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苔花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 苔花仅有器官这一生命系统
    C. 牡丹花的细胞代谢离不开酶
    D. 牡丹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B
    【详解】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苔花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A正确;
    B、苔花属于高等植物,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错误;
    C、牡丹花的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C正确;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牡丹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选B。
    2. 一日三餐中早餐很重要,不仅要营养均衡,还要健康美味。常见的早餐有:粥、牛奶、鸡蛋、豆浆、蔬菜色拉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蔬菜色拉中的多糖都能被人体消化为葡萄糖,从而被细胞吸收
    B. 牛奶中的钙、铁等元素被吸收后,可以参与构成细胞中的某些化合物
    C. 煮熟的鸡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易被人体消化
    D. 用斐林试剂检测豆浆中的糖类时,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含有葡萄糖
    【答案】B
    【分析】有机物的鉴定方法:(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蔬菜色拉中的纤维素无法被人体消化,A错误;
    B、无机盐可以参与构成细胞中的某些化合物,B正确。
    C、煮熟的鸡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容易被人体消化,C错误;
    D、用斐林试剂检测豆浆中的糖类时,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含有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B。
    3. “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说明了水和无机盐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作物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 农作物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 若长期干旱,农作物细胞的结合水会加快转化为自由水
    D. 在雨前适当追肥,可使无机盐溶于水中以便于根系吸收
    【答案】C
    【分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其主要功能如下: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提供反应介质;能运输养料和废物;参与细胞内的一些化学反应;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详解】A、活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正确;
    B、细胞中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B正确;
    C、长期干旱,大多植物细胞的自由水转变成结合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抗逆性增强,抵御干旱,C错误;
    D、在雨前适当追肥,是因为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农作物根系吸收,D正确。
    故选C。
    4.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数量等于碱基的数量
    B. 核酸能够携带遗传信息且都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 有的细胞器中可能含有两种核酸
    D. 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答案】B
    【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详解】A、每个核苷酸中均含有一个碱基,所以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数量等于碱基的数量,A正确;
    B、RNA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是DNA不可以进出,B错误;
    C、有的细胞器中可能含有两种核酸,比如叶绿体和线粒体,C正确;
    D、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发生基因突变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指导蛋白质和合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故选B。
    5. 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大肠杆菌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持续涌入的抗生素分子,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
    B. 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属于主动运输
    C. 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属于协助扩散
    D. 同时添加转运蛋白抑制剂有助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答案】C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大肠杆菌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图中显示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大肠杆菌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持续涌入的抗生素分子时需要转运蛋白参与,添加转运蛋白抑制剂不利于抗生素分子的排出,从而降低细菌的耐药性,D正确。
    故选C。
    6. 在真核细胞中,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在线粒体外膜
    B. 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
    C. 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多种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提高了生命活动的效率和有序性
    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生物膜,但生物膜系统只存在于真核细胞
    【答案】A
    【详解】A、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错误;
    B、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参与主动运输的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该类蛋白发挥作用时可催化ATP水解,为跨膜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
    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多种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提高了生命活动的效率和有序性,C正确;
    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有生物膜(如细胞膜),但由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故生物膜系统只存在于真核细胞,D正确。
    故选A。
    7. 教材中酶的一系列实验涉及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的分析不科学的是( )
    A. 利用H2O2溶液、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应在反应开始后不久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
    B. 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 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采取下列步骤操作:加酶→调pH→加底物→混匀→观察
    D. 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0℃、37℃、100℃三组温度进行相关实验
    【答案】D
    【分析】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对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A、利用H2O2溶液、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H2O2分解会释放氧气,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来表示反应速率,因此需在反应开始后不久检测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A正确;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为:加酶,设置一系列pH梯度,调节酶溶液pH,保证加入底物后一开始就在预设pH下反应,充分摇匀观察,C正确;
    D、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且一般需要设置多于三组实验,D错误。
    故选D。
    8. 酸性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是生物中磷代谢的重要酶类。某实验室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 )
    (注:OD420是指在波长420nm时被检测物吸收的光密度,通常OD值越大,酶活力越高)
    A. 该实验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
    B. 重金属离子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C. 探究温度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需维持在pH4.5左右
    D. 据图2推测,45℃以后,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再次提高该酶活性
    【答案】A
    【分析】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详解】A、图中三个图分别研究pH、温度和重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没有体现酶促反应速率高低,不能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大酶活力越高,A错误;
    B、据图3可知,几种重金属离子处理后,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都在下降,推测重金属离子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B正确;
    C、据图1可知,酸性磷酸酯酶最适pH在4.5左右,探究温度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此pH需维持在pH4.5左右,C正确;
    D、据图2,40℃时酶活力最高,超过40℃后,酶活力下降,但在45℃以后,酶活力有所上升,因此45℃以后,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再次提高该酶活性,D正确。
    故选A。
    9. 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其间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生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
    B. 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C. 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
    D. 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
    【答案】C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A、红茶制作时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其释放的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A正确;
    B、发酵过程的实质就是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将温度设置在酶的最适温度下,使多酚氧化酶保持最大活性,才能获得更多的茶黄素,B正确;
    C、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会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C错误;
    D、高温条件会使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C. 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答案】B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碱基和核糖组成,T代表三个,~是特殊化学键,其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能量来源于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可以转化成化学能、光能或电能;ATP的来源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详解】A、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特殊化学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单位,A错误;
    B、ATP中的“A”是腺苷,DNA和RNA中的A是腺嘌呤,B正确;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C错误;
    D、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能量供应和利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B. 细胞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除了合成ATP外,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D.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的ATP和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答案】B
    【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
    【详解】A、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提供,A错误;
    B、细胞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用于合成ATP,B正确;
    C、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TP生成减少,C错误;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的ATP和ADP的含量仍然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12. 细胞内ATP合成酶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主要由伸在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当H⁺穿过ATP合成酶时,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图所示结构可以为线粒体内膜
    B. H+浓度梯度蕴藏的能量促使了ATP的生成
    C. 乳酸菌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没有ATP合成酶
    D. ATP合成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作用
    【答案】C
    【分析】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
    【详解】A、图示结构可以发生ATP的形成,线粒体内膜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以形成ATP,故如图所示结构可以为线粒体内膜,A正确;
    B、据图可知,H+顺浓度运输的过程产生ATP,据此推测H+浓度梯度蕴藏的能量促使了ATP的生成,B正确;
    C、乳酸菌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也可产生ATP,故也有ATP合成酶,C错误;
    D、ATP合成酶既可协助H+运输,也能催化ATP形成,故ATP合成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3. 处于北极的一种金鱼肌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无氧代谢”机制――“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醇(-80℃不结冰)”的奇异代谢过程,该金鱼代谢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③⑤都只能在极度缺氧环境中才会发生
    B. 若给肌细胞提供18O标记的O2,会在CO2中检测到18O
    C. 过程①②③⑤均能生成ATP,其中过程②生成的ATP最多
    D. 过程②⑤产物不同是因为发生在不同细胞的不同场所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①③过程均为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场所为细胞质基质,②过程产生的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肌细胞中,转化为丙酮酸后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因而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③也会发生,A错误;
    B、18O标记的O2进行有氧呼吸产生H218O,之后进入肌细胞的基质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18O2,B正确;
    C、①③过程能产生ATP,②⑤过程不能生成ATP,C错误;
    D、过程②⑤均在细胞质基质发生,产物不同是因为不同细胞含有的酶不同,所以产物不同,D错误。
    故选B。
    14.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化型辅酶Ⅰ参与呼吸作用并可在线粒体内膜上作为反应物
    B.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数量差异可反映不同组织细胞对ATP的需求
    C. 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D. “白肺”患者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并被分解的能力减弱
    【答案】B
    【分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
    【详解】A、还原型辅酶Ⅰ(不是氧化型辅酶Ⅰ)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其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上,作为反应物,A错误;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数量差异可反映不同组织细胞对ATP的需求,嵴的数量越多,说明呼吸作用越强烈,细胞对ATP的需求越大,B正确;
    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不能进入线粒体内分解,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制作面包利用了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使面团松软的原理
    B. 酸奶出现胀袋现象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造成的
    C. 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D. 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答案】A
    【详解】A、制作面包利用了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使面团产生很多孔,口感松软的原理,A正确;
    B、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气体,B错误;
    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错误;
    D、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有氧呼吸获得能量,D错误。
    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B. 细胞壁位于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可支持和保护细胞
    C. 液泡内含糖类和蛋白质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和分裂有关
    【答案】AB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但水分子能以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等方式通过细胞膜,A错误;
    B、动物细胞无细胞壁,B错误;
    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正确;
    D、细胞骨架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和分裂有关,D正确。
    故选AB。
    17.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在跨膜运输物质时离不开ATP的水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ABD
    【详解】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
    C、由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需要消耗能量,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细胞呼吸,降低能量供应,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
    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
    故选ABD。
    18. 某研究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氨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活性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pH、尿溶液的量及浓度等
    B. 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脲酶活性升高,随着Cu2+浓度的增大脲酶活性降低
    C. 脲酶能为尿素的分解提供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D. 探究脲酶的最适温度需在40~50℃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答案】BCD
    【分析】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铜离子浓度,无关变量有pH、尿溶液的量及浓度等,A正确;
    B、由题图可知,脲酶活性没有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错误;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
    D、分析图示,图中50℃时脲酶活性是最高的,因此需在40~60℃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以探究脲酶的最适温度,D错误;
    故选BCD。
    19. 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均为实验组
    B. 用黑藻幼根作实验材料可观察到叶绿体在其细胞质中逆时针流动
    C. 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
    D.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答案】A
    【分析】叶绿体在细胞内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同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朝向光源,强光下则以侧面或顶面朝向光源。
    【详解】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均为实验组,本实验为对比实验,A正确;
    B、黑藻幼根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
    C、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C错误;
    D、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D错误。
    故选A。
    20. 生物学的相关原理常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会引发血管硬化和脂肪肝,故膳食中不能含有胆固醇
    B. 采用密闭土窑保存蔬菜和水果利用了低温、无氧抑制细胞呼吸的原理
    C. 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为灰绿色,不能说明一定有酒精产生
    D. “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可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CD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供应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A、胆固醇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且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膳食中应适当含有胆固醇,A错误;
    B、密闭的土窖中的氧气浓度低(而非无氧条件)、二氧化碳浓度高,水果、蔬菜细胞呼吸速率慢,这样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能较好的保存水果、蔬菜,B错误;
    C、由于葡萄糖也可与重铬酸钾反应,故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为灰绿色,不能说明一定有酒精产生,C正确;
    D、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利于作物的生长,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 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
    (1)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 _______。
    (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_______(填“A侧”或“B侧”)
    (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有关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______。
    (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_______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_______的功能特点。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_______有关。
    【答案】(1)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流动性 ③. 磷脂分子可以流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2)A侧 (3)①. 糖被 ②. 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4)①. ④蛋白质 ②. 选择透过性 ③.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③是磷脂双分子层,④是蛋白质,⑤是多糖,有糖蛋白的一侧是膜外侧,故A是外侧,B是内侧。
    【小问1详解】
    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
    【小问2详解】
    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膜上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外侧,故细胞壁位于A侧。
    【小问3详解】
    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糖被。信息交流方式有: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如激素调节);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如精卵结合);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如胞间连丝)。
    【小问4详解】
    磷脂双分子层能让气体、一些脂溶性物质通过,其他分子和离子不能通过,这与膜上的④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的存在使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生物膜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2. 如图为渗透实验的装置图,其中膀胱膜为半透膜,甲、丙装置中的A、B、a、b溶液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乙、丁装置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甲、丙装置的状态,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已知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甲、丙漏内的液面升高,原因是_____。
    (2)当漏斗内外溶液达到渗透平衡时,h1_____h2,Ma_____Mb,(“>”“=”“<”)理由是_____。
    (3)若要以甲装置作为实验组验证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半透膜,则对照组应设置为_____,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_。
    (4)当动物细胞因发生渗透作用而失水时,其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大小是_____。
    【答案】(1)进入漏斗内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数
    (2)①. < ②. > ③. 由于Ma - MA<Mb - MB,丙装置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数更多,所以渗透平衡时h1 <h2,Ma >Mb
    (3)①. 纱布替换膀胱膜,其他设置同甲装置 ②. (对照组)漏斗内液面不上升
    (4)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外溶液的浓度
    【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小问1详解】
    由于甲、丙装置溶液的浓度低于漏斗内溶液的浓度,进入漏斗内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数,所以一段时间后,甲、丙漏内的液面升高。
    【小问2详解】
    由于Ma=Mb>MA>MB,所以甲和丙装置中的水分子都会流入漏斗,分别使漏斗液面升高h1、h2,又由于Ma - MA<Mb - MB,丙装置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数更多,所以渗透平衡时h1 <h2,Ma>Mb。
    【小问3详解】
    若要以甲装置作为实验组验证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半透膜,则对照组应设置为纱布替换膀胱膜,其他设置同甲装置,因为纱布不是半透明,漏斗内溶液可以进入装置,因此(对照组)漏斗内液面不上升。
    【小问4详解】
    当动物细胞因发生渗透作用而失水时,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外溶液的浓度。
    23. α-淀粉酶是一类淀粉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α淀粉酶、蔗糖、淀粉来验证酶的专性,可选用_____(填“碘液”“斐林试剂”或“碘液和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2)不同生物合成的α-淀粉酶的最适pH不同,为探究pH对不同生物中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在pH为6.8左右的环境中,_____酶的活性较高。
    ②酶活性可以用_____来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填出两项即可)。
    (3)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其中_____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改变其抑制的程度。
    【答案】(1)斐林试剂
    (2)①. 麦芽α﹣淀粉酶 ②. 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或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合理即可)③. 温度、pH等
    (3)竞争性抑制剂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在验证酶的专一性时采用不同种底物和同一种酶的方法,因蔗糖不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且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该实验只能选择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在pH为6.8左右时,麦芽a-淀粉酶的活性比人类唾液a-淀粉酶和芽孢杆菌a-淀粉酶高,故选用麦芽α-淀粉酶作为催化淀粉水解的催化剂较为适宜。本实验是探究pH对不同生物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所以自变量是α-淀粉酶的种类和pH,因变量是酶的相对活性,酶的相对活性的大小常用酶促反应速率的大小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小问3详解】
    竞争性抑制剂是和底物竞争活性部位,当提高底物浓度时,底物的竞争概率增大,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改变其抑制的程度。
    24.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回答问题:
    (1)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将酵母菌破碎(细胞器完整)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只含细胞器和细胞核)。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够产生(CO2的试管是_____;在无氧条件下,试管B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CO2,原因是_____。
    (2)一同学为了验证在某氧气浓度下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该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理由:_____。
    改进方案:_____。
    【答案】(1)①. A ②. 能 ③. 上清液含有细胞质基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酒精和CO2
    (2)①. 不能 ②.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珠都向左移动 ③. 增设一组装置,将装置中NaOH溶液换为等量的清水,其他同图示装置
    【分析】分析表格中试管ABC,试管A中有完整的酵母菌细胞,试管B中只有上清液,即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试管C中有沉淀物,即酵母菌的完整细胞器和细胞核,由于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故试管A中能进行完整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试管B中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试管C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试管是A试管,因为它有完整细胞结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进行,上清液含有细胞质基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酒精和CO2,故在无氧条件下,试管B能产生CO2。
    【小问2详解】
    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由于NaOH溶液能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故当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故红色液珠左移,同理,当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珠向左移动,故无法通过这一个单一装置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了遵循对照原则,可再增设一组装置,将装置中NaOH溶液换为等量的清水,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含NaOH溶液的装置中红色液珠左移,含清水装置中红色液珠不移动,如果是只进行无氧呼吸,含NaOH溶液的装置中红色液珠不移动,含清水装置中红色液珠右移,如果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含NaOH溶液的装置中红色液珠左移,含清水装置中红色液珠右移。
    25.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为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线粒体内膜与外膜之间)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并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质子驱动ADP生成ATP。如图1所示:图2中曲线①②描述的是环境因素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质子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内膜胞浆侧的方式是_____。
    (2)据图1分析,“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解释了_____的生成机制。提高线粒体内膜胞浆侧酸性可_____(填“促进”或“抑制”)ATP合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发生在_____(填具体场所)。
    (3)据图2分析,代表细胞有氧呼吸的是曲线_____(填“①”或“②”),图中曲线②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_____(填内在因素)的限制。与燃烧迅速释放能量相比,有氧呼吸是逐级释放能量的,对于生物体来说意义是_____。
    (4)据图2分析,曲线①与曲线②相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为_____。
    (5)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细胞呼吸,那么细胞呼吸的意义是_____。
    【答案】(1)主动运输
    (2)①. ATP ②. 促进 ③. 线粒体内膜
    (3)①. ② ②. 呼吸酶的数量和活性 ③. 保证有机物中的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1:3 (5)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①消耗能量(来自于ATP水解或离子电化学势能);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逆浓度梯度进行。影响有氧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有O2浓度,温度、水分等,主要内部因素主要有酶的数量和活性。
    【小问1详解】
    分析图1可知,质子(H+)从内膜胞浆侧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侧过程中,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且产生ATP,因此质子从线粒体基质侧运输到内膜胞浆侧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参与,因此该方式为主动运输。
    【小问2详解】
    分析图1可知,质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并储存能量,后以协助扩散方式从内膜胞浆侧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侧,利用电化学势能驱动ADP生成ATP,因此“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解释了ATP的生成机制。线粒体内膜胞浆侧酸性提高,即质子(H+)增多,则内膜胞浆侧与线粒体基质侧的H+浓度差增大,质子电化学梯度增大,势能增加,促进ATP合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发生在第三阶段,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小问3详解】
    曲线②中随着氧浓度增大,其CO2的释放量增大,说明该曲线代表有氧呼吸。由图可知,曲线②最终趋于平衡,说明氧气等外部因素不再是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限制有氧呼吸的主要是内部因素即呼吸酶的数量和活性。与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逐步释放能量,保证有机物中的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小问4详解】
    曲线①中随着氧浓度增大,其CO2的释放量减小,说明该曲线代表无氧呼吸,曲线①与曲线②相交时,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CO2量相等,设为n,则根据有氧呼吸公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可计算出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n/6;根据无氧呼吸公式C6H12O62CO2+C2H5OH+能量,可计算出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n/2,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值为n/6:n/2=1:3。
    【小问5详解】
    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组别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酵母菌
    上清液
    沉淀物
    加入物质
    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mL

    相关试卷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月考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