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导学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导学案(含答案),共9页。
第三单元 10.1 苏武传重难点:一、写作背景匈奴,是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的民族。秦末汉初以来,匈奴首领以其控弦之士30余万,东败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灵,使“诸引问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下袭扰。汉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山,只能屈辱和亲。后经过六十多年,尤其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被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武帝后期,战争虽时有发生,但规模已远不如以前。汉朝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以示亲善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着对方的虚实。苏武出使匈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二、作者介绍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三、补充资料《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土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一、选择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单于壮其节 ②羝乳乃得归 ③得夜见汉使 ④反欲斗两主⑤诚甘乐之 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⑦杖汉节牧羊 ⑧宜皆降之A.①⑧/②⑦/③⑥/④⑤ B.①⑤/②⑦/③⑥/④⑧C.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2.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皆为陛下所成就C.子卿尚复谁为乎 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二、填空题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收系( ) 雨( )雪 啮(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弋( )射 纺缴( ) 檠( )弓弩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扶辇( ) 劾( ) 廪( )食三、小阅读-课内6.《过秦论》与《苏武传》均使用了对比手法,试分析这两篇文章中的对比手法,说明有什么不同。7.《屈原列传》和《苏武传》两篇文章在谋篇布局和所要表现的人物精神上有何不同?8.对《苏武传》一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传》生动刻画了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一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B.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选文中写了两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C.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D.选文中环境及细节的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都是为了充分表现出每一个动作发出者的性格特点。9.《苏武传》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苏武的形象的?苏武的形象有哪几个特点?10.作者详写卫律、李陵劝降苏武的用意是什么?卫律和李陵降苏武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①“壮”,形容词意动,认为……壮烈。句意: 单于钦佩他的气节。 ②“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哺乳、生子。句意:等到公羊生了小羊,你才能回去。 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在夜晚见到了汉使。 ④“斗”动词使动用法,使……相斗。句意: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⑤“甘”,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甘(快乐)。句意:(我也)确实会对此感到快乐。 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对上、在上。句意:李陵和卫律所犯的罪可以说是罪孽滔天,天地不容。 ⑦“杖”,名词活用为动词,拄着杖、拿着杖。句意: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 ⑧“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句意:应该让他们全部投降比较合适。 ①⑤形容词意动用法;②⑦名词活用为动词;③⑥名词作状语;④⑧动词使动。故选B。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用“见”表被动,被动句。A.“留在汉”修饰“匈奴使”,为定语后置句。B.“为……所”表被动,为被动句。C.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谁”为宾语,宾语前置句。D.根据“也”分析,此句为判断句。故选B。3. xì yù niè【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系,xì,有联属关系的;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关联;联结;牵挂;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等。jì,结,扣。收系,拼音是shōu xì,释义是逮捕监禁。雨,读作yǔ或者yù,本义是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滴;由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滴引申为朋友,也可比喻离散;又可用来比喻恩泽,像雨一样润泽大地万物;这些意义的“雨”读为yǔ。文言文中用为动词,指降雨,读yù,又用来比喻像雨一样地降落。此处读“yù”。啮,读音为niè,从口,从齿。“齿”指牝齿、臼齿,具有钵臼之形,其功能为碾磨食物。“口”与“齿”联合起来表示“用臼齿碾磨食物”。本义:用臼齿碾磨食物。4. yì zhuó qíng【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弋,拼音yì,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木桩,后引申义有系有绳子的短箭、猎取等。缴,jiǎo,交纳,交出(指履行义务或被迫);迫使交出(多指武器;姓。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纺缴”,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念zhuó。檠,qíng,灯架,也指灯;矫正弓弩的器具。5. niǎn hé lǐn【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考生可以字义或字形来识记字音,也可以联系字形相近的字来推测字音。“辇”可以联系“撵”,应读niǎn;“劾”可以联系“核”,应读hé,“廪”可以联系“檩”,应读lǐn。6.《过秦论》与《苏武传》均使用对比手法,但《过秦论》涉及的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对比,通过种种对比,突出主题;而《苏武传》则选取同类人进行比较,张胜、卫律及李陵均为叛国者,将三者与苏武构成对比关系,目的在于突出苏武的爱国者形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过秦论》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对比。文中有秦国与九国的对比,秦国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还有秦国先强后弱、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率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论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苏武传》是选取同类人进行对比,文中与苏武形成对比的是一批屈节侍敌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他们当中,有的人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矢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张胜和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之。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苏武“不动”。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自身深受冤屈,李陵绝望而投降,苏武却仍忠心赤诚,这些对比使苏武的形象显得格外高大。7.《苏武传》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典型事例,却“不待论断而于叙事之中即见其指”,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敬佩与赞美;《屈原列传》是既有对史实的勾勒,也有对细节的描绘,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国运日衰的背景下展开。揭示了屈原个人身世的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结构和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本题时注意比较两篇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和文本选材特点,《屈原列传》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苏武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被扣、不惧威逼、不受利诱、苦守北海、持节不失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爱国者形象。8.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每一个动作发出者的性格特点”理解错误,其用意不是表现每一个动作发出者的性格特点,而是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和崇高的情操。故选D。9.①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苏武因副使张胜参与而受到牵连,“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并拔出佩刀自刎。这一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他以死报国、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个性。②通过卫律和李陵两次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在两次劝降中,苏武不畏淫威,不为利动,不为情动,崇高气节勃然干云。③通过对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灭的爱国意志。苏武在匈奴十九年,饱尝艰苦。被囚禁于大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旗,单身流放,掘鼠穴收野果,苏武顽强地活了下来。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强烈的爱国意志支撑着他在苦难中坚守,表现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刚烈坚强的个性、忠贞不贰的气节坚定的爱国意志,是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苏武的形象的?苏武的形象有哪几个特点”。《苏武传》一文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苏武被扣留之后,充分显示出崇高的气节,如面对匈奴的劝降,苏武始终不受威逼利诱,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第二次故友李陵劝降,面对苏武可贵的气节,李陵内心复杂,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这是通过卫律和李陵两次劝降来展现苏武对国家的忠贞不贰。如匈奴招降不成,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些表现出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灭的爱国意志。如苏武面对匈奴的羞辱表现出刚烈难犯的个性。如苏武因为副使张胜参与匈奴内部的谋反事件而受到牵连,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前去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之后苏武拔刀自刎,这些内容表现出苏武性格的刚烈,宁死也要维护朝廷的尊严。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回答第一个问题。至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以结合第一问中苏武的表现来概括出他形象中的几个特点。从苏武出使匈奴的表现以及面对匈奴招降、匈奴的种种羞辱时的表现,苏武刚烈不屈的个性,忠贞不移的爱国精神凸显了出来。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来抓苏武的特点。10.用意:作者将卫律、李陵劝降苏武部分的内容写得特别详细,目的是衬托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不同: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反驳后,“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高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李陵劝降苏武时则不同,他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兄弟都因汉武帝而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闻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自己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不同的原因: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因为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因为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曾任汉使出使匈奴,后投降匈奴,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唯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李陵是一代名将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家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珠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大义凛然后“泣下沾裕”,可见其尚存羞恶之心。【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以及写作技巧的能力。本题主要涉及卫律、李陵劝降苏武这一情节。第一问主要考查写法上的详略安排,卫律、李陵作为文章的次要人物,作者详写卫律、李陵劝降苏武的情节,主要是为了陪衬苏武的形象,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故友李陵劝降,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第二问分析主要情节和写法,结合卫律劝降一节,“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可知,这是威逼苏武;“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是利诱苏武。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分析李陵劝降一节,“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这是动之以情;“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是晓之以理。第三问分析作者的构思,同是劝降,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劝降方式,分析原因,主要从劝降人的身份背景以及与苏武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结合“及卫律所降者”及注释可知,卫律本为长水胡人,但长于汉,被协律都尉李延年荐为汉使出使匈奴。回汉后,正值延年因罪全家被捕,卫律怕受牵连,又逃奔匈奴,被封为丁零王。结合“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与武饮数日”“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可知,李陵与苏武是旧友,李陵战败投降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作者在写李陵劝降苏武时采用了入情入理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