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江村,家里的日子是处处围着灶台转的。“灶”意味着对于“火”的掌控,在老一辈江村人的回忆中,除了满足做饭、烧水等基本的生活需要,灶台还能用于制备喂养家畜的饲料,或者处理秸秆、木柴等农业生产中的“剩余物”,其用途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灶”又是与江村的民俗文化紧密关联的。
“熏青豆”是江村人家的必备品,每年秋分过后,当地人家便去自家田地里采摘毛豆,剥开煮沸,置于灶台上烘烤翻动,待青豆烘干起皱后即可出锅,在当地的人情往来中,常常作为家庭的“门面”用于泡茶待客。
江村人尤其是当地妇女信仰“灶神”,每逢初一、月半以及过年过节,家中妇女都会早早起来,祭灶祈福。在老一辈看来,有了“灶”,日子才有着落;有了“灶”,才能每年熏青豆招待来客,家里才有面子;有了“灶”和“灶神”像,才能按时供奉,以求全家平安。甚至可以说,要是没了“灶”,房屋就不像一个完整的“家”。
同“灶”最相关的吃饭问题也是家中最大的事情。
掌管做饭的,一般是家中的女主人,若是婆婆做不动了,“灶”的掌管权便转交到了儿媳手中。倘若遇上父母外出务农做工,孩子们总是要“当家”的,他们早早就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有关灶台的一切。
周家民宿的男主人回忆起儿时生活时说道:“不是怀念,是忘不了!小时候我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不就是三个人做饭吗?这很好玩的,谁烧火、谁上灶(做菜),都要争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灶台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化机会,让他们能够早早地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责任。
从空间布局上看,从前农村人家中灶台与餐桌是在同一个房间的,正是这一方小小的灶间,成为了家人每天相聚、聊天的场所。
“同灶共食”的记忆连结着大家庭的过往,一位奶奶回忆道,“以前我(家里)有七个人,我女儿女婿两个,我们两个,我一对公公婆婆,一个小姑,两个灶台,一个烧菜,一个烧饭。(大家)在一个桌子吃,热闹的、开心的呀。几个人说说话,闹忙闹忙的。”
另一方面,也只有共用一个灶吃饭,才算得上“一家人”。因此,兄弟分家又叫“另起炉灶”,即从此“各用各家灶,各吃各家饭”。正是在“围着灶台过日子”的生活实践中,家庭生活的知识得到了传承,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得到了确认,“家”也作为一个整体得到了再生产。
三十余年来,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江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的灶具逐渐进入了村民的视野,一方面为江村人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灶台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灶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视作“不干净”的存在。人们觉得用灶台会搞得房间里“烟雾弥漫”,影响住处的整洁和卫生。因此,当农村家庭需要装修或重建房屋时,“灶”总免不了被“请出去”或拆毁的命运。
“原来有灶的,现在造楼房把它拆了就没有了。那个灶我小时候就有了,拆掉的时候舍不得!”一位大妈不由得如此感慨。
人与“灶”之间难以割裂的情结在具体的行动中得到了体现。事实上,老一辈江村人总在以各种替代性的策略保留“灶”在家中的一席之地。早年,如果一户人家需要翻新住房,他们常常会在庭院的小平房里重新砌一个灶,甚至专门修建一间小平房来摆放灶台。
近年来,新的住房政策严格限制了每户的房屋总面积,小平房也需要纳入总的平方数,为了尽可能保留主楼的面积,人们不愿意在主楼外单独建小平房,灶陷入了“无处安放”的境地。一些人家开始购买不锈钢制造的可移动灶台,甚至请人或自己制作简易的“灶”,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也是别有一番趣味,这一过程中免不了代际之间的协商,以求达到某种生活方式上的共识与和解。
“灶”意味着传统,意味着“乡土本色”,更意味着人们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连续性,难以割舍,难以放下。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文化不仅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还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文化振兴”正是乡村振兴得以长久开展的保障。
围绕灶的知识、实践、信仰、记忆和情感综合在一起,互相交融,成为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并延续至今,这一文化背后,蕴含了社会与生活方式变迁中的常量,那便是中国人的家。
对“灶”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灶”不能仅仅被当作纪念馆中代表着过去的展品,更要立足于今天和未来。
(摘编自孟昕域 刘拥华《水乡文化录:灶台边,是家庭生活的记忆》)
材料二: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村人每到初一和十五以及过年过节,一定会祭祀“灶神”,他们把“灶”和完整的“家”联系在一起。
B.过去大家庭“同灶共食”,每家都有两个灶台,分别烧菜、烧饭;而分了家就要“另起炉灶”,灶台成了家庭的象征。
C.乡村传统土灶是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体现了人们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连续性,在新时代不能完全丢弃,而应得以继承。
D.动物没有与人同等的经验积累能力,而人既可以在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也可以从别处获得间接经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村的灶台不仅可用于做饭、烧水,还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烧家畜的饲料,处理秸秆、木柴等。
B.家中掌管做饭的一般是当家的,先是婆婆,然后是儿媳,也有孩子“当家”的,那是父母不在家的时候。
C.虽然农村装修或重建房屋时,传统的灶不免拆毁,但总还有人很舍不得,用各种替代性的策略保留“灶”。
D.材料二中费孝通关于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的观点,能够解释材料一中人们为何对传统“灶”难以割舍。
3.访谈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假如你是孟昕域、刘拥华,材料一中针对周家民宿男主人的回答设计的问题是( )
A.你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灶台能提供宝贵的社会化机会吗?
B.你小时候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有关灶台的一切了吗?
C.你小时候遇上父母外出务农做工,有早早当家做饭的经历吗?
D.你怀念儿时“当家”做饭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责任的生活吗?
4.请根据材料,谈谈为何要保护“灶”文化。
5.学校要邀请孟昕域作“江村的灶台与家庭生活”讲座,请你结合材料,替他拟出讲座提纲。
【答案】1.B 2.B 3.D
4.①“灶”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意味着人们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连续性,难以割舍,难以放下。②文化中具有社会共同经验,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和记忆,“灶”文化也是社会共同经验和记忆。③延续至今的“灶”文化是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蕴含着社会与生活方式变迁中的常量。
5.①先阐述“灶”在乡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烧水做饭等。②重点从“食”的方面展开论述“灶”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家庭概念等:如用灶“熏青豆”来泡茶待客,当地祭灶祈福习俗,一家人“同灶共食”的温馨等。③反观当下,分析现代化的灶具冲击着传统灶台的地位:一些年轻人的错误认识,灶台的逐渐消失等。④呼吁对“灶”所蕴含的乡土文化的重视、继承:人与“灶”之间有着难以割裂的情结,“灶”文化是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应得以继承。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每家都有两个灶台,分别烧菜、烧饭”错误。由材料一第九段一位奶奶回忆中的“我(家里)有七个人……两个灶台,一个烧菜,一个烧饭”可知,这只是当时“奶奶”家里的情况,而并非所有家都如此,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家中掌管做饭的一般是当家的”错误。由材料一“掌管做饭的,一般是家中的女主人”可知,一般是“女主人”,并非“当家的”。由“孩子们总是要‘当家’的”可知,此处“当家”用了引号,表明并非真正的当家。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周家民宿男主人回答时的第一句为“不是怀念,是忘不了!”因此问题设计为“你怀念……吗?”比较合适;又因为男主人以下的回答是关于儿时做饭的回忆,因此问题设计为“你怀念儿时‘当家’做饭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责任的生活吗?”比较合适。
故选D。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第16段“‘灶’意味着传统,意味着‘乡土本色’,更意味着人们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连续性,难以割舍,难以放下”可提炼出“意味着人们现在与过去生活的连续性,难以割舍,难以放下”,这一点在前文中也有例举,比如“在庭院的小平房里重新砌一个灶,甚至专门修建一间小平房来摆放灶台”“购买不锈钢制造的可移动灶台,甚至请人或自己制作简易的‘灶’”;再结合“‘灶’意味着传统”及前文关于“灶”的“熏青豆”“灶神”等民俗的讲述可以归纳出“‘灶’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②由材料一第17段“文化不仅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还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可提炼出“文化是依赖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而灶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自然也具有社会共同经验,比如前文中列举的“女主人掌管做饭”“周家民宿男主人的回忆”“同灶共食”“另起炉灶”等各种与“灶”相关的吃饭问题,都属于社会共同经验的范畴。
③由材料一第18段“围绕灶的知识、实践、信仰、记忆和情感综合在一起,互相交融,成为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并延续至今,这一文化背后,蕴含了社会与生活方式变迁中的常量”可概括为“灶”文化是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蕴含着社会与生活方式变迁中的常量。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
讲座提纲应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进行拟定,因此按段落顺序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即可。
①由第1段“家里的日子是处处围着灶台转的”“其用途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做饭、烧水”“制备饲料”“处理秸秆、木柴”等内容可归纳出“灶”在乡村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
②由第2—10段“熏青豆”、祭灶祈福以及“没了‘灶’,房屋就不像一个完整的‘家’”、女主人掌管做饭、民宿男主人回忆儿时生活、“同灶共食”“另起炉灶”等例子可以归纳出“灶”蕴含了民俗文化和家庭概念。
③由第11—12段“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灶台的地位”“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视作‘不干净’的存在”“‘灶’总免不了被‘请出去’或拆毁的命运”等内容可以归纳出现代化的灶具冲击着传统灶台的地位。
④由第13—19段“拆掉的时候舍不得”“难以割裂的情结在具体的行动中得到了体现”等内容以及砌新灶、修建小平房放灶、制作简易灶等例子可以看出人与“灶”之间有着难以割裂的情结;由“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蕴含了社会与生活方式变迁中的常量”“对‘灶’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等内容可以归纳出“灶”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保护、继承“灶”文化的呼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钱塘江尽到桐庐
徐则臣
桐庐在浙江,隶属杭州。从杭州的钱塘江坐船,悠悠游游,江阔水缓,雾起波清,就到了富春江段。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中游,跨建德、富阳和桐庐三地。江水中分桐庐县城。
和绝大部分中国人一样,我最早听闻桐庐大名,是在中学课本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我们背得滚瓜烂熟。诵读这文章时,我还在故乡,平原上一个偏僻的小地方,没出过远门,夹岸高山、千百成峰的轩邈之境无福见识,天山共色和奇山异水更是梦寐中的胜景,《与来元思书》让一个平原少年对富阳与桐庐心生了神往。
后来念中文系,通读郁达夫,尤其散文名篇《钓台的春昼》,一读再读。文章无疑是妙笔,我于达夫先生彼时的颓唐、思古之幽情和现世的批判,也颇有会心,更记住的是富阳与桐庐的关系,以及严子陵和他垂钓的典故。
达夫先生与南北朝的吴均,他们两个人在同一条绵延的大水上,从同一处到了另外的同一处。如他们文中所示,富阳与桐庐,共饮一江之水。的确如此,很多年在我认知里,桐庐与富阳都是结伴在一起的:由富阳必及桐庐,见桐庐也必及富阳;哪怕只见富阳或桐庐其中的两个字,也必会想起另外的两个字。
沿江两岸美不胜收,但凡山水入诗入文入画,乃至口耳流传,究竟是取材富阳还是桐庐,实在没法严格分野。最著名的例证,莫过于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晚唐诗人韦庄有句诗,“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意思是钱塘江到了桐庐,也就是富春江沿岸,天地造化,美轮美奂,要画出那山水之大美,想都别想。
当然还要说到郁达夫。先生在文章中论及家乡,单及富阳的很少,多半放到富春江边来谈,而当他写到富春江时,你分明感到那条江是前后延伸的,在他描述的那片大水的上游,隐隐有个别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桐庐。他的富春江是涵盖富阳和桐庐的大富春江。《两浙漫游后记》(1934年12月)中写到看过浙东西的山水后返回家,“仔细加以分析与回思,觉得龚定庵的‘踏破中华窥两戎,无双毕竟是家山’的两句诗”仿佛是为他而做,因为他的“家山”,“是在富春江上”。
第一次到富阳是2020年,领郁达夫小说奖。此前我完全不知道,共一条富春江,江水是从富阳流至桐庐,还是从桐庐流到富阳。酒店邻水,富春江就在窗外浩荡流淌。12月的浙江早有冷意,江水因此沉郁,只在清早和傍晚才隐约蒸腾出水汽,一艘艘货运的铁驳船就在水汽氤氲的江面上孤独地行走。这情景像极了我写了多年的京杭大运河。事实上,我对富春江的上心,不惟它是一条历史和文化的河流,还因为它是钱塘江的一段,而对钱塘江的关注,乃是受运河的影响,我写京杭运河,与之相关的所有周边自然都会关注。京杭运河从南到北相交的东西走向的五大水系中,钱塘江是第一条。车到富阳,一看见宽阔涌动的水面,我就跟自己说,在这里,钱塘江叫富春江。
今年6月,终于来到桐庐。
接下来的两天,与师友论文学,看了严子陵钓台,更多时间是在山水之间游荡。这当真是一副大大的好山水,无需多言,此好并非只是山水自身之好,而是其雄奇秀美可以“化人”。关于严子陵隐钓桐庐,千百年来褒贬不一,褒扬者赞其高路出世、达观通透,贬之者斥其虚伪作态、沽名钓誉。多年前读到严子陵垂钓,我也疑心是文人作秀,要个三顾茅庐的矜持;所谓隐居,也不过是为了讨个好价钱。从富阳至桐庐,富春江上漂游一过,想法变了,深感自己的庸俗。真正的好山水可以醒脑,也可以洗心,甚至于改变人的三观的。
其实《与朱元思书》已经写出来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到这里,多大的野心都能让你回归平常心,多宏伟的俗世功业也都会被抛诸脑后。既如此,为什么严光就不能把汉光武帝刘秀给拒了呢?1034年,范仲淹由右司谏被贬桐庐,那会儿桐庐还叫睦州,他在睦州知州任上作有《萧洒桐庐郡十绝》,诗中有这样几句:“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范仲淹是大政治家,既鸢飞戾天又经纶世务,到了桐庐也“息心”“忘反”了,可见富春山水确有疗愈和化人的功效。
又要说到1934年的郁达夫。文人之大如郁达夫,桐君山再到之后,繁华现代的杭州城也不能令他灵魂安妥,他所“痴想”的,还是桐庐,“或是桐君山,或是钓台山的附近”。这不正是近两千年前严子陵所作所为吗?
我一介俗人,自是不敢效严子陵、范仲淹、郁达夫诸先贤作决绝的钓台之思,但山水的醒目与清心还是能感受到一二。钱塘江流至桐庐、富阳这一段确实与众不同,流出了一派高拔脱俗的山水,可谓“天下独绝”。山水不言,众皆趋之。
这些年因为写《北上》,在运河上颇多用力,读到了成千上万的相关诗文,其丰富与详尽,简直就是一部流淌在运河上的中国史,不由得时常感叹:欲知千年沧桑事,一条大河波浪宽。钱塘江我也感兴趣,但时间与精力都有限,无力吃透,只能星星点点地了解。碰到了好机缘,有幸到富阳和桐庐,在富春江上走了走,只这么一段,便感到了钱塘之广大和幽深。细想也正常,哪一条养育我们的大河,滚滚流淌的只是水呢?必是时与势的交错,世道和人心的纠缠,也是历史与文化的生息。
就此意义上,钱塘江尽到桐庐,这一条富春江水,就是一部磅礴流动的文化史和文学史。
(节选自《文汇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年少时便神往富阳与桐庐,后来读郁达夫,知道了富阳与桐庐的关系,最终因领郁达夫小说奖第一次到富阳,后来又到了桐庐。
B.文章并没有用大篇幅来正面描绘富春江的景色,只是用寥寥几句描绘了酒店边富春江浩荡流淌和一艘艘货运的铁驳船行走的场面。
C.作者对于严子陵的态度前后不同,以前不以为然,疑心是文人作秀,要个三顾茅庐的矜持,后来才感觉到他拒绝功名利禄的伟大。
D.作者认为,郁达夫在《钓台的春昼》中表达了颓唐、思古之幽情和现世的批判,郁达夫和严子陵一样对桐君山和钓台山念念不忘。
7.关于文中提到作者写京杭运河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关注富春江,与自己写京杭运河不无关系,钱塘江是京杭运河五大水系中的一条,钱塘江在富阳一带叫富春江。
B.作者因为写作《北上》,阅读了成千上万与运河相关的诗文,对大运河的文化史和文学史很有研究,感慨其博大精深。
C.养育我们的大运河流淌的是历史与文化,同样富春江滚滚流淌的是时与势的交错、世道和人心的纠缠以及历史与文化的生息。
D.作者在文中插入自己写作《北上》,将运河与钱塘江对照,突出了钱塘江文化比大运河文化更广大、幽深,丰富了文章内容。
8.文中引用郁达夫《两浙漫游后记》和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分别有什么作用?
9.这篇散文形散神聚,意蕴深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C 7.D
8.①引用郁达夫《两浙漫游后记》,说明郁达夫心目中的富春江是涵盖富阳和桐庐的大富春江,同时丰富文章意蕴,家乡的山水才是绝妙无双的风景,寄寓了郁达夫对故乡的怀念。②引用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说明范仲淹到了桐庐也“息心”“忘反”了,更突出强调了富春山水确有疗愈和化人的功效。
9.①本文不仅写到了钱塘江的美景,对郁达夫、吴均等文化名人的追忆,还有对自己如何认识并逐步了解钱塘江、桐庐、富阳的概述,体现散文“形散”的特点。②文章始终抒发对富春江一带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了钱塘江流至桐庐、富阳这一段的雄奇秀美之景可以“化人”、醒脑、洗心的特点,展现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史和文学史,体现散文“神聚”的特点。③文章于描写中加入联想、议论,引用文化名人的语句,多处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思考,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后来才感觉到他拒绝功名利禄的伟大”错误,由原文“富春江上漂游一过,想法变了,深感自己的庸俗”可知,作者的意思是说富春江能让人回归平常心,并不是说拒绝功名利禄就很伟大。
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D.“突出了钱塘江文化比大运河文化更广大、幽深”错误,由原文“钱塘江我也感兴趣,但时间与精力都有限,无力吃透”“只这么一段,便感到了钱塘之广大和幽深”分析可知,作者在运河上下的功夫比较多,对于钱塘江了解得不够。现在在富春江一走,便感到了钱塘江的广大和幽深。作者并没有将钱塘江文化比大运河文化进行对比。
故选D。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由原文“这个地方,就是桐庐。他的富春江是涵盖富阳和桐庐的大富春江”分析可知,郁达夫心目中的富春江是前后延伸的,是涵盖富阳和桐庐的大富春江;由原文“因为他的‘家山’,‘是在富春江上’”分析可知,在郁达夫心目中家乡的山水才是绝妙无双的风景,繁华现代的城市也不能令他灵魂安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②由原文“‘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范仲淹是大政治家,既鸢飞戾天又经纶世务,到了桐庐也‘息心’‘忘反’”分析可知,引用范仲淹的《萧洒桐庐郡十绝》,说明范仲淹到了桐庐也沉醉于山水间,忘俗世的功业,回归平常心,突出了富春山水确实有疗愈和化人的功效。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由原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我们背得滚瓜烂熟”“尤其散文名篇《钓台的春昼》,一读再读”“与师友论文学,看了严子陵钓台”等分析可知,文章不仅写到了钱塘江的美景,更多的是对郁达夫、吴均、严子陵等文化名人的追忆,他们将身心融入自然山水,构筑出别样的生命方式;在此过程中,作者还加入了自己认识并了解钱塘江、桐庐、富阳的文字。全文内容丰富,体现散文“形散”的特点。
②由原文“真正的好山水可以醒脑,也可以洗心,甚至于改变人的三观的。”“可见富春山水确有疗愈和化人的功效”“钱塘江尽到桐庐,这一条富春江水,就是一部磅礴流动的文化史和文学史”等分析可知,文章自始至终写桐庐的山水之美和这种美对人的生命方式的改变、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始终抒发对富春江一带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展现钱塘江流至桐庐、富阳这一段的雄奇秀美之景背后蕴含的文化史和文学史,体现散文“神聚”的特点。
③由原文“‘或是桐君山,或是钓台山的附近’。这不正是近两千年前严子陵所作所为吗?”“流出了一派高拔脱俗的山水,可谓‘天下独绝’”“钱塘江尽到桐庐,这一条富春江水,就是一部磅礴流动的文化史和文学史”等分析可知,作者在描写中引用了许多文化名人的语句,并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恰当的议论,来探讨大河文化的深远意义,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思考,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悟悟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货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异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修身》)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玉在山A而草木B润C渊生珠D而崖不枯E为善F不积邪G安有H不闻者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305篇诗歌。
B.一,专一,与《劝学》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一”意思相同。
C.于,被,“小人役于物”与《赤壁赋》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样,属于被动句式。
D.跬步,本指一步,跨一脚,引申至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耳不能两听”的比喻,证明了建立“赫赫之功”的重要性。
B.材料一第二段运用类比论证,以瓠巴鼓瑟鱼也会浮到水面来听、伯牙鼓琴六马仰首而听的事来类比,证明有关观点。
C.材料二认为,志意修炼就会傲视富贵,崇尚道义就会藐视王侯,内心反省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
D.材料二认为,君子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就不去争论“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也没有怪诞骇俗的行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2)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1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成为君子需要具有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EG 11.D 12.A
13.(1)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不被看见。
(2)良马一天走一千里的路程,劣马走十天也能达到(千里)。
14.①坚定专一,有了目标就坚持做下去;②即使遇到困境或比不上别人,也不轻易放弃;③不断积累,一步一步走下去。
【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山里有玉就连草木都会润泽,深渊有珠就连崖岸都不会干枯。行善怎么会不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玉在山而草木润”与“渊生珠而崖不枯”,是两个对称的句子,句式结构一致,各自单独成句,故CE处断开;
“安有不闻者乎”为反问句,可判断在“安”前断开,故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所以君子要坚定专一啊。/蚯蚓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C.正确。句意:小人被外物支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D.“跬步,本指一步”错误。“跬步”本指半步。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句意:所以一步一步不停地走,即使是跛足的鳖,也可以抵达千里。
故选D。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证明了建立‘赫赫之功’的重要性”错误,根据原文“故君子结于一也”可知,是为了证明坚定专一的重要性。
故选A。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故”,所以;“隐”,隐蔽;“不闻”“不形”,被动句。
(2)“骥”,骏马;“十驾”,马拉车十天的路程;“及”,到。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故君子结于一也”,可概括出“君子坚定专一”;材料二第二段“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可概括出“君子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并为了目标努力去做”。
②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可概括出“君子遇到困境而不会懈怠放弃”。
③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可概括出“君子要不断积累,一步一步走下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因此没有专一精域的精神,就没有清明的智慧;没有坚定不移的行为,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彷徨于歧路的人到达不了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会被两者不容。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样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腾蛇没有脚但却能飞,梧鼠有五种生存技能却常常处于困境。《诗经》上说:“布谷鸟在桑树上筑巢,公平如一地养育它的七只幼鸟,善良的君子们,他们的行为仪态多么坚定专一,坚定专一不偏邪,思想才会如磐石坚定。”所以君子要坚定专一啊。
过去瓠巴鼓瑟,水中的鱼也会浮到水面来听;伯牙鼓琴,六马仰首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小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而不被看见。山里有玉就连草木都会润泽,深渊有珠就连崖岸都不会干枯。行善怎么会不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材料二:
志意修炼就会傲视富贵,崇尚道义就会藐视王侯,内心反省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传》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为外物所支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虽然辛苦但心安理得,就去做;利益少而多合乎道义,就去做。如侍奉上国暴君而显达,不如侍奉能顺道而行的窘迫小国之君。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洪涝、干旱之灾而不耕田,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生意,士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懈怠于道。
良马一天走一千里的路程,劣马走十天也能达到(千里)。想要走完无穷之路,追逐没有终点的所在吗?(这样的话,)即使走到骨折筋断,一辈子也无法到达;如果有止境有目的,那么千里虽远,也只是或慢或快、或前或后的问题,怎么可能走不到呢?不认识道路的人,是去走那无穷之路,追逐没有终点的所在呢?还是有所止境?“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的辩说,不能说不精察,然而君子不去争论,因为君子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怪诞骇俗的行为,不是不难做,但是君子不做,因为君子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所以说:(学习好比行路,)得路之人在前面停下等着我,我便努力地追赶上去,那么或早、或晚、或先、或后,怎么会不到达同一个地方呢?”所以一步一步不停地走,即使是跛足的鳖,也可以抵达千里;一层一层积累不停,平地最终也能变山丘。堵塞住源头,开通沟渠,江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六骥也到达不了远处。人和人之间才性的差异,哪里会有跛鳖和六骥的差异那么大?然而跛鳖能够到达,六骥就不能到达,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因为有的做,有的不做啊!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就不会超出常人多远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万里籋①浮云
辛弃疾
万里籋浮云,一喷空凡马。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山鸟哢②窥檐,野鼠饥翻瓦。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③也。
【注】①籋(niè):同“服”踩、踏的意思。②哢(nòng弄):啼鸣。③菟(tú)裘:指隐居之所。出自《左传》:“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雄健,以天马喻英才,天马在半空中追蹑浮云,喷鼻一响,天下的凡马立刻就觉得自惭形秽。
B.词人以“曹瞒”称呼曹操,显得亲切,借曹操诗句自抒心志,显然是自比曹操,寄托了上场杀敌的雄心。
C.“山鸟”两句,形容归隐处的冷落萧条和居所的荒僻,人烟稀少,同时也暗示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
D.词上片写自己的理想,格调高昂;下片抒情,又拉回到现实生活,情绪迷惘,充满了悲慨和无奈。
16.请从手法、情感两个角度,比较“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相同之处。
【答案】15.C
16.①手法:都是用典。“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廉颇的典故,“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运用了“菟裘”的典故。②情感:都表达了对不被重用的不甘。“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示自己有决心和能力为国家效劳,同时担心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调侃自己既老又痴,只配住在山林中,空有壮心却备受冷落。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同时也暗示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错误。“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意即山鸟和饥鼠看见词人,丝毫也不感到畏惧,反而肆意啭鸣、翻瓦。这两句极写稼轩居所的荒僻,“暗示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词中并未体现。
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能力。
手法上: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使用了廉颇的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赵国名将廉颇在使者面前吃下饭一斗、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大用。使者受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使用了“菟裘”的典故,“菟裘”出自《左传》:“使营菟裘,吾将老焉”,说春秋时,鲁国的羽父(公子挥)向隐公请杀子允(后来的鲁桓公),以谋求为相。隐公不肯,说他将把国政授予子允,自己则要到菟裘之地退隐。后用此典指谋地告老归隐。
情感上: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来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希望被朝廷重用,继续为国家和民族效力。廉颇的故事象征着辛弃疾自己,他希望朝廷能够像赵王重新启用廉颇那样,重新启用自己,但现实却是朝廷并未给予他应有的信任和重用,这使得他感到悲愤和无奈。
“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中菟裘,指隐居之所,词人调侃自己,一个既老又痴的村夫,当然只配住在山林中,这里才是理想的隐居之地。他自嘲自己“顽固不化”,实则表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解不会改变。辛弃疾志在恢复,志在沙场上奋勇拼杀建功立业,未曾想,却要在此荒凉破败之地隐居度日,怀才不遇的悲愤油然而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
(2)苏轼《赤壁赋》中,苏子在抒发了对“水”与“月”的感慨之后,从“变”的角度看待天地所说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丰硕成果,理论范式日渐成熟,增强理论自信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与呼吁。但是,仍然有少数人热衷于“拿来”,言必称希腊、文必引西方,对自己的优秀理论成果却视而不见,甚至___A___。一味“拿来”的东西,或因___B___,不能为我所用;或因拿者心怀二志,不能作为借鉴,因而既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也成就不了理论自信。拿来主义不是今天才有的。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局面,我国___C___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有助于当时的国人“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获得思想解放,因而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一些人的拿来主义慢慢地变了味,不再是借鉴扬弃,而是照抄照搬,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于是,大量西方的思想观念、理论主张被不加辨别地“拿”了进来。久而久之,一味“拿来”伤害了中国理论的原创力,一些中国学者也因此失掉自信:无论概念、理论框架还是研究方法、思维模式,都不顾我国现实和语境,盲目按照西方的模式走,深深打上了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烙印;而像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理论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即使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但是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19.下面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缺点。
C.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战胜利。”
D.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各显神通”,有做科研的,有做科普的,有自己创业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可少量增删词语、调整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A.不屑一顾 B.水土不服 C.有识之士
19.C
20.而像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理论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即使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也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解析】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根据“对自己的优秀理论成果却视而不见”可知,此处语境是指对自己的优秀理论成果极端轻视,应用“不屑一顾”。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B.根据“不能为我所用”可知,语境是指“拿来”的东西因为不能适应,应用“水土不服”。水土不服: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C.语境是指我国的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应用“有识之士”。有识之士: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
A.表示反语、讽刺;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C。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语,在“中国特色的”的后面加上“理论”;
二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但是”改为“也”。
修改为:而像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理论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即使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并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也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杂交水稻是由两个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产生的,由于___①___,通过杂交产生的杂交水稻,在体内结合了两个品种的不同特性,一方面使不同特性在杂交水稻体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另一方面___②___,因此,杂交水稻能够表现出较优的性状和较强的生活力。
但是,杂种优势只表现在第一代,杂种一代自身结的种子,只能作为粮食,不能传宗接代。如果把杂种一代结的种子留种,___③___,这第二代的生长情况是怎样的呢?植株有的像不育系,有的像恢复系,也有的像杂种一代,群体生长极不整齐,植株有高有矮,生育期有长有短,分蘖特性有强有弱,穗型有大有小。这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人们把杂种第二代的这种退化规律,叫做分离现象,在生产上一般没有利用价值。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简要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答案】21.①它们之间遗传特性上的不同 ②使杂交水稻体内产生一定矛盾 ③种植下去就是第二代
22.杂交水稻虽然结合了不同遗传特性的两个水稻品种的优点,具有较优性状和较强生命力,但这种杂种优势只表现在第一代,杂种第一代结的种子种植下去会出现分离现象。
【解析】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句“通过杂交产生的杂交水稻,在体内结合了两个品种的不同特性”可知,此处内容为杂交水稻在体内结合了两个品种的不同特性的原因,再结合上句“杂交水稻是由两个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产生的”可知,两个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它们之间遗传特性上是不同的,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它们之间遗传特性上的不同”。
第二空,根据上句“在体内结合了两个品种的不同特性,一方面使不同特性在杂交水稻体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知,此处内容为两个品种特性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因为两个品种的特性不同,那么另一方面的特性应与“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相反,即相矛盾,在结构上应于“一方面使不同特性在杂交水稻体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一致,应为“使杂交水稻体内……”,所以应该填写“使杂交水稻体内产生一定矛盾”。
第三空,根据上句“如果把杂种一代结的种子留种”可知,留种的目的是进行种植,再结合下句“这第二代的生长情况是怎样的呢”可知,杂种一代结的种子种植下去就是第二代,“这”指的就是“第二代”,说明把杂种一代结的种子种植下去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种植下去就是第二代”。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一段讲了杂交水稻是由两个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产生的,因此,杂交水稻能够表现出较优的性状和较强的生活力,可概括为“杂交水稻虽然结合了不同遗传特性的两个水稻品种的优点,具有较优性状和较强生命力”;
第二段讲了杂种优势只表现在第一代,杂种一代自身结的种子,只能作为粮食,不能传宗接代,杂种第一代结的种子种植下去会出现分离现象,可概括为“这种杂种优势只表现在第一代,杂种第一代结的种子种植下去会出现分离现象”。
题目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可用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连接起来,得出答案:杂交水稻虽然结合了不同遗传特性的两个水稻品种的优点,具有较优性状和较强生命力,但这种杂种优势只表现在第一代,杂种第一代结的种子种植下去会出现分离现象。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以上三句话都出自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中的文章,请任选其中一则或数则确定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中的文章中的三句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为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要懂得寻求帮助、借助外物的重要性;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意为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这句话阐述择师不在“年龄”,而在于是否“闻道(明白道理)”,告诉人们要打破局限,抛却陈规,善于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
“没有爱的阅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这句话从阅读、知识和教养三个方面,告诉人们只有培养起健全、光明的个性或人格,教育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则材料,分别强调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学会:汲取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智慧;尊重老师,虚心求学,从善如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关心人格成长,重视个性培养,将人之品德当作学习的前提。考生可以只选其中一则展开立意,也可以选多则多角度立意,要注意题目中“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的任务指令,写作时要结合实际,对学习体会进行重点论述。
写作时,考生可以先提出观点,如借力而胜,收获成功;然后从借力的内涵“寻求帮助,汲取智慧,借鉴经验”和借力的意义“灵活变通,节约时力,启发新知”两方面进行论述,并适当援引论据;再结合题目中的任务指令,联系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论证“借力”的重要性;最后强调观点,收束全文。
立意:
(1)借助外物﹐成就自己。
(2)能者为师,择善而从。
(3)健全人格,以爱润智。
(4)尊重经验,吸取教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