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过滤液体B.加入粉末
C. 滴加液体D.量筒读数
3.(3 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都可用作运载火箭的燃料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D.必须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4.(3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1.(3 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奶
B.石墨“变”金刚石
C.葡萄“变”美酒
D.铁杵“变”绣花针
2.(3 分)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
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C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金刚石、石墨、C60 的化学性质相似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A.AB.BC.CD.D
5.(3 分)图 1 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2 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9
图 1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NaF
图 2 中共有 3 种元素
图 2 中微粒 a 与 b 的化学性质相似
6.(3 分)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 400℃以上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常温下,氯酸钾可以长期密封保存
3
若氯酸钾中含 ng 氧元素,则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也为 ng C.氯酸钾(KClO3)中含有原子团(ClO ﹣)
D.该反应也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氧气
7.(3 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该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分子
x=3
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8.(3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苏轼用墨水写的行书作品《寒食帖》历经 940 年仍清晰可见,说明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
含碳燃料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燃烧不充分时生成 CO
在温室种植中,CO2 用做气体肥料,供给植物光合作用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 CO 中毒
9.(3 分)新型冠状病毒几乎对所有消毒剂敏感,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新冠病毒。下列有关过氧乙酸(C2H4O3)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对分子质量为 76g
过氧乙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C.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6:1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3 分)下列有关 CuO+COCu+CO2 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物质性质:CO 具有还原性
C.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D.物质的用途:CO 可用于冶炼金属
11.(3 分)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B.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D.夜晚发现厨房的液化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12.(3 分)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C.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3.(3 分)为了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选
项
A
B
C
D
实验图示
现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溶液中的铜丝表面出现
灰黑色固体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两个电极都有气泡生成
实验结
论
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
素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又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
烧
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A.AB.BC.CD.D 14.(3 分)通过如表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3 分)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内容。
(1)2 个氢原子。
(2)4 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
(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6.(5 分)2020 年 11 月 24 日,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
B
N2(C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CO2(CO)
将气体点燃
成功。
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孤焊(如图)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的一 种焊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了氩气的某种化学性质,该性质是:。
“长征五号”采用了新的推进技术。长征系列曾用偏二甲册(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N2+4H2O+2X,则 X 的化学式是。
“嫦娥五号”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6 分)氯化钠(俗称食盐)是生活常见的物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熔融氯化钠 ( NaCl ), 可 以 得 到 金 属 钠 和 氯 气 。 其 微 观 变 化 过 程 如 图 所 示 。
请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原理将图乙补充完整。
从微观示意图判断,氯气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请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8 分)钛因其多种优良性能而受到重视,将来很多铁合金可能被钛合金取代。我国有
21 个省有钛矿资源。利用钛精矿(主要成分为 TiO2)制备金属钛(Ti)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TiO2 名称是,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
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9.(12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 A 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
下表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已知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氨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下同),气体应该从 端通入。
装置 B 可用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往锥形瓶中加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说明气密性良好。
现有含碳酸钙 20g 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后应),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制取的气体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填写字母
编号)
化学方程式
O2
高锰酸钾
CO2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20.(14 分)某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分别取 5mL H2O2 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 4mL O2 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若 t1>t2,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能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组合是(填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Ⅰ.往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5%的 H2O2 溶液,向
A 试管中加入 0.5g 氧化铁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支试管中。
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试管中
①
Ⅱ.待 A 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Ⅲ.待实验Ⅱ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过
滤,洗涤、干燥、称量。
所 得 固 体 质 量 为 ②
g
【探究二】探究氧化铁(Fe2O3)能否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实验结论
请将上面表格中①②两空格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Ⅱ和Ⅲ的目的是。
写出氧化铁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三】比较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实验设计:对比实验需控制变量。在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时,除了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保持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的变量为(填写两项)。
实验序号
H2O2 溶液的浓度(%)
温度(℃)
MnO2 粉末用量
(g)
反应时间(t)
①
30
35
0
t1
②
30
55
0
t2
③
5
20
0.1
t3
④
15
20
0.1
t4
分析与结论:实验小组根掘实验数据绘制了两种催化剂的实验时间与氧气体积关系图(如图)。依图分析,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是(填序号)。
A.催化效果基本相同B.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C.氧化铁催化效果好D.无法判断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3 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奶B.石墨“变”金刚石
C.葡萄“变”美酒D.铁杵“变”绣花针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牛奶“变”酸奶、石墨“变”金刚石、葡萄 “变”美酒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牛奶“变”酸奶,生成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墨“变”金刚石,金刚石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葡萄“变”美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铁杵“变”绣花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 分)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液体B.加入粉末
C. 滴加液体D.量筒读数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 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 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都可用作运载火箭的燃料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D.必须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D.根据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选项说法正确;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净化程 度最高,选项说法正确;
必须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以防造成水体污染,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 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 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
问题等.
4.(3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 变,故错误;
B、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汞原子本身的体积不变, 故错误;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着,故正确; D、金刚石、石墨、C60 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3 分)图 1 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2 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9
图 1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NaF
图 2 中共有 3 种元素
图 2 中微粒 a 与 b 的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单元格的意义以及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即可。
【解答】解:A、图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9,说法正确;
B、图 1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钠元素为+1 价,氟元素为﹣1 价,其化学式为 NaF, 说法正确;
C、图 2 中核内质子数是 9 和 17 两种,故共有 2 种元素,说法错误;
D、图 2 中微粒 a 与 b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加强对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3 分)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 400℃以上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常温下,氯酸钾可以长期密封保存
3
若氯酸钾中含 ng 氧元素,则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也为 ng C.氯酸钾(KClO3)中含有原子团(ClO ﹣)
D.该反应也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氧气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因此在常温下,氯酸钾可以长期 密封保存,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氯酸钾中含 ng 氧元素,则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也为 ng,是因为氯酸钾分解后, 其中的氧元素完全转化到氧气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3
C、氯酸钾(KClO3)中含有原子团(ClO ﹣),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氯酸钾价格较高,反应消耗能量,因此该反应不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氧气,该选 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
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C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金刚石、石墨、C60 的化学性质相似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 面计算的基础。
7.(3 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该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分子
x=3
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 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水蒸气在 800~900℃、催化剂的 催 化 作 用 下 反 应 生 成 一 氧 化 碳 和 氢 气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CH4+H2O CO+3H2。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和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分子,选项说法正确;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x=3,选项说法正确;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在反应前,氢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而在反应后,氢元素存 在于单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 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8.(3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苏轼用墨水写的行书作品《寒食帖》历经 940 年仍清晰可见,说明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
含碳燃料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燃烧不充分时生成 CO C.在温室种植中,CO2 用做气体肥料,供给植物光合作用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 CO 中毒
【分析】A、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是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解答】解:A、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用于书写文书档案,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 CO,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做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CO 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3 分)新型冠状病毒几乎对所有消毒剂敏感,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新冠病毒。下列有关过氧乙酸(C2H4O3)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对分子质量为 76g
过氧乙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C.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6:1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分析;
B.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构成计算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D.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3,故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故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说法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10.(3 分)下列有关 CuO+COCu+CO2 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物质性质:CO 具有还原性
C.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D.物质的用途:CO 可用于冶炼金属
【分析】根据反应类型的判定,CO 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所以它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选项符 合题意。
B、CuO+CO Cu+CO2 体现了 CO 的还原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铜,故本选项不 符合题意。
D、C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 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
11.(3 分)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B.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D.夜晚发现厨房的液化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 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也就不可避免 地要发生了,意外地燃烧会造成伤害事故,应尽量避免。
【解答】解: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二氧化碳由液态变成气态,不留任何痕迹, 可以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故 A 正确;
B、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 B
错误;
C、油锅内加水,油的密度比水小,会使油浮在水面不能使火熄灭;应用锅盖盖住着火的 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故 C 错误;
D、泄漏的天然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将会产生爆炸,开灯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泄 漏的天然气,因此开灯检查天然气的泄漏是绝对不可取的,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就能解决此题。
12.(3 分)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C.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分析】A、根据天然气燃烧的产物分析;
B、根据酸雨的危害分析;
C、根据石油资源是有限性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 的化石燃料,故 A 正确;
B、酸雨呈酸性,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故 B 正确;
C、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 C 错误;
D、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等,故 D 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与环境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3 分)为了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2(CO2)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 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Fe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 正确。
B、CO2 能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氮气不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 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 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 键.
14.(3 分)通过如表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D
CO2(CO)
将气体点燃
选
项
A
B
C
D
实验图示
A.AB.BC.CD.D
【分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C、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D、两个电极都有气泡生成,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解答】解:A、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 说明甲烷中氢元素,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铜与硝酸银反应时,刚开始出现的是灰黑色固体, 最后才会变成银白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D、两个电极都有气泡生成,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3 分)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内容。
(1)2 个氢原子 2H。
(2)4 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 P4。
(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O2。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
现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溶液中的铜丝表面出现
灰黑色固体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两个电极都有气泡生成
实
既说明甲烷具有可
铜的金属活
既说明二氧化碳密
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
验
燃性,又说明甲烷中
动性比银强
度比空气小,又说明
组成的。
结
含有碳元素和氢元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
论
素
烧
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 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2 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 2,表示为 2H,故填: 2H;
(2)4 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就是在磷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上数字 4,表示为 P4,故填:P4;
(3)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填: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5 分)2020 年 11 月 24 日,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
成功。
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孤焊(如图)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的一 种焊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了氩气的某种化学性质,该性质是: 化学性质很不活
泼 。
“长征五号”采用了新的推进技术。长征系列曾用偏二甲册(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N2+4H2O+2X,则 X 的化学式是 CO2 。
“嫦娥五号”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 温 下 反 应 制 得 , 同 时 产 生 一 种 可 燃 性 气 体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是
SiO2+2C Si+2CO↑ 。
【分析】(1)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进 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氩孤焊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的一种焊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了氩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性质。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O2。
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
故答案为: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CO2;
SiO2+2C Si+2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常见气 体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6 分)氯化钠(俗称食盐)是生活常见的物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熔融氯化钠 ( NaCl ), 可 以 得 到 金 属 钠 和 氯 气 。 其 微 观 变 化 过 程 如 图 所 示 。
请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原理将图乙补充完整。
从微观示意图判断,氯气是由 分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请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熔融)2Na+Cl2↑ 。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回答;
根据电解熔融氯化钠(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氯气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图乙中应补
充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氯原子,如下图:。
从微观示意图判断,氯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由题意可知,电解熔融氯化钠(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熔融) 2Na+Cl2↑。
故答案为:(1);
(2)分子;
(3)2NaCl(熔融) 2Na+Cl2↑。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开原子 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18.(8 分)钛因其多种优良性能而受到重视,将来很多铁合金可能被钛合金取代。我国有
21 个省有钛矿资源。利用钛精矿(主要成分为 TiO2)制备金属钛(Ti)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TiO2 名称是 二氧化钛 ,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4。
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 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
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TiCl4+2MgTi+2MgCl2。
【分析】(1)根据化合物的命名,正确书写化合物名称,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 数和为零,正确判断钛元素化合价;
分析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一般作用;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TiO2 的名称是二氧化钛,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填:二氧化钛;+4;
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故填: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Cl4+2Mg Ti+2MgCl2; 故填:TiCl4+2Mg Ti+2MgCl2。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难度不大。
19.(12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 A 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 酒精灯 。
下表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制取的气体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填写字
母编号)
化学方程式
O2
高锰酸钾
A
2KMnO4 K2MnO4+MnO2+
O2↑
CO2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CaCO3+2HCl═CaCl2+H2O+CO2
已知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氨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填字母编号,下同),气体应该从 e端通入。
装置 B 可用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往锥形瓶中加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 密封 b 导管,继续加水至锥形瓶和长颈漏斗中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
面差不变 ,说明气密性良好。
现有含碳酸钙 20g 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后应),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g。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 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 验结果;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A 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 A 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故填:A;2KMnO4 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H2O+CO2↑。
已知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氨气应选择的收 集装置是 D,气体应该从 e 端通入。
故填:D;e。
装置 B 可用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往锥形瓶中加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密封 b 导管,继续加水至锥形瓶和长颈漏斗中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填:密封 b 导管,继续加水至锥形瓶和长颈漏斗中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
↑
变。
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20gx
= ,
x=8.8g, 故填:8.8。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0.(14 分)某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分别取 5mL H2O2 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 4mL O2 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若 t1>t2,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
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
能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组合是 ③④(填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Ⅰ.往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5%的 H2O2 溶液,向
A 试管中加入 0.5g 氧化铁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支试管中。
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试管中
① 产生气泡较少,带火星
【探究二】探究氧化铁(Fe2O3)能否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H2O2 溶液的浓度(%)
温度(℃)
MnO2 粉末用量
(g)
反应时间(t)
①
30
35
0
t1
②
30
55
0
t2
③
5
20
0.1
t3
④
15
20
0.1
t4
实验结论
请将上面表格中①②两空格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Ⅱ和Ⅲ的目的是 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
写出氧化铁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
【探究三】比较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实验设计:对比实验需控制变量。在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时,除了控 制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保持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的变量为(填写两项) 二氧
化锰和氧化铁的质量相等,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形状相同 。
分析与结论:实验小组根掘实验数据绘制了两种催化剂的实验时间与氧气体积关系图(如图)。依图分析,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是 B(填序号)。
A.催化效果基本相同B.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C.氧化铁催化效果好D.无法判断
【分析】(1)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的木条不能复燃
Ⅱ.待 A 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Ⅲ.待实验Ⅱ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过
滤,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固体质量为② 0.5
g
在氧化铁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对比实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依图分析,产生相等体积的氧气时,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需要时间比利用氧化铁 作催化剂需要时间短,则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是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解答】解:(1)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若 t1>t2,则可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故填: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
能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组合是③④,是因为③④中,除 了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
故填:③④。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故填:产生气泡较少,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0.5。
实验Ⅱ和Ⅲ的目的是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故填: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氧化铁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故填:2H2O2 2H2O+O2↑。
在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时,除了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保持 相同外,还需控制相同的变量: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质量相等,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形 状相同。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Ⅰ.往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5%的 H2O2 溶液,向A 试管中加入 0.5g 氧化铁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支试管中。
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试管中产生气泡较少,带火星的木
条不能复燃
Ⅱ.待 A 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Ⅲ.待实验Ⅱ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过
滤,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固体质量为 0.5g
故填: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质量相等,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形状相同。
依图分析,产生相等体积的氧气时,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需要时间比利用氧化铁 作催化剂需要时间短,则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是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故填:B。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