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在太原市汾河景区四期,一位市民意外拍摄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世界濒危野生动物——桃花水母,这是该物种在山西省的首次发现。下列关于桃花水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B.有消化食物的消化腔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食物从口入,由肛门排出残渣
2.大同市某中学的小芳同学身体不适,医生给开了肠道驱虫药,以驱除钩虫、线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下列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A.有口有肛门B.身体两侧对称C.身体呈圆柱形D.体表有角质层
3.蝾螈四肢短小,平时生活在水中,有时也会爬到陆地上来,人们常常将其错认成蜥蜴。那么与蜥蜴相比,下列哪些是蝾螈具有的特征?(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②体表裸露
③在陆地上产卵
④在水里产卵
⑤皮肤可辅助呼吸
⑥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
4.如图,长喙天蛾作为一种独特的蛾类,因其与蜂鸟相似的外貌和飞行习性使其备受人们喜爱。下列动物中与它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蚂蚁B.燕子C.褐马鸡D.蝙蝠
5.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柱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上图序号指示的_______位置来区分( )
A.1口B.2体节C.3环带D.4节间
(2)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3)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会有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
A.柔软,外套膜B.粗糙,刚毛C.粗糙,疣足D.柔软,足
(4)小明为第二天的实验课抓到一些蚯蚓,他采用下列哪种方法保管蚯蚓更适宜(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只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喷洒大量水淹没石子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6.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文蛤的外套膜上皮具有一群特殊的“黏液细胞”,能合成并储存红霉素。关于文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表没有贝壳B.用鳃呼吸C.通过出水管吸水D.身体呈辐射对称
7.下列词语中提到的动物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金蝉脱壳B.牛刀小试C.杯弓蛇影D.惊弓之鸟
8.飞鱼是一类能在海面上滑翔的鱼。下列关于飞鱼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线型的身体——增大运动阻力
B.有翼状胸鳍——利于滑翔
C.体表有鳞片——保持体温恒定
D.侧线的摆动——提供游泳动力
9.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有气囊辅助呼吸,可获得充足氧气
C.心跳频率快,血液运输能力强
D.骨骼轻便牢固,长骨中空
10.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B.BC.CD.D
11.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家鸽有坚硬的角质喙,适于飞行生活
B.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能力
C.蜥蜴体表覆盖有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青蛙的肺和皮肤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12.《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 )
A.图中的虾是无脊椎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C.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但是乌龟却不是两栖动物
D.蝌蚪只能用肺呼吸,而青蛙可以用肺呼吸也可用皮肤辅助呼吸
二、实验题
13.污染物对动物影响的探究
全氟辛烷磺酸(PFOS,一种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等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中,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科研人员研究了PFOS对斑马鱼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斑马鱼生活在水中,它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斑马鱼暴露于500mL清水中,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3)每组处理中的斑马鱼数量是20条,而不是1条,目的是_________。
(4)乙、丙的实验结果会导致斑马鱼的_________过程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死亡。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5)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于是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结果发现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由此证明水流经鳃后发生的气体变化是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14.生物圈中的动物
材料一:中科院动物学家在江西发现我国首例纯种野生大鲵——江西大鲵。
材料二:白唇树蜥,俗名箭鬃马,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被称为“中国最漂亮的蜥蜴”,身体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
材料三:伊犁鼠兔栖息在高山裸岩区域,利用天然石隙群居,体表被毛,绒毛较多,夏季毛色棕黄或棕褐,冬季毛色浅淡。它是食草类哺乳动物,以禾本科植物苔草、早熟禾、塔草等为食,秋季有贮草的习性。图三是哺乳动物的两种牙齿组成示意图:
(1)江西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呼吸,成体用_________呼吸。
(2)与两栖类不同的是,白唇树蜥体表覆盖_________,卵外有坚韧的_________起保护作用,能保证在陆地发育成幼蜥。
(3)伊犁鼠兔体表被毛,绒毛较多,具有_________的作用。伊犁鼠兔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哺乳,这种方式大大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后代的存活率。
(4)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_________系统和感觉器官,使它们可以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以适应复杂的环境。
(5)根据伊犁鼠兔的食性判断,它的牙齿组成与图三中的_________相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15.剪纸艺术——动物
山西剪纸艺术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作品分为花卉、禽鸟、昆虫、十二生肖、龙凤、人物、山水云石等种类。各类剪法因画面不同而手法各异,但都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下图展现了几种常见动物的剪纸图案,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图案所示动物可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均填图中序号)。
(2)甲和丙所代表动物都会飞,它们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3)丙和丁所代表的都是体温恒定的动物,这是由于它们体表有_________,可以起到保温作用;而甲所代表动物体表有_________,乙所代表动物体表有_________,这两种结构都可以_________,使它们更适应陆地生活。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C.桃花水母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利于攻击捕获猎物和防御的作用,AC正确。
B.桃花水母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B正确。
D.桃花水母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从口排出残渣,D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钩虫、线虫、蛔虫、蛲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的消化器官不发达,营寄生生活,有口有肛门,A不符合题意。
BC.钩虫、线虫、蛔虫、蛲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身体呈圆柱形,不是其适于寄生的特点,BC不符合题意。
D.肠道寄生虫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抵御胃液的侵蚀,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蝾螈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所以蝾螈②体表是湿润且裸露的;④在水里产卵,并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⑤主要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蚂蚁、黑长喙天蛾的生殖和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都为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
B.燕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卵阶段、雏鸟阶段、亚成鸟阶段、成鸟阶段,燕子的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过程,它们经过直接发育,从卵到成鸟基本特征变化不大,B错误。
C.褐马鸡的发育过程主要是卵生阶段、雏鸡阶段、成长阶段、成鸟阶段,褐马鸡的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过程,C错误。
D.蝙蝠的发育过程包括幼蝠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不属于变态发育过程,D错误
故选A。
5.
(1)答案:C
解析:蚯蚓身体细长,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由此可知,通过3环带可以区分蚯蚓的前后端,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B
解析:蚯蚓是用温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的过程中,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B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
解析: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刚毛;B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因此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B
解析:A.文蛤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A错误。
B.文蛤靠鳃呼吸,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文蛤通过入水管吸水,通过出水管排出水,C错误。
D.文蛤的身体左右对称,分为足、内脏块及外套膜三部分,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金蝉脱壳”中提到的蝉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A不符合题意。
B.牛刀小试中的“牛”是哺乳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C符合题意。
D.惊弓之鸟中的“鸟”属于鸟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飞鱼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用鳃呼吸,A错误。
B.飞鱼有翼状的胸鳍有利于在海面上滑翔,B正确。
C.飞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C错误。
D.飞鱼的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A不符合题意。
B.鸟类的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大量的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重较大,循环能力强,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与消耗能量有关与提供能量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蚯蚓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A正确。
B.家鸽的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等,但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只有肺,B错误。
C.蜗牛体表的贝壳主要是为了保护其柔软的身体,C正确。
D.青蛙的皮肤中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进行呼吸辅助,D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家鸽属于鸟类,它们坚硬的角质喙与飞行生活没关系,A错误。
B.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B正确。
C.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表覆盖有鳞片,可保护身体并减少体内水分蒸发,C正确。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们的肺和皮肤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虾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纲,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A正确。
B.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正确。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乌龟体表覆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C正确。
D.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游泳。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D。
13.答案:(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体表覆有黏液,减小水中游动时的摩擦力/用鳃呼吸;用蜡游泳;有侧线感知外界环境等(合理即可)
(2)对照PFOS溶液浓度
(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呼吸避免使用含PFOS的化妆品或洗涤液/避免将未经净化处理的含PFOS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排放入水体
(5)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解析:(1)斑马鱼作为水生动物,其身体结构特征使其适应水生生活。具体来说,斑马鱼身体呈流线型,这种形态可以减少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使其能够更高效地游动。此外,斑马鱼体表覆有黏液,这不仅可以保护其体表,还可以减小在水中游动时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其游动效率。当然,斑马鱼还有其他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如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侧线感知外界环境等。
(2)在实验中,甲组斑马鱼暴露于500mL清水中,其作用是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是实验中未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用于与实验组进行比较,以突出实验变量的效果。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PFOS溶液浓度,通过比较不同浓度PFOS溶液对斑马鱼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以探究PFOS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
(3)每组处理中的斑马鱼数量是20条,而不是1条,这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在科学实验中,通常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重复实验或样本量,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乙、丙两组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FOS溶液浓度的增加,斑马鱼鳃丝和鳃片的状态逐渐恶化,这会导致斑马鱼的呼吸过程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其生存。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应该避免使用含PFOS的化妆品或洗涤液等产品,并加强对含PFOS的废水处理,避免将未经净化处理的含PFOS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排放入水体,以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
(5)同学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发现,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这说明水流经鳃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这是因为鱼类通过鳃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水中的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到水中。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水流经鳃后发生的气体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14.答案:(1)鳃肺和皮肤
(2)鳞片;卵壳
(3)保温;胎生;提高
(4)神经
(5)乙;伊犁鼠兔属于食草动物,没有犬齿
解析:(1)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白唇树蜥属于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鳞片,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起保护作用,能保证在陆地发育成幼蜥。
(3)伊犁鼠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伊犁鼠兔体表被毛、绒毛较多,具有保温作用。伊犁鼠兔属于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4)由于陆地环境比较复杂,陆生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所以伊犁鼠兔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5)伊犁鼠兔与其食性相适应,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与图乙相同,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5.答案:(1)甲;乙、丙、丁(两空顺序不作要求)
(2)都有用于飞行的器官飞行器官都是较为轻、薄,表面积较大、身体较轻等(合理即可,两空答案顺序不作要求)
(3)毛或羽毛;外骨骼角质的鳞片防止水分蒸发
解析:(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结合分析可知,上述图案所示动物可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乙蛇属于爬行动物,丙属于鸟类,丁马属于哺乳动物,它们身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甲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甲代表的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丙代表的喜鹊属于鸟类,它们都会飞,都具有专门的飞行器官,且呈扇面型;鸟的翼和昆虫的翅都具有表面积大、轻、薄的特点;身体较轻;鸟和昆虫牵动飞行器官的肌肉也非常发达,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
(3)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一般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图中丙代表的喜鹊属于鸟类,丁代表的马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是恒温动物,这是由于丙体表覆盖羽毛,丁体表被毛,都可以起到保温作用。甲代表的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乙代表的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这两种结构都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它们更适应陆地生活。
选项
动物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蚯蚓
身体分节
利于运动
B
家鸽
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气囊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C
蜗牛
体表有贝壳
保护柔软身体
D
青蛙
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
辅助呼吸
组别
斑马鱼数量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鳃丝和鳃片状态)
甲
20条
暴露于500mL清水中
鳃丝完整,鳃片独立
乙
20条
暴露于500mL1mg/LPFOS溶液中
鳃丝充血,鳃片部分融合
丙
20条
暴露于500mL2mg/LPFOS溶液中
鳃丝水肿加剧,鳃片大量融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八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大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