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练习卷-A4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练习卷-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A.脉搏1min跳动180次
B.人的正常体温约38℃
C.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1.5×105μm
D.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2.人站在北京天大的回音壁说话,有回声效果,回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速随温度改变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C.利用回声增强原声D.声音的反射
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4.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初中物理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下列现象与图中Ⅰ处内容相对应的是( )
A.镜子中的“自己”B.湖水中的倒影
C.岸上的人看到河水“变浅”D.阳光下的树影
5.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C.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
6.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7.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C.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8.如图所示,豆腐滑嫩爽口,“冻豆腐”则松软鲜香。“冻豆腐”解冻后,会发现其内部有许多小孔,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体积的缩小,挤去水后留下空隙形成小孔
B.豆腐自身体积的膨胀,向外拉伸内部形成小孔
C.外部的水受冻后变成冰屑,扎进豆腐后形成小孔
D.内部的水结冰体积膨胀,等熔化成水后豆腐留下小孔
9.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热理疗仪治疗疾病,热理疗仪的原理是利用热效应来工作的,其利用了( )
A.红光B.紫光C.红外线D.紫外线
10.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二、填空题
11.(1)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铅笔长度为 cm;
(2)如图2所示,秒表示数为 s。
12.2023年8月9日上午10时16分,在牡丹区发生2.6级地震,有关部门通常利用检测到的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来监测地震、核爆等;在汶川地震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而及时获救,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 。
13.实验室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6℃;在标准大气压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6℃;则该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 ℃,当该温度计测出的温度为 ℃时,此时测出温度与实际温度相等。
14.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 像(填“虚”或“实”),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则倒影距水面 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发生 反射(填“漫”或“镜面”)。
15.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反射的缘故;电影幕布要用白布,是因为白色物体能 (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6.如图1所示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应该在 (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如图2所示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
17.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 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三、作图题
18.如图,MN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画出S点发出的光线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 )
19.如图,从点光源S射出的一条光线经P处的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要求: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反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题
20.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请你完成“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案:
21.在学校实验室里,小红与同学们一起通过实验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选取器材时,小红想用自己的梳妆镜进行实验,小明告诉她应该选用玻璃板,这是因为 ;
(2)经过讨论,小红选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图中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 。实验时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实验时,小红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到 时为止,记下蜡烛B的位置,测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是20cm,于是她得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小明指出小红的实验有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 。
22.石老师上课时拿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它看远处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如图1所示),引起同学对凸透镜的成像的兴趣。为此老师让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盒。
(1)帏涛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2(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 (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帏涛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蜡烛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应是 。
(3)如图3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后,该同学取下自己所戴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该同学所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五、计算题
23.国庆期间,小郑随父母登高,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听到回声,请问他们距山崖大约多远(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24.常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表为地铁1号线从茶山站到常州火车站的运行时刻表,问:
(1)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用时多长?
(2)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D
【详解】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 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即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应用的声音反射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分析】结合思维导图可知图中Ⅰ处的内容为光的直线传播,选择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选项。
【详解】该思维导图中Ⅰ处的内容为光的直线传播。
A.镜子中的“自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湖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岸上的人看到河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阳光下的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空气使光发生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像看出两车在10s时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为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为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B.物体的运动与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物理学中,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时相对参照物而言的,CD不符合题意.
8.D
【详解】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放入冰箱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根据,质量不变,密度减小,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熔化,体积减小,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红外线的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可以用来制作热成像仪、红外加热、红外夜视、红外遥控等。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化学作用和荧光效应。可以杀菌消毒,钞票的荧光防伪等。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热理疗仪治疗疾病,热理疗仪的原理是利用热效应来工作的,其利用了红外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液化,放出热量.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甲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将烧瓶中开水倒入乙试管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的温度并与t比较,t高于乙中的水温,则说明水蒸气液化放热.因此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C.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因为不能保证杯中开水与烧瓶中开水温度相同,故方法不妥,D不符合题意.
考点:液化放热
11. 0.1cm 5.34 367
【详解】(1)[1]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cm,一大格分为10小格,一小格表示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2]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铅笔的左端在2.00cm位置,右端在7.34cm位置,铅笔长度为
(2)[3]秒表的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6~7之间,偏向6位置,读作6min;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示数为7s,则停表的读数为
12. 次声波 振动 信息
【详解】[1]地震产生的振动频率较低,产生的声波为次声波。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振动发出声音。
[3]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声音,使地面上的搜救人员获得信息而获救,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3. 60
【详解】[1]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温度计上刻度6和刻度96之间有90个小格,所以该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
[2]设实际温度为,测出温度与实际温度相等,则有
即
即得。所以测出的温度为时,测出温度与实际温度相等。
14. 虚 3 漫
【详解】[1]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水面是平面镜,当蜻蜓距水面3m时,蜻蜓的像距水面也是3m,即“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3m。
[3]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是因为地面比较粗糙,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15. 漫 反射
【详解】[1]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慕上发生漫反射。
[2]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电影院的幕布是白色的,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彩色的。
16. B 9︰45
【详解】[1]当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司机看不见BC路段的情况;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应该在B位置安装一块面镜,BC路段上的物体反射的会经过B位置的凸面镜进行反射,AB路段的司机可以看到BC路段的情况,由于光路可逆,BC路段的司机可以看到AB路段的情况。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左右相反,按照逆时针读数法或者背面透视读数法,座钟的实际指的时刻是9︰45。
17. 时间 0.400 0.25
【详解】(1)[1]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2]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
sAB=80.0cm﹣40.0cm=40.0cm=0.400m
[3]由知道,AB段的平均速度为
18.
【详解】作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然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即入射点O,连接SO即可,如图所示:
19.
【详解】由图知道,知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做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该角平分线也是法线,根据镜面与法线垂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又因为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经过凸透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光路如图所示:
20.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上方空气流速大小;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要“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指改变液体的种类。实验步骤如下:
[1]用胶头滴管在一片玻璃上滴一滴水,用秒表记录该滴水完全蒸发所需要的时间。
[2]再用胶头滴管,分别在两块玻璃上,滴上与水等量的酒精和牛奶,保持温度和液体的表面积与水的相同,分别记录酒精和牛奶完全蒸发所需要的时间。再比较三次实验需要的时间。
21. 玻璃板透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 刻度尺 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利用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
【详解】(1)[1]因为梳妆镜不是透明的,不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因此不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不能用梳妆镜进行实验。
(2)[2]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大小相同,要求两个蜡烛完全一样,是便于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3)[4]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5]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点评】
22. 乙 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0 缩小 照相机 远离 不变 远视
【详解】(1)[1]由图可知,光线通过甲透镜后中间较暗,光线通过乙透镜后中间出现亮斑,所以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乙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要选择乙透镜进行实验。
(2)[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图中蜡烛的像偏上是由于烛焰相对凸透镜的高度偏低,所以要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3]由图像可知,当物距是20cm时,像距也是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是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倒立的实像;此时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2f=20cm,焦距为10cm。
(4)[4]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生活中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6]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减小物距,增大像距,调节蜡烛的同时将光屏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7]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像,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只是像的亮度减小。
(6)[8] 实验后,该同学取下自己所戴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同学的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他的眼镜是远视眼镜。
23.340m
【详解】解: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就是回声的时间。由题意得,声音从人传到山崖处所用的时间是
根据速度公式可计算出他们和山崖的距离为
答:他们距山崖大约340m。
24.(1)9min;(2)36km/h,10m/s
【详解】解:(1)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用时
(2)平均速度为
答:(1)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用时9min;
(2)地铁从茶山站出发直至抵达常州火车站,平均速度为36km/h,合10m/s。
器材
三块同样的玻璃板、水、酒精、牛奶、滴管、秒表
实验步骤
1. ;
2. ;
3.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站名
茶山
清凉寺
同济桥
文化宫
博爱路
常州火车站
到站时刻/(时:分)
——
6:01
6:03
6:05
6:07
6:09
发车时间/(时:分)
6:00
6:02
6:04
6:06
6:08
——
路程/km
0
1.2
2.3
3.3
4.4
5.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卷 (二)-A4,共9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卷-A4,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