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521471/0-1734238591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521471/0-17342385913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521471/0-17342385913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a-40 Cu-64 Zn-65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关闭阀门让液化气火焰熄灭,原理是隔绝氧气
C.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检查气密性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D.丁:收集氢气
3.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合理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铝片,铝片熔化但是不会滴落
B.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黄铜上留下划痕明显
4.下列有关溶液说法合理的是()
A.面粉、蔗糖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会形成溶液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瓶内壁白膜利用的是乳化原理
D.溶液形成时常伴随有温度、颜色、体积等变化
5.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B.①②③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O2和水
C.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D.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可燃物燃烧通常要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增加,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下列关于金属或金属材料的说法合理的是()
A.自然界中的金属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铜、铁、铝
C.焊锡、铁矿石都属于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D.用金属钨做灯丝主要是利用其导电性好
8.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值是8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和铁合金都不容易被腐蚀
B.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用CO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
C.制备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中含有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
D.在潮湿、疏松、酸性土壤中铁器锈蚀更慢。
10.“碳达峰”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如图是科学家制取炭黑的某工艺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
A.过程1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B.过程2的变化中释放太阳能
C.流程最终产物为C和Fe3O4D.此工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1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字母)。
A.一氧化碳B.石灰石C.生铁D.武德合金E.铁F.不锈钢G.硬铝
(1)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是______
(2)工业高炉炼铁得到的产品是______
(3)可用______制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防爆安全装置等。
12.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2)压电陶瓷的作用是产生电火花,由此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__________。
(4)打火机气体丁烷(C4H1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3.金属钛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好,被誉为“未来的金属”,某工厂用钛酸亚铁(FeTiO3)、焦炭为原料制取金属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将钛酸亚铁和焦炭磨成粉末状的目的是________,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______价;
(2)步骤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生成金属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两个小题,共20分)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E收集氧气,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反应后通过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Mn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其中______(填仪器名称)用来添加稀盐酸。
(3)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燃烧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②当氧气浓度变为______%时蜡烛不再燃烧。
③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15.在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黑色粉末,该粉末是由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假设】(1)黑色粉末是铁粉
(2)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粉末
(3)黑色粉末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设计方案】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片刻后加热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表空白:(不考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论】经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3)成立.
【反思评价】
(1)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环保角度上看,上述设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想(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6.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粉末放入如图所示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请分析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g食盐
8%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10
27
4
反应后质量/g
1
a
0
23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______
猜想(1)成立
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______
猜想(3)成立
反应前
充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粉末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解析】A、水灭火是因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A不合理;
B、关闭阀门让液化气火焰熄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灭火。B不合理;
C、“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C合理;
D、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有多种,燃烧能够获取,其他方式也可,例如利用太阳能获取能量等。D不合理。
综上所述:选择C。
2.D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制取氢气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
3.A
【解析】A、铝的熔点低,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将铝融化成液态,但是此时铝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点更高的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兜住了熔化的铝,因此不会滴落,故此项正确;
B、氧化铁是红色的,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铁,故此项错误;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此项错误;
D、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将纯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划痕,故此项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而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是碳酸钙,不溶于水,用盐酸除去石灰水瓶内壁白膜利用的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但不是乳化原理,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形成时常伴随有温度、颜色、体积等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铁溶于水溶液显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①加入干燥剂后,氧气含量不变,说明铁粉不会锈蚀;②加入10滴水后,氧气含量减少,说明铁粉慢慢锈蚀,因此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故A分析合理;
B、由A分析可知,水对铁锈蚀有影响,①②③中均含有氧气,无法验证铁生锈需要氧气,故B分析不合理;
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蚀需要消耗氧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②③中氧气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故C分析合理;
D、②③中其它条件相同,②无食盐,剩余氧气较多,③有1g食盐,剩余氧气较少,说明加入食盐,氧气消耗的速率加快,则生锈速率加快,因此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故D分析合理;
故选:B。
6.C
【解析】
【详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C、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则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该选项推理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后质量增加,实际上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推理不正确,故选C。
7.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的金属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开始了使用金属的历史,继而进入铁器时代,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已在许多方面取代钢铁,成为第三代金属,所以顺序为铜、铁、铝,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因此焊锡属于合金,而铁矿石主要含有铁的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用金属钨做灯丝主要是利用其熔点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计算。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丙从27g变成0g,是反应物,丁从4g增加到23g,是生成物,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所以推算出乙的质量应该是27g-19g=8g,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因为生成乙的质量为8g,所以a应该是8+10=18,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反应中乙生成了8g,丁生成了19g,所以质量比为8: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即可。
9.B
【解析】
【详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易被锈蚀,但铁的合金如不锈钢等,不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B、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铁和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 ,故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
D、铁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故在潮湿、疏松、酸性土壤中铁器锈蚀更快,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A、过程1中二氧化碳失氧后,转化为炭黑,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4价,炭黑中碳元素为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A选项错误;
B、过程2中是利用了太阳能,不是释放了太阳能,故B选项错误;
C、该过程中是利用氧化亚铁与二氧化碳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炭黑,在该工艺流程中,四氧化三铁是可循环利用物质,不是最终产物,故C选项错误;
D、“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该流程是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炭黑,属于二氧化碳的合理利用,所以此工艺实现的碳中和,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11.B 12.C 13.D
【解析】
【小问1详解】工业炼铁的原料主要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而除去,故选择B;
【小问2详解】高温炼铁炉中得到的铁含有大量的杂质,并不是纯铁,属于生铁,故填C;
【小问3详解】武德合金的熔点较低,可以用作电路保险丝,故填D。
12.(1)④(2)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4)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④。
【小问2详解】
压电陶瓷的作用是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燃可燃物(丁烷),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小问3详解】
丁烷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形成液体,故填: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小问4详解】
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3.(1)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②.+4
(2)7:1 (3)①.②.置换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前将钛酸亚铁和焦炭磨成粉末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钛酸亚铁(FeTiO3)中氧元素为-2价,铁元素为+2价,设钛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x+(-2)×3=0,解得x=+4;
【小问2详解】
步骤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即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反应中CO与H2的质量比为(12+16):(1×2×2)=7:1;
【小问3详解】
步骤③中镁与TiCl4在800℃,在氩气的环境中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两个小题,共20分)
14.(1)①.A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④.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已收集满⑤.过滤
(2)①.②.BE##EB③.分液漏斗
(3)①.与氧气接触②.15.3③.氮气##N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装置A,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①填:A,②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填:。
用装置E收集氧气,由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所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已收集满,故④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已收集满。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为回收二氧化锰,由于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反应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MnO2,故⑤填:过滤。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则反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气体的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应选择E,所以制取装置组合为BE,其中分液漏斗用于添加稀盐酸,故①填:,②填:BE或EB,③填:长颈漏斗。
【小问3详解】
①根据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由此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故填:与氧气接触。
②根据图像可知,当氧气浓度变为15.3%时,氧气浓度不再改变,即蜡烛不再燃烧,故填:15.3。
③由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5.①.黑色粉末不变红,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②.成立③.黑色粉末部分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⑤.在b处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或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或在b处导管处绑一个小气球等)⑥.
【解析】
【详解】设计方案:结论是猜想(1)成立,则黑色粉末是铁粉,铁粉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故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不变红,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可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为黑色,铜为紫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猜想(2)成立;
结论为:猜想(3)成立,故黑色粉末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铁粉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部分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评价:(1)铜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为了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要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到室温;
(2)一氧化碳有毒,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上看,上述装置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要在b处安装尾气处理装置,用气球收集起来或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将其燃烧掉;
(3)猜想(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
16.(1)0.4 (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81.25% 。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0.4g。故填:0.4。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上)11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