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第3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滴加盐酸B.稀释浓硫酸
    C.倾倒盐酸D.测盐酸的pH
    2.(3分)我国古代人民用汞来溶解矿物中的金,得到金汞齐(一种合金),再从中提取出黄金,在物质分类上金汞齐属于( )
    A.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氧化物
    3.(3分)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
    ①Fe2O3→FeCl3
    ②Fe(OH)3→FeCl3
    ③Fe2(SO4)3→FeCl3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
    C.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产生
    D.三个反应都可通过加入盐酸来实现
    4.(3分)在以下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B.
    C.D.
    5.(3分)高温的炭和水蒸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6.(3分)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
    A.AB.BC.CD.D
    7.(3分)向某一种盐的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是( )
    A.一定是BaSO4
    B.一定是AgCl
    C.可能是BaCO3
    D.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
    8.(3分)如图所示,在打磨后的两种金属片上滴加不同的溶液,金属M上仅③处有现象,金属N上仅⑤处无明显现象。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
    A.铁、M、银、NB.N、铁、M、银C.铁、N、M、银D.M、铁、N、银
    9.(3分)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溶液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吸收SO2气体
    10.(3分)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11.(3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2+、K+、Cl﹣、
    B.、Fe3+、Cl﹣、
    C.Na+、Ba2+、、OH﹣
    D.Ba2+、H+、、
    12.(3分)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和铝元素B.是一种碳单质
    C.具有导电性D.具有可燃性
    13.(3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14.(3分)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B.M点时甲曲线的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
    C.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15.(3分)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她应该选下列的哪种复合肥料来进行施用( )
    A.NH4ClB.CO(NH2)2C.NaClD.KNO3
    16.(3分)下列每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
    A.石灰水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D.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
    17.(3分)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a铝片、b镁片B.a铁片、b锌片
    C.a铁片、b铜片D.a铜片、b银片
    18.(3分)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滤液丙中含有氯化铁
    B.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
    C.滤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
    D.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
    19.(3分)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B.
    C.D.
    20.(3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只用水,就有办法鉴别NH4NO3、NaOH、CaCO3和NaCl四种固体;
    乙: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的可行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只有乙的不可行D.都可行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1.(6分)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表现象:
    (1)据表推测,X汁液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pH (填“>”<”或“=”)7。
    22.(4分)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 )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23.(6分)酸和碱能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的应用,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盛放的是 溶液。
    (2)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
    (3)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微粒有 (用化学用语表示)。
    24.(4分)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废金属(主要成分为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一种特殊形态的单质铜)的某种工艺流程图如图甲所示:
    (1)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此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
    (2)若酸洗槽中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铜及少量铁,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25.(4分)我国古代有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可明显提高铜的强度和抗腐蚀性,锡是由锡石冶炼而来。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湿法炼铜”原理: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铜”是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 炼铜,其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
    (1)用来冶炼锡的锡石的主要成分SnO2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本材料中,“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4分)氯化镁粉末中混有少量杂质,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将所需物质先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方法,设计流程如下。
    (1)写出滤渣A的物质名称 。
    (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
    (3)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0分)
    27.(6分)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3)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28.(6分)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c处Y形管内潮湿的细铁丝生锈、干燥的细铁丝依然光亮,由此得出影响铁生锈因素是 ;
    (2)d处潮湿的细铁丝依然光亮,由此可知盛有浓亚硫酸钠溶液装置作用是 ;
    (3)b装置的作用是 。
    29.(8分)研究小组同学在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原理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最终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 (写化学式)。
    (2)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 。
    (3)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 。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4)解释图中AB段和BC段溶液质量呈现不同增重趋势的原因 。
    30.(6分)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煅烧炉甘石(ZnCO3)和煤炭(C)炼锌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ZnCO3+2CZn+3CO↑。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ZnCO3和C模拟古法炼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设计实验对2.0g粗锌产品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探究。实验装置设计如图,忽略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如图装置后,在装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
    (2)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粗锌中一定含有 ;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炼得的粗锌中含有杂质: 。
    31.(6分)小舟在学习“常见的碱”过程中,将新配制的饱和Ca(OH)2溶液滴入到FeCl3溶液中,发现没有出现预期的红褐色沉淀。这是为什么呢?小舟查阅资料,获取如下信息:
    ①Ca(OH)2微溶于水;
    ②FeCl3溶液呈酸性。
    于是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Ca(OH)2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猜想二:滴入的Ca(OH)2溶液中OH﹣数量太少。
    猜想三:FeCl3溶液呈酸性,Fe(OH)3沉淀不能存在。
    (1)小舟用pH试纸测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碱度,测得pH<7,说明溶液中没有OH﹣。该现象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猜想一。
    (2)为增加OH﹣的数量,换用浓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如图甲),若猜想二正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经过实验,猜想三验证成立。然后,小舟将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饱和Ca(OH)2溶液中(如图乙),先观察到红褐色沉淀产生,持续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请你解释沉淀会消失的原因 。
    32.(8分)小明为了探究过氧化钠(Na2O2)和 CO2的反应相关特点,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在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 A.长颈漏斗B.分液漏斗;
    (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
    (3)此实验中水蒸气被装置B完全吸收的证据是: ;
    (4)请解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4.(6分)金属与酸反应会放出热量。为深入研究金属和酸反应的特点,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中烧瓶加入0.48克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塞紧瓶塞,利用传感器记录160秒内瓶内气压变化。用等质量的铁和锌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关曲线如图乙。
    (1)图乙中,能支持锌比铁活动性强的证据是 。
    (2)实验中,若0.48克镁完全反应,至少需要稀盐酸多少克?(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3)解释镁与稀盐酸反应,0~80秒瓶内气压发生如图乙变化的原因: 。
    35.(8分)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 。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
    36.(6分)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试计算: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
    (2)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37.(6分)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1)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 (填化学式)。
    (2)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
    (3)CH4﹣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向催化重整体系生产过程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吸收CO2以提高H2的百分含量。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文海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滴加盐酸B.稀释浓硫酸
    C.倾倒盐酸D.测盐酸的pH
    【答案】B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3分)我国古代人民用汞来溶解矿物中的金,得到金汞齐(一种合金),再从中提取出黄金,在物质分类上金汞齐属于( )
    A.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氧化物
    【答案】B
    【分析】根据合金的概念来分析判断物质的类别。
    【解答】解: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金汞齐是一种合金,即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选:B。
    3.(3分)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
    ①Fe2O3→FeCl3
    ②Fe(OH)3→FeCl3
    ③Fe2(SO4)3→FeCl3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
    C.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产生
    D.三个反应都可通过加入盐酸来实现
    【答案】D
    【分析】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
    D、硫酸铁与盐酸不能反应。
    【解答】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三个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三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故A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故B正确;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红褐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硫酸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铁,产生白色沉淀,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故C正确;
    D、氯化铁不能通过硫酸铁与盐酸反应制得,硫酸铁与盐酸不能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D。
    4.(3分)在以下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B.
    C.D.
    【答案】C
    【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
    【解答】解:A、氢氧化钙溶液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硫酸钙,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3分)高温的炭和水蒸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本反应是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3分)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分析】A、根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磁铁吸引来分析;
    B、根据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来分析;
    C、根据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来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能鉴别二者,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二者,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燃着的木条能鉴别二者,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用水能鉴别二者,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3分)向某一种盐的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是( )
    A.一定是BaSO4
    B.一定是AgCl
    C.可能是BaCO3
    D.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
    【答案】D
    【分析】根据氯化钡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和氯离子,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产生沉淀,氯离子能与银离子产生沉淀,据此解答.
    【解答】解:氯化钡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和氯离子,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产生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能与银离子产生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故产生的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
    故选:D。
    8.(3分)如图所示,在打磨后的两种金属片上滴加不同的溶液,金属M上仅③处有现象,金属N上仅⑤处无明显现象。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
    A.铁、M、银、NB.N、铁、M、银C.铁、N、M、银D.M、铁、N、银
    【答案】C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2种打磨后的金属片上滴加不同的溶液,金属M上仅③处有现象,说明了M金属位于氢的后面,比银活泼;金属N上仅⑤处无明显现象,说明了N的活动性比铁弱,位于氢的前边,由此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铁、N、M、银。
    故选:C。
    9.(3分)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溶液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吸收SO2气体
    【答案】C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反应生成盐和碱等),进行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Ba(OH)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其它碱溶液也能使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错误。
    B、Ba(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其它碱溶液也能与酸反应生成水,故选项错误。
    C、Ba(OH)2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其它碱如氢氧化钠等不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选项正确。
    D、Ba(OH)2能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和水,其它碱溶液也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也能吸收SO2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3分)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分析】A、根据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进行解答;
    B、根据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进行解答;
    C、根据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进行解答;
    D、根据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A、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故A错误;
    B、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且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B正确;
    C、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所以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
    D、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洗手液d和a混合液可能呈中性,pH可能等于7,故D正确。
    故选:A。
    11.(3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2+、K+、Cl﹣、
    B.、Fe3+、Cl﹣、
    C.Na+、Ba2+、、OH﹣
    D.Ba2+、H+、、
    【答案】A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呈黄色,故选项错误。
    C、Ba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a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3分)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和铝元素B.是一种碳单质
    C.具有导电性D.具有可燃性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的化学性质,及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所以烯合金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铝元素,故A正确;
    B、烯合金是一种混合物,故B错误;
    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C正确;
    D、烯合金中有石墨烯,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
    故选:B。
    13.(3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答案】A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A、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反应Cu+FeSO4═Fe+CuSO4不可以发生,故错误;
    B、由于金属活动性Fe>Ag,所以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故正确;
    C、由于金属活动性Cu>Ag,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正确;
    D、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置换出铜,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正确。
    故选:A。
    14.(3分)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B.M点时甲曲线的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
    C.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答案】C
    【分析】根据Ba(OH)2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曲线的导电性先降低,恰好完全反应时减少至0,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的反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减少至0,故选项说法错误。
    B、M点时甲曲线的烧杯中的固体中有离子,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曲线是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过程中是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数目减少,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没有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3分)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她应该选下列的哪种复合肥料来进行施用( )
    A.NH4ClB.CO(NH2)2C.NaClD.KNO3
    【答案】D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
    【解答】解: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说明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钾元素;叶色发黄说明土壤中缺乏氧元素氮元素,这时需要向土壤中补充含有氮元素、钾元素的化肥,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本题也可以不分析对应的庄稼的症状,因为题目很明显是选择一种复合肥的“他应该选下列的哪种复合肥料来进行施用”)
    故选:D。
    16.(3分)下列每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
    A.石灰水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D.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
    【答案】A
    【分析】各组物质经混合后,要想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则各组物质应该相互间不反应或即使反应也不会生成气体或沉淀.
    【解答】解:A、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钙溶液。酶有气体和沉淀生成。故A选项所得的溶液的质量不会减少;
    B、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和水,溶液质量增加,增加的就是和稀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铜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增大,B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能和氢氧化钾溶液不反应,故C选项错误;
    D、硝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稀硝酸。生成物中有生成沉淀,所以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故选:A。
    17.(3分)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a铝片、b镁片B.a铁片、b锌片
    C.a铁片、b铜片D.a铜片、b银片
    【答案】C
    【分析】根据图乙可以判断电流表指针偏向于活泼金属一侧分析。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当两种金属片至少有一种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时,电流表指针偏向于活泼金属一侧;所以图丙中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金属活动性:a大于b,且可以与稀硫酸反应,
    A、金属活动性:a铝片小于b镁片,故错误;
    B、金属活动性:a铁片小于b锌片,故错误;
    C、金属活动性:a铁片大于b铜片,并且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故正确;
    D、a铜片、b银片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故错误;
    故选:C。
    18.(3分)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宁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滤液丙中含有氯化铁
    B.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
    C.滤液甲中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
    D.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
    【答案】C
    【分析】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足量水,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沉淀乙,滤液甲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则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钡;向沉淀乙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黄色滤液丙和沉淀,氯化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黄色的氯化铁溶液,则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原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以上实验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滤液丙中含有氯化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沉淀乙为氢氧化铁、硫酸钡,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液甲中可能不存在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9.(3分)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B.
    C.D.
    【答案】C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锌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20.(3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只用水,就有办法鉴别NH4NO3、NaOH、CaCO3和NaCl四种固体;
    乙: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的可行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只有乙的不可行D.都可行
    【答案】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的差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甲:NH4NO3溶于水会吸热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会放热温度升高,CaCO3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只用水可以鉴别,则乙能鉴别。
    乙:向三种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Ca(OH)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向未鉴别的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上一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若沉淀消失的则是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的是NaOH溶液,则甲能鉴别。
    丙: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气体生成的是稀盐酸,只有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溶液,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生成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丙能鉴别;
    丁:向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的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稀硫酸和硝酸钾溶液,向已变红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若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向未鉴别的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溶液生成的是稀硫酸,若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和硝酸钾溶液,向未鉴别的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已鉴别的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冒出的是稀盐酸,若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钾溶液,故丁能鉴别。
    故以上都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1.(6分)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表现象:
    (1)据表推测,X汁液 能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 碱 (填“酸”“碱”或“中”)性,pH > (填“>”<”或“=”)7。
    【答案】(1)能;
    (2)碱;>。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X汁液在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记录表,判断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
    (2)根据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判断肥皂水的酸碱性。
    【解答】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X汁液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一样,能作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说明肥皂水显碱性,则肥皂水的pH>7。
    故答案为:
    (1)能;
    (2)碱;>。
    22.(4分)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 )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BD 。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钾
    D.苛性钠
    【答案】(1)有机物;
    (2)BD。
    【分析】(1)根据含碳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外)称有机物进行分析;
    (2)根据维生素C可溶于水,具有酸性,能和碱性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含碳的化合物称有机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外,所以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
    (2)维生素C能溶于水,显酸性,所以它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纯碱、苛性钠的溶液呈碱性,能与维生素C反应。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BD。
    23.(6分)酸和碱能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的应用,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盛放的是 氢氧化钠 溶液。
    (2)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的pH是7 。
    (3)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微粒有 Na+、Cl﹣、OH﹣、H2O (用化学用语表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溶液的pH分析烧杯中盛放的溶液。
    (2)根据横坐标、纵坐标的意义分析回答。
    (3)根据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说明了烧杯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2)由图示可知,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是: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的pH是7。
    (3)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未将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微粒有:Na+、Cl﹣、OH﹣、H2O。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
    (2)在加入稀盐酸18mL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的pH是7;
    (3)Na+、Cl﹣、OH﹣、H2O。
    24.(4分)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废金属(主要成分为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一种特殊形态的单质铜)的某种工艺流程图如图甲所示:
    (1)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此反应类型属于 化合 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
    (2)若酸洗槽中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铜及少量铁,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则“●”表示 Fe2+ (填写离子符号)。
    【答案】(1)化合;
    (2)Fe2+。
    【分析】(1)根据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若酸洗槽中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铜及少量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若酸洗槽中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铜及少量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由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图,则“●”表示亚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e2+。
    故答案为:
    (1)化合;
    (2)Fe2+。
    25.(4分)我国古代有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可明显提高铜的强度和抗腐蚀性,锡是由锡石冶炼而来。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湿法炼铜”原理: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铜”是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 炼铜,其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
    (1)用来冶炼锡的锡石的主要成分SnO2属于 氧化物 (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本材料中,“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S+O22Cu+SO2 。
    【答案】(1)氧化物;
    (2)Cu2S+O22Cu+SO2。
    【分析】(1)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火法炼铜”是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 炼铜,其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SnO2是由Sn、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2)“火法炼铜”是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 炼铜,其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O22Cu+SO2。
    故答案为:
    (1)氧化物;
    (2)Cu2S+O22Cu+SO2。
    26.(4分)氯化镁粉末中混有少量杂质,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将所需物质先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方法,设计流程如下。
    (1)写出滤渣A的物质名称 硫酸钡 。
    (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氯离子 。
    (3)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稀盐酸 。
    【答案】(1)硫酸钡;
    (2)氯离子;
    (3)稀盐酸。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1)加足量的水溶解后,氯化钡能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故滤渣A的物质名称是硫酸钡。
    (2)滤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钾或氯化钡的一种,则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
    (3)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钾或氯化钡不能,则滤渣D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则步骤③中乙溶液是稀盐酸。
    故答案为:
    (1)硫酸钡;
    (2)氯离子;
    (3)稀盐酸。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0分)
    27.(6分)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1)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
    (2)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 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
    (3)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③④ (填序号)。
    【答案】【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1)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2)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3)③④。
    【分析】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的存在,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溶液中含有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氯化钙溶液时,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滴加酚酞试液时,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故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2)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3)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钡和硝酸钙均均可用于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是因为它们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1)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2)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3)③④。
    28.(6分)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c处Y形管内潮湿的细铁丝生锈、干燥的细铁丝依然光亮,由此得出影响铁生锈因素是 与水接触 ;
    (2)d处潮湿的细铁丝依然光亮,由此可知盛有浓亚硫酸钠溶液装置作用是 吸收氧气 ;
    (3)b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氧气中带有的水蒸气 。
    【答案】(1)与水接触;
    (2)吸收氧气;
    (3)吸收氧气中带有的水蒸气。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进行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d处潮湿的细铁丝依然光亮进行分析;
    (3)根据生石灰(氧化钙的俗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解答】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滴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c处Y形管内潮湿的细铁丝生锈、干燥的细铁丝依然光亮,由此得出影响铁生锈因素是与水接触;
    (2)d处潮湿的细铁丝依然光亮,由此可知盛有浓亚硫酸钠溶液装置作用是吸收氧气;
    (3)生石灰(氧化钙的俗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作干燥剂,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氧气中带有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1)与水接触;
    (2)吸收氧气;
    (3)吸收氧气中带有的水蒸气。
    29.(8分)研究小组同学在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原理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最终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 CaCl2、NaCl、HCl (写化学式)。
    (2)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 恰好完全反应或者过量 。
    (3)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 有沉淀、无气泡产生 。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4)解释图中AB段和BC段溶液质量呈现不同增重趋势的原因 AB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C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小,等质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沉淀的质量小,所以AB段溶液质量增大得快,BC段溶液质量增大得慢 。
    【答案】(1)CaCl2、NaCl、HCl;
    (2)恰好完全反应或者过量;
    (3)有沉淀、无气泡产生;
    (4)AB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C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小,等质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沉淀的质量小,所以AB段溶液质量增大得快,BC段溶液质量增大得慢。
    【分析】(1)根据pH=3,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来分析;
    (2)根据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说明实验②中碳酸钠完全反应来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氯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来分析;
    (4)根据AB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C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小,等质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沉淀的质量小,所以AB段溶液质量增大得快,BC段溶液质量增大得慢来分析。
    【解答】解:(1)①中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②中的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化学式为:CaCl2、NaCl、HCl。
    (2)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恰好完全反应或者过量,将碳酸钠完全反应,就算①中氢氧化钙过量,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也不会有明显现象。
    (3)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若①中盐酸完全反应,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钙和可能过量的氢氧化钙,②中碳酸钠有剩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氯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则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有沉淀、无气泡产生。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4)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将碳酸钠滴入该溶液,盐酸先和碳酸钠反应,盐酸反应完后,氯化钙再和碳酸钠反应,则图中AB段和BC段溶液质量呈现不同增重趋势的原因是:AB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C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小,等质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沉淀的质量小,所以AB段溶液质量增大得快,BC段溶液质量增大得慢。
    故答案为:
    (1)CaCl2、NaCl、HCl;
    (2)恰好完全反应或者过量;
    (3)有沉淀、无气泡产生;
    (4)AB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C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小,等质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沉淀的质量小,所以AB段溶液质量增大得快,BC段溶液质量增大得慢。
    30.(6分)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煅烧炉甘石(ZnCO3)和煤炭(C)炼锌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ZnCO3+2CZn+3CO↑。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ZnCO3和C模拟古法炼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设计实验对2.0g粗锌产品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探究。实验装置设计如图,忽略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如图装置后,在装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
    (2)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粗锌中一定含有 碳 ;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炼得的粗锌中含有杂质: 碳、碳酸锌 。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碳;
    (3)碳、碳酸锌。
    【分析】(1)根据涉及到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加入的物质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该实验需密闭装置中进行,涉及到气体,在装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粗锌中一定含有不与硫酸反应的碳,故答案为:碳;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试管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即粗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此确定粗锌中有碳酸锌,结合(2)中实验可知粗锌中含有的杂质是碳和碳酸锌,故答案为:碳、碳酸锌。
    31.(6分)小舟在学习“常见的碱”过程中,将新配制的饱和Ca(OH)2溶液滴入到FeCl3溶液中,发现没有出现预期的红褐色沉淀。这是为什么呢?小舟查阅资料,获取如下信息:
    ①Ca(OH)2微溶于水;
    ②FeCl3溶液呈酸性。
    于是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Ca(OH)2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猜想二:滴入的Ca(OH)2溶液中OH﹣数量太少。
    猜想三:FeCl3溶液呈酸性,Fe(OH)3沉淀不能存在。
    (1)小舟用pH试纸测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碱度,测得pH<7,说明溶液中没有OH﹣。该现象 不支持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猜想一。
    (2)为增加OH﹣的数量,换用浓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如图甲),若猜想二正确,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红褐色沉淀 。
    (3)经过实验,猜想三验证成立。然后,小舟将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饱和Ca(OH)2溶液中(如图乙),先观察到红褐色沉淀产生,持续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请你解释沉淀会消失的原因 FeCl3溶液显酸性,当FeCl3溶液过量时,产生的Fe(OH)3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 。
    【答案】(1)不支持;
    (2)产生红褐色沉淀;
    (3)FeCl3溶液显酸性,当FeCl3溶液过量时,产生的Fe(OH)3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
    【分析】(1)根据猜想一是Ca(OH)2没有参加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猜想三验证成立,即FeCl3溶液呈酸性,Fe(OH)3沉淀不能存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小舟用pH试纸测Ca(OH)2和FeCl3混合液的酸碱度,测得pH<7,说明溶液显酸性,则氢氧化钙参加了化学反应,即该现象不支持猜想一。
    (2)为增加OH﹣的数量,换用浓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若猜想二正确,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
    (3)经过实验,猜想三验证成立。然后,小舟将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饱和Ca(OH)2溶液中,先观察到红褐色沉淀产生,持续滴加后沉淀又消失了,沉淀会消失,是因为FeCl3溶液显酸性,当FeCl3溶液过量时,产生的Fe(OH)3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
    故答案为:
    (1)不支持;
    (2)产生红褐色沉淀;
    (3)FeCl3溶液显酸性,当FeCl3溶液过量时,产生的Fe(OH)3沉淀在酸性溶液中又消失了。
    32.(8分)小明为了探究过氧化钠(Na2O2)和 CO2的反应相关特点,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在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 B A.长颈漏斗B.分液漏斗;
    (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F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
    (3)此实验中水蒸气被装置B完全吸收的证据是: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
    (4)请解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1)B。
    (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3)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4)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的作用;
    (2)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回答此题;
    (3)根据无水硫酸铜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反应放热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而分液漏斗带有活塞开关,也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因此注射器与分液漏斗作用相似;
    故选:B。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观察是否复燃,判断是否有氧气生成;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F处。
    (3)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为蓝色,而此时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水蒸气被装置B完全吸收;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4)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就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此时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饱和澄清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析出,造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6分)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
    (2)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1)3:4;
    (2)4.4kg。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乳酸(C3H6O3)n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3:4。
    (2)由元素守恒可知,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kg××100%÷(×100%)=4.4kg。
    答: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kg。
    故答案为:(1)3:4;
    (2)4.4kg。
    34.(6分)金属与酸反应会放出热量。为深入研究金属和酸反应的特点,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中烧瓶加入0.48克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塞紧瓶塞,利用传感器记录160秒内瓶内气压变化。用等质量的铁和锌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关曲线如图乙。
    (1)图乙中,能支持锌比铁活动性强的证据是 40﹣160秒的任意时间点,锌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都大于铁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 。
    (2)实验中,若0.48克镁完全反应,至少需要稀盐酸多少克?(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3)解释镁与稀盐酸反应,0~80秒瓶内气压发生如图乙变化的原因: 由于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放热,0﹣40秒时装置中气压不断增加,40秒时反应停止,瓶中热量不断散失,温度将至室温,瓶内气压逐渐减小,但仍高于初始气压 。
    【答案】(1)40﹣160秒的任意时间点,锌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都大于铁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
    (2)10g;
    (3)由于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放热,0﹣40秒时装置中气压不断增加,40秒时反应停止,瓶中热量不断散失,温度将至室温,瓶内气压逐渐减小,但仍高于初始气压。
    【分析】(1)根据乙图中瓶内气压变化分析;
    (2)根据镁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稀盐酸的质量;
    (3)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分析。
    【解答】解:(1)由乙图可知,40﹣160秒的任意时间点,锌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都大于铁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可知锌比铁活动性强;
    (2)设需要稀盐酸的质量为x。
    Mg+2HCl=MgCl2+H2↑
    24 73
    0.48g x×14.6%
    x=10g
    答:至少需要稀盐酸10g。
    (3)由于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放热,0﹣40秒时装置中气压不断增加,40秒时反应停止,瓶中热量不断散失,温度将至室温,瓶内气压逐渐减小,但仍高于初始气压。
    故答案为:(1)40﹣160秒的任意时间点,锌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都大于铁与稀盐酸反应瓶内气压;
    (2)10g;
    (3)由于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放热,0﹣40秒时装置中气压不断增加,40秒时反应停止,瓶中热量不断散失,温度将至室温,瓶内气压逐渐减小,但仍高于初始气压。
    35.(8分)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HCl+NaOH═NaCl+H2O 。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CuCl2 。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300,14.7) 。
    【答案】(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HCl+NaOH═NaCl+H2O;
    (3)NaCl、CuCl2;
    (4)(300,14.7)。
    【分析】(1)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来分析解答;
    (2)根据bc段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来分析解答;
    (3)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来分析解答;
    (4)d点的纵坐标为生成Cu(OH)2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最大沉淀量产生时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根据氧化铜的质量求出氯化铜的质量,再根据氯化铜质量求出氢氧化铜的质量和消耗16%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根据与氧化铜反应的盐酸质量,再求出剩余盐酸的质量,进而求出剩余盐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总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bc段和cd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
    【解答】解:(1)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故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bc段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CuCl2;
    (4)设12g氧化铜消耗溶质HCl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y,
    CuO+2HCl═CuCl2+H2O
    80 73 135
    12g x y

    x=10.95g

    y=20.25g
    剩余溶质HCl的质量为200g×7.3%﹣10.95g=3.65g,
    设bc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z,
    HCl+NaOH═NaCl+H2O
    36.5 40
    3.65g 16%z

    z=25g
    设cd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生成沉淀质量为n,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 80 98
    20.25g 16%m n

    m=75g

    n=14.7g
    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4.7g,消耗16%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5g+75g=100g,则加入的溶液质量为200g+100g=300g,故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300,14.7)。
    故答案为:(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HCl+NaOH═NaCl+H2O;
    (3)NaCl、CuCl2;
    (4)(300,14.7)。
    36.(6分)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试计算: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0.5 。
    (2)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1)0.5;
    (2)24.5%。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对比分析m的数值;
    (2)根据每40g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4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对比可知,每40.0g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当加入硫酸120.0g时,产生氢气为0.5g,说明25.0g 样品中锌完全反应完了,所以第4份加入160.0g 的稀硫酸时,产生氢气也应为0.5g,则m=0.5。
    (2)设4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解得:x=9.8g
    则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答: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故答案为:(1)0.5;
    (2)24.5%。
    37.(6分)氢气是一种可持续研发的新能源和工业原料。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途径。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1)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 FeO (填化学式)。
    (2)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节约资源 。
    (3)CH4﹣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有CH4+H2OCO+3H2,CO+H2OCO2+H2。向催化重整体系生产过程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吸收CO2以提高H2的百分含量。如图乙所示,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 纳米CaO与二氧化碳接触最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 。
    【答案】(1)FeO;
    (2)节约能源;
    (3)纳米CaO与二氧化碳接触最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
    【分析】(1)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
    (2)根据该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反应流程可知,该转化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
    (2)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和氧气,优点是:节约能源;
    (3)投入纳米CaO时,H2的百分含量最大的原因是:纳米CaO与二氧化碳接触最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更彻底。
    故答案为:(1)FeO;
    (2)节约能源;
    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
    B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组别
    废液缸中现象
    现象解释
    第1小组
    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
    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25.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2
    0.4
    0.5
    m
    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
    B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组别
    废液缸中现象
    现象解释
    第1小组
    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
    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25.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2
    0.4
    0.5
    m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仁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仁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A4,共4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共8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文溪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文溪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