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卷-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卷-A4,共11页。
审核人:李胜开
第I卷(选择题)
1.(本题2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1.5mB.共享单车的质量大约为80kg
C.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55次/分钟D.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6km/h
2.(本题2分)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
3.(本题2分)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4.(本题2分)古诗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频率D.音调
5.(本题2分)如图,“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A.升华、凝华B.升华、凝固
C.熔化、凝固D.熔化、凝华
6.(本题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水中筷子“变弯”B.照镜子
C.湖面的倒影D.日偏食
7.(本题2分)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 点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在光屏上B 点形成一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位升高时,入射角将变大
B.当水位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小
C.当水位降低时,光斑向 B 点左侧移动
D.当水位降低时,光斑向 B 点右侧移动
8.(本题2分)如图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两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0~5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在1~3s时间内,速度为1m/s
C.甲、乙两物体在2s时相遇,是乙物体追上甲物体
D.两物体在5s内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9.(本题2分)下图是小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结合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如果光屏已经出现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B.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会越烧越短,光屏上本来在中央的像会向下偏移
C.如果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随之向左移动
D.如果在图中透镜位置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移动光屏重新找到清晰的像将变大
10.(本题2分)晓晓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的密度是1×103kg/m3
C.质量相同时,甲和乙的体积比是1∶2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2
第II卷(非选择题)
11.(本题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示数是 ,入校前测体温的“测温枪”,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
12.(本题2分)地震时都会伴随着一些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的产生,而普通人的耳朵却听不见.在地震中由于房屋倒塌而使一些人员被困,他们可以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从而向外界传递信息,以便及时获救.
13.(本题2分)将矿泉水瓶瓶盖旋紧并剪去瓶底,倒入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后放在电风扇的后面,就可以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原因之一是冰块熔化 ,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原因之二是风扇加速了空气流动,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了水的蒸发,进一步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14.(本题3分)小红站在衣冠镜前1.5m的地方,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m;她在镜中看到从远处走来的小明,小明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变大/不变/变小);此时小明 (一定/不一定)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红。
15.(本题2分)如图所示,是小王同学用同一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站立不动的同一人,得到的两张照片。如图中的人拿的眼镜是 (选“凸透镜”“凹透镜”),可用于矫正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
16.(本题3分)铁的密度是7.9×103kg/m3,物理意义是 。现有一铁块,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从该铁块上切割的体积,则被切下的铁的密度为 g/cm3。
17.(本题3分)(1)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α;
(2)如图所示,请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和射入凸透镜的光线;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请画出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18.(本题3分)如图所示,这是小华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1)按照实验规范要求,在实验前组装实验装置时,三个铁圈A、B和C中,应确定先调整铁圈 的位置;
(2)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海波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时刻后试管内出现液态海波,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 。
19.(本题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为了让像呈现到光屏中央,此时应将凸透镜
向 调节;
(3)保持透镜和蜡烛相对于刻度尺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个近视镜片,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可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0.(本题5分)小刚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
为 g;
(3)他发现金属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后取出金属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小明指出这样的操作存在较大误差,可将步骤a略作调整,新步骤为 。
21.(本题5分)如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6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km?
22.(本题5分)小北家里有一个纯铜做的“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否是实心铜制成的,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已知铜的密度为7.9×103kg/m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
(1)“小美人鱼”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2)“小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美人鱼”是否为实心铜制成的?若是空心的,请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分)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15分)
评卷人
得分
三、作图题(共3分)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共12分)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共10分)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11∶50
里程/km
0
84
300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60cm=0.6m,故A不符合题意;
B.共享单车质量较轻,在15kg~2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骑自行车后心率加快,能够达到120次/分钟,故C不符合题意;
D.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在
左右。16km/h较为接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B.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AB错误;
C.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的物体本身,因为物体本身相对于自己始终是静止的,没有研究价值,故C正确;
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振动的音叉将水溅起,会看到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手按住正在发生的琴弦,振动停止,琴声会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惊吓了天上的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
故选A。
5.C
【详解】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这属于铁的熔化过程,然后铁水在空中凝固放热变为固态,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水中筷子“变弯”,因为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C.照镜子、湖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日偏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B.如下图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当水位升高时,入射光线不变,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对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不变,故AB错误;
CD.当水位降低时,入射光线不变,入射点右移且降低,由于光线的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因此水面降低后,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且右移,光斑向 B 点右侧移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B.在1~3s内,甲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此段时间内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此段时间内甲的速度为零,因此甲在0~5s内并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在0~1s内甲通过的路程始终大于乙通过的路程,说明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大,在1~2s内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到t=2s时甲、乙图线相交,说明此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即乙物体追上甲物体,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5s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可知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物体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此时如果光屏已经出现清晰的像,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会越烧越短,光屏上本来在中央的像会向上偏移,故B错误;
C.如果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变大,所以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随之向右移动,故C错误;
D.如果在图中透镜位置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则成像延迟,像距变大,移动光屏重新找到清晰的像将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由图像数据得,甲的密度为
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即甲和乙的体积比是1∶2,故C正确;
D.乙的密度是
所以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ρ甲∶ρ乙=2g/cm3∶1g/cm3=2∶1
故D错误。
故选C。
11. 1.90 ﹣8℃ 红外线
【详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测量是从3.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4.90cm,设物体的长度为l,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温度计分度值是1℃,液面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所以示数是﹣8℃。
[3]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
12. 次声波 振动
【详解】地震、海啸、台风、剧烈的爆炸中常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被困人员可以敲击物体使其振动发出声音,从而向外界传递信息,以便及时获救.
故答案为(1). 次声波 (2). 振动
13. 吸收热量 加快
【详解】[1][2]空气流动加快,瓶里的水蒸发变快,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得更多;瓶里的冰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14. 1.5 不变 一定
【详解】[1]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1.5m。
[2]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大小不变。
[3]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小红能看见小明,小明也一定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红的眼睛。
15. 凸透镜 远视眼
【详解】[1][2]由图可知,通过眼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眼睛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uV铜,因此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为
V空=V-V铜=30cm3-20cm3=10cm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C
A
D
C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练习卷-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卷 (二)-A4,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