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练习
      龙岩一中2026届高二上语文第三次月考 答题卡.pdf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龙岩一中2026届高二上语文第三次月考 答题卡第1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龙岩一中2026届高二上语文第三次月考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诗歌传情达意有两大基本手段,即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感受和内在的节奏感受,而意象、形象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要完美地鉴赏、理解一首诗,必须充分调动人们的这两大类感觉能力。任何一类感觉能力的缺乏,都会导致对诗歌理解的障碍。
    当我们仅专注于意象的显现和内涵时,往往就会对音韵节奏的表现作用“听而不闻”,甚至把它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尤其面对那些没有什么意象,而主要诉诸音韵节奏的诗时,我们就会显得木然无知,处于一种所谓的“失语”状态。这种能力的缺乏还容易导致出现另一个毛病。由于对音韵节奏的感悟本是一种关系性的、整体性的感悟,这种能力的缺乏就会带来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诗歌解读现象——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谓象征)大加穿凿,大加发挥。在诗歌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阐释过度”的毛病,就常常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
    与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对,在诗歌理解中出现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一旦诗有一些稍深厚复杂的意象或象征,就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当一些诗主要并不依赖于音韵节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颖深厚以及意境来表现时,他们就基本失去了领悟诗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这样一种对待诗歌的态度对于理解诗歌,尤其是理解新诗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障碍。这样对待诗,对待那些缺乏音韵节奏的诗,实则也是偏颇的。因为诗,本来就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有时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我们就应当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而不要再计较于它的音韵节奏是否优美。
    当然,我们也希望,诗能够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但我们也要知道,诗作为一门混合型的艺术,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但有时候的确会有所偏重。那么,我们欣赏诗,就应当具有两副眼光,而且有时候要更多地用这一副眼光,有时候要更多地用另一副眼光。
    (摘编自谭德晶《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
    材料二: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韧,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就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远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像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摘编自杨景龙《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的缺乏总是会导致在诗歌的理解中出现大加穿凿、大加发挥、“阐释过度”的毛病。
    B.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可能导致人们在理解诗歌时,基本失去领悟诗歌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
    C.由于诗很难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做到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欣赏诗有时候就可以只用一副眼光。
    D.《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的发轫之作,尽管胡适不愿面对,但他的部分诗作几乎就是古典诗歌的翻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完美地鉴赏、理解一首诗,须充分调动诸如听觉、视觉等相应感觉能力,把握好诗歌的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进而理解诗歌。
    B.诗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我们就应当调整欣赏角度,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
    C.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20世纪的中国诗坛,几乎所有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与古典诗歌传统有些关联。
    D.中国新诗只有实现了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才能继承古典诗歌优良传统,开展好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
    3.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相似,化用巧妙。
    B.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作品《悲喜剧》中的构思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开掘。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
    5.学校文学社打算鉴赏郑愁予诗歌《错误》,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请你结合诗歌与材料相关内容,给社团成员分享三点鉴赏该诗的建议。(6分)
    附:
    错 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干草(节选)
    宋学武
    我和妻旅行结婚,转了大半个中国,下了火车上汽车,马上就要回到我的辽北家乡了。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一股淡淡的乡土气息,仿佛闻到了家乡的炖菜和草香,恨不得一下子飞到那块土地上。
    家乡没山没水,只不过一岭黄沙,几撮泥房,几缕炊烟罢了,唯独可以向妻炫耀的,就是门前那片大草甸子。那是我记忆中的一片草原。可是,草甸子几经沧桑,多次变迁,现在究竟什么样了,我已全然不知。临行前,我曾经问过草甸子的事,家里来信说,你回来就知道了。
    是的,我就要回来了。我就要知道了。可是妻能感兴趣吗?我不妨先把我记忆中的草甸子讲给她听。
    草甸子离我家只有一里之遥,不很大,宽不过五里,长也不过十五里。后来,我有幸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草甸子和呼伦贝尔大草原比较起来,简直太小了,小得实在可怜。可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却是那么辽远,那么空阔。我常常躺在深深的草丛中,吸吮着草的芳香,仰望着浮动变幻的白云,想象着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
    中午或者晚上,常常看到一个光着膀子或者光着膀子披着蓑衣的老人在草甸子上巡视,那是看守草甸子的磕巴舅舅——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清磕巴舅舅何以成为我的舅舅,也许很早很早以前,他和姥姥家有点沾亲带故吧。乡亲屯亲,两方世人也是亲。如果考查起来,农村自然村落之间,总能找到最初的血缘关系。
    经常和我一块去草甸子上玩的是小草和邻居家的大青哥。大青哥姓郑,大名郑国维。听这个名字很是有点气魄,寄托了庄稼人的无限希望和憧憬,对民族,对国家,对自己,对后代。小草只小我一岁,是磕巴舅舅的独生女儿,三岁上死了娘,父女俩相依为命。
    我们三个极要好,常常结伴到草甸子上捉蚂蚱。我们在绿绿的草地上奔跑,惊起一群群蚂蚱翻飞。但这东西很机灵,很敏捷,我们怎么也捉不到。有时为捉一只“扁担钩”(扁担钩:一种大蚂蚱,长腿、尖头,成扁担钩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们追一程,它就飞一阵,我们停下来,它也停下来,好像故意引逗着我们。当我们真的认真起来穷追不舍的时候,那东西却展开银亮的翅膀远走高飞了。
    磕巴舅舅说话不利索,断断续续的尽逗点儿。大人们常常拿他开心、取笑,孩子们也常常学他、乐他,他从来不生气,反倒觉得这很好,好像能给别人带来一点快乐。据说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向他问路:“老、老乡,到县城怎、怎么走?”磕巴舅舅惊异地看着这个陌生人,就是不肯回答。陌生人有点火了,骂骂咧咧地走了。他才憋红了脸,十分认真地对过路旁观的乡亲说,“不是我、我、不告诉他,我是怕他说、说、说我学他。”
    磕巴舅舅还会用草梗编织各种各样的草制品。什么花篮、器皿、草帽、蓑衣、蝈蝈笼,都会。而且选择各种颜色的草梗编成各种图案,什么花鸟、人物、山水、禽兽,都有。总之,男孩子玩的,女孩子戴的,大人们用的,屋里边摆设的,他都编。几乎家家都有他的“作品”。现在想来,这些草制品真不知道要比城里卖的好些工艺美术品强多少。
    中午,天空没有一丝儿云,炽热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草甸像疲倦了的大海。磕巴舅舅把那把大扇刀骑在胯下,“刷——刷——”地磨着。不时用指甲试试刀刃。刀头是新换的,好像还不那么锋利。长长的刀柄不知用了多少年了,手握的地方被汗水浸渍,让老茧摩擦,已经变细、发亮,呈着暗红色。他对草的长势一定很满意,从他那隐藏笑意的皱褶里和映着绿波的瞳仁里,看得出他爱这草甸子,爱这贫瘠的、熟悉的土地。
    一过立秋,挂锄了,草也成熟了,大家便开镰割草。男人们打草用大扇刀,妇女和孩子们用镰刀。扇刀把长、镰宽、刃利,刀和刀把成仰角,一抡就是一个扇面形,一会儿就是一大片。但扇刀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不仅凭力气,还得有技术。
    只见磕巴舅舅光着膀子,赤着脚,脖子上搭个被汗水浸透已经变黑了的破毛巾,叉开双脚,用扇刀打草,正打反合,左右开弓,刀片贴着草根、地皮,“刷——刷——刷”,随着这悦耳的、有节奏的“刷刷”声,双脚一点一点向前挪动,赤脚踏着茬子,硬是踩出两条平行线,一趟一趟新打的草甸子,在他脚上延伸,延伸……像刚刚犁过的田垄。他那赤条条的脊背,由于长期被太阳烤炙,闪出紫蓝色的光,仿佛镀上了一层珐琅。
    我、大青哥、小草这么大的一群孩子,这会儿便分别跑到自家的园子里,掰来几穗青嫩的包谷,削几根树签把包谷插在草地上,下边拢起一堆干草,点燃,火借风势,干草烧得噼噼剥剥地响,散发出浓重的苦艾味,就连烧熟了的包谷也染了这种草香。我们吃,大人们也吃,谁赶上了谁就吃。那滋味,绝不比城里人把面包、香肠、啤酒带到郊外进行野餐差多少。庄稼人苦是苦点儿,但庄稼人有庄稼人的乐趣。
    “太美了,你是不是在作田园诗?!”妻大概被我的情绪所感染,或者是被草甸子迷人的景色所激动,脸上闪出动人的光。
    “离家还远吗?草甸子还在吗?大青哥、磕巴舅舅现在在哪儿?对了,还有那个小草。”
    我真不知怎么回答她好。因为草甸子实在太平凡了,磕巴舅舅、大青哥、小草也实在太平凡了。但,心灵在呼唤我,借着妻子的发问,于是,我将这平凡的草甸子以及草甸子上平凡的人物继续讲下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人公“我”在回乡途中向妻讲述以前的草甸子和草甸子上的人和事,是希望妻子能对此感兴趣,理解“我”对故乡的情感。
    B.“我”对草甸子大小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侧面反映了“我”的成长——随着走出草甸子,走出家乡,“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C.“我”推测和“磕巴舅舅”的血缘关系是源于同村内很早以前的“沾亲带故”,乡亲屯亲,农村自然村落中乡情与亲情常常是相融的。
    D.“我”讲到“常常结伴到草甸子上捉蚂蚱”的回忆,是为了抒发童年时三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去抓蚂蚱却抓不到的遗憾和失落之情。
    7.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对故乡回忆的叙述中,既有儿童视角也有成人视角,而成人视角让草甸子上的人和事更显生动、真实。
    B.编织草制品的文段运用了排比和铺陈的手法,写出草制品的样式种类之多,突出了磕巴舅舅手巧的特点。
    C.磨刀、割草这两处细节,不仅有力地刻画出了庄稼人的勤劳能干,还传达出了一种独属于乡村的诗意美。
    D.烧干草、烤包谷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官体验,令人感受到庄稼人的乐趣。
    8.文末说“我真不知怎么回答她好”。“我”为何“不知怎么回答她好”?请简要分析。(4分)
    9.如果让你接着往下写这篇小说,你会写草甸子还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秋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十二月,公军官渡。
    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 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节选自《三国志·武帝本纪一》)
    材料二:
    [注三]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于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
    (节选自《三国志·武帝本纪一》裴松之注)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公乃引军A兼行B趣白马C未至D十馀里E良大惊F来G逆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军,驻军,用作动词,与《苏武传》“舆归营”的“舆”用法相同。
    B.亡,逃跑,与《过秦论》“追亡逐北”的“亡”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C.济,成功,与《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意思相同。
    D.以,按照,依照,与《屈原列传》“以浮游尘埃之外”的“以”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荀攸向曹操进谋:到延津后,假意派兵渡河,佯攻袁绍后方,以逼使其向西应战,从而分其兵力。
    B.颜良、文丑都是袁绍麾下的名将,然而在白马的战役中,他们都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斩于马下。
    C.曹操与荀彧二人都认为袁绍只是平庸的领袖,他的军队虽人数众多,但战斗力不强,不值得恐惧。
    D.袁绍后来再次领兵逼近官渡,他堆垒土山挖掘地道。曹操也于本营内堆山挖沟,与袁绍针锋相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4分)
    (2)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4分)
    14.《三国志·武帝本纪一》记载官渡之战时,操军不满万人,而裴松之却以为不然。裴松之依据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瑞鹤仙
    张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移红换紫”运用借代手法生动展现了繁盛春色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散的景象。
    B.上片写到卖花声里减却芳菲,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着笔,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C.雨水打湿了双翅,依然守着落花不愿离去,以此细节描写展现了粉蝶的一片痴情。
    D.下片描写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欣赏热闹的歌吹之声,生动展现了某种文人雅趣。
    16.这首词构思新颖,情感深沉蕴藉,请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满怀愁绪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0分)
    (1)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从而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在战略要地部署精兵强将及忠臣人才对国家军事防御的重要性。
    (3)《过秦论》中,面对九国联军的强大攻势,秦国的对策是“____________”,然而九国的军队却“____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5)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陈涉起兵攻秦时天下人的反应。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如今的互联网语言,已进入“通话膨胀”时代。“通货膨胀”是经济学领域的术语,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所需要流通的数量,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货币与其背后的财富不匹配,就会产生通货膨胀; A ,就会产生语言的通胀。
    B ?由于网络表达缺失了神态、动作、语音和语调等,导致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词义磨损”的问题,人们采取叠加字词的方式来强化情感表达。青年群体认为使用单个的“嗯”“哦”“哈”不礼貌,会显得态度冷淡或敷衍,只有使用“嗯嗯”“哈哈哈哈”“哦哦哦”等重复形式, C 。另外,“大词小用”之风甚猛。“泼天富贵”“配享太庙”“永远的神”……各种“绝对化”修辞充斥,不求丰富精准,只有简单粗暴,网友的从众心理也使其愈演愈烈。
    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如“很、怪、太”等,用久了会失去锋芒,似乎已一语成谶。当然,人们通过重复和夸张的方式凸显情绪无可厚非。但是,在无数重复和夸张的表达中,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原本的情绪?我们是否还有精准表达、深刻思考的能力?古有“修辞立其诚”的言语观,其意为在语言表达时要立足于内心的诚意之上,让感受和思考回归网络表达,我们的语言才会有生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字。(6分)
    19.下列关于文中加点的“表达”一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网络表达”中的“表达”指网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
    B.“情感表达”中的“表达”指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等内容。
    C.“无数重复和夸张的表达”中的“表达”指所运用的词语。
    D.“精准表达”中的“表达”指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的行为。
    四、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8分)
    20.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除,“扶辇下除”的“除”指宫殿的台阶,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兴利除弊”的“除”不同。
    B.春秋,常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陛下春秋高”的“春秋”指年纪,“春秋高”意思为年纪老。
    C.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一般用于上称下或同辈相称,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之情。
    D.通侯,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因避讳汉武帝刘彻改为通侯。
    2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匈奴诡言武死 诡言:说谎言。 瓮牖绳枢 绳:用绳子系
    B.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陈道:陈述说明。 度长絜大 絜:衡量
    C.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兵:兵器
    D.前以降及物故 物故:死亡。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敲扑:行刑用的棍杖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却匈奴七百余里
    A.见犯乃死B.单于壮其节
    C.得夜见汉使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3.下列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畔主背亲 非及乡时之士 皭然泥而不滓者
    B.与武决去 乃令张仪佯去秦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前以降及物故 蹈其背以出血 “离骚”者,犹离忧也
    D.信义安所见乎 子卿壹听陵言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五、写作训练(共1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年高考,作文题总是受到最多的关注,人人都可以批评两句,网友调侃说,作文题既出,各种吐槽,各种欢乐;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名为《超级蜂巢》的作品被一些网民评论为:“这是一堆垃圾吗?”“央美就这水平?”“好敷衍。”尚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说“不行”,但是网民率先说“不行”。
    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越是有一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妙的自豪感;另一方面,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他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龙岩一中2026届高二上语文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总是”过于绝对,原文是“经常”;C项“可以只用一副眼光”错误;D项“胡适不愿面对”错误。由原文“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可知,胡适是愿意面对承认的。
    2.D【解析】“只有……才……”错误。由原文“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可知,20世纪中国新诗的现代创造性转换过程,既有对古典诗歌的传承,也有对外国诗歌的借鉴。由原文“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可知,这里谈的是当前研究的意义,与现代创造性转化的话题没有关联。
    3.B【解析】A、C、D这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B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
    4.①论证结构:“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观点“中国新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中间多角度举例论证,最后阐述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
    ②论证语言:引用诗句,运用整句(排比)等,使文章语言具有文学性。
    ③论证手法:运用了事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5.①通过朗读,把握诗歌节奏韵脚,欣赏诗歌的音韵美。②鉴赏诗歌的意象、情韵之美。
    ③了解该诗相关古典诗歌知识。(答“了解该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亦可。)④将该诗与苏轼的《蝶恋花》对照鉴赏。(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6.D(D项“遗憾和失落之情”错误,讲到“常常结伴到草甸子上捉蚂蚱”的回忆,是为了抒发童年三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惬意和无忧无虑)
    7.A(A项“成人视角让草甸子上的人和事更显生动、真实”错误,在对故乡回忆的叙述中,儿童视角还原了过去的真实经历,讲述了当时的直观感受,让人和事更生动、真实)
    8.①我不确定草甸子还在不在,而且草甸子以及草甸子上的人们都太平凡了,“我”怕妻觉得无趣,无法回应她的期待;②草甸子虽然平凡,但是存留着“我”朴素珍贵的人生记忆,对“我”而言有特殊意义。妻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我不知如何让她体会到草甸子的“特殊”。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或言之成理亦可。
    9.观点一:我会写草甸子不在了。①主题。“草甸子不在了”更能突出人与自然之间哺育依存与索取的冲突关系(或故乡持续在现代化中发生着巨变,人永远无法回到记忆中的故乡,更能引发读者对故乡展开更深刻的思考)。②人物。以草甸子的存与亡为分界线,更能刻画出磕巴舅舅作为老一辈农民勤劳淳朴的典型形象,而“我”则代表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新一代,也是精神上寻根的一代。③情节。“草甸子不在了”使得情节更加曲折跌宕,前文“你回来就知道了”成为伏笔,前后呼应。④读者体验。家中来信营造了悬念,“我”向妻娓娓道来的过程更将对草甸子的期待值拉至顶峰,而满腔热望的瞬间落空,能够形成强烈的阅读节奏感和深刻的阅读体验
    观点二:我会写草甸子还在。①主题。草甸子是故乡的象征,“草甸子还在”意味着故乡永在,哪怕经过了沧桑和变迁,仍哺育着生于此、长于此的人们(或过去的时光不再,但草甸子还在,象征着这个土地上淳朴的人情永在,代代绵延)。②情节。“草甸子还在”和家里来信的情节呼应,更圆融。③读者体验。“草甸子还在”能够回应读者的阅读期待,获得“精神家园”未曾消失的圆满体验。
    评分标准:共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满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0.CEF【解析】曹操便引军兼程直奔白马,离白马不到十余里,颜良大惊,前来迎战。
    11.C【解析】A项《苏武传》“舆归营”的“舆”用作动词,用车载送;B项“追亡逐北”的“亡”是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C项“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渡河;D项《屈原列传》“以浮游尘埃之外”的“以”,从而,连词表结果。
    12.B【解析】“都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斩于马下”错,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前锋,击破袁军,斩杀颜良;曹操纵兵出击,大破敌军,斩杀文丑。
    13.①众位将领认为敌军骑兵太多,不如撤退守卫(或退守)营寨。苟攸说:“这是用来引诱敌人的,为何要撤退呢!”(还保、所以、去、句意各1分,共4分)
    ②您以至弱的兵力抵挡至强的军队,如果不能制胜,一定被袁绍打败,这正是取得天下的关键时刻。(制、为所乘、机、句意各1分,共4分)
    14.①计算兵力,曹操从最初起兵到官渡之战时,兵力不可能不满万人。②依据情理,曹操不可能仅以数千之兵长期与袁绍相抗衡。(每点1分,语言简要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在这个时候,袁绍已经吞并了公孙瓒,拥有了四个州的地盘,军队人数达到十多万,准备进攻许都,曹操的将领都认为肯定抵挡不住,曹操说:“我知道袁绍的为人,志向大却智力低,外表严厉实际却很胆小,嫉妒心很强却没什么威信,士兵虽多但布署调配不明确,将领骄傲而且号令不统一,土地虽然广阔,粮食虽然充足,但正好可以作为送给我的礼物。”九月,曹操回到许都,分兵守官渡。十二月,曹操驻军官渡。
    (建安五年春)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屯驻在白马县的东郡太守刘延。袁绍率领军队抵达黎阳,将要渡过黄河。夏四月,曹操向北进发救刘延。荀攸向曹操进谋道:“现今我军兵少不敌,需分散敌军兵力才可(相抗衡)。主公到延津后,做出像是要渡河、攻击敌人后路的样子,袁绍必向西应战,然后您派一只装备轻便的军队突袭白马,趁他们还没有防备时进攻,那颜良可被活捉。曹操听从他的话。袁绍听说曹军渡河,立即分兵向西应战。曹操便率领军队昼夜兼程直奔白马,离白马还有十多里,颜良大惊,前来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打头阵,击败袁军,斩杀颜良。遂解白马之围。曹操下令迁徙白马县居民,沿着黄河西进,袁绍于是渡河追击曹军,到延津南部。曹操指挥军队停止行进,在南面山坡下驻营。曹操派侦察兵登上壁垒观察敌情,侦察兵报告道:“(袁军)大约五六百骑。”不一会,再次报告道:“骑兵越来越多,步兵不可胜数。”曹操说:“不要再报告了,”于是下令骑兵解鞍放马。这时,白马运送来的辎重已驶在道路上。诸将认为敌军骑兵太多,不如撤退守卫(或退守)营寨。荀攸说:“这是用来引诱敌人的,为何要撒退呢!”袁绍大将文丑与刘备率五六千骑兵先后赶至。诸将再次禀告:“可以上马了吧。”曹操道:“不行。”不久后,敌军骑兵又到不少,有的已开始去抢夺辎重。曹操道:“可以出击了。”众人都上马。当时曹军骑兵不满六百,曹操纵兵出击,大败敌军,斩杀了文丑。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的名将,两次迎战,全都被擒杀,袁军因此大为震动。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军退守阳武县,关羽逃回刘备军中。
    八月,袁绍连营稍稍向前推进,依靠沙堆安营扎寨,东西连营几十里。曹操亦分开阵营与袁军对抗,但交战不利。当时曹操兵力不满万人,伤者十分之二三。袁绍再次逼近官渡,堆土山挖地道。曹操也于本营堆山挖沟,和他针锋相对。袁绍下令往曹营放箭,矢如雨下,营地内行走都需举盾掩护,众人大惧。当时曹军粮少,曹操给荀彧写信,商议撤回许县。荀彧认为“袁绍全军会聚官渡,欲与您一决胜负。您以至弱的兵力抵挡至强的军队,如果不能制胜,一定被袁绍打败,这正是取得天下的关键时刻。况且袁绍只是平庸的领袖,能聚人而不能用人。凭借主公的英明神武和雄才大略,再辅以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正名,还有什么是不能成功的呢!”曹操听从了他的话。
    材料二:
    臣裴松之认为魏武最初起兵之时:已有兵众五千,自此之后百战百胜:败绩只有十分之二三罢了。仅大败黄巾军一役,受降的士卒就有三十多万人,其余战役中受降的士卒,不可全记;虽说征战有所损伤,但官渡之战时士卒不应这么少。况且连结营垒进行守卫,和摧折敌人锋芒与之决战不同。《武帝本纪》说:“袁绍的军队有十多万,东西连营几十里。”魏太祖虽机智权变不拘一格,谋略世间少有,又怎能以几千之兵,而得以长期与袁绍相抗衡呢?依常理而言,我私下认为曹操兵力不可能这么少人。
    15.D(D.“雨后初晴作者泛舟西湖”错误,从原词“待晴犹未”可知,天气还未晴朗。而且,说作者欣赏西湖热闹的景象也是错误的,本词是虚写。)
    16.(1)借景抒情。上片通过描写“减芳菲”嫩绿、移红换紫”“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等暮春景色,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愁情。
    (2)以物拟人。下片中“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以粉蝶留恋落花来衬托自己的愁绪。
    (3)对比衬托。如“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的阴沉天气与想象中西湖上“多少歌吹”的热闹场景形成对比,烘托出内心的愁闷。
    (4)直抒胸臆。结尾“怎知从一点新愁,寸心万里”直接表达了愁绪之深、之广。
    (每点2分,写出3点即满分)
    【解析】(1)词人满心的愁绪体现在他看到的景色特点中,上片“减芳菲”的意思是不再芳香和艳丽,“被嫩绿、移红换紫”指娇艳花儿被嫩绿的叶子取代了;“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的意思是转瞬之间众花凋零,半被东风吹散,半落溪中与水相逐。春日抹去种种娇妍,正是词人心中惆怅之情的流露。(2)词的上片“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的意思是粉蝶儿守定落花、欲留春住。词人借粉蝶来衬托自己,以物拟人。(3)“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的意思是在天气为晴之时游览西湖;“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指的是作者想象中西湖上弦歌奏响的热闹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4)“怎知从一点新愁,寸心万里”直接表达了愁绪之深、之广,是词人直接抒情。
    17.(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开关延敌;逡巡而不敢进(4)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8.A语言和思想感情不匹配 B网络表达是如何膨胀的呢(为什么会产生通话膨胀呢) C才显得态度热情或真诚(6分。每处2分,符合字数要求,意思对即可)
    19.A(指网络中的沟通交流,展示情感思想的过程)
    20.C A.正确。除,宫殿的台阶;去掉,清除。句意: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B.正确。C.“一般用于上称下”错误。足下是古代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D.正确。故选C。
    21.C C.让:责备。
    22.D 例句,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A.见:表被动,被。句意:受到侮辱才去死。B.壮: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句意:句意: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豪壮。C.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句意:能够在夜晚见到了汉使。D.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句意:全部使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归国。故选D。
    23.D A.“畔”通“叛”,背叛/“乡”通“向”,从前的/“泥”通“涅”,染黑。句意:背弃主上,离弃双亲/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B.“决”通“诀”,辞别、告别/“详”通“佯”,假装/“指”通“旨”,旨意。句意:告别苏武离去/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他的文章看似平凡而其主旨却十分重大。C.“以”通“已”,已经/“蹈”通“搯”,叩,轻轻敲打/“离”通“罹”,遭受。句意:除去以前已投降的和死去的/用手轻轻敲打他的背部,以使淤血流出/“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D.“见”通“现”,显示/无通假字/“去”通“弆”,收藏。句意: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苏武)挖掘老鼠洞穴找粮食,收集(采摘)野果来吃。故选D。
    24.写作训练
    【材料解析】
    这是一则叙议结合的材料作文题,关注到了一个矛盾现象:越来越开放进步的网络时代下的话语环境与依旧低下的认知水平之间的不匹配。
    材料第一段是两个社会现象,网民吐槽高考作文题并以此为乐、网民率先否定央美某作品。第二段是对此现象的分析,前一句是某领域浅认知的人群具有的表征,后一句可看作表征背后的原因,知识越贫乏,相信的东西越绝对。所以审题的重心应在第二段,从“对某个领域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人”和“相关的知识越贫乏”两句中,以及第一段中的“专业人士”,概括出“无知”或“认知局限”来展开行文,材料语境中的认知可理解为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
    材料所指出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命题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引导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中“无知者”的“勇气”与“自豪”的现象进行多角度剖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写作时要充分联系现实,批判认知肤浅或知识贫乏带来的问题,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启发学生联系自我的成长和发展,阐述如何提升认知水平,打破认知局限,改变对他人、社会、世界的评判标准、方式、态度等,写作可从如下角度进行:
    如现象本质:享受网络吐槽带来的浅薄欢乐,满足调侃高雅、严肃事物的戏谑心态,盲目从众的舆论风潮……
    如原因分析:无知者的勇气源于他们对事物的简单化理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无知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容易陷入错误之中,因为他们缺少的不是对事物的了解,而是对错误的识别。”因为没有涉足广阔的知识领域,没有聆听和理解过相反的声音,思想就会封闭于狭窄的空间,自豪感则来自于对他们所知道的少量信息的绝对掌控。
    如可能的弊端:因眼界狭小而误以为自己见多识广的心态,其代价往往是深远的,这种心态扩大到社会层面上则可能转化为狂妄的民族主义或偏见。因自大而拒绝去了解广泛的世界,就将自己禁锢在狭小的认知牢笼中;好辩者往往以为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真理,而真正的智慧则始于于对自己无知的承认,以及对世界复杂性的敬畏。
    如改善路径: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却常常对自己心存怀疑,往往表现得更加谦虚、更加谨慎,对复杂性的理解。在这个知识碎片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从夜郎自大中走出,怀着谦虚与好奇心,多学习,多思考,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现象到原因的分析,都可视作切题。
    【参考立意】
    提高认知,拒绝抬杠
    不做无知的评论者
    无知者无畏,有智者谦卑
    智者自省,愚者自是
    习惯否定=无知自大
    打破认知局限,提升评价包容度
    …………
    【参考范文1】
    01.海雾的背后
    佩索阿曾在他的诗篇抒写:“世界是由海角和尖峰组成的,我们的弱视症使我们只能看到四周弥漫的薄薄海雾。”
    现实中,若放眼观认识碰撞的诸多抗争性语境,我们总不免听到各式只识月旦与臧否之声。无疑认识的殊异在所难免,但如果话语之下是绝对认知致使的颐指气使,便不可不值得警惕了。而佩索阿诗意的话语恰使我们从一个角度窥探到矛盾切面的一隅:即浅层的认识与偏狭的视角的裹挟和加持。(由佩索阿的名言引入,分析现实,揭示材料现象的实质。)
    事实上,绝对认知促成的单一性话语在社会交往行为中并不罕见。中央美术学院展出的作品被一些网民争相否定,这不啻一种视角主义的傲慢,在本质上亦是反理性的。网民事实上缺乏鉴赏美术作品的专业知识与水平,却认为自己的审美水准已足以量裁在美术界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史美作品,这与霍夫斯塔特在著作中所述“反智主义”一脉相承。在另一方面,知识的贫乏亦促成了绝对认知的强化,若被问到“艺术为何?”,或许争相否定的网民只知“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作品”,而对于其他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无所知:康德所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阿多诺所言“社会的反题”,全然不为其所知,如此凭借浅薄与单一的认识,也难怪会作出孤陋的否定。(原因分析:本质上“反理性”,与“反智主义”一脉相承,对其他答案“一无所知”,从而作出“孤陋的否定”。这段论述因为引进了相当的哲学元素,论述深刻。)
    回到佩索阿的话语,另有一个词汇亦值得我们驻目:即所谓“弱视症”。互联网构筑的现代语境为网民搭建了认识碰撞的平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对认知的产生:当寻找到同自己一样认识浅薄的人时,颐指气使的声音无疑被放大了。在群体中沦为无意识,浅层的认识不断被证明其合理性。“这似乎是人类正经受的一场隐秘的灾难。”当代诗人刘立杆的话如一颗子弹正中眉心。(原因分析二:在现代语境下分析“浅层认知”不断被证明合理。这段论述,具有现实针对性。“弱视症”“颐指气使”等概念和词语富有具象性,使论述生动而深刻。)
    实则解决方式很简单,即打破认知的壁垒,直抵认识的更深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永不抛弃自己的谦逊与未知的欲望。张秋子有言:“内在匮乏,只能外求。”若我们不想成为只见海雾里的弱视症患者,唯有勘破对认知的桎梏,以本心掌舵,直指认识的远岸。(策略分析:指出解决的办法。文字简洁,内涵丰富。)
    不因傲慢的颐指气使动摇内心的知欲,在不断深化自我认知中获得精神的富足,“我终将走出那片海雾。”(收尾,重申观点,照应开头。)
    02.破浅见之冰,迎崭新黎明(50分)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表达观点,事实上他们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波兹曼一言为当下表面化的认知困境写下生动注脚。或许,唯有举起深入认知的火把,方能探未见之黑暗,破浅见之冰。(由波兹曼的言论引入,揭示当下表面化的认知困境,从而提出中心论点。)
    认知浅表化而产生勇气与自信,其底层逻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没有切肤之痛,因而可以随意地发表言论。试想,若苏轼不曾有乌台诗案等再三打击与贬谪,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就会与所有年少成名并官运享通的人一样停留在浅层的享受,正是因为他曾经无比接近死亡,他才能写下“渺沧海之一粟”,又有“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深沉哲思。因而北岛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缺少深入的认知与阅历,观点就会异化成偏见,进而泛生出由偏见生长出的勇气与信仰。(分析“认知浅表化而产生勇气与自信”的原因。所举苏轼的事例,表述不太恰当。“乌台诗案”确实促使苏轼人生境界的升华,但如果没有这些打击,苏轼也不会“与所有年少成名并官运亨通的人一样停留在浅层的享受”,没有经历乌台诗案,苏轼也可能会写下“渺沧海之一粟”,如果读过《和子由渑池怀旧》就可得知。此外“年少成名并官运亨通”就一定会“对人生的理解停留在浅层的享受”吗?似乎也不是。所以,举例论证时一定要顺着观点,恰当剪裁事例,使事例和观点贴切。
    “你的名字像一只熟苹果,无枝可栖”,诗人舒婷之言无疑是当下专业问题被浅薄化,娱乐化批判的写照。对于这样的困境,举起深入认知的火把方能化解偏见,破浅见之冰。(提出做法,重申观点的必要性。舒婷的诗句写的是一个成熟的生命那种无家可归的流浪感,一个有才华有报负但终不得伸展的青年的内心体验。与文章所说的“专业问题被浅薄化、娱乐话”毫无关联。引用论证要建立起所引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要么强化观点,要么反对观点,要么补充观点。)
    当信息时代的洪流袭卷而生,数据淹没了我们原先的生活,碎片化取代深思考与理解,浅见浅知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然而,我们也未尝不可中流击水。首要的便是怀有谦谨的心态,做认知的盗火者,折下胁骨当火把,照见未见之黑暗。诚然,正如诺曼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已知的圆圈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便越多,但正是由于接触到了更广阔的未知,我们方得以认清自己的认知局限,从而打破偏见,破浅见之冰。(策略分析:怀着谦谨的心态,拓宽认知的边界。文中联系了现实时代的特征,但未能很好地结合说。)
    然而,我们举起深化认知的火把反对浅见造成的莫名勇气与信仰,并非否定勇气与信仰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也并非将勇气信仰置于深化认知,谦谨求知的对立面。勇气与信仰在求知途中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导致骑墙居中或是不可知论,这就将深化认知引上了另一条通向深渊的不归之路。我们所真正倡导的,是深入认知,认清事实后的勇气,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仍勇敢面对生活”的罗曼·罗兰口中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正确的认知基石之上树立起的信仰之碑。(辩证分析:指出反对“浅见造成的莫名勇气与自信”并非“否定勇气与自信”。)
    愿我们都能成为黑格尔口中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破偏见浅见之冰,迎来新的黎明。(结尾,以“密涅瓦的猫头鹰”这一意象重申观点。遗憾的是未能做到收尾呼应。)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龙岩一中2027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