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检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检测试题,共9页。
【一次整理·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25分】
1.下面是小西撰写的活动开场白的正文初稿。阅读后,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7分)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是诗的国度。“江上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典诗歌流传千年,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激励我们永葆清澈之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让我们感受忧国思乡之情。现代诗歌,格调高雅,直面时代。《你是人间四月天》道尽四月春光鲜(yán)、(pīng)婷,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沁园春•雪》气冲斗牛,充满了万丈豪情。
ㅤㅤ诗歌是精神的栖息地,诗歌里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和修养,汇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和神韵。 同学们,让我们遨游在诗海中,(jí)取文化养分。
(1) 给文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慰藉 ______ (A.jiè B.jí)
②养分 ______ (A.fēn B.fèn)
(2) 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汉字。(3分)
鲜 ______ (yán) (pīng) ______ 婷 (jí)_____ 取
(3)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他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西湖雪后奇景。
B. 《月夜忆舍弟》中舍弟是杜甫的弟弟,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兄弟离散。
C.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是古代“六艺”中的一种。
D. 古代官吏因罪降职或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叫“谪”或“左迁”,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三年谪宦此栖迟”中的“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
3.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古诗词大多有着含蓄隽永之美。李白《行路难》中①“______,______”借典故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的心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②“______,______”用比喻含蓄地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古诗词也有坦陈心志之意。面对“左迁”,韩愈不惜残年,发出了③“______,______”的呼喊,可见其忠君之心之坚;欧阳修寄情山水,④“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无疑是一种超脱。
4.小西要以古诗词意象为主题出一期教室墙报,请你补充相关的内容。 (9分)
【两本经典·名著阅读】【10分】
5.名著阅读,回答小题。
灯
艾青
盼望着能到天边
去那盏灯的下面——
而天是比盼望更远的!
虽然光的箭,已把距离
消灭到乌有了的程度;
但怎么能使我的颤指,
轻轻的抚触一下
那盏灯的辉煌的前额呢?
(此诗发表于 1934年6月1日《现代》杂志,为艾青狱中之作)
请你选择下列阅读策略中的一种赏析本诗。(3分)
A.品读诗歌意象
B.想象诗歌画面
C.品析诗歌语言
6.阅读《水浒传》中有关鲁智深的部分回目,回答问题。 (7分)
《水浒传》中有关鲁智深的部分回目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①______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②______
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③_______
(1) 根据《水浒传》相关内容,在回目空缺处选择正确的短语。 (3分)
A.大闹桃花村
B.大闹野猪林
C.大闹五台山
(2) 从上面回目中发现,鲁智深会“闹”:闹了桃花村、闹了野猪林、闹了五台山。每一次“闹”分别体现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任选其中两处,结合内容,简要阐述。(4分)
【一位文人·古诗文阅读】【20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①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②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节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丙】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③。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④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⑤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⑥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节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丁】
江上渔者⑦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①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②缣:细绢。③尧夫: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④彝叟:范纯礼,字彝叟,范仲淹第三子。⑤德孺:范纯粹,字德孺,范仲淹第四子。⑥待:依靠。⑦此诗是范仲淹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主政苏州时,为治理水患,在苏州一带察看水情时所作。
【通其文】
7. 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
8.下面是关于文言字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赏其诗】
9.“渔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隐士的形象,但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渔夫”却另有内涵。请根据提示,补充下列表格。 (4分)
【识其人】
10.【丙】文中“岂非命也欤”“岂非畴昔之愿也哉”都用到了“岂非……欤/哉”的句式,结合句式特点,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个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11.苏轼在【丙】文中评价范仲淹“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请结合上述诗文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两种表达·诗意写作】(45分)
完成本次诗歌学习之旅,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和感悟。请阅读以下任务,完成写作。
12.下图是一个现代诗创作路径图,请你参考图示思路,仿写一首有关月亮意象的短诗。
例如: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由月亮呈现的外在特征是圆的,联想到月亮寄托的内在情思是思念亲人的痛苦。 请你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和联想,创作属于你的有关月亮意象的短诗。要求写出诗歌标题,诗歌正文行数自定。 (5分)
作文。(40分)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字数 600-8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9月月考答案
1.(1)A(1分) B(1分) (2)妍娉汲 (3)期盼后面的,改成;
2.C(2分)
6.(1)CAB(每空1分)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醉翁之意不在酒
4.①静影沉璧(注意“璧”的书写) ②汉文有道恩犹薄(注意“犹”的书写)
③露从今夜白 ④旷达乐观 ⑤佳木秀而繁阴 ⑥槲叶落山路
⑦炽花明驿墙 ⑧意象会随着时间和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5.(1)示例:选择A。“灯”代表光明与自由,表达了身在狱中的艾青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选择B。诗人身处高墙之内,铁窗之下,盼望光明而不得,追求自由而不能。灯远在天边,象征诗人身处囹圄失去了自由与光明。
选择C。“颤指”,点出诗人内心的情绪到了激烈的程度。“轻轻的抚触一下”,点出对灯的爱,又点出诗人只需要那么“轻轻”的一触,并不渴望许多。“那盏灯的辉煌的前额”,把灯拟人化了,“辉煌的前额”,不仅写出灯的崇高形象,也写出了诗人对灯的赞叹,而这“辉煌的前额”也不可“触”,哪怕是“轻轻的一下”,把诗人热爱灯光,而又不可即的痛苦进一步写出了。
6.(1)CAB(每空1分)
(2)示例:大闹五台山:鲁智深被安排在了山西五台山出家。鲁智深旧习难改,一次酒后大闹了五台山。这表现了鲁智深直率、不受拘束、敢作敢当、天不怕地不怕,豪爽鲁莽性格。 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的途中,听说桃花山强盗要强抢刘小姐成亲,于是拳打小霸王周通,解救刘小姐。此章节表现出鲁智深十分正直,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大闹野猪林: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这里展现的是一个有勇有谋、冷静、心思缜密的鲁智深。
7.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
8.A遗憾 B同“嘱”,嘱托 C②
9.①清高孤傲,郁闷苦恼
②主政苏州,察看水情(察看水情,感慨民生)
③迫于生计,辛劳艰险
④关注民生疾苦
10.这是一个反问句式,起到加强反问语气来表强调的作用。“岂非命也欤?”意思是,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表达了苏轼对于一直未能见到范仲淹的强烈遗憾之情。“岂非畴昔之愿也哉!”意思是,如果能在他的文集中挂名,能在他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表达了苏轼对范仲淹的极度仰慕和尊崇之情。
11.示例:苏轼这句话高度评价了范仲淹的文治武功和济世情怀,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甲】文中,范仲淹发出“先忧后乐”的治世誓言;【乙】文中,记载他轻财好施,无私资助族人;【丁】诗中,表现了众人皆爱鲈鱼美,而范仲淹关注的则是渔夫的艰辛。所以,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用依靠他的文章来彰显,范仲淹的文章也无须依靠苏轼的《范文正公集叙》来传诵。
【参考译文】
【甲】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丙】嘉祐二年,我参加进士考试到达京师,才知范公去世。已经安葬,欧阳公撰写的神道碑、富弼作的墓碑铭也已传出,我读后悲痛地流下眼泪说:“我知道范公的为人。”大概有十五年却不不能见他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的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开始受到欧阳公知遇,经过欧阳公的介绍又认识了韩琦、富弼二人,他们都以国家的杰出人才来接待我,说:“遗憾你没能认识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过许州,才认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师见到范公的第三子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又与范公的第四子范德孺在徐州为同僚。我们都一见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为范公遗稿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写成这篇序文。
唉!范公的功德,不需要文章而能昭显,范公的文章,也不待序文而自能流传。然而我所以不敢推辞而为范公遗稿作序,因为自从八岁懂得敬爱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他们三位杰出人物,我都得以与他们交往,而惟独没能结识范公,我把这当作一生的遗憾。如果能在范公的文集中挂名,从而使自己成为范公最后的门生,难道不是向来的愿望吗?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2.《冷光》
微寒的夜,清冷的光
与忧愁的我
屡次的被嘲笑
多次的失败
如这月的清冷的光
久久环绕着孤独的我
水
“即景畅情”
浮光跃金,① ______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溯古悲今”
② ______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月
“思乡思亲”
③ ______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④ ______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花
“美景乐心”
野芳发而幽香,⑤ 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冲淡旅愁”
⑥ ______ ,⑦ ______ 。
——温庭筠《商山早行》
意象
完成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后,我们发现古诗词中的“意象”有这样的特点:⑧ ______ (2分)。
字词
方法
关联点
解释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勾连成语法
相见恨晚
A ______
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
课内迁移法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______
聚族人仅百口
查阅字典法
“仅”有以下义项:①只,不过;②几乎,将近。
C ______ (填序号)
诗句
创作背景
渔夫形象
探究结果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驾舟访友,即兴唱和
从容自适,悠然脱俗
④不同的内涵源于不同的关注点。张志和、柳宗元笔下的“渔夫”都是隐者的形象,而从范仲淹对渔夫的关注点来看,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政治家胸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谪居永州,寄情山水
① ______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② ______
③ 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片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试题卷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情调研终docx、语文答题卡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情调研终docx、语文答案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情调研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答题纸A3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