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明度》说课稿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6521095/0-17342271179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11.色彩的明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11.色彩的明度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课题为《色彩的明度》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类型的课程,在色彩系列课程中属于比较基础且知识性较强的一课。本课以之前学过的色彩知识为基础,以后继的邻近色的应用为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世界。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色彩的明度,学习明度推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具有美感的作品,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本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并在前一课学习了色彩三要素之一的色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色彩的明度知识,能够为学习色彩调和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
1. 学习色彩的明度知识,掌握色彩明度渐变的表现方法,感受色彩明度变化的美感,提高运用色彩表现的技能。
2. 通过观察﹑欣赏﹑实验﹑分析等学习过程,探究改变色彩明度的方法﹔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掌握调色,涂色等绘画技能,体会色彩明度之美。
3. 通过对色彩明度的学习,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体验,感受色彩明度带给人的调和之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色彩明度的知识及表现方法,体验明度变化的美感,创作一幅简单的作品。
2、难点:调配出理想的明度变化。
四、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着重体现学生、教师为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作为一个引路者,只起着带路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验 ﹑作品欣赏﹑作业展示等渐进的学习活动,对色彩的明度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完成艺术实践。
例如:课堂中以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体验通过加白或加黑会影响色彩明度,认识色彩明度渐变,使学生在绘画中加以运用。总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 [来源:学|科|网Z|X|X|K]
五、说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出示色相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出明度概念 (欣赏分析明确课题)
(二)新授讲解
1、实验探究
(1)、让学生自主发现,感受,直观的方式,调动兴趣, 实验探究以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自由实验探索,亲自去看一看、做一做、试一试、说一说,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加深认识,总结出结论,从而对问题加以解答,理解知识点。这一环节是由前面知识点到最后落脚点的一个过渡环节,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明度渐变的概念,再进一步延伸到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的学习上来。
(2)、教师示范:使学生对明度渐变有更深入的认识,知晓水分、颜料加入要适度,渐变的过程不宜跳跃或过缓,循序渐进地掌握调色和绘制技巧,为更好地完成后面的作业打下基础。
2、欣赏画家作品和学生作品
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欣赏优秀的明度渐变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进行联想和创造思维活动,开拓思路,激起兴趣,为创作表现做好铺垫。
(三)艺术实践
本环节是本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由于时间问题,学生可利用简单的图像进行创作,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创作体验环节,时间虽然短,但作用在于学过本课对色彩明度渐变的一个亲身体验,让课堂不仅仅结束在这课堂里,而是延伸到学生今后的每一次美术学习中去。
(四)作业展评,课题延伸
本环节在各组作业完成后,将作品一起呈现出来,让学生欣赏、比较,在欣赏中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优点,在比较中“比”出他人的缺点,也“比”出自己的不足,而针对作品提出的改进意见则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升了学生的欣赏、判断、概括表达能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态度和情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2024)五年级上册11.色彩的明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明确明度定义,探究学习,创作表现,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第1课 哆来咪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美版五年级上册11.色彩的明度教案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