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2 角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2 角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补角、余角
一、教学目标
1. 在情境中理解补角、余角等概念,掌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经历"观察、操作一探索、猜想﹣推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二、学习目标
了解补角、余角,知道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能利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教学重点
补角、余角的认识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运用补角、余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如图1,将一三角板(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l上(三角板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随意绕该顶点在同一平面内转动三角板(三角板总在直线的上方),问∠1与∠2的和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图2,将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放在直线l上,随意绕该顶点在同一平面内转动线段(线段总在直线的上方),问∠3与∠4的和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1与∠2的和不会发生变化,都等于90°.
∠3与∠4的和不会发生变化,都等于180°.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思考和对数学的求知欲,通过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 180°,90°直接引入补角、余角的概念.
新知探究
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简称互补.例如,∠1=60°,∠2=120°,∠1+∠2=60°+120°=180°,则∠1和∠2互为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cm-plementary angle),简称互余.例如,∠3=20°,∠4=70°,∠3+∠4=20°+70°=90°,则∠3和∠4互为余角.
判断对错:
1.90度的角叫余角,180度的角叫补角. ( )
2.若∠1+∠2+∠3=90°,则∠1,∠2,∠3 互为余角. ( )
3.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 ( )
4.互补的两个角不可能相等. ( )
答:错,错,错,错
师生活动: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中,在说明"互为"这个词时,应注意与前面学习过的"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等概念相联系,互补、互余的角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时要注意,互补、互余是指两角在数量(度数)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并没有反映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要避免学生误认为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一定有公共顶点和公共边.
问题:
如果∠α与∠β互为补角,∠α与∠γ互为补角,那么∠β与∠γ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因为∠α与∠β互为补角,即∠α+∠β= 180°,
所以∠β=180°-∠α.同理,∠γ=180°-∠α.
所以∠β=∠γ.于是,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类似地,可以得到: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设计意图:将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证明过程中的 180° 替换为 90°,即可得到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教学时,引导学生类比说明.
活动:在桌面上,分别把一副三角板摆成如图的位置,判断∠α与∠β有怎样的关系.
答:∠α与∠β互为余角. ∠α+∠β=90°.
∠α与∠β互为补角. ∠α+∠β=180°.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α与∠β度数之间的关系,强化补角、余角的概念.
三、应用举例:
例1.已知∠α与∠β互为补角,且∠β比∠α大30°.求∠α,∠β的大小.
答:根据题意,得∠β=∠α+30°.
因为 ∠α与∠β互为补角,即∠α+∠β=180°,
所以 ∠a+(∠a+30°)=180°.
所以 ∠α = 75°,
∠β = 75°+30°= 105°.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投影展示,全班校对.
设计意图:利用补角的概念,建立方程进行求解.本题并没有给出图示,深化对互补、互余是指两角之间特殊的数量关系而非位置关系的理解.
例2.填表:
想一想,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答:40°,130°;45°,135°;60°,30°;90°-n°,180°-n°.
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多90°。
师生活动:表格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再小组讨论,探究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思考.
四、课堂练习
1.判断对错:
(1)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 )
(2)互余的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两个锐角一定互余. ( )
(3)如果∠1=25°,∠2=75°,那么∠1与∠2 互为余角. ( )
(4)如果∠A=x°,∠B=(90-x)°,那么∠A与∠B互余.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B.在三角形中,互余的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C.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D.若∠A+∠B+∠C=180°,则∠A,∠B,∠C三角互补
3.填空:
4.已知∠α=73°,求∠α的补角和余角.
5.如图, ∠AOC与∠COB互为余角,∠COB 与∠BOD 互为余角,∠BOC=52°.求∠AOD的大小.
答:1.对,错,错,对
2.B
3.85°,175°,58°,148°,27°37′,117°37′,19°21′,109°21′,90°-x,180°-x
4.∠α的补角为180°-73°=107°,∠α的余角为90°-73°=17°.
5.因为∠AOC与∠COB互为余角,
所以∠AOC=90°-∠COB=38°.
因为∠COB 与∠BOD 互为余角,
所以∠COB +∠BOD =90°.
所以∠AOD=∠AOC+∠COB +∠BOD =128°.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及应用.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布置一个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1.实例引入:在上一课时两角和差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90°这样的特殊值,直接引入补角、余角的概念.
2.探索活动:教学时要注意,互补、互余是指两角在数量(度数)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并没有反映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块三角板上的两个锐角互余吗?教师在讲台上画一个角,一名同学在座位上画一个角,如果这两个角的和为90°,这两个角互余吗?同座位的两名同学各画一个角,如果这两个角的和为180°,这两个角互补吗?
3.例题教学:"图形与几何"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蕴含着推理要求,教学时应让学生逐步熟悉这个要求.教材上例题的说理过程,共分为三个层次:①由题意,得∠α与∠β 的关系式;②由补角的定义,得∠α+∠β=180°;③运用等量间的代换关系,得到关于∠α的等式并求解.
4.小结思考:(1)两角互补、两角互余的条件是什么?
(2)反思补角、余角性质的探索过程,感悟推理是经历"观察、操作一探索、猜想"等认识过程后的必然延续.
通过这样的生活观察和教学反思,我们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α的度数
50°
n°(0<n<90)
∠α的余角
45°
∠α的补角
120°
∠α
∠α的余角
∠α的补角
5°
32°
62°23′
70°39′
x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3 角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3 余角 补角 对顶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交流,自学课本P159完成练习,探索余角补角性质,小结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