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质构造与地貌,背斜与向斜的比较,教材素材变式,板块运动与地貌,特殊板块及地区分布,读图专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知识点32 地质构造与地貌
知识点 地质构造与地貌
2.断层的判断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岩层受力断裂,二是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受力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
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具体应用见下表:
变式1 地质构造的判断
[人教选必1-P26图2.14变式]下图为某地质构造剖面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3题。
1.从图中可以直接观察到( )
A.褶皱B.两侧岩层向上拱起C.断层D.中间岩层断裂上升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甲、丙处岩层沿着断裂面向下错位,应为断层, C正确,D错误;褶皱岩层是弯曲变形的,而图示岩层平直,A、B错误。
2.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受到( )
A.张力作用B.压力作用C.滑坡作用D.变质作用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甲、丙处岩层沿着断裂面发生断裂并向下错位,说明此处断层是岩层受到张力断裂下陷形成的,故A正确;受压力作用岩层会弯曲变形,如果有断层,岩块会上升,B错误;滑坡作用、变质作用一般不会使岩层断裂,C、D错误。
3.关于图中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形成的时间更晚B.甲、乙、丙岩层具有大量气孔C.丙比乙的岩层厚度更大D.甲与乙错位距离约为1米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为同一岩层,形成时间一样, A错误;甲、乙、丙均为沉积岩,没有大量气孔,B错误;乙的岩层厚度比丙的大,C错误;图中下方有一成年人,对比可知,甲与乙错位超过半人高,距离约1米,D正确。
变式2 地质构造形成的过程分析
[人教选必1-P28活动变式]世界地质公园庐山是一座块状山。下图为沿庐山西北—东南向绘制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属于背斜山的是( )
A.虎背岭B.牯岭C.大月山D.五老峰
【解析】虎背岭、五老峰处岩层发生断裂、位移,属于断层构造,为断块山,A、D错误。牯岭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B错误。大月山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地势高于周围区域,为背斜山,C正确。
5.推测庐山的地质形成过程是( )
A.挤压弯曲—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外力侵蚀B.挤压弯曲—岩层断裂—地壳抬升—外力侵蚀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层断裂—挤压弯曲D.挤压弯曲—外力侵蚀—岩层断裂—地壳抬升
【解析】庐山是一座块状山,两侧是地势低平的长江和鄱阳湖,其形成过程应首先经历岩层挤压弯曲,挤压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发生断裂,并向上位移,形成块状山地,然后受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侵蚀,地表起伏不平,B正确。
知识点 板块运动与地貌
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1]______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2]______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3]______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如下:
1.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另一小板块碰撞形成。
变式1 板块运动与山脉
[人教选必1-P29图2.20、图2.21变式]苏门答腊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岛上河流众多,有90余座火山,其中最高峰海拔达3 800米。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山脉、河流、沼泽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巴里桑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是因为( )
A.亚欧板块向东南俯冲B.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挤压C.地壳活跃程度的差异D.岛屿呈西北—东南走向
【解析】读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苏门答腊岛西南部边缘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挤压,使地壳抬升,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B正确;亚欧板块海拔较高,印度洋板块海拔较低,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A错误;地壳活跃程度的差异与之无关,C错误;岛屿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均是板块挤压的结果,D错误。
2.苏门答腊岛的地质环境特点是( )
A.变质岩深厚B.多岩溶地貌C.火山岩广布D.风力作用强
【解析】由材料可知,苏门答腊岛上有90余座火山,说明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因而火山岩广布,C正确;变质岩一般出现在岩石与岩浆接触的地方,厚度较小,A错误;岩溶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广布区,石灰岩是浅水环境形成的沉积岩,而该处多火山岩,B错误;位于赤道无风带,风力作用较弱,D错误。
变式2 板块运动与火山
[湘教选必1-P36活动变式]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两部分组成:没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链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岛链(图1)。这些海底火山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身高”也在增长。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地球“热点”理论: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图2)。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
4.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最可能是因为( )
A.海洋地壳下沉B.火山喷发规模小C.受外力侵蚀D.海平面上升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是地幔柱“羽流”喷发形成的。海洋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不会使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之下,而夏威夷岛链均出露海面,A、D错误;火山喷发规模小只是不会使海山继续“长高”,但不会使其均没于海面以下,B错误;皇帝海山链形成时间早于夏威夷岛链,随着板块移动,皇帝海山链逐渐远离海底地幔柱,没有新的岩浆物质冷却,其在漫长的外力作用,如海浪侵蚀作用下,会被侵蚀没于海面以下,C正确。
图像突破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人教选必1-P28图2.19变式]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早B.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侵入岩C.通肯河与呼兰河间有向斜构造D.林甸处第四纪沉积物厚400米
【解析】读图可知,铁力处的花岗岩形成于古生代,比图中其他地层的形成年代都早,A正确;玄武岩是常见的喷出岩,因此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B错误;通肯河与呼兰河之间中生代沉积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C错误;林甸处第四纪沉积物厚约200米,D错误。
2.绥化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古生代岩浆侵入—古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古生代岩浆侵入C.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挤压褶皱
【解析】读图可知,绥化处地层下部有弯曲的中生代沉积层,其上面存在不整合面,上部为第四纪沉积层,因此该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中生代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然后受到地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接着岩层随地壳抬升并受外力作用侵蚀形成不整合面,最后地壳再次下沉并接受第四纪沉积,故选C。
[链接人教选必1-P28活动]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3—5题。
3.有关图中各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岩层弯曲是由断层所致B.M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C.乙处岩石可能变质成大理岩D.N处岩石材质致密宜作建筑材料
【解析】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由挤压作用造成的,且发生在断层之前,A错;读图例可知,M处岩石为岩浆岩,没有层理构造,B错;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可能出现在与岩浆通道接触的石灰岩分布区的乙处,C对;N处为喷出岩,岩石常有气孔,不宜作建筑材料,D错。
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岩石形成时间晚于乙处B.丁处可能发现化石C.N处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处D.断层发生在褶皱之后
【解析】读图可知,丙处岩石上覆有乙处岩石同类岩层,且位于断层上升侧,故丙处岩石形成时间早于乙处,A错;丁处为岩浆岩,不含化石,B错;N处岩浆喷发出地表后迅速冷凝,冷凝速度快于P处岩浆,(【提示】地下温度较高,岩浆冷凝速度慢)C错;断层是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图示断层发生在褶皱之后,D对。
5.Q岩石形成前图示范围内发生过的明显地表侵蚀过程最可能有( )
A.4次B.3次C.2次D.1次
易错提醒 解答该题的关键词是“明显地表侵蚀”。学生在解答该题时,往往会认为Q岩石穿越的岩层都会发生侵蚀过程,因而作答时,只依据该岩石穿越的岩层层数来确定侵蚀次数。其实,有些岩层并未发生“明显”的侵蚀过程。
[链接人教选必1-P25自学窗]下图为我国横断山区某地地质构造图,该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为湖泊环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最古老的岩层是( )
A.①B.②C.③D.④
7.该地区湖泊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A.湖泊面积持续扩大B.湖泊面积持续缩小C.湖水出现频繁进退D.湖泊面积保持稳定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湖泊底部形成了细砂岩、含砾粗砂岩、砂质泥岩等,且呈现交替分布,构成这些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不同,这与流水搬运作用有关。据此可以判断,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湖泊面积出现了多次扩张和收缩的变化,即湖水出现了频繁的进退现象,C正确。
解后反思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湖泊水量与搬运能力的关系,即湖泊水量大时,搬运能力强,沉积物颗粒大;湖泊水量小时,搬运能力弱,沉积物颗粒小。
8.据图判断该地一定发生过剧烈的( )
A.地震活动B.火山喷发活动C.板块张裂活动D.岩浆侵入活动
【解析】该地有大面积的玄武岩分布,说明该地发生过剧烈的火山喷发活动,B正确。据图无法判断是否发生过强烈的地震活动,排除A;横断山区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发生剧烈的板块张裂活动的可能性小,排除C;岩浆侵入多形成花岗岩而不是玄武岩,排除D。
[湘教选必1-P35活动变式,2023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由图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线延伸区域,且两侧岩层发生错位,可判断岩浆岩沿断层F侵入,①正确;从图例中读取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图中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说明岩浆岩切穿的是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沿断层F侵入,由背斜轴部切穿所有岩层,侵入了寒武纪岩层,因此岩浆岩形成时间晚于寒武纪,④错误。A正确。
10.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解析】该地区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岩层);形成的岩层受到挤压,褶皱隆升出现背斜构造;图中的断层穿过背斜轴部,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晚于褶皱形成时间。因此,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
柳江盆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为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盆地历经多次地质事件,发育多个不整合面(上下相邻地层时代不连续)。下图为柳江盆地局部地质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势特征为( )
A.向斜 西陡东缓B.背斜 西陡东缓C.向斜 西缓东陡D.背斜 西缓东陡
【解析】读图可知,“义院口”及其以南的地层以较为年轻的侏罗纪岩层为主,由该岩层向东西两侧岩层变老,为向斜地质构造。西部地区岩层近南北走向,岩层产状(【提示】岩层产状三要素为岩层的空间方位,岩层走向、倾向和倾角)变化急剧,这说明该地岩层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西侧较陡,东侧地区岩层变化平稳,说明东侧岩层地势相对平缓,A正确。
12.图示区域,典型的不整合面分布在( )
A.P—CB.C—OC.O— CD.C— Z
【解析】不整合面是指上下相邻地层时代不连续。据图例可知,P和C是二叠纪和石炭纪,地层时代连续,不符合不整合面特征,A错误;C是石炭纪地层,O是奥陶纪地层,地层时代不连续,但图中显示二者为相邻地层,说明地层之间存在不整合面,B正确;O地层和 C 地层时代连续, C 地层和Z地层时代连续,都不符合不整合面特征,C、D错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问题研究3 地貌的未来演化-【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解读,研究思路,实践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4节 其他外力作用地貌-【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可溶性,教材素材变式,知识点风沙地貌,知识点海岸地貌,知识点冰川地貌,金字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河谷的演变,河谷的演变,教材素材变式,冲积平原的形成,中下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