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师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558236/0-17351111022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师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558236/0-17351111023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因声求气入诗境,缘景明情觅仙踪,知人论世品诗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因声求气,逐步加深对李白“诗仙”内涵的理解。
2、结合文本,缘景明情,理解“诗仙”艺术的浪漫艺术和人生的理想追求。
3、知人论事,探究并揭示“诗仙”内涵。
教学准备
课前通过导学案,疏通字音、诗意,注意停顿起伏,反复诵读,因声求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这是贺知章心中的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是余光中心中的李白;唱红了李荣浩的“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表达了现代人对李白的爱慕。李白是国人心中的“诗仙”,从古到今,无人质疑。可同学们知道因何称之为“诗仙”吗?今天,我们以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一起来探究“诗仙”内涵吧!(PPT1)
二、因声求气入诗境
课前,我们疏通了字音、诗意,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现在让我们在朗诵声中进入诗境吧!(PPT2)
问:标题是诗文之眼,从诗题中同学们读出了哪些信息?(PPT3)
【出示课件】梦游天姥:是写作内容。(梦前 梦中 梦后)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很适合抒发起伏跌宕的感情。
留别:本诗写作原因。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这样我们通过诗题就把握了诗的内容,我们一起读出诗题吧!注意停顿。
三、缘景明情觅仙踪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缘景明情的依据。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梦前、梦中两段,读时请找找在这两段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又构成了哪些画面? (PPT4)
请小组合作,找出你们喜欢的几幅画面,从下面三个方面说说你们的品读收获。
【出示课件】运用了? 的手法(或词语)描绘了? 的画面融入了? 的情感
交流小结,点评提升
明确:①第1段“越人语山”,通过“瀛洲”“烟霞”等衬托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通过“天”“五岳”“赤城”“天台山”等进行对比,用“信”“或”“连”“横”“拔”“掩”“倾”等词语和极度的夸张手法,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激发人们的神往之情。②第2段“月夜入山”通过镜湖、明月、剡溪渌水等意象描绘了清幽宁静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轻松惬意之情。可重点赏析“飞”“送”等词语。
③第2段“日游天姥”通过“海日”“天鸡”“奇花”“异石”等意象描绘了壮美而至迷离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感。“”④第2段“夜游天姥”描绘的画面变化多姿,由惊心动魄而神奇飘渺而雄伟壮观。⑤第3段“洞天仙境”描绘了辉煌灿烂、融洽祥和的意境。
小结:从画面看,这个浪漫的梦境变幻莫测,神奇万变,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彰显了浪漫艺术。那从流露出的情感看,起伏跌宕的情感又该叫我们如何来理解这梦的深意呢?
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和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表达你对这个梦境的理解。
【出示课件】(PPT5)
梦境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弗洛伊德
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唐宫),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陈沅《诗比兴笺》
交流小结,点评提升
明确:对于本诗的“梦境”,评论界说法不一,同学们的发言也是在谈诗歌给予自己的丰富印象,这是一个不断走进作品,读出自己的过程,这样的探究思考是很有价值的。
现在让我们齐读北大教授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一文的片段,看看专家的解读吧!
【出示课件】(PPT6)
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正因如此,这诗才在给人奇谲多变、缤纷多彩的丰富印象的同时,又启发了多方面的联想。
---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明确:总而言之,诗人是托梦言志、借梦抒怀,借这样一个神奇浪漫的梦,表达他对永恒光明世界的向往,这才是他的“理想人生”啊!
四、知人论世品诗仙
留别和送别相对,李白在梦后写了三句心里话留给来送别的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悟悟这几句话吧!
问:你从这三句话中读出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人生无常、求仙访道;不侍权贵。
问:那既要避世远游,有何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之语呢?想要弄清这个问题知人论世不可少。(PPT7)
【出示课件】“诗仙”生平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明确:李白兼济天下的壮志一生未变。现在我们再来谈谈他的求仙访道,他的不侍权贵吧。
交流小结,点评提升
小结: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所有的人才都摆脱不了依附封建王朝的地位,而李白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甚至传说他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不论穷达,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李白的伟大之处,也是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
龚自珍说:“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事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得文化性格在他身上聚在了一起。”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诗仙”内涵吗!(PPT8)
请大家一起读出我们的探究成果。
【出示课件】 用浪漫艺术追求理想人生
以不屈傲骨维护独立人格
结语:李白一生为我们留下来近千首诗歌,今天我们只是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初步品味了“诗仙”的内涵,课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李白的诗作片,并借鉴前人学者们的相关论述,进一步品味“诗仙”内涵。(PPT9)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辩论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揭晓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