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学案设计,共10页。
1.了解作者柳永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体会虚实相济、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体会柳词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手法
学习难点:
1.柳词所运用的虚实相济和点染的表现手法
2.把握柳词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前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他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遭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据说,柳永因生活窘迫,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襄阳南门外作品有《乐章集》
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柳永:
2.写作背景。
(1).《雨霖铃》:柳永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因而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2).《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二)基础知识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骤( )雨 凝噎( ) 暮霭( ) 天堑( )无涯( ) 珠玑( )
罗绮( ) 豪奢( ) 叠巘( ) 羌管( )千骑( ) 萧( )鼓
吟( )赏 参差( )( )
2.默写下列词语
凄切 初歇 无绪 留恋 兰舟 催发 凝噎 暮霭 沉沉 那堪 今宵 良辰
形胜 风帘 翠幕 参差 天堑 无涯 珠玑 罗绮 豪奢 叠巘 清嘉 羌管
菱歌 泛夜 钓叟
3.解释词语
(1)骤雨: ( 2)无绪;
(3)凝噎: ( 4)去去:
(5).暮霭: ( 6)沈沈:
(7).楚天: ( 8)经年:
(9.)形胜: ( 10)参差:
(11)天堑: (12)叠巘:
(13)高牙: (14)图将:
4.填写下列柳永词及其他离别名句
1. 念去去千里烟波,
2. 多情自古伤离别,
3. 便纵有千种风情,
4. 忍把浮名换了,
5. 衣带渐宽终不悔,
6. 怎知我倚栏干处,
7. 想佳人妆楼颙望,
8.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9. 何须论得丧,
10.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西厢记》
11.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
12.海内存知己, 王勃
13.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
14. 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15.相思相见知何日? 李白《三五七言》
16.曾经沧海难为水,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 还君明珠双泪垂, 张籍《节妇吟》
18.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19. 似此星辰非昨夜,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 直道相思了无益,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2.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23.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
24.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
二.感知文本
赏析《雨霖铃》
整体感知
(一)默写全词(完成下列小题):
1.本词的基调是什么?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
3.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5.想象别时、别后的情景,并还原成语言描述出来。
(二)概述词的大意
上片:
下片:
鉴赏上片:
1.上片都描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
2.用散文语言描述景物。
3.概述景物特点
4.抄写饯别的诗句
5.抒发了什么情感
6.念去去千里烟波起什么作用
赏析下片
1.下片都词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
2.想象描述这一场面。
3.概述景物特点:
4..抒发了什么情感?
赏析《望海潮》
整体感知
(一)根据提示,填写词句:
上阕:
地理位置重要: 社会条件优越: ,
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三吴都会在街巷河桥的美丽环境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
东南形胜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
钱塘繁华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下阕:
湖山的美好:
百姓的游乐四季皆美的西湖,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
官员的游乐
(二)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
下片:
这首诗歌写的是杭州,你对作者笔下的杭州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明确: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点染手法的运用
概述:上阙,开头概述“钱塘自古繁华”,接着从美景和居民方面详细描绘。这样来写,从结构上来看,乍看有点像我们说的写文章时的“总分方式”,其实,这种描写手法,叫“点染”。
“点”,抽象的评点;“染”,具体的描述。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表现鲜明的情志。
抄写下阕“点”的句子: 。
“ 染”的句子:
参考答案:
注音默写略
1. 骤雨:阵雨。
2.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3.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4.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5.暮霭:傍晚的云气。
6.沈沈:深厚的样子。
7.楚天:南天。
8.经年:一年又一年。
9. 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10.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平
11.天堑: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àn
12.叠巘:巘yǎn,山峰清嘉,秀丽
13.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指高官孙何
14. 图将:图,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填写句子
1. 暮霭沉沉楚天阔。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 更与何人说。
4. 浅斟低唱。
5. 为伊消得人憔悴。
6.正任凝愁。
7.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8. 烟水茫茫。
9.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10.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11.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2.天涯若比邻。——王勃
13.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4.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5.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6.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7.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8.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9.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2.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3.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4.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二.感知文本参考答案
《雨霖铃》部分
整体感知
(一)默写全文
1.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
2.离别
3.时间顺序
4.离别时、离别后
5.描述略。
(二)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下片:离别后的情景
赏析上片
1.明确:有寒蝉、长亭、暮霭和楚天。
2.参考: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刚停歇,寒蝉凄切的哀吟,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
3.凄凉
4.略
5.难舍难分 无限悲痛
6.过渡,由实写转为虚写
赏析下片
1.明确:下片写了杨柳、晓风和残月。
2.一夜漂流后,词人来到异乡,东方即将吐色时,头顶依然有一弯残月,河流两岸朦朦胧胧的杨柳树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
3.冷清孤寂
4.郁闷 愁思难断
望海潮部分
整体感知
(一)填空(依次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联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二)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明确:一个太平盛世下的繁华大都市,富庶、美丽。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祥和。
(三)
(1) “霜雪”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字显得比较平板,力度和气势都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一个“弄”字写出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采莲少女快乐穿梭“嬉嬉”二字将他们的快乐神态栩栩如生的展现了出来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四)"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语基落实,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二语文导学案:2.4《柳永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学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