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3 张衡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3 张衡传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细部解读,深度探讨,课堂小结,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梳理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
2.感受传记文学质朴通俗、简洁准确的语言风格。(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
3.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审美鉴赏与思维发展)
4.分析评价传主人物,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文化传承与理解)
5.梳理积累文中涉及的文史、文化常识(文化传承)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1.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详尽、具体。本课涉及的文化常识较多,如各种史书的体例,古代的职官制度,张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这些知识都会影响到文本的理解。可把这些知识设计成作业让学生在预习时就完成。
2.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特别是张衡带给学生的启示,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
3.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翻译书只是学习的拐杖,最终是要丢掉的。
(二)教学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点拨法。
【课时计划】两课时
预习指导
1.自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蟾蜍(chán chú) 伺者(sì) 逾侈(chǐ) 帷幄(wéi)
2.翻阅工具书和结合注释为下面的文化常识作注解。
①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儒家经典:《诗》《书》《礼》《义》《乐》《春秋》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和“二京”都是指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3.结合注释把本文翻译到作业本上,并把不能翻译的地方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重点)
2、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一个人物呢?(张衡)
郭沫若称赞他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今天,我们一起走近1900多年前的这个全面发展的被称之为“科圣”的人,解读他精彩的人生。(板书课题:张衡传)
二、解题
1.文章标题能够给我们提示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回答:本文是一篇关于张衡的人物传记。
2.有谁作了预习,能说说人物传记的相关知识吗?
学生回答: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3.这篇人物传记是谁写的呢?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段、二至四段、五至六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着重听读以下字音。(课件展示)
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蟾蜍(chán chú) 伺者(sì) 逾侈(chǐ) 帷幄(wéi)
2.正音。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出课件展出的字音。(每个同学写四个,然后教师纠正,并让同学写到课文中相应的地方。)
3.问题设置
①郭沫若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那么文中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呢?
小组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②能够把这些方面落实到具体的段落吗?请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梳理文章的段落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段):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第二部分(2、3、4段):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第三部分(5、6段):写张衡的政治才干,凸显其廉吏形象。
四、细部解读
1.小组学生合作,结合注释梳理第一段,特别注意以下知识点:(课件展出)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哪些品格和才能?
小组讨论明确:
①博通经典,才学非凡。
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
(因果)
②谦虚、踏实治学精神。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转折)
③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概括叙述)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列举事例)
④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侧写其才之奇)
累召不应 (正写其品之高)
五、深度探讨
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课时作业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D)
A属文(zhǔ) 左冯(píng) 征辟(bì)
B逾侈(yú) 邓骘(zhì ) 不徙(xǐ)
C都柱(dū) 合契(qiè) 陇西(lǒng)
D骸骨(hài) 帷幄(wéiwò) 蟾蜍(chánchú )
答案:D “骸”应为“hái”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属:动词,连缀。
②遂通五经,贯六艺。通:动词,通晓。贯:动词,贯通,通晓。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辟:动词征召。就:动词,就任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是奇才
3.翻译以下句子。
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译文: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爱和一般的世俗之人往来。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板书设计】
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文学
《二京赋》
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 性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重点)
2、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解读2至4段 ,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
1.学生齐读2至4段,思考: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小组合作串译2-4段,特别注意以下问题:(课件展出)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句式 :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3.小组合作探讨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4.深度探讨:作者是如何介绍张衡的伟大发明候风地动仪的?请结合第四段做分析。
文本第四段重点介绍了能代表张衡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文字虽不足二百,但详尽记述了它的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
在这里,作者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地动仪的特点。第一句,点明地动仪的制作时间和名称。接着“以精铜铸成……覆盖周密无际”,写地动仪的构造。构造写得井然有序:先写材料,再从大小、形状以及外形上部的雕饰综述整体的构造;再以“中有都柱”一句从外过渡到内,分述内部构造;然后又回述整体构造,涉及外形的下部。使读者既看到地动仪完整的形象,又理解内中的机构。这算是地动仪的“静态”。往下写道“如有地动……未之有也”,写地动仪的功能。这里用“振”“吐”“衔”几个动词,准确、连贯地说明都柱、龙首、铜丸、蟾蜍报震功能的灵敏;“振声激扬……”是说功能的自动;“虽一龙发机……”是说明地动仪八道机关的报震功能的准确。唯其功能灵敏、自动、准确,而且从古未有,所以作者予以称赞。接着记叙一个事件,这事件绝妙地说明“合契若神”的神奇效应,把伟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与“怪其无征”的“京师学者”的迂腐无知作对比描写,充分表现出张衡这一发明创造的伟大的科学价值。段尾,“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一句,说明张衡的创造发明为历史所承认。
总之,这段文字除开头的时间与名称之外,是从地动仪的外形、构造、功能和验证几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
三、解读5、6段,了解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1.学生听教师范读5、6段,然后小组合作疏通文句,重点注意以下问题:(课件展出)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学生探讨: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①《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3.学生探讨:5、6两段给我们展现了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同时也表现了张衡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表现了张衡小心谨慎、聪明机智、果敢决绝的性格特点,凸显了张衡的忧国忧民的廉吏形象。
四、深度探讨。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1)张衡初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是当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他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为河间相三年,就“上书乞骸骨”。张衡的这些行为是否自相矛盾?请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
①张衡的这些行为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不得不入了官场。他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特别是政治旋涡中的“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因此“常思图身之事”。当他狠狠地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上书乞骸骨”。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的官吏当时内心的苦闷,在无力除恶、无法避祸的情况下,只好独善其身。
②张衡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并非表明他软弱,而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腕。面对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他作《二京赋》是为婉转讽喻,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而一旦掌握了权力,他就大力铲除奸徒丑类。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正直的真实的张衡。
(2)读名人的传记,要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更要了解名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正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3)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①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维。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之以记叙。
②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
(4)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明确:
①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连辟”“不就”“累召”“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张衡不追逐名利,无意仕途的高尚品德。
②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第4自然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仅用140多个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四个方位词指明其部位,足见用语之准确。
五、拓展延伸
《张衡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都属于人物传记,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明确:这几篇传记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区别是(1)在选材上,《苏武传》着重写他出使匈奴所经历的种种生死艰难的考验,表现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则是截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而《张衡传》是以表现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杰出贡献为主要目的,对其一生只作简要概括。(2)在表达方式上,《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叙述,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重在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很强的文学色彩。而《张衡传》主要是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六、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七、课时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
(1)行:去应荐。
(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3)就:就职,任职。
(4)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5)应:应职,接受官职。
(6)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7)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0)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4)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15)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总结下列一词多义
(1)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2)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3)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总结下列句式
(1)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板书设计】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 /
张衡
/ \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 面 发 展)
(教学设计提供者: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徐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3 张衡传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12 苏武传教案,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整体感知,把握文意,解读文本,感受人物形象,拓展提升,深入探究,结语,课时作业,十段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背景局势,正音,研读第一部分,研读第二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