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学校:昌硕 高中审核学校:太湖高中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重峦叠嶂架起高速通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居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形象地写出各种文化的汇聚以及信息技术在各种文化之间穿梭的快捷以及作用。
    B. 信息时代,文化传播方式多样,速度快,容量大,但内容芜杂。
    C. 精英阶层之所以更晚接受新事物,是因为对社会变化的不敏感。
    D. “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述了在商业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众的审美水平变得很肤浅。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很多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 几乎每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C. 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D.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有着文化欣赏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身份。
    B. 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C. 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D. 罗斯扎克、海德格尔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4. 文章以“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为题,请问“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这个使命由谁来完成?他们应该怎样去实现?
    【答案】1. C 2. B
    3. D 4. 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的使命主要由当代文化人、主流文化建设者来完成。
    ①他们应该具备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
    ②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方式,推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③使得文化的水位线得以提升,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成为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涵养者与守护者。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信息时代对文化的影响,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展现了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便捷和多样性,同时指出了其带来的挑战。文章批评了因新技术而导致的文化浅薄现象,并强调了加厚文化土层的重要性,通过梳理历史上的技术变革与文化焦虑,提出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应具备包容和积极的态度,推动“美美与共”的文化发展。这篇文章以理性的视角呼吁重视文化的深度和质量。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是因为对社会变化的不敏感”错误。文中有“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可知,文中只是指明了精英阶层接受新事物较晚的现象,但没有将其归因于精英阶层对社会的不敏感,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错误。原文指的是每次技术升级都会引发文化焦虑,并没有表明这是“所特有的现象”,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D.“只要……都能”错误,文中的表述是“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指出“掌握话语权的精英”接受新事物较晚,并未说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文中有“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可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的使命主要由当代文化人、主流文化建设者来完成。
    ①根据文中“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可以概括出,他们应该具备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
    ②根据文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据此可整合概括出,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方式,推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③根据文中“主流文化的建设者……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出,使得文化的水位线得以提升,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成为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涵养者与守护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蚕记(有删改)
    苏沧桑
    (1)黄昏,我进入一片桑林,像进入自己的名字。父亲为我取名源自“沧海桑田”,儿时所有的人唤我“桑桑——桑桑”。东方古国不用金戈铁马慑服远方,用最柔美的力量,一枚绿茶化为无华杯水,一片柔桑化为如水丝帛,不具统治性,却摄人心魂。我和我的影子,连同一片桑林,倒映在桑田与桑田之间的一大片水域中。多么普通、多么安静的一棵树啊,在时光里静静站了五千多年,时光选中它成为“东方自然神木”,选中曾日夜噬咬它的虫为“蚕”,让它们相互成就,在人类文明进程里,璀璨如火石,如光,如电。
    (2)这是农历四月初十湖州新市镇勇兴村秀才桥的黄昏,我随沈桂章夫妇,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泥路,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穿过一片片桑树林,像三条船淌过一浪一浪的碧波。我的耳畔响起《诗经·桑中》,响起汉乐府《陌上桑》,响起南北朝的《采桑度》,我看见康熙久久伫立在《采桑图》前,画中的年轻男子爬在桑树上往树下扔着桑葚,树下一位男子撩起衣襟仰头去接,一位红衣孩童蹲在地上捡掉落的桑葚,康熙仿佛听到了桑田中采桑男女的欢声笑语,题笔道:桑田雨足叶蕃滋,恰是春蚕大起时。负筥携筐纷笑语,戴鵀飞上最高枝。
    (3)在黄昏的桑田里,没有戴鵀鸟,也没有踩着桑梯爬上桑树如鸟儿般歌唱的采桑女们。空中一匹骏马形状的晚霞飞驰在桑林之上,雨后粘成一团的湿气,被一声声锐利的“咔咔”声啄破。骏马,沈桂章看不见,如果有戴鵀鸟飞过,沈桂章也看不见。他抬着头,“咔咔”地剪着桑枝,眼睛看向虚无。花甲之年的脸藏在一顶灰布帽下,很瘦,身上是一件印着一行小字的蓝布工作服,脚上是一双军绿色的旧解放鞋,①整个人显得有点旧。他的头循着声音转向我们,白亮的目光无着无落。几年前,他的白内障手术失败,几近失明。干杂活农活,采桑养蚕,倒是一点都不妨碍,如他所说,手感在的。这一片桑林,喂养着家里三张半蚕种、十万条蚕,桑叶一采完,就要赶在天黑前将桑枝剪完,否则,枝条就老了,不好剪了。
    (4)邵云凤剪一枝桑枝最多只需一秒。②左手抓住桑枝,一拗,右手的剪刀顺势一绞,一枝枝桑枝,瞬间臣服在她两条老桑枝般的胳膊之下。一棵桑树有七八根桑枝,她五六秒就能完成,而我用了两分钟,虎口已被压出一道道深红的印。这些印她也有过,十三岁就有过,岁岁年年,如今早已变成了老茧。夕阳挂在一棵桑树上,她“咔咔”剪下去,夕阳没有掉,掉落的是一颗颗发紫的熟桑葚。桑葚很甜,他们没空吃,白白掉在地上,每一棵桑树下的泥地都被洇染成了紫色。
    (5)从蚕种孵化到收蚕茧,约一个月,每天三点起床,四点半喂好蚕,天一亮去地里采桑叶,采好桑叶再回家吃八十岁老母亲烧的早饭。二十四小时要喂三四次,其余时间采桑,剪枝,整理桑叶,晚上九点多喂好蚕,十点多睡觉,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她们喂蚕时小心翼翼,穿着棉布衫,没有擦香水,没有涂带任何香味的护肤品,守着所有禁忌,轻手轻脚,尽量沉默。最辛苦的,是三天之后,蚕快要做茧了,像一垄垄正在灌浆的水稻丰收在望,桑叶要喂厚一点,照料得要更勤一点。这是“辛勤减眠食,颠倒着衣裳”的一个月,也是担惊受怕的一个月。第一怕,是断粮。几年前,秋蚕将熟,整个杭嘉湖地区所有桑叶都被虫吃了,好不容易养大的蚕,到了最后一周活活饿死,几乎绝收。怕蚕宝宝生病,僵掉。怕蚕茧卖不掉,十五天后就会变蛾,咬破蚕茧,茧子就废了。怕蚕茧卖不出好价钱。
    (6)沈桂章是名闻方圆百里的养蚕能手。他当过兵,当过村支部委员,办过水泥厂、福利厂,养蚕养了几十年,以前每年要养十几张蚕种,楼上楼下七间蚕房。人们只道他蚕养得最好,他自己知道,窍门是有的,主要还是用心,平时桑叶铺得薄一点,蚕间隔得稀疏一点,这就意味着要勤喂,多花工夫。③和江南大地上无数养蚕人家一样,勤快,是本分。
    (7)“我们这一代人养好了,就不养了,儿子他们不会养了,太辛苦了。”他声调平淡的话语将被暮色吞没时,我用力抓住它,心中黯然。是啊,五年后十年后多年以后,还会有集体合作社和蚕桑基地继续养蚕,有桑基鱼塘长久的保护传承,但散落民间的养蚕人家恐怕真没有了。“你们也不希望儿子养吧?换作我是你,也不想儿女那么辛苦。”我说。“对啦!你说得太对了!”他的声调骤然高起来,显得很兴奋,仿佛遇到了知己,说出了他最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如他所说,现在条件好了,农村跟城市差不多了,做其他事也能挣钱,养蚕实在太辛苦了。
    (8)暮色如雾,渐渐淹没桑林,淹没桑田与桑田之间的那片水域,水域倒映着最后一缕霞光,也倒映着一板车桑叶和两个人,邵云凤在前面摇摇晃晃拉着板车,沈桂章弯腰手扶着车尾,像一条晚归的船驶过田埂,渡过村口,穿过两棵巨大的火桑树。④通往家门的窄窄的小路上落满了桑葚,泥地被桑葚汁洇染成了大片大片的紫色,像开满了迎他们回家的鲜花。
    材料二:
    三年多来,我深入“他们”的生活现场,和“他们”一起捞纸、唱戏、采茶、养蜂、育蚕、酿酒、摇船,试图对那些正在远去的劳作方式、正在经历时代巨变的人心,进行活化石式的解构,深度挖掘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横断面里蕴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山水之美、风物之美、传统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
    苏沧桑《自序·春天的秒针》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部分,“我”进入桑林,展开丰富想象,桑蚕与自我、中国文化、人类文明相融合,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 第2段提到“采桑图”,作者想象康熙站在此图前的感受,采桑男女的欢声笑语中寄寓着对丰收的期盼。
    C. 第5段和第7段作者对采桑养蚕生活的繁忙和辛苦进行了解构,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对最原生态的劳作的厌弃与无奈。
    D. 文章结尾部分,将人物放置在环境中加以描写,画面感极强,有人与天地万物相融合的浑厚、深远意境。
    6.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用“旧”字,既写沈桂章的穿着简朴陈旧,又写出了沈桂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衰老消瘦的。
    B. 句子②,“瞬间臣服”一词,运用比拟,把人和劳动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融为一体,形象性和抒情性兼具。
    C. 句子③中,养蚕人的这种品质也是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连用短句,突出庄重的语气。
    D. 句子④中“泥地被桑葚汁洇染成了大片大片紫色”,与第4段结尾遥相呼应,重复强调,表意完全相同。
    7. 文中两处划波浪线的句子,都以船喻人,但本体喻体各不相同,表达效果也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8. 作者试图“深度挖掘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横断而里蕴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山水之美、风物之美、传统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请你从文本中挖掘出其中两种“美”,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5. C 6. D
    7. 第一处,将三人比作三条船,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桑树林中高一脚低一脚的行走时艰难的状态,传达了劳动的艰辛。
    第二处,将人和板车比作船,描写了人和板车在回家路上的缓慢的样子,体现了劳动的辛苦疲惫和归家的温馨。
    8. (1)劳动之美。文章写沈桂章夫妇采桑养蚕的辛勤劳作,体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展现了劳动的尊严和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勤劳智慧的劳动的赞美。
    (2)传统之美。桑蚕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的“沧海桑田”“桑田雨足叶莓滋,恰是春蚕大起时”等词句,以及对养蚕过程的详细描述,可见传统养蚕技艺的复杂和精细,以及我国种桑养蚕技术历史悠久,体现了他们对传统养蚕技艺的传承。
    【解析】
    【导语】文章通过描写春蚕与桑树的关系,呈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细腻的生活场景。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养蚕人的艰辛生活,将人、桑林与历史传统相结合,传达出对旧时劳作方式消逝的惋惜与对劳动之美的礼赞。文中多次使用“船”这一意象,巧妙隐喻劳动者在岁月长河中的漂流与坚韧,既有深刻的哲思又富于诗意,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对最原生态的劳作的厌弃与无奈”错。文中并没有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劳作的厌弃,相反,文中描述了劳动人民对养蚕工作的热爱和投入,以及对传统劳作方式的传承。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表意完全相同”错。虽然两处都提到了紫色,但两处表意不同,第一处是表现沈桂章夫妇忙碌紧张的劳作,第二处是对沈桂章式的劳动人民和劳动本身的诗化赞美。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第一处,划波浪线的句子是“我随沈桂章夫妇……像三条船淌过一浪一浪的碧波”,本体是“我”和沈桂章夫妇,喻体是“三条船”,将三人比作三条船,喻体是船。结合“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泥路,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穿过一片片桑树林”分析,形象地描绘了“我”和沈桂章夫妇在桑树林里,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泥路时,高一脚低一脚的行走状态,描写了我们三人在桑树林里行走的艰难,体现了劳动的艰辛。
    第二处,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一板车桑叶和两个人,邵云凤在前面摇摇晃晃拉着板车,沈桂章弯腰手扶着车尾,像一条晚归的船驶过田埂”运用比喻手法,本体是沈桂章夫妇和板车,喻体是晚归的船。结合“摇摇晃晃拉着板车”“弯腰手扶着车尾”分析,此处将两人和板车比作船,形象地描绘经历一天的劳作后,夫妻二人在回家路上缓慢、疲惫的状态,传达了劳动的辛苦和归家的温馨。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1)分析劳动之美
    沈桂章夫妇每天三点起床,四点半喂好蚕,天一亮去地里采桑叶,采好桑叶再回家吃早饭,一天中要喂三四次蚕,其余时间采桑、剪枝、整理桑叶,晚上还要继续喂蚕,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文中描述了沈桂章夫妇养蚕的辛勤劳作,展现了人民的勤劳和劳动的艰辛与智慧。由“干杂活农活,采桑养蚕,倒是一点都不妨碍,如他所说,手感在的。这一片桑林,喂养着家里三张半蚕种、十万条蚕,桑叶一采完,就要赶在天黑前将桑枝剪完”“邵云凤……左手抓住桑枝,一拗,右手的剪刀顺势一绞,一枝枝桑枝,瞬间臣服在她两条老桑枝般的胳膊之下”,夫妻二人熟练掌握种桑养蚕这一传统技艺,展现了劳动的尊严和价值。
    (2)分析传统之美
    文中通过对桑蚕文化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深厚底蕴。桑蚕文化在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提到“东方古国不用金戈铁马慑服远方,用最柔美的力量,一枚绿茶化为无华杯水,一片柔桑化为如水丝帛,不具统治性,却摄人心魂”,这不仅展现了桑蚕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柔和与包容。沈桂章作为养蚕能手,他的养蚕技巧和经验,以及对养蚕工作的用心,都是对传统养蚕技艺的传承和尊重。尽管现代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但沈桂章夫妇依然坚守着这份传统,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本身就是一种美。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痰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祭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材料三: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②。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选自《荀子·劝学》)
    ①蝡:同“蠕”,像爬虫慢慢地动。②囋:多话。
    9.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闻A老聃B博古知今C通D礼乐之原E明F道德之归G则吾师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古代金属的通称,本文指的是金属制的力斧等。
    B. 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然后”或“接着”。
    C. 反,通假字,同“返”,动词,返回。
    D. 之,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微斯人,吾谁与归B. ?以轮
    C. 至周,问礼于老聃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12. 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论述了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进而论述学习的作用。
    B. 材料一中,善用比喻论证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三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C. 材料二中,孔子在周问礼访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并到实地考察各种规章制度,回国后,他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
    D. 材料三中,君子求取学问,耳朵听进去,嘴巴说出来,这样便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14. 材料二、三都谈到了学习,但各有侧重,请分析侧重点有何不同?用简洁语言概括。
    【答案】9. CEG 10. B
    11. C 12. D
    13.
    (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口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完善呢!
    14.
    材料二侧重讲述孔子通过到周向老子等人问礼访乐、实地考察等学习经历,让自己的学说更加受人尊崇,强调通过亲身实践、多方请教等向外学习来提升自己。
    材料三侧重论述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区别,强调君子学习要入耳、入心、体现于行动,是为了完善自身,注重学习的内在目的及态度。
    【解析】
    【导语】本文通过古代经典材料探讨了学习的重要性及求学之道。材料一以荀子的观点为核心,强调持续学习能使人不断完善自己,提升智慧和品行;同时,善于利用外物、有助于个人的快速进步。材料二则通过孔子访学的例子,展示了求学的谦虚和开阔的胸怀对道德修养的提升。材料三对比君子和小人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应内化于心,实践于行。整体论述了学习的持久性和有效方法。这三则材料共同强调了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老聃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本原,明白道德的归属,他就是我的老师呀。
    “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是并列结构,可单独成句,所以C、E、G断开。
    故CEG。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B.“表承接”错误,“而”表修饰。句意:我曾经整天地思索。
    C.正确。句意:从周国返回鲁国。
    D.正确。句意:君子学习。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吾与谁归”。句意: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B.省略句,完整表述应该是“?(之)以为轮”。句意: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至周,于老聃问礼”。句意:(孔子)到了周国,向老聃询问礼。
    D.判断句,用“……者,……也”来表判断。 句意: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君子求取学问,耳朵听进去,嘴巴说出来,这样便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错误,原文“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说的是小人学习只是从耳朵听进去,从嘴巴说出来,起不到真正作用,并非君子学习是这样,君子学习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选项对君子学习的表述错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博学”指广博地学习,“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参省乎己”就是对自己检验反省,“知”通“智”,智慧。
    (2)“则……耳”可译为“不过……罢了”,“曷”相当于“怎么”,“美”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美好、使……完善,“七尺之躯”指代自身。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侧重点:材料二主要围绕孔子展开,讲述孔子听闻老聃学识渊博,便前往周国,在那里向老聃问礼、向苌弘访乐,还走遍诸多重要场所去考察各种规章制度等学习实践活动,最后在返回鲁国后,他的学说更加受人尊崇,吸引了众多远方弟子。重点在于体现孔子通过亲身去实地、向他人请教等具体的实践行为来进行学习,并且通过这些向外的学习探索让自己在学识、学说等方面得到提升,也就是强调通过亲身实践、多方请教等向外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自己这一学习途径。
    材料三侧重点:材料三先是对比了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的不同表现,君子之学是入耳、入心、体现在行动上,能完善自身品德;小人之学只是从耳朵进嘴巴出,对自身修养毫无益处。然后又提及不同学习目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等内容,整体是在着重论述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区别,核心是强调君子学习的内在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以及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将所学真正融入自身修养中,注重的是学习对于自身内在修养塑造方面的意义,而非学习的外在形式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材料二: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聃博古通今,通晓礼乐的本原,明白道德的归属,他就是我的老师呀,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了。”到了周国,(孔子)向老聃询问礼,向苌弘访求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处,考察明堂的规则,考察宗庙朝堂的制度。于是孔子感叹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了。”等到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从周国返回鲁国后,孔子的学说更加受人尊崇了。远方来向他求学的弟子,大概有三千人。
    材料三: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举止上,显现在行动的各个方面;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学习,是听在耳里,说在嘴上;口与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完善呢?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君子学习,是用它来完善自身;小人学习,只是把学问当成礼物(取悦他人)。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个问题却回答两个问题的叫做啰唆。急躁是不对的,啰唆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问题就应当像回声那样(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闲望
    吴融①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②,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①吴融:浙江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②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口语化,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 颔联动静结合,以“狂飞”写蛱蝶之爱芳草,又用“稳睡”言鸳鸯之适意。
    C. 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四组画面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副雄奇美丽的景图。
    D. 本诗前四句描写场景,后四句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16. 全诗感情丰富,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答案】15. C 16. ①面对漂泊生活却毫无办法的无奈之情。
    ②对归隐生活的羡慕向往之情。
    ③对仕途不顺的苦闷之情。
    【解析】
    【导语】吴融《闲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仕途失意中的闲适和感慨。前四句写雨中景色,体现闲散之美。后半首转为感怀,抒发仕途无奈、对故居怀念以及羡慕归林乌鸦的自在,结构巧妙,意境深远。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共同构成一副雄奇美丽的景图”错,描绘的是一幅清新、闲适的自然景象。画面中有稀疏的山雨、临岸的水花、飞舞的蛱蝶和安睡的鸳鸯,这些景象组合在一起是闲适、淡雅的,并非“雄奇美丽”。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尾联“东迁西去俱无计”,诗人用“东迁西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四处漂泊的状态。“俱无计”三个字,深刻地表达出诗人面对这种漂泊生活却毫无办法的无奈。他在求仕长安的过程中,可能经历了诸多坎坷,无法掌控自己的去向,只能在各地辗转,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力感。
    ②“却羡暝归林上鸦”,诗人在无奈之余,把目光投向了“暝归林上鸦”。傍晚归巢的乌鸦,象征着一种安定的归宿。诗人羡慕乌鸦能够在暮色中回到树林中的巢穴,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相比,乌鸦的归巢代表着一种宁静、稳定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诗人在求仕过程中所缺失的,也是他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的。
    ③结合全诗来看,诗人前面描绘了闲适的自然景象,但在尾联却笔锋一转,抒发自己的无奈和羡慕。这种对比更加凸显出他在仕途上的不顺。他在长安求仕,可能遭遇了挫折或者前途迷茫,以至于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产生了怀疑,进而羡慕起乌鸦的归宿,从而体现出他内心的苦闷情绪。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不懈,连坚硬的金石都可以雕刻。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远离故乡的丈夫的思念。
    【答案】 ①. 锲而不舍 ②. 金石可镂 ③. 匪女之为美 ④. 美人之贻 ⑤. 采之欲遗谁 ⑥. 所思在远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如下:“锲”“镂”“匪”“贻”“遗”。
    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一棵野树,没人管它,听任它站在这儿自生自灭,也没人站出来认领它,累累果实 ,悬挂枝头,被风扫荡,被雨痛击,相互追赶着坠落,滚入银杏叶铺成的眠床,深深浅浅地埋入时光中,也被 的脚步带到四方。
    它从一粒果实开始,也许是随着一阵风飘浮而来,也许是顺着一场雨漂浮而下,还也许是一只鸟,(A),一松口,银杏果摇摇晃晃地落了下去。但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四千年前的一天,一粒银杏果落到了浮来山的山坳间,生根发芽,(B),根系深入泥土数丈,扎在石灰岩溶蚀阶地上,像一只铁拳,紧紧地攫住山石,任由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撼动不了。浮来山——一座姓浮名来的山,山也可以浮来吗?像这棵树一样,飘浮或漂浮而来。我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名字,动感十足,禅意也浓,浮来一座山,又浮来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是多么不容易呀,像世上所有的树一样,它要面对和忍受一棵树与生俱来的宿命。比如风摧、雨打、雷劈、霜冻、雪压、鸟啄、虫咬、火烧、斧砍、战争⋯⋯这个过程漫长而危险,它不会拔起自己躲避,只能站在原地一声不吭地 ,默默地往下扎根,朝上和四周扩张。它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天突人祸,直到它足够健壮和强大了,一些宿命对它没了威胁,束手无策了;另一些宿命仍然 地追逐着它,窥伺着它,时时刻刻,伴随它一生。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摩肩接踵 漠不关心 逆来顺受 形影不离
    B. 络绎不绝 漠不关心 顺其自然 如影随形
    C. 络绎不绝 漫不经心 顺其自然 形影不离
    D. 摩肩接踵 漫不经心 逆来顺受 如影随形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浮来山———一座姓浮名来的山”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偷偷睁眼看了看女医生,见她皱着眉头,脸色很紧张地说:“现在还不能判断,叫她冷静一会儿再说。大家都去学习去,———提壶开水来。”(刘真《核桃的秘密》)
    B. 他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叶雨婷《“探界者”钟扬》)
    C.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D.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郁达夫《故都的秋》)
    20.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句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8. D 19. B
    20. A.不知从哪儿衔了一粒银杏果
    B.渐渐枝繁叶茂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摩肩接踵”意思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络绎不绝”侧重于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形容果实密集,可用“摩肩接踵”这一拟人说法。
    第二空,“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漠不关心”意思是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毫不关心。文中只是强调脚步的随意,并没有体现出冷漠的情感,用“漫不经心”合适。
    第三空,“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顺其自然”意思是顺着事物本来的性质自然发展。文中说树面对各种宿命“不会拔起自己躲避,只能站在原地一声不吭”,体现出树对恶劣环境的忍受,用“逆来顺受”更符合树面对困难时的状态。
    第四空,“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形影不离”意思是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在文中“另一些宿命仍然…… 地追逐着它,窥伺着它”,体现出宿命和树关系密切,一直追逐它,用“如影随形”更能突出宿命的紧紧跟随。
    故选 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文中“浮来山———一座姓浮名来的山”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A.表示话题的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与题干破折号作用相同。
    C.表示总结上文;
    D.表示声音的延长。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A处,前文提到银杏果可能是被一只鸟带来的,后面说鸟“一松口,银杏果摇摇晃晃地落了下去”,所以这里需要补充鸟是如何得到银杏果的,填写“不知从哪儿衔了一粒银杏果”既符合语境逻辑,又与前后文衔接紧密。
    B 处,前文说一粒银杏果落到山坳间生根发芽,后文描述其根系发达、扎入泥土很深且树很健壮强大,中间需要一个表示其成长过程的语句,填写“渐渐枝繁叶茂”可描绘树从发芽到成长壮大的过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的古代桥梁,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它的地区性,即各种不同的桥形、构造及其用料,都讲究因地制宜,如黄河两岸,物资运输多依赖骡马大车、手推板车,故平坦宽阔的石梁桥最适合;江南水乡,运输以舟船为主,因此遍布凸起的石拱桥;西南地区,多峡谷急流,故多用吊桥。同时,北方和南方的山区,桥墩厚实稳重,称为“厚墩”,以防山洪冲毁桥梁;江南水乡则不同,桥墩纤细轻盈,称为“薄墩”,以利桥下通航。
    二是它的实用性,即古人造桥,①讲究发挥实际上的用处。②比如许多古桥上建有亭阁长廊,③既可以保护桥面,④又可供行人躲避风雨之用,⑤住宿甚至休息。
    三是它的公益性,即为全社会共同享用。古代的许多建筑物,都属皇公贵族私有专用,平民百姓不得涉足。然而,桥梁则有所不同,凡是在江河峡谷建造的桥梁,皇帝能走,平民百姓也能走。
    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去看,我国桥梁的艺术风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型千姿百态,各种造型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你看那一座座桥梁,有的形如长虹。有的状如弯月,有的凌空欲飞久久陪伴着河流。二是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两者相得益彰,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这样,凡建桥之处,往往形成迷人的景点。如“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等等,都是因为桥梁建筑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1.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中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
    B. “则”与“物体受热则膨胀”中的“则”意义和用法不同。
    C. “以”与“养精蓄锐,以待时机”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
    D. “也”与“即使失败也不能灰心”中的“也”意义和用法不同。
    22.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3. 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写一个句子。要求:另选意象,句式基本一致,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语意完整,表达流畅。
    【答案】21. A 22. ④修改为:又可供行人躲避风雨。⑤修改为:休息甚至住宿/休息、住宿。
    23. 你看那一阵阵春雨,有像牛毛,有的像花针,有的像细丝,细心地呵护着庄稼生长。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
    A.错误。“如”,动词,表举例,例如;/动词,表比喻,像、同。
    B.正确。“则”,连词,表对比,却;/连词,表因果。
    C.正确。两者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D.正确。“也”,副词,表示同样;/副词,和“即使”搭配,表让步。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④处句式杂糅,应在“可供……”或“有……之用”中任选其一,考虑到与后句的连贯性,此处只能取前者。
    ⑤处语序不当,“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应将“甚至”两边的内容对调。或者去掉表示递进关系的“甚至”,改为“休息、住宿”,和上文“躲避风雨”构成并列关系。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首先,明确原句的结构和手法。原句“你看那一座座桥梁,有的形如长虹,有的状如弯月,有的凌空欲飞久久陪伴着河流”中,先指出描述的对象“桥梁”,接着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排比,分别用“形如长虹”“状如弯月”“凌空欲飞久久陪伴着河流”来对桥梁进行描述、形容,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本题要求仿照画线句子来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使用比喻、拟人手法”。如描述对象定为“春雨”。同样先引出对象,然后用排比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来进行描述。对于比喻的部分,结合春雨的特点,将其比喻为“牛毛”“花针”“细丝”,这是比较常见且形象地体现春雨细密特点的比喻。可以写“细心地呵护着庄稼生长”,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春雨更加生动形象。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思”之明灯,照“学”之前路
    漫溯岁月长河,对于学与思之关系的叩问亘古未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的重要性锋芒毕露;“必本于思”,思的基础性昭然若揭。两者相荡,漾出一方潋滟之色。
    我认为:以思为基础,落实学之行为,以学为动力,促进思的跨越,方能成就个体之熠熠生辉。
    思是对现实问题的反射,是为达成学之结果所做出的有目的的规划。学是提升自我的过程, 是思之深入的助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人们探索绚烂永恒的生命伸张。思不是妄想,它植于现实土壤,使思想在现实沃土上自由游荡,从而思有所得。由于思的最终指向是学,它便与空想南辕北辙。以学为导向,思便产生了目的,成为前行路的规划。因此,思之存在,不是空想的虚妄地,而是学习的出发点。
    同样,学不是黑暗屋子里的闭门造车。触碰世界,交流借鉴,汲取精华仍为学,学是和古之圣人对话后的豁然开朗,是和今之巨人比肩时的反思促进,学以联通世界之活力,促进个体机制的更新,激发思之活力。
    以思促学,能够为学习前路指明方向,以学进思,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破除了前行路上的迷障,使前行的津渡清晰明朗。一代鸿儒曾国藩在学习时秉持上下求索的思考之道,将思的原则贯穿于学习过程,终得“少壮功夫老始成”,率领军队让世界重闻东方雄狮的雄风怒吼。狂饮一生的背后,是思的积淀,是学的贯彻。倘无思之指引,在黯然无光的岁月里,他以何来支撑沉重的学习。因此,思为学的道路拨开云雾,使天光下泄。
    “思而不学则殆”。学延伸思考角度,拓宽思考范围,为解决问题提供全新选择。孙家栋兀兀穷年,广泛学习从而获得创新思考,使“东方红”直上云霄,使“北斗”串联宇宙。前行从来不是线性的一马平川,在曲折蜿转中以学进思便是最佳捷径。
    揆诸当下,青年人无力学习,无心思考,在他人身后狗尾续貂,成为灵魂麻木的俘虏,将学与思逼入失散境地,如此决非良象。
    如何做到学思合一,需砥砺自我。
    孔丘言“居天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如此,砥砺自我,秉持千淘万沥的决心,干磨万击的毅力方能达成。
    今春光明媚,愿吾侪青年抓住春光,学思合一,负青天而适南冥,挂云帆以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是一篇二元型作文题,材料由三则名言组成。
    材料中的第一则名言出自孔子。孔子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会陷入迷茫,一味思考而不实实在在地学习将一无所得,旨在告诫人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第二则名言出自荀子。荀子说自己曾经尝试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突出学习的重要性。第三则名言出自晁说之。在他看来,学习当以思考为根本,思考会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获,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三则材料都是谈论学和思的关系,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认为学和思并重;材料二在二者关系中更侧重学的作用;材料三在二者关系中更侧重思的作用。其中,“学”常指通过阅读、观察、游历以获得知识智慧或提升素养的行为或过程,“思”常指思考、分析问题的行为或过程。
    本次写作是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学”与“思”的关系,在理解两个关键词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对“学”与“思”关系的认识,以解决个人、国家和人类在日常生活、求知探索、未来发展等层面的实际问题。考生理解了“学”与“思”的内涵及关系,才能理解材料的意旨,才可能进一步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对概念的探讨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升自身思想及行动,更好地服务时代、社会、祖国。
    在行文时,要对“学”与“思”的内涵特质有较为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辨明二者的关系,即思辨看待“学”与“思”。在写作时可选择其中一个观点来写,但不管选择哪个观点,都不得偏离学和思这个核心。行文时可以侧重于其中一个方面,但不可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比如,对于思考的重要性,可从要用思考认识自己、要独立思考、要积极思考等这些角度先明确观点,再阐述观点,充分运用事例证明观点。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从只思不学的不良后果展开,如不能积累前人的有益经验,自己的思考会空泛浮躁,甚至有可能因为人的私欲本能而走上歪路等,由此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可切入学与思应当结合的观点,如以学为思打好坚实基础,以思促进学为己用等,并结合两者综合分析。
    立意:
    1.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
    2.学由思而固,思由学而发。
    3.学能引导思,思能促进学。
    4.思为学提供动力,学为思补充燃料。
    5.学而不解则思,思而不得则学。
    6.学须顺应时代,思要超越时代。
    7.学与思相辅相成,循环推进。

    相关试卷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pdf、2024学年第一学期“南太湖”联盟第二次联考高一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