱,还有那刻骨铭心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每一种爱都在她的作品和人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比如,对读者与观众的爱。正如前文所述,在琼瑶心中,文学是灯塔、是瑰宝,这一认知促使她在创作中保持真诚与用心。她一丝不苟地塑造每一个人物形象,精心编织每一个情节,力求让作品真实反映人性和生活。她不敷衍、不浮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文学创作,希望用最好的作品回馈读者,不辜负文学这一神圣的使命。2023年8月19日,台北小巨蛋举办了琼瑶创作60周年演唱会——《当那一首歌响起》。在舞台上,琼瑶对着书迷、影迷、剧迷们真诚地说道:“我已经85岁了,我有的时候会想,我怎么会把我一生好多的时间用来写作、写作、写作,编剧、编剧、编剧,然后拍戏、拍戏、拍戏?到了我这个年龄我会想,以前的当下是怎么活过来的?值得吗?今天晚上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过这60年,一切都因为你们!”
比如,对树木的爱。2022年3月,琼瑶搬离了她长住超过40年的可园,但园中的一草一木,她始终记挂在心。尤其是园中的一株凤凰木,高达六七层楼,栽种30载,时时伴左右,为她带来无数写作灵感,见证了她无数喜乐哀愁。经过长达一年的精心筹备,这株参天巨木终于在台北近郊的淡水河畔、观音山前觅得新居。在赠树典礼后,琼瑶深情凝望,反复抚摸、拍打这株比她巨大得多的树的树干,仿佛那是她的孩子,她虽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但相信树已知道。就在北京展览开幕式的头一天,这株凤凰木开花了。
比如,对拼图的爱。琼瑶喜爱拼图,在她的脑海中,人生就是一张拼图,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拼,一片又一片,把生命拼完。她希望身边的亲人、朋友参与她的拼图,走近她的世界。所以,拼图就是琼瑶全家人在一起联系感情的重要娱乐活动。儿媳何琇琼回忆,在大陆拍戏时,每当她走进琼瑶房间想一起谈工作时,琼瑶总会说:“坐下来,帮我拼一点!”就这样一边谈事情,一边不知不觉拼好了一个小角。琼瑶还为自己心爱的拼图举办过专门的展览——“多少秘密在其中”。展览现场她在当年自己独立完成的8000片拼图作品前看了又看,最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这个展览上,所有参与过拼图的人都有资格在上面签名留念。
比如,对祖国大陆的爱。1988年,琼瑶第一次返乡探亲,人情人心世沧桑,旧物旧景思依旧,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点点滴滴,无数的回忆与心情故事,都被收入《剪不断的乡愁》。她说:“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宗,爱自己的土地,有强烈的山河之恋、故国之思。中国人就是这样的,无论隔着山,隔着海,隔着岁月,中国人的血液里,总是绵绵不断地流动着一条黄河、一条长江。”对祖国的爱是一种人间大爱,也是一种包容的、无私的爱,它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关注的是他人的幸福和福祉。在琼瑶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主人公在面对各种困境和选择时,因为爱而作出牺牲和奉献。即使面临无数艰难险阻,爱也不会停止。爱是坚韧和持久,可以给予人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正所谓:“浮生一梦爱交织,惊涛裂岸情不止。”
琼瑶用文字传递爱,结语《爱与快乐》是琼瑶献给所有参观者的话。她说,快乐在哪里呢?快乐就藏在爱里!只要你是有爱、能爱、会爱的人,你就是有福之人。她的话语如此温暖而有力,激励着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抓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里不变的一点真心:对爱与快乐的信仰。
展览的最后,音乐短片《我有一片天》的旋律久久在展厅回荡,这是一首由琼瑶作词、张简君伟作曲、李海薇主唱的MV,画面内容主要为琼瑶的生活影像以及景物空镜。对应着歌词,在悠扬缠绵的演唱中,我们仿佛走入琼瑶的生活之中,与她一同感受世间的美与翩然。
1.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窗外更深露重,窗内闲愁难送,多少心事寄无从,化作一帘幽梦!昨宵雨疏风动,今夜落花成冢,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种?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
2.我要特别告诉你们,写作是一条艰苦的路,它要忍受孤独、忍受寂寞,还要有很高的热情才能完成。我相信有很多朋友,会一直面对退稿的烦恼,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不要灰心,要继续下去,一定一定要坚持下去。
3.我认为我的小说能畅销的原因是它能让人引起共鸣。
4.在琼瑶心中,文学是灯塔、是瑰宝,这一认知促使她在创作中保持真诚与用心。
5.人生就是一张拼图,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拼,一片又一片,把生命拼完。
6.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宗,爱自己的土地,有强烈的山河之恋、故国之思。
7.对祖国的爱是一种人间大爱,也是一种包容的、无私的爱,它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关注的是他人的幸福和福祉。
8.快乐在哪里呢?快乐就藏在爱里!只要你是有爱、能爱、会爱的人,你就是有福之人。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
琼瑶离世引发的深思:生命的尊严与自主选择
2024年12月4日,著名作家琼瑶在中国台湾省新北市淡水区的一所民宅内轻生离世,享年86岁。这一消息让众多读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大为震惊。她的去世,可不只是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结束了这么简单,掀起了一场有关生命尊严以及自主决定命运的深入探讨。琼这位以细腻情感描绘爱情与人生的作家,用她最后的遗书,向世人传达了她对生命的理解与追求。
琼瑶的遗书,简短而深情,她以“翩然”二字形容自己的离世,这是一种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是对生命最后阶段的优雅告别。她表示,自己摆脱了逐渐痛苦的躯壳,化为雪花飞去,这是她自己的愿望,也是对死亡这一人生必经之路的主动选择。在遗书中,她特别提醒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只是美好生命的磨炼。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得健康、快乐,直到生命的尽头,再自主地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琼瑶的一生,是才华横溢与情感丰富的一生。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陈致平,母亲是知识女性袁行恕。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琼瑶的作品,如《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梅花烙》等,不仅红遍港台和东南亚,更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既有浪漫与唯美,也不乏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探讨。
琼瑶的晚年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她经历了与丈夫庆筠的离婚,后与《皇冠》杂志社社长平鑫涛结婚,两人共同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在2019年平鑫涛的离世,给琼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晚年的她,不仅要面对孤独与寂寞,还要忍受疾病的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琼瑶选择了以她认为最尊严、最优雅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无疑是对生命自主权的一种坚定捍卫。
琼瑶的离世,引发了社会对生命尊严与自主选择的广泛讨论。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如何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对于许多人来说,生命的终结并不仅仅是肉体的消逝,更是精神与尊严的延续。琼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尊严与自主选择。
她提醒我们,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面对死亡,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琼瑶的遗书也让我们反思,年轻人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珍惜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
琼瑶的离世还引发了关于老年关怀与临终关怀的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与医疗条件,如何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关爱与尊严,成为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琼瑶的离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与改进的契机。
琼瑶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关于生命尊严与自主选择的深刻启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尊严,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珍惜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同时在面对生命的终结时,也能像琼瑶一样,拥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1.琼瑶的一生,是才华横溢与情感丰富的一生。
2.面对死亡,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3.琼瑶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关于生命尊严与自主选择的深刻启示。
4.年轻人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珍惜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
缅怀知名作家琼瑶离世
2024年12月4日,台湾作家琼瑶自杀身亡,享年86岁。她以浪漫主义色彩和细腻情感描写著称,作品影响了几代人。除文学创作外,还涉足影视制作。她认为死亡是生命一部分,选择自杀保持尊严。琼瑶离世让人惋惜,作品和精神将永存。
2024年12月4日13时22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的家中自杀身亡,享年86岁。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文学界和无数读者,人们纷纷表示难以置信和沉痛哀悼。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琼瑶的离世如同一阵寒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然而,她的作品却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悲痛中找到了力量。
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她的一生,是追求爱与美好的一生。琼瑶自幼便展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天赋,1949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后,她的文学之路正式开始。中学时期,她以“心如”为笔名发表了处女作《云影》,这标志着她文学创作生涯的起点。1963年,她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浪漫主义的色彩迅速走红,成为琼瑶的成名作。此后,她陆续创作了《烟雨濛濛》、《在水一方》、《一帘幽梦》、《梅花烙》等多部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也影响了无数读者的情感世界。
琼瑶的作品以浪漫主义色彩和细腻情感描写著称,她笔下的爱情故事往往纯粹炽热,男女主人公为爱情可跨越重重阻碍。这种独特风格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了一个浪漫言情文学时代的象征。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对人性深刻洞察的结晶。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生命的坚韧,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这些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除了文学创作,琼瑶还涉足影视制作领域。她的作品大量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且在选角、配乐、服装等方面精心打造,形成了独特的琼瑶式美学风格。这些影视作品不仅推动了华语影视文化的发展,也开创了文学与影视联动的成功模式。琼瑶亲自参与编剧和制作的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婉君》、《梅花烙》、《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华语影视的经典之作。
琼瑶的作品陪伴了60、70、80甚至90后等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名字也成为华语文学界和影视界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她的离世,让那个充满回忆与情感寄托的时代渐渐远去,也让无数读者和观众感到深深的惋惜和不舍。
琼瑶的离世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和哀悼,除了她在文学和影视界的卓越成就外,还因为她那令人敬佩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琼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对死亡的态度。她认为,生命是宝贵的,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坦然面对。她最不愿意的就是变成一个卧床老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因此,她提前写下了遗书,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以保持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琼瑶的遗书中写道:“摆脱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化为雪花飞去。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我要说的话,都录在我《当雪花飘落》的视频里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了解我想表达的一切。”这封遗书不仅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看法和对死亡的态度,也表达了她对亲友的深深眷恋和对读者的无限感激。她的离世虽然令人悲痛,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在琼瑶离世后,无数读者和观众纷纷表达了对她的哀悼和怀念。他们表示,琼瑶的作品陪伴了他们的成长,给他们的青春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她的离世让他们感到深深的惋惜和不舍,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同时,他们也表示将永远铭记琼瑶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将她的作品和精神传承下去。
琼瑶生前最后画面里说道: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我是“火花”,我己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我要说的话,都录在我《当雪花飘落》的视频里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瞭解我想表达的一切。
琼瑶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美好。她的离世虽然令人悲痛,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愿她的作品和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琼瑶,你虽已离去,但你的爱与美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1. 她的作品却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悲痛中找到了力量。
2.琼瑶的作品以浪漫主义色彩和细腻情感描写著称,这种独特风格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了一个浪漫言情文学时代的象征。
3.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对人性深刻洞察的结晶。
4.琼瑶的名字也成为华语文学界和影视界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她的离世,让那个充满回忆与情感寄托的时代渐渐远去,也让无数读者和观众感到深深的惋惜和不舍。
5.生命是宝贵的,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坦然面对。
6.她的离世虽然令人悲痛,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7.琼瑶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美好。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诗词的女儿”叶嘉莹逝世(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学案,共23页。
这是一份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满分作文热点素材学案,共9页。
这是一份第13个交通安全日 (时评文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