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4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6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6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65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6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7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71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550561/0-17349479997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课件+教案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优质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优质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群英会蒋干中计,核心素养,人物分析,情节结构,理解文意,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 杨慎
学习人物个性化的写作方法。
了解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创作与民间阅读接受中对智慧的推崇。
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元末 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 ·元末明初《西游记》 —吴承恩 · 明代《红楼梦》 —曹雪芹 · 清代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 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共同创作。代表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本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是赤壁之战的著名片段。在此之前,曹操大军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得了荆州,气焰很盛,准备顺流东下。东吴孙权经过一阵犹豫之后,接受了诸葛亮的劝说和内部主站派的主张,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的青州、徐州之兵不习水战,顺江东下要依靠荆州水军。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得水军之妙”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周瑜为了要打败曹操,决心用反间计除掉蔡、张两人。曹操手下的蒋干盲目自信,认为可以凭交情去劝说周瑜降曹,结果送上门去充当了周瑜实行反间计的助手。群英会蒋干中计
掌握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⑴可以便宜行事 (biàn﹒yi)不须请示灵活处置。⑵万弩齐发 (nǔ)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⑶迤俪前行(yǐlǐ)曲折连绵。 ⑷碇石(dìng)系船的石墩。⑸觥筹交错(gōng)古代用兽脚做的酒器。⑹谙习水战(ān)熟悉。⑺一齐轮转橹棹(zhà)船桨。⑻不胜酒力(shèng)能承担,能承受。⑼献于麾下(huī)将帅的大旗下。
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文化常识)
⑴青、徐之兵(青州和徐州,现在的山东省和江苏一带)⑵二人久居江东(这里指从芜湖,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⑶干到江左(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⑹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敲锣,古时作战收兵的信号。 )⑺现为帐下幕宾(指军中参谋。)⑻经出辕门(军营的门,也指衙署的外门。)
“中计”指的是谁的计?
周瑜设反间计群英会巧诱敌
周瑜装醉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
曹操中计杀蔡、张周瑜闻讯庆计成
能用几个字概括第一段内容?周瑜为什么要这样做?
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
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
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去后怎么办?
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
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
讨论课文第2部分(4—6段)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应如何?。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掩饰。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掩饰。
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不是曹家说客”;令太史慈作监酒“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以堵蒋干之嘴。蒋干“惊愕,不敢多言”。
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又如何反应?
出迎时和大张筵席时,显示兵将实力。筵席之后“引干到帐后”看“堆如山积”的粮草。使蒋干说出“兵精粮足,名不虚传!”对蒋干的一席“言志”,表示自己对孙权的忠诚和东吴人心的团结。蒋干吓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提劝降之事了。
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了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什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应如何?
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
表面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其臂”、“今日见了故人”、“瑜携干手”、“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干觉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直至“抵足而眠”。
装醉。“大笑畅饮”、“佯醉大笑”、“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吐狼籍”、“鼻息如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
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梦话: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完全相信。
讨论第3部分(7—8段)。周瑜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的?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梦话: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完全相信。
讨论第4部分(第9段)。
第9段讲了些什么内容?
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
讲了周瑜用反间计的结果,①曹操中计,杀了蔡、张二人。②周瑜计成,保持了自己一方水上优势。
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瑜的“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①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②曹操失去能使水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后的赤壁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周瑜可以说除去最主要的障碍,所以“大喜”。
讨论第5部分(第10段)。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周瑜是怎样的一位军事家?
蒋干是曹操的蹩脚参谋,他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呢?
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内紧外松,几次大笑)。
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来江东时“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周瑜施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
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豪放潇洒年轻有为
群英会,周瑜尽情挥洒的舞台
曹操形象骄傲轻敌轻信多疑阴险奸诈
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如何概括曹操的性格特征?
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1.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 手法简略交代。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周瑜(笑) :瞧你这小样,还来说降,趁早回家带孙子去吧!
曹操(怒)你损了我两员大将,你可知罪?
蒋干(汗)丞相恕罪,不是老夫无能,实在是他太设局太精!
通过对周、蒋、曹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分析,谈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了周瑜的卓越的军事才干。
《三国演义》是一本“智”书,里面一个个计谋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心悦诚服,这些计谋的设计者更是大放异彩,例如:诸葛亮、周瑜、贾诩等请同学们在课后挑选一位三国中的“智士”对人物的性格、计谋等做一个短评。
轻松时刻 — 歇后语积累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精品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四大名著,作品介绍,字音识记,背景介绍,故事情节,张二人,周瑜闻讯喜庆计成,群英会蒋干中计,合作探究,高明的演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第三单元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等奖备课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朗读点我,文章的线索,设计用计中计,环境描写,人物形象,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精品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周瑜之“笑”,蒋干之“愕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