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第1页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 . . .
    ①伶 ( ) 官 ②三矢 ( ) ③仇雠 ( ) ④逸 ( ) 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②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③君臣相顾

    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④满招损,谦得益
    『文言知识』
    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投身到 (事业中去)。
    ..
    ③其意气之盛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意志、气概、志趣、性格等。
    ②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事理人情。
    ..
    2.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指出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负而前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而告以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逸豫可以亡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的句式。
    ⑴判断句
    ①此三者,吾遗恨也 “___________ ”表判断
    ⑵被动句
    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表被动
    ③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表被动
    ⑶状语后置句
    ④而告以成功 即“ ”
    『整体感知』
    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盛衰”进行对比论证的。
    【参考答案】
    『字词积累』
    1.①líng ②shǐ ③chóu ④yì
    2.①原:动词,推究 ②负:动词,背 / 及:介词,等到 ③顾:动词,看 ④损:名词,
    损失,损害 ⑤逸豫:形容词,安乐
    『文言知识』
    1.①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②古义:人的作为。③古义:气势,神态。
    2. ①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②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极小的事 ④ 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勇敢的人 ⑤动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灭亡
    3.①“……者, ……也”表判断 ②“为”表被动 ③“于”表被动 ④即“而以成功告”
    『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 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 2 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 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 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 3 段) ,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 ,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 4 段) ,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2.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 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 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 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岂非人 事哉”的理解。
    3.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
    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 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 ,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 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4. 文本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证,着眼于“盛” “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 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或议论,都是具有对比性的。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 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 晰,结构严谨。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资料链接,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作者介绍,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