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2024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PPT课件+教案+复习讲义+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华工与美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课标: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明确近代人口流动的方向和路线,理解人口流动背后特定的时代背景。
2.史料实证:搜集整理有关各大洲间人口流动的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总结“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活动的概况和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以及华工出国的原因。
3.唯物史观:了解西方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辩证地看待殖民活动带来的灾难和对全球化交流起到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跨地域转移带来的文化重构与文化认同。
教学难点: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华工对开发美洲、大洋洲的贡献。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杂碎”一词……相对公认的说法是来自粤语“下水”的发音,chp suey 是其音译……炒杂碎的源起较大可能是珠江三角洲一带老百姓的家常菜肴,并于19世纪中叶随着华工的大量涌入而被带到美国。
——丁力群《中食西渐: 以一道美国化的中国菜为例的考察》
发轫于哥伦布时代、迁延久远的人口大移动,从外在的面貌到内在的精神,都深刻地改变了美洲以及澳洲,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从而客观上推进了全球范围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导致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沈坚:《地理大发现与人口大迁移》
设问: 炒杂碎是怎么出现在美国人的餐桌上的呢?近代以来人口又是如何迁移的?
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
通过一段史料,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教材及地图,分析近代美洲族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进行历史解释。
阅读教材和材料,梳理美洲人口结构差异并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获取信息,整理知识,概括提炼观点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和材料,概述华工移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宏观掌握民族大迁徙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叙述和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近代以来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及对人口、文化的影响。突破重难点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思考:什么是族群?近代美洲族群发生什么变化?
1、族群: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集合体。
2、族群变化
印第安人数量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美洲人口结构大变,由印第安人单一族群变为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组成的不同族群共存的局面。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洲族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材料1:王加丰在《世界文化史导论》中写道:“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
材料2: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现代拉丁美洲》
3、主要原因:①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②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大量掳掠、贩卖黑人到美洲,黑人激增。
③欧洲人因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4、主要影响
各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美洲文化。
5、美洲人口结构差异
阅读教材梳理美洲人口结构差异并完成下列表格
(1)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3)拉美大部: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4)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大洋洲的原住民
考古发现表明,在3万多年前,澳大利亚就有人类居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太平洋岛屿上居住不同族群的原住民。
2.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统治
(1)流放罪犯
(2)建立牧场
(3)开采金矿
1770年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澳大利亚,宣布这一“无主”大陆为英国所有。178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将澳大利亚组流放地,关押英国罪犯。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至今仍作为国庆日加以庆祝,但是,对澳洲土著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悲惨命运的开始。
思考: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结构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 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
◊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人,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 多人。
1803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向澳大利亚附近的塔斯马尼亚岛移民,当时岛上有原住民四五千人,到1830年,当地原住民只有不到 300人。1876年,最后一名塔斯马尼亚原住民妇女特鲁加尼尼去世,塔斯马尼亚岛的原住民全部消失。特鲁加尼尼的遗体被制作成标本,现仍在塔斯马尼亚首府霍巴特市的博物馆中展出。
(1)原住民锐减
(2)白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华工:也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清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形成了苦力贸易。
1.历史背景
思考:19世纪中叶前后为什么会出现华工“苦力贸易”?
材料一:外国商人在各通商口岸设立代理机构和移民公司,由自称的雇主或者投机商经营,提供所需的劳工,他们在此中间抽取佣金。……不计其数的中国人被拐骗至世界各地充当苦力。待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华工出国被列强政府条约式的“合法化”后,这些人贩子对华工的掳掠则更加猖狂了。
——王富盛《论近代中国苦力贸易兴起之原因》
(1)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3)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4)华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材料5:……西段即中央太平洋铁路,要穿越整个内华达山脉,工程尤其困难。由于根本招不到合格的足够数量的工人,西段工程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停顿。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决定试用华工。在美国大亨眼中、体质衰弱、生性“愚笨”的华工,在艰苦的劳动中却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灵巧,比其他任何白人工人都做得出色,而且报酬却低得多。于是,美国开始大规模招募华工,许多从金矿出来的华工来到铁路工地,更多的华工被从中国招徕。最多时,铁路工地上的华工有两万多人,前后参加筑路工作的总人数有四五万人。结果,长达1100千米的中央太平洋铁路,有95%的工程是华工加入后的四年里修建的。很多华工死在修路工地上,有人认为丧命于这条铁路工地上的华工不下万人。因此,人们说,那条穿越山脉的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华上每天的工作时间比白人工人的多四个小时,而工资却少了一半。由于使用华工,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节省了数千万美元的费用,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选必3教师用书
思考:华工移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主要影响
(1)开发美洲
(2)开发大洋洲
在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的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
(3)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多元文化的发展。
小结:
近代以来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及对人口、文化的影响。
课堂小结
归纳本课基本内容。
指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脉络,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问题探究,知识解析,知识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科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美洲VS大洋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