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528723/0-17344931904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528723/0-17344931905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528723/0-17344931905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阜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m
B.黑板长1庹(tuō),约10m
C.教室长5步,约35m
D.文具盒宽4指,约0.05cm
2.如图是“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C.若把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
D.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3.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依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熔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B.各种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
C.燃烧的蜡烛、点亮的电灯、萤火虫、夜空中的月亮都是光源
D.在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时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因此光线在光的传播中是实际存在的
6.2024年8月1日凌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夺冠,并打破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赢下奥运会“飞鱼大战”。看比赛直播的时,我们感觉潘展乐游的飞快,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视机屏幕B.电视机前的我们
C.泳池中隔离水道的浮线D.运动员自己
二、实验题
7.如图甲为小明“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图乙是小亮同学用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物体运动的装置。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并显示在屏幕上,屏幕图像如图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除了图中器材,小明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缓,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表,则从A到C的过程中的下半程速度__________m/s;
(4)通过小亮同学的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判断,小车在斜面上自由滑下时做的是__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1)实验中为了使光路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应该______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2)图中入射光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EN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OB,此时入射角度数是__________,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3)接着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ENF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折,如果纸板右半部分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上图中,让光线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反射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
9.如图为验证沸腾条件的实验装置。关于小烧杯内水的最终状况不同同学看法不同。
小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且会沸腾;
小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小红认为:温度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
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甲和乙的示数变化,如下表: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第18min开始可以观察到甲烧杯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逐渐__________,对比乙烧杯可判断乙烧杯中的水未沸腾,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3)通过分析甲数据可得出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
(4)在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18分钟以后,小烧杯中水未沸腾但温度保持94℃稳定,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为了继续完成实验,验证液体的沸腾除了要满足温度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的条件,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改进原装置即可。如图所示的改进方案中,__________更合理;
(5)为了拓展研究,小红在实验时往甲杯水中加了适量盐,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学们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沸腾实验,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分析:
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__________(降低/不变/升高)。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__________(先/后)放盐。
10.图甲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__________;
(2)实验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这里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方法)
(3)如图甲,小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此时他应该从__________(填“玻璃板前”或“玻璃板后”)观察蜡烛A的像;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4)分析图丙中的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同组的小丽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1.小明在国庆节期间乘坐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1)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所需时间;
(2)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全程的平均速度;
(3)列车以170km/h的平均速度从广州南达到虎门,则广州南到虎门的路程。
12.海面上有一艘大型轮船,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4.0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探测处的海洋深度?
(3)当轮船在海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发现前方处有一山崖,于是向山崖发出超声波信号,后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请问这艘轮船当时的速度为多少?
四、作图题
13.宇航员舱外行走时无法低头看到胸前调节器按钮,如图甲所示,按钮上的标识被设置成了左右颠倒。宇航员抬起手臂通过手套上的反光镜看到的字是正的。图乙中已画出一条经反光镜反射到宇航员眼睛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该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14.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P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五、填空题
15.如图甲所示,小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____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当按下停表的按钮,开始计时,一段时间后停止计时,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s。
16.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画出的水的三态变化图;如图2所示是“热管”利用流体发生物态变化达到散热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上,热管里的液体在A端吸热,然后流动到较冷的B端放热,B端通过散热风扇转动将热散出,则在B端的物态变化形式与图1中由__________(两空选填“甲”“乙”或“丙”)到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形式相同。
1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示数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
18.射击比赛瞄准时需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依据__________原理。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去公园游玩时,看见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9.男子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会经历一段变声期,所谓的变声期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发生变化,此时声带长大逐渐变宽变厚,说话时振动的___________变低。
20.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18℃)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发现其并没有凝固,这是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18℃。
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流,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塑料等物质。一种新型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开始应用于智能手机(如图甲所示),与传统指纹识别技术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把接收到的反射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例如汗水、护手霜、凝露等)的影响,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下列超声波的应用中用到的原理与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原理不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倒车雷达B.渔船声呐系统C.超声碎石
(3)某手机利用SenseID系统,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秒,由此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mm;(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取340m/s)
(4)手指触摸手机屏幕时,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系统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可知手指上指纹的大致形状最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宇航员在月球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与地面上的人进行交流,原因是__________。
六、多选题
22.甲、乙两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行驶,两车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速度之比为7∶4
C.乙车需要40s才可以追上甲D.开始运动时甲在乙的西方
23.如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的环境中,将一瓶0℃的水放在0℃的碎冰中,水不会凝固
B.-116℃的酒精是液态的
C.纯金的戒指掉到钢水中,戒指会熔化
D.前几天的沈阳特别冷,最低温度达到了-27℃,体温计若放到室外,里面水银会凝固
24.如图是汽车后视镜里的“风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此时大象也能通过反光镜看到车内的人
C.大象能“装进”小小的反光镜,说明大象的像变小了
D.用手遮住反光镜的一半,大象的像还是完整的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一拃约20cm,单人课桌长3拃,单人课桌长为60cm,故A符合题意;
B.一庹约1.6m,黑板长1庹(tu),约1.6m,故B不符合题意;
C.1步幅约1m,5步幅应该在5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1指宽约1cm,文具盒宽4指,约为4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带动左侧的音叉振动发声,故A错误;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声音传播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
C.月球上没有大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若把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故C正确;
D.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通过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了转换法,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高,故A错误;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将污物击碎,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处理噪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图丁中,蝙蝠依靠超声波回声定位发现昆虫,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降低温度,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C正确;D.蜡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温度,是非晶体,烛泪的形成是非晶体的熔化,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A.以电视机屏幕为参照物,运动员与电视机屏幕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电视机前的我们为参照物,运动员与电视机前的我们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运动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游泳池中隔离水道的浮线为参照物,运动员与游泳池中隔离水道的浮线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以运动员自己为参照物,运动员与运动员自己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运动员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1);秒表、刻度尺
(2)时间
(3)0.5
(4)加速
解析:
8.答案:(1)C
(2)40°;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3)不能
(4)可逆的
解析:(1)为了使光路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应使用表面较粗糙的纸板且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图中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
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实验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若将纸板ENF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折,此时纸板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的右半部分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4)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入射光以原来反射光线的反方向入射,即让光线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反射光线将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
9.答案:(1)自下而上
(2)变大
(3)保持不变
(4)大于;方案2
(5)升高;后
解析:(1)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烧杯的高度,故组装装置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第18min开始,甲烧杯中气泡自下而上逐渐变大,说明甲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而乙烧杯中现象与甲中不同,说明乙中水未沸腾。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8min开始,甲中水开始沸腾,之后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故可得出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
(4)在0~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即小烧杯中的水温度在升高,说明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
方案1中只在小烧杯上加盖,会导致大烧杯和小烧杯上方的气压不同,导致水的沸点不同,所以应选择方案2,在大烧杯上方加盖,此时两个烧杯中的水的沸点相同,即方案2更合理。
(5)由表中数据可知,盐水浓度由0%升高至14%,盐水的沸点由100摄氏度升高至102.3摄氏度,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升高。
先放盐会导致汤汁的沸点变高,不易沸腾,所以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后放盐。
10.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
(3)玻璃板前;虚
(4)相等
(5)用手电筒照射棋子
解析:(1)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所以实验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
(2)实验中将未点燃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蜡烛B,直至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等大,所以使用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3)蜡烛A的像呈现在玻璃板另一侧,应从玻璃板前观察像,该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将光屏放置在蜡烛B的位置上,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
(4)由图丙中的数据可知,每次实验中,像距都等于其物距,说明在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
(5)看不清楚棋子的像,是因为棋子不是光源,反射的光线较少,所以所成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照射棋子,增加反射光线,使像变亮,变清晰。
11.答案:(1)1h;(2)141km/h;(3)51km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所需时间
(2)由表可知,广州南到香港的路程,则广州南到香港的平均速度
(3)由表中数据可知,广州南到虎门的时间
则广州南到虎门间的距离
12.答案:(1);(2);(3)
解析:(1)依题意得,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由得,探测处的海洋深度
(3)由题意得
即
解得这艘轮船当时的速度为
13.答案:见解析
解析:
14.答案:见解析
解析:
15.答案:B;217.5
解析:
16.答案:丙;甲
解析:图1中丙放出热量转化为甲,甲放出热量转化为乙,说明丙是气态,甲是液体,乙是固态。物体在A端受热汽化成气态,后在端遇冷,由气态转化为液体,同时放出热量,属于液化过程,与图1中从丙到甲的物态变化形式相同。
17.答案:热胀冷缩;20
解析: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这种性质制成的。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温度计示数为9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温度计示数为4℃,即实际温度变化100℃,温度计示数变化90格,则每格表示的温度为
当示数是22℃,在冰水的基础上上升的刻度为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18.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
解析:
19.答案:音调;频率
解析:男生进入青春期,会经历变声期,即声音通常会变得低沉,即音调会发生变化,而音调由频率决定,所以声带振动频率变慢,音调降低。
20.答案:熔化;低于
解析:
21.答案:(1)穿透力强
(2)C
(3)1.02
(4)B
(5)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22.答案:AC
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都成正比,即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车10s内行驶的路程为
则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10s内行驶的路程为
则乙车的速度为
故甲乙速度之比为3:4,故B错误;
C.假设乙车追上甲车需要的时间为,由可知,甲的路程为
乙车的路程为
根据题意可知
解得故C正确;
D、甲、乙两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行驶,由图可知,开始时,甲在乙的前方,即甲在乙的东方,故D错误。
故选AC。
23.答案:ABC
解析:A.在0℃的环境中,将一瓶0℃的水放在0℃的碎冰中,水不会凝固,因为不能继续放热,故A正确;
B.酒精的熔点是-117℃,-116℃的酒精是液态,故B正确;
C.钢的熔点为1515℃,金的熔点为1064℃,纯金的戒指掉到钢水中,戒指会熔化,因为钢水的温度大于纯金的熔点,故C正确;
D.水银的熔点为-39℃,-27℃时水银是液态,故D错误。
故选ABC。
24.答案:ABD
解析:A.大象经后视镜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光路具有可逆性,车内的人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大象,说明此时大象也能通过反光镜看到车内的人,故B正确;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所以大象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用手遮住反光镜的一半,反光镜其它部分仍能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正确。
故选ABD。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数/℃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数/℃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盐水的浓度/%
0
2
4
6
8
10
12
14
沸点/℃
100.0
100.3
100.6
101.0
101.3
101.6
102.0
102.3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路程
广州南
___________
7︰55
___________
0km
虎门
8︰13
8︰15
2 分钟
___________
深圳北
8︰31
8︰36
5 分钟
102km
香港
8︰55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1km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冰
钢
固态酒精
熔点/℃
-39
1064
0
1515
-11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阜新市实验中学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限时作业(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阜新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阜新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