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正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均有可能出现在内环境中的一组是( )
A.多巴胺、醛固酮、氨基酸、生长素B.促胰液素、核苷酸、呼吸酶、溶菌酶
C.性激素、抗体、载体蛋白、DNAD.尿素、K+、胰蛋白酶、葡萄糖
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四种体液中,B的总量最多
②正常情况下,B和D中的蛋白质含量少于A和C中的蛋白质含量
③若某人发生过敏反应,A流入B的液体量可能会增大
④若该图表示肝脏细胞周围的物质交换图,在饥饿状态下,C中的糖会经B进入A
⑤C中产生的CO2分子进入A,至少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3.内环境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坎农提出了稳态的概念,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C.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速率可能加快
D.内环境的各成分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量一般相等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B.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人体心跳加快、气管收缩、膀胱缩小,促进排尿反射发生
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均为传出神经,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5.如图为眨眼反射的示意图,a、b表示神经节两端的不同突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眨眼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脑干中有控制呼吸、心跳和生物节律的中枢
C.反射发生时,兴奋在a、b之间单向传导
D.只要反射弧完整,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反射就一定能发生
6.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如图表示某神经纤维受到大于阈电位的刺激后,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①~⑨连续9个位置的膜电位情况。已知静息电位为-70m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神经纤维此时刻的兴奋的传导方向为①→⑨,膜外电流方向为⑨→①
B.此时刻③和⑦处Na+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C.④处膜电位为零,膜内外没有电势差,此时该处没有离子跨膜运输
D.阈电位的绝对值越小,与静息电位的差值越大,该神经元就越不容易兴奋
7.下图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相关结构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⑥表示突触小体,②为神经递质,②经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的过程需消耗能量
B.若②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当其到达③处并与③结合后,下一神经元不会兴奋,④处的电位无变化
C.⑤中的液体为组织液,若其中的K+浓度升高,则下一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会变大
D.若②为多巴胺,毒品可卡因会作用于①上的相关结构,导致⑤中的多巴胺增多、③的数量减少,使人染上毒瘾
8.下列有关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语言、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形象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
C.当你专心作答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时,参与的语言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W区和V区
D.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不同阶段,其中第一级记忆中的某信息转入第二级记忆的条件是注意
9.对于由于激素缺乏症导致的疾病,可通过补充激素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饭后服用效果更好
B.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消除发热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C.由于缺碘导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侏儒症患者可在成年后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进行治疗
10.如图表示三种海洋动物在实验条件(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下,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只能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乙
C.丙在较低和较高海水浓度下都能维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
D.人体的渗透压调节,主要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肾脏完成的
1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淋巴结和脾是免疫器官,也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B.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都属于APC细胞,能够特异性处理和呈递抗原
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均为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防御功能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机体组织损伤
12.艾滋病(AIDS)是一种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病,由灵长类动物传播至人类,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潜伏期长达数年。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细胞毒性T细胞,最终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
B.因免疫细胞被感染,艾滋病感染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HIV侵入人体细胞后,其遗传物质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HIV病毒一般不会通过蚊蝇叮咬的途径进行传播
1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发育
B.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乙烯只分布在成熟的果实中
C.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枝发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顶端优势
D.不同地域的植物分布上存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光照决定的
14.丝瓜的生长速度很快,而且瓜秧长得很长,要保证丝瓜结瓜多,要适当摘掉一些侧枝(打杈),这样可以节约养分,供应上部生长。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喷施丝瓜植株,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顶芽和侧芽的生长速率。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萘乙酸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B.打杈是为了抑制丝瓜的顶端优势,有利于养分向果实中运输并在果实中积累
C.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不断增大,对丝瓜顶芽和侧芽生长速率的调节均表现出了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效果
D.喷施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可以调节顶芽和侧芽的生长,有利于养分的合理分配,一定能提高丝瓜的产量和质量
15.下列有关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多少,也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处于生殖期的哺乳动物种群,性别比例越接近1:1,种群的出生率越高
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也不一定能够保持稳定
16.甲乙两个种群,在同一时间段内,种群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如图甲(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种群乙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增长型种群,在该时间段内,甲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小于乙,增加的个体数多于乙
B.一段时间后,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可能趋向于乙,图中的①②相交,交点的含义对应乙图中的b点
C.在该时间段内,随着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断变小
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天敌、食物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的密度有关
二、多选题
17.下列关于激素、酶、抗体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需要细胞,酶和抗体发挥作用时可以不需要细胞
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能产生酶的细胞也都能产生激素,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
D.以胞吐的方式离开细胞的物质可能是激素、抗体、神经递质或酶
18.已知5%葡萄糖溶液和0.9%医用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动物的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分别给四组健康且生理状态大体一致的小鼠耳缘静脉注射100mL等量的不同溶液。A组:20%葡萄糖溶液;B组:5%葡萄糖溶液;C组:0.9%医用生理盐水;D组:0.45%的低渗盐水。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A组处理后,小鼠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血浆渗透压上升,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B.B组处理后,葡萄糖逐渐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尿量增多
C.C组注射用的医用生理盐水NaCl的浓度大于血浆中NaCl的浓度
D.D组处理后,小鼠出现轻微组织水肿,血浆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
19.如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⑧为树突状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B.④和⑤细胞在活化后,都能增殖并分化出对应的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特异性和识别能力
C.⑥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浆细胞的高尔基体发达,可分泌大量特异性抗体
D.细菌感染只能引发体液免疫,病毒感染既能引发体液免疫,也能引发细胞免疫
20.关于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有三种解释:①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②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③抑制生长的物质在向光侧与背光侧分布不均匀。为探究上述解释的正确性,某兴趣小组把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得琼脂块内的生长素含量分别为a、b、c、d。已知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假设实验过程中胚芽尖端各处所合成的生长素的量均匀且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da=b,则①正确
B.若a=b=cd,则②正确
C.若ca=bd,且a+bc+d,则①②两种原因同时存在
D.若a+b=c+d,则仅③正确
三、填空题
2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因素调节,其中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请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研究发现,少数植物的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这类种子一般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光下萌发有利于______________,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大豆种子若在黑暗环境中萌发,则主要是下胚轴生长成为豆芽。细胞中不含叶绿素,一旦见光,胚芽便开始发育为绿色的豆苗。由此可见,在豆芽长成豆苗的过程中,光照起到了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的作用。
(3)植物能够对光作出反应,是因为植物具有光敏色素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__(填化学本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_内比较丰富。根据下图信息可知,大豆在与玉米间行种植、受到荫蔽胁迫的情况下,其产量会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
(4)植物的生长也受重力的调节。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当植物横放时,植物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将重力信号转换成_______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请画出将竖直方向生长的根水平放置后,近地侧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并用文字标注(虚线表示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_______。
注:图中起点表示竖放时的生长素浓度。
四、读图填空题
22.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丘脑作为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体温恒定、保持水分平衡和血糖调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图表示有下丘脑参与的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丘脑可以通过对垂体的调节作用,来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这种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除此之外,人体还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_______轴等。分级调节可以_______,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是因为_______。
(2)寒冷条件下,除了增加相关激素的分泌量之外,机体还可以通过“打冷颤”来增加产热量。请写出该反射过程:_______。除了生理性调节,人们也会通过增加衣物、使用空调等方式来进行体温的_______调节。这是对生理性体温调节的重要补充。
(3)下丘脑还参与血糖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在_______,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胰高血糖素在升血糖时,可同时作用于胰岛B细胞,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以加速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23.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见图1),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图2是HPV侵入机体后,机体作出的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HPV侵入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_______;图2中甲是_______细胞,其功能为_______。
(2)研究发现,细胞被HPV侵染后,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增加了机体患宫颈癌的概率。
(3)接种疫苗可使人体获得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在被HPV感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由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后产生大量抗体,因而降低了患子宫颈癌的风险。HPV二价疫苗的主要成分是HPV的两种衣壳蛋白: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试分析,与减毒疫苗相比,该疫苗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缺点有: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避免免疫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攻击。肿瘤细胞会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实现免疫逃逸。据图3推测,使用PD-L1抗体治疗癌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
24.生态学家发现,许多动物种群都有一个合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种群数量增长,这种现象称为阿利氏规律。如图为某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_______。图中曲线I表示_______(填“出生率”或“死亡率”),根据阿利氏规律分析,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一定程度的种群密度是动物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为了进行种群研究,需要对种群进行密度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有许多,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抽样检测法、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粪便特征分析等。
①标记重捕法适用于_______的动物。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某鱼群的密度,假如初捕和重捕时使用了不同网眼大小的渔网,则所调查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会如何变化?请填入表格(填“偏大”“偏小”或“接近”):
②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来估算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密度。因为培养液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死菌,因此需要用台盼蓝染液来区分活菌和死菌。在用图1所示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25×16),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酵母菌的数目如图2所示(点代表酵母菌)。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大约有酵母菌_______个。
③在调查某地区大熊猫种群密度时,采用粪便特征分析的方法。第一次收集到65份粪便,经检测来自42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6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21份来自于第一次相同的14只个体,其余39份来自其他25只个体,据此估算该地区大熊猫种群数量为_______只。
五、实验探究题
25.研究表明,人的胃肠道活动与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络。一方面,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情绪下,机体的内脏痛觉阈值下调,易感觉到疼痛并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发神经性胃炎,机理如图1;另一方面,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血清素,机理如图2。血清素是与人的情绪相关的信号分子,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神经性胃炎。由图1可知,在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因素的刺激下,①产生兴奋并经②作用于胃幽门黏膜细胞,促使其分泌胃泌素。胃泌素的分泌过程属于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支配胃分泌活动的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胃酸分泌增加而引起腹泻、腹痛。
(2)焦虑症患者体内分泌GABA(一种神经递质)的神经元受抑制,身体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紧张。由此可知,该神经递质是一种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3)结合图2进行分析,肠道上皮细胞产生的血清素到达并进入脑部神经元,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_______。研究表明,脑中的血清素90%以上来自于肠道。由此可以推测,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危害之一是_______。
(4)研究表明,长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情况越严重的大鼠对糖水的偏好度越低、明暗箱实验中停留在明箱的时间越短。使用药物X,可以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来对抑郁症进行治疗。目前已知化学物质L-茶氨酸具有改善情绪的作用,科研人员为了探究L茶氨酸是否也能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来治疗大鼠的抑郁症,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生长素是小分子的植物激素,会因人食用蔬菜而被小肠吸收进入人体,生长素也是在人尿中被发现的;醛固酮是激素,经体液运输:食物中的蛋白质可在消化道被水解为氨基酸,进而被吸收进入人体内环境,A项正确;呼吸酶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DNA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项错误;胰蛋白酶在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液:A血浆、B组织液、D淋巴液,共同组成内环境。细胞内液约占体液总量的23,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13。四种体液中,的总量最多,①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和细胞内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因此B和中的蛋白质含量少于A和C中的蛋白质含量,②正确;发生过敏反应,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流入组织液变多,引发水肿、发瘆等现象, = 3 \* GB3 ③正确;饥饿状态下,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经组织液释放到血浆中来补充血糖, = 4 \* GB3 ④正确;组织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CO2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血浆,需要穿过线粒体膜(2层)、细胞膜(1层)、血管壁细胞(2层:进血管壁细胞、出血管壁细胞)共5层生物膜, = 5 \* GB3 ⑤错误。
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但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是细胞质(基质),A项错误;坎农提出内环境保持稳态的概念,他认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B项错误;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速率可能会加快,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C项正确;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物质交换的量一般是不相等的,比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物质交换量不同,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交感神经使心脏、肺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使消化器官的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使心脏、肺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使消化器官的活动加强,A项错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人体心跳加快、气管扩张,但不会导致膀胱缩小,B项错误;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项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均为传出神经,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眨眼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脑干。完成眨眼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项错误;脑干中有控制呼吸、心跳的中枢,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B项错误;反射是指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效应器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因此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C项正确;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以抑制反射的发生,所以反射弧完整、有适当的刺激,反射也不一定发生,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静息电位为-70mV,由图可知, = 8 \* GB3 ⑧的电位绝对值大于-70mV,处于由动作电位恢复至静息电位的超极化状态,因此 = 7 \* GB3 ⑦ = 8 \* GB3 ⑧ = 9 \* GB3 ⑨处于动作电位结束后的恢复过程,①②③处于尚未产生动作电位的状态,由此可知该神经纤维的兴奋的传导方向为 = 9 \* GB3 ⑨→①,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为①→ = 9 \* GB3 ⑨,A项错误;此时四处正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Na+内流,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⑦处正在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逆浓度向膜外运输,为耗能过程,B项错误;①即将产生动作电位,正进行Na+内流,C项错误;电位的绝对值越小,与静息电位的差值越大,该神经元就越不容易兴奋,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 = 6 \* GB3 ⑥表示突触小泡,不是突触小体。②为神经递质。②经突触间隙到达至突触后膜的过程为扩散作用,不耗能,A项错误;若②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当其到达 = 3 \* GB3 ③处并与 = 3 \* GB3 ③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内流,下神经元会被抑制, = 4 \* GB3 ④处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B项错误;⑤中的液体为组织液,静息电位由K+外流产生,若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升高,K+外流减少,下一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会变小,C项错误;毒品可卡因可抑制递质多巴胺的回收,使人染上毒瘾,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但是学习和记忆不是人类特有的功能,A项错误;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B项错误;当专心作答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时,参与的语言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W区和V区,C项正确;对第一级记忆的小部分信息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延长,这样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胰岛素为蛋白质,消化道中的蛋白质酶会将其水解,不能口服。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一般在饭前15-30分钟,A项错误;糖皮质素具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消除发热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B项正确;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患者是因为缺乏碘元素的摄入而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即使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也不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C项错误;症患者在成年后,骨骼的生长已经完成。骨骼已成骨化骨骺线已经闭合,无法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进行治疗,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在海水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能维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而在海水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血液浓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甲只能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A项正确;乙的血液浓度随海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未体现出其调节过程,说明乙的调节能力最差。丙在较低和较高海水浓度下都能维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说明丙的调节能力最强,B项错误,C项正确;人体的渗透压调节,主要是在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肾脏中形成的尿量和尿成分的调节来完成的,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扁桃体,淋巴结和脾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胸腺和骨髓也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A项错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都属于APC细胞,对抗体的识别和处理不具有特异性,B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C项错误;免疫防御功能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机体组织损伤,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HIV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辅助性T细胞,最终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A项错误;艾滋病感染者体内可以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HIV抗体检测是艾滋病检测的重要依据,B项错误;HIV为RNA毒,其遗传物质为单链结构,无法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C项错误;HIV病毒一般不会通过蚊蝇叮咬的途径进行传播,D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A项错误;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乙烯分布在植物体各个部位。B项错误;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枝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除顶减优势,C项正确;不同地域的植物分布上存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由温度决定,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萘乙酸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A项正确;打杈是为了去除侧芽,这样可以节约养分,供应上部生长,不是抑制顶端优势,B项错误;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不断增大,对丝瓜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促进效果先增强后减弱,未表现为抑制,对侧芽生长速率的调节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先增强后减弱,未表现为促进,C项错误;喷施适宜浓度的黎乙酸可以调节顶芽和侧芽的生长,有利于养分的合理分配,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还要考虑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使用效果,用不当甚至会影响生产,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有的种群并不具有全部的种群数量特征,如无性别的生物组成的种群或两性生物的种群没有性别比例,处于相对独立环境中的种群,如池塘中的鲤鱼种群无法迁移等,A项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多少,但是仅统计某一时刻种群密度,无法反映出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项错误;若哺乳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雄,则生殖期个体的性别比例越接近1:1.种群的出生率越高;否则,雌性个体数量稍多于雄性个体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出生率,C项错误;因为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年龄结构为稳定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也不一定能够保持稳定,D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甲乙均为增长率种群,甲的增长率为定值,表现为“J”形增长。乙的增长速率先变大再变小,为“S”形增长,但由于甲乙各自的初始数量未知,具体增长率大小也无法比较。因此无法判断二者在相同时间段内增加个体数量的大小,A项错误;“J”形增长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的匮乏,环境阻力逐渐变大,种群转为“S”形增长;甲图中的① = 2 \* GB3 ②的交点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对应着乙图中的c点,B项错误;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其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与种群数量无关,C项错误;天敌、食物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的密度有关,为密度制约因素,D项正确。
17.答案:ABD
解析: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变化来发挥作用,所以需要细胞环境。解和抗体只需要分别与底物和抗原结合即可发挥作用,可以不需要细胞环境,A项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项正确;能产生的细胞是活细胞,能产生激素的细胞是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的内分泌细胞一定是活细胞,但是活细胞不一定是内分泌细胞,C项错误;激素、酶,抗体都可以是分泌蛋白(一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抗体都是蛋白质),都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激素和抗体需要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酶可以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大分子蛋白质离开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神经递质虽然不是大分子蛋白质,但是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小泡从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的,D项正确。
18.答案:ABC
解析:A组小鼠静脉注射20%的葡萄,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20%的葡萄糖的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上升,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至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A项正确;B组小鼠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短时间内尿量不会明显增加,但当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B项正确;医用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血浆中维持渗透压的溶质微粒除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外,还有些血浆蛋白,故医用生理盐水NaCl的浓度大于血浆中NaCl的浓度,C项正确;D组注射的0.45%的低渗盐水,会使小鼠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小鼠可能出现轻微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下降、总量增加,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减少,D项错误。
19.答案:BC
解析: = 8 \* GB3 ⑧为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A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在活化后,都能增殖并分化出对应的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特异性和识别能力,B项正确; = 6 \* GB3 ⑥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浆细胞的高尔基体发达可分泌大量特异性抗体,C项正确;有些细菌,如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感染人体后既能引发体液免疫,也能引发细胞免疫,D项错误。
20.答案:BC
解析:若①正确,即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在单侧光刺激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进而促进生长快,则此时图示中生长素含量关系为ea-bd,A项错误;若 = 2 \* GB3 ②正确,即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因而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低于背光侧,进面表现为背光侧生长快,向光生长,则a=b=cd,B项正确;若① = 2 \* GB3 ②两种原因同时存在,即向光侧的生长素一部分被分解的同时,也在向背光侧运输,则ca-bd,且a+be+d,C项正确;若仅 = 3 \* GB3 ③正确,则a+b=c+d,且a=b=c=d,D中仅指出a+b=c+d,则①也可能正确,D项错误。
21.答案:(1)较小植物在萌发后立即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从而避免(因种子中有机物贮存较少,)有机物消耗完全死亡
(2)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豆苗表现为绿色;光能抑制下胚轴的生长,进而影响豆苗的形态变化(促进上胚轴的生长)
(3)色素一蛋白复合体;分生组织的细胞;荫蔽胁迫下。Pfr转化为Pr,Pfr减少(光敏色素更多以形式存在),对赤霉素和生长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作物合成更多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引起茎秆伸长。茎秆等的伸长消耗了更多的有机物,转移至种子内的有机物减少
(4)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
解析:(1)少数植物的种子(如烟草和葛苣)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这类种子一般较小,种子中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只有在萌发后立即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才能避免因有机物消耗完而死亡,这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从豆芽到豆苗,光既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从而使豆苗变成绿色,也会影响豆苗的形态,抑制下胚轴的生长促进上胚轴的生长。
(3)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一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大豆在与玉米间行种植、受到荫蔽胁迫的情况下,其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非活化态(Pr)形式存在,对赤霉素、生长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受前蔽胁迫的大豆下胚轴及茎秆等伸长,耗了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进而使光合产物向种子内的转移减少。因此玉米和大豆间作时,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产量明显降低。
(4)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淀粉一平衡石”假说认为,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根水平放置后,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表现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且虚线表示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因此可绘制图形如下:
22.答案:(1)下丘脑一承体一肾上腺皮质;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2)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行为性
(3)3.9~6.1mml/L;肝糖原分解;促进
解析:(1)人体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等分级调节系统,分级调节的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是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2)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寒冷条件刺激下,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在受到由皮肤冷觉感受器传过来的刺激之后,经传出神经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散热减少;同时肌肉和肝等产热增加,出现“打冷颤”的现象。因此其反射过程应为: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除了生理性调节,人们也会通过增加衣物、使用空调等方式来进行体温的行为调节。这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进行的,是对生理性体温节的重要补充。
(3)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在3.9~6.1mml/L,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胰高血糖素在升血糖时,可同时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以加速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23.答案:(1)皮肤、黏膜;细胞毒性T;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2)免疫监视
(3)B淋巴细胞或记忆B;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病毒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比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衣壳蛋白作为抗原,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使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只能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通常不能产生细胞免疫
(4)PD-L1抗体与PD-L1的结合,阻断了PD-1和PD-L1结合,从而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
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通常,病原体侵入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皮肤、黏膜等第一道防线,这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2)被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水平下降,无法有效呈递抗原信息。从而逃避免疫监视,进而增加患子宫癌的概率。
(3)女性在接种HPV疫苗时,体内发生免疫反应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了记忆B细胞。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在被HPV感染时,体内的免疫系统应答属于二次免疫。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因而降低了患子宫颈的风险。由于HPV疫苗为灭活疫苗,苗中不包含病群的核酸,也无增殖能力,因此病毒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同时L1、L2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此外,灭活疫苗对光和热的影响的耐受性较高,比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与减毒疫苗相比,灭活疫苗的不足之处在于: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比较弱,产生免疫效果的时间短,首次接种后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需要多次接种,并进行加强免疫。而且,因为灭活疫苗无法侵染人体细胞,因此一般只能通过注射的方式接种,且通常不产生细胞免疫。
(4)据图3推测,PD-L1抗体治疗癌症的机理是:PD-L1抗体与PD-L1的结合,阻断了PD-1和PD-L1结合,从而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
24.答案:(1)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死亡率;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种群数量增长,说明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种群数量会下降,即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图中种群数量过大或过小时,曲线Ⅱ小于曲线 = 1 \* ROMAN I,说明Ⅱ为出生率, = 1 \* ROMAN I为死亡率;有利于个体交配和繁殖,有利于对食物搜索与利用、有利于降低被捕食的概率、有利于抵御不利环境
(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偏小;接近;1.125×109(或1×109);117
解析:(1)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据图可划。种群数量小于20或大于80时,曲线 = 1 \* ROMAN I都在曲线Ⅱ之上,题干信息可知,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种群数量增长,说明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种群数量会下降,即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根据阿利氏规律可知,一定程度的集群分布是动物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集群分布有利于个体交配和繁殖,有利于降低被捕食的概率以及结群防卫、有利于对食物搜索与利用、有利于抵御不利环境。
(2)①对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来统计其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某鱼群的密度,若初捕用大网眼渔网捕鱼,捕获并标记的是大鱼,重捕也用大网眼渔网捕鱼,捕获的还是大鱼,由于小鱼没有被捕捞,所以估算值仅为大鱼数量,因此会小于实际值。若初捕用大网眼渔网捕鱼,捕获并标记的是大鱼,重捕用小网眼渔网捕鱼,捕获的既有大鱼又有小鱼,而大鱼在整个种群中的分布是随机的,大鱼和小鱼的被捕获概率是相等的,因此重捕的鱼群中大鱼占比即应为整个鱼塘中的大鱼占比。因此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接近于全部鱼的种群密度。
②台盼蓝可将死细胞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因此计数时,需对视野中的中格内(含16小格)的无色菌体进行计数。计数结果应为9或8个(第一列第三行的菌体出芽生殖尚未结束,考虑到计数时间的早晚,估算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计数为1个或2个)。又因为视野中的中格内含16个小格,整个计数室中有25个中格。因此计数室中的菌体数为9(或8)×25×50(稀释倍数)×10(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1.125×109(或1×109)个
= 3 \* GB3 ③由题意分析可知,第一次收集到的动物粪便个体数是42只,第二次收集到的动物粪便个体数为14+25=39,其中14只个体与第一次收集的相同,因此可利用公式计算大熊猫数量应为42×39÷14=117只。
25.答案:(1)神经;副交感神经
(2)抑制
(3)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肠内菌群数量减少,血清素产生量减少,影响人体情绪
(4)10mL生理盐水;一定浓度的L-茶氨酸溶液10mL;糖水偏好和明暗箱;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炎症面积等
解析:(1)由图1可知,图中通过 = 1 \* GB3 ① = 2 \* GB3 ②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作用于胃幽门黏膜细胞,使其分泌胃泌素。因此可以判定该过程为反射,胃幽门黏膜细胞为该反射弧的效应器;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
(2)由题中信息可知,焦虑症患者体内分GAB的神经元受抑制时,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紧张,肌肉紧张表现为兴奋,即缺乏该递质时,肌肉兴奋。由此可知,该神经递质的作用是抑制兴奋产生,因此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3)血清素是与人的情绪相关的信号分子,分泌血清素的肠道上皮细胞为组织细胞。生活环境为组织液。其分泌的血清素释放进入组织液后。再进入血浆,经血浆运输,到达脑部,然后从血管壁穿出,由血浆到达神经元细胞周围的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脑部神经元,因此,肠道上皮细胞产生的血清素到达并进入脑部神经元,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肠内菌群数量减少,血清素产生量减少,从而影响人体情绪。
(4)本实验是探究生理盐水配制的L-茶氨酸是否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来治疗大鼠的抑郁症,已知药物X能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治疗抑郁症,因此自变量为是否含有L-茶氨酸和药物X,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长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抑郁症模型组,C组为炎症反应导致的抑郁症条件下添加药物X组,D组为炎症反应导致的抑郁症条件下添加L-茶氨酸。A和B组为不同条件下的对照组,每日应用10mL生理盐水灌胃,C组每天用一定浓度的药物X10mL灌胃,D组每天用一定浓度的L-茶氨酸溶液10mL灌胃,由于抑郁症情况越严重的大鼠对糖水的偏好度越低,明暗箱实验中停留在明箱的时间越短。因此指标测定时先对各组大鼠进行实验糖水偏好和明暗箱实验并观察,再解剖并检测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毒素、炎症面积等。
初捕
重捕
结果
情况一
用大网眼渔网
用大网眼渔网
a._______
情况二
用大网眼渔网
用小网眼渔网
b._______
实验步骤的目的
实验步骤的要点
动物分组
将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大鼠若干只进行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A)、模型组(B)、药物X组(C)、L-茶氨酸组(D)。
制作抑郁症模型鼠
实验中除A组以外,其他各组大鼠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制作抑郁症模型鼠。
实验处理
A组和B组每天用①_______灌胃,C组每天用一定浓度的药物X10mL灌胃,D组每天用②_______灌胃,连续进行28天。
指标测定
先对各组大鼠进行③_______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再解剖并检测④______________(答出2点)、肠道毒素等生理指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生物试卷(PDF版附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生物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0月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生物】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解析版),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