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题目,感悟题意,分步解读,品石灰之情,拓展链接,明志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诗句大意,感受石灰形象,感悟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2.借助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受到情感教育,树立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受到情感教育,树立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题目,感悟题意
1.同学们,我们都学过王冕的《墨梅》,谁来背一背?
2.王冕借墨梅自喻,表达自己淡泊明志、高风亮节的人生态度和志向。那你们是怎么理解“志向”这个词的?(预设:“志向”就是一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志向”就是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去古诗中感受诗人高远的追求和志向,一起学习咏物诗《石灰吟》。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4.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古诗我们还学过哪些呢?(预设:《游子吟》《暮江吟》。)
5.《游子吟》是孟郊赞颂母爱的诗,那《石灰吟》写的是什么呢?
(预设:赞颂石灰的诗。)
二、分步解读,品石灰之情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和诗意。
(1)初读古诗,按照停顿和自己的理解读好这首诗。(两生读)
(2)这首诗赞颂了石灰的什么特点?找一找,诗中有一个词一下子说清楚了,就是——(预设:清白)。
(3)石灰的清白可是来之不易啊,从石灰石到洁白的石灰粉,要经历什么过程呢?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关键词语。选择一个词语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下。
(4)学生交流。
①千锤万凿。
很多人见过石灰,却不知道它最初是由石灰石而来。我们一起看看古代人是怎样从深山里把石灰石开采出来的。(出示相应图片)你能想象古代石灰石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你觉得石灰石的经历如何?(预设:不容易、艰辛。)带着你的感受吟一吟这一句诗。
A.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指。这么多次的锤和凿啊,把自己想象成石灰石再读一读这一句。
B.为出深山,石灰石吃了不少苦呀!这是何等的坚毅、顽强呀!带着这样的感受,请一小组的同学吟一吟这句诗。
②烈火焚烧。
(出示甲骨文的“焚”字图片)
这是甲骨文的“焚”字,下面是一堆火,上面是树林,意思是火烧树林。后来,“焚”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从金文的“焚”字到小篆的“焚”字,再到我们今天书写的“焚”字。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在书本上进行练写。
火烧树林,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火势呀?更何况这是熊熊烈火在焚烧呀!谁来读好这个词?
课前老师收集的资料里这样介绍烧制石灰的过程。(生读文字)你想对此时的石灰石说什么?
能读出这样勇敢的石灰石吗?
C.这难耐的炽热,这令人胆战的痛苦,石灰石是怎样看待的?你从诗中哪里看出来?(引导理解“若等闲”)还记得在哪首诗中见过“等闲”二字?在《七律·长征》中“只等闲”表示什么?在这里“若等闲”表示什么?
D.炽热的烈火,难耐的高温,在石灰石眼中却成了平常事。“若等闲”三个字让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石?(坚强不屈、不怕困难……)带着这样的感受请全班男生齐读这一句诗。
③粉骨碎身。
过渡:“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之后,石灰石就能成为石灰了吗?还不够!还要如何?(粉骨碎身。)
为什么石灰石要粉骨碎身呢?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等待自然风化裂开或者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
粉骨碎身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将这种感觉读出来。
C.面对这么多的磨难,诗中哪个词说明了它的态度?(预设:浑不怕)
D“浑不怕”三个字让你认识了怎样的石灰石?(无所畏惧、不畏艰难……)带着这样的感受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诗。
E.身躯粉碎、牺牲生命也浑然不怕,请全班同学读出石灰石舍生忘死的精神。
(5)那么关于石灰石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在诗中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你发现了什么?(生说)
(出示:我们发现想要变成石灰就得先 ,然后 ,最后 。真是 。)
(6)石灰石经历了千难万苦,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用诗句来说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同学们,如果要形容一个事物的颜色很白,你会用哪个词语?(洁白、皎洁。)
那于谦为何说清白的石灰,而不是洁白的石灰?老师想先暂时留下这个疑问。
(7)(出示古诗)这首诗一共28个字,但诗人于谦却用这三个四字词语,让我们认识了石灰石的不怕困难、坚强不屈、勇敢顽强、洁身自好。石灰石之所以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志向。
(8)咏物诗,我们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理解,(板书:抓关键词)那古诗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9)引导朗读: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遍古诗。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石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师生合作读)
2.知人论世,悟于谦之志。
(1)我们深入地读诗,光理解诗意、读好古诗还不够,还要从读诗句到读诗人。现在,我要讲于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于谦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画像上的人是谁?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坚定不移。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
于谦从小就决心做像文天祥这样的人。正因如此,他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在12岁的小于谦心中,“清白”就是热爱国家、为国效力。带着这样的情感,请你读一读这句诗。
(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23岁的于谦寒窗苦读,入朝为官;32岁时,于谦为官9年,其间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请你读出老百姓对于谦的爱戴之情。(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师评价:你读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3)然而如此为民着想、清正廉洁的于谦,为官之路却并不平坦。于谦51岁那年,明英宗被俘虏,顿时朝内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准备投递投降书,于谦挺身而出,提议立郕王为帝,提出坚持保卫京城的策略,后来结合群众击溃叛军。假如你是此时的于谦,你能读出他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吗?(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师评价:你真是于谦的知音。
(4)于谦59岁那年,宦官趁明景帝病重,发兵拥立明英宗复辟,并大力捏造于谦谋逆的谣言。面对奸佞小人,请你读出于谦为官的艰辛与不易。(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于谦被昏庸的皇帝判了死刑。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假如此时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吟道——(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死亦何惧?请你读出于谦的坦然—(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但他分别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在轻轻地吟诵着—(指名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声音一开始是轻轻的,也许是对当权者还有丝丝恐惧,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一个大组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老百姓们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齐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了解了于谦的生平,我们再来思考于谦为何形容石灰是清白的。请同学们把课件中的题空填一下。(出示)
1.洁白写的是石灰,清白写的是( )。
2.洁白是用眼睛看到的,清白是( )品出来的。
3.洁白每个人都能看得到,清白只有( )的人才能品到。
4.洁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清白则是一种( )品质。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洁白和清白的不同。(出示)
1.洁白写的是石灰,清白写的是(人)。
2.洁白是用眼睛看到的,清白是(心灵)品出来的。
3.洁白每个人都能看得到,清白只有(高洁)的人才能品到。
4.洁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清白则是一种(精神)品质。
(8)孩子们,于谦就是这样的人,他一身清白,所以当每次进京述职时,都是两手空空。有人劝他带点土特产表示一下人情,他笑着举起袖子说:“我带着两袖清风!”他为此专门作了一首《入京》诗,以表心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入京》)
(9)总结:再看看诗题,《石灰吟》中的石灰会说话,是于谦借石灰干什么?这样的写法叫作——
(板书:托物言志)诗格就是人格,我们在查阅资料时,要瞻前顾后看,不仅看到这首诗当时的创作背景,还要看到之后的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深入诗人生平,做到——
(板书:知人论世)学会了吗?
三、拓展链接,明志向
1.诗人们在咏物诗里喜欢用一些风骨之物,像梅兰竹菊、荷花、梧桐、月亮、蝉等表达自己的志向,(出示)这一组《咏煤炭》《墨梅》《在狱咏蝉》,同学们也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学。
2.于谦在12岁时就写下《石灰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同学们也可以在与于谦相似的年纪时,选择一种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3.总结升华:于谦是借石灰石的开采、煅烧过程来表明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洁白品格的人生志向。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坚定的人,做事情最后一定会成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寒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众说“寒食”,学会诵读,找“好朋友”,诗教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文结合,引入藏戏,品读藏戏,感受特色,言意兼得,学习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