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557620/0-17351054339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557620/0-17351054340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 . . .
①伶 ( ) 官 ②三矢 ( ) ③仇雠 ( ) ④逸 ( ) 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②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③君臣相顾
.
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④满招损,谦得益
『文言知识』
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投身到 (事业中去)。
..
③其意气之盛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意志、气概、志趣、性格等。
②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事理人情。
..
2.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指出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负而前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而告以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逸豫可以亡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的句式。
⑴判断句
①此三者,吾遗恨也 “___________ ”表判断
⑵被动句
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表被动
③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表被动
⑶状语后置句
④而告以成功 即“ ”
『整体感知』
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盛衰”进行对比论证的。
【参考答案】
『字词积累』
1.①líng ②shǐ ③chóu ④yì
2.①原:动词,推究 ②负:动词,背 / 及:介词,等到 ③顾:动词,看 ④损:名词,
损失,损害 ⑤逸豫:形容词,安乐
『文言知识』
1.①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②古义:人的作为。③古义:气势,神态。
2. ①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②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极小的事 ④ 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勇敢的人 ⑤动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灭亡
3.①“……者, ……也”表判断 ②“为”表被动 ③“于”表被动 ④即“而以成功告”
『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 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 2 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 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 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 3 段) ,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 ,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 4 段) ,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2.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 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 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 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岂非人 事哉”的理解。
3.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
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 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 ,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 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4. 文本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证,着眼于“盛” “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 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或议论,都是具有对比性的。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 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 晰,结构严谨。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资料链接,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作者介绍,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