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学案(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 学案(word版含答案),共6页。
学段三 “单元主题+”阅读与积累一、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文一:历史这面镜子王兆贵东汉荀悦提出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到了唐太宗那里,这三鉴又有了新发展,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自此而后,把历史看作镜子,几乎成了我们读史的常识。实际上,中国人重视历史的程度,是远超其他民族的。把历史看作镜子,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与我们看待历史的态度有关。通俗一点说,是因为历史对我们有用。一部人类发展史,其中确实有我们值得遵循的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为先人经验教训的总汇,历史就像镜子一样,可以鉴往知来,观古明今。其中,经验可以用来参照效仿,不必再耗尝试的精力;教训能够用来规避风险,不必再犯过去的错误。把历史看作镜子,从而知荣辱、端品行、明是非、看得失、论成败的做法,凸显出中国人读史的功利性。历史具有两面性。譬如,在宋史中,打败仗、丢土地、赔银两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读过之后,满眼尽是屈辱和悲愤,最伤民族自尊。但正是在这样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市井发达,文化繁荣,老百姓的生活相当平静和富庶,诗化的人文生态更是令人神往。一部宋史,如同《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可以说是忧患与闲适并存,衰微与辉煌同在,面对这样的历史画卷,我们又该如何去反思,如何去借鉴呢?至于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功过是非集于一身,也不是随便拿来就能臧否,就能喻今的。不是所有史实都能用来作镜子的。在浩繁的历史卷牒中,常常是真相与伪诈、精华与糟粕、真理与谬误混杂在一起。对于普通读史者来说,不可能披沙拣金,一一地去辨识考证。过多的经验,有取用不竭的好处,也有不知所从的抵牾。弄得不好,就会陷入迷宫,左右为难,甚至掉进陷阱,上当受骗。这情形,有点儿像服用滋补药品一样,在汲取营养的同时,还要警惕其毒副作用。作为经验教训的历史,即便是经过前人的去芜存菁,那也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化约和结晶才传到我们手中的,要感同身受地加以体认和转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在鉴往知来、观古明今之间,还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逻辑通道,这个通道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逾越的,只有通过缜密的思维和推理,才能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通俗一点说,拿过去的钥匙解现在的锁、开未来的门,不是不可为,而是不易为。清代吴若华在《新磨古镜》中吟道:“阅古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有声。玉台妆罢时时拂,莫使浮尘又暗生。”这首诗作,借“妆罢时拂镜”劝诫世人不要让浮尘遮蔽了自己视线的用意是好的,但无论修史、治史还是教史、读史,完全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就恐非所宜了。在博大精深的历史遗产面前,学以致用,引以为鉴,这只是读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意义。在不经意中享受乐趣,在无意识中颐养身心,未必不是一种优雅的读史态度。赏析 历史既有“真相”“精华”“真理”的一面,又有“伪诈”“糟粕”“谬误”的一面。但历史又是一面镜子,里面有我们值得遵循的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为先人经验教训的总汇,历史就像镜子一样,可以鉴往知来,观古明今。借鉴历史,可以让我们少费精力,规避风险。文二: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吕思勉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即,从前的人做的事情,成功了,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照着他做;失败了,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不照着他做。但世事不会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愤激的人说道:历史是足以误事的。因为不读历史,倒还面对着事实,一件新事情来,要去考察它的真相,以定应付的方针;一有了历史知识,先入为主,就会借重以往的经验,来应付现在的事情,而不再去考察其真相,即使去考察,亦易为成见所蔽,而不能见其真相了。历史知识足以误事之言,并不能说它不对。然而没有历史知识,亦未尝不误事。当袁世凯想做皇帝时,先由筹安会诸人列名发出通电,说要从学理上研究中国的国体问题,到底君主民主,孰为适宜?当时大家看见这个通电,就说:袁世凯想做皇帝了。我以为生于现今世界,而还想做皇帝,还想推戴人家做皇帝,除非目不识丁而全不知天南地北的人,不至于此。然而后来,事情一层层披露出来,竟真的如此,这不是一件奇事么?此无他,还是缺乏历史知识。据这件事情看来,历史知识是不会误事的,所以误事,还是苦于历史知识的不足。袁世凯和筹安会中人,想做皇帝,想推戴人家做皇帝时,何尝没有他们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如此做成的;推戴人家做皇帝,是如此而成功的。岂能说是没有?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反对的人,自然不会没有的,然而据历史上的成例推测,岂不可期其软化?即有少数人不肯软化,又岂不可望其削平?这个,据着他们仅有的、一偏的历史知识推测,自亦可以作此断案,自不免于希冀侥幸。倘使他们再多读一些近代的外国历史,倘使他们的心思再能用得深一点,知道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符的甚多,未可轻易地执着前事以推断后事,他们自然不至于有此失着了。所以说: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历史上成功的,大家所认为好的事情,既不能模仿;据历史上的成例,以推断事情,又易陷于错误;而没有历史知识,又要误事。然则如何是好呢?须知道:应付事情,最紧要的,是要注意于学与术之别。学是所以求知道事物的真相的,术则是应付事物的方法。浅薄的人往往说:我能够应付就得了,事物的真相,管它干嘛?殊不知你知道了事物的真相,应付的方法自然会生出来,只有浅薄的应付方法,则终必穷于应付而后已。我们要用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听他的出身?为什么要打听他的经历?岂不以一个人的性格、才能等等,就是他的出身、经历等等造成的。我们试再反躬自省:我为什么成为这样子的我,岂不和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朋友、我的职业,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放眼纵观:我们所认得的人,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读书的人多少有些迂腐气,做官的人多少有些官僚气,生意人多少有些市侩气,白相人多少有些流氓气,这是为什么?他们是生来如此的么?然而中国的社会,为什么和欧洲不同?欧洲的社会,为什么和日本不同?甚而至于英国和美国不同,日本和朝鲜不同,就中国的社会,南北风气亦不能尽同,其故安在?就可以深长思之了。寻常人对于一切事物,大都不甚深求,所以觉得不成问题。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于极远之世的。固然,我们对于一切事物,总不能真正寻根究底,然而多知道一些,毕竟要好一些,然则历史怎好不研究呢?(选自《历史研究法》,见吕思勉《史学与史籍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赏析 “历史是前车之鉴”,“历史是足以误事的”,看似矛盾的观点,在吕思勉先生的笔下都拥有了它合理的理由。其实,人们常说的“历史是前车之鉴”也不免流于皮毛,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遇事可能往往会机械照搬,硬借鉴历史。而“历史是足以误事的”的观点却多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思在里面,然而观点却也不免偏颇。文章以“用人”“性格形成”“各国差异”“中国南北不同”等为例,有力地论证了研究历史的作用——认识事物要深求其故的观点。这些例证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文章在例证中还运用了不断发问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发读者思考,使得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更易于被读者接受。二、单元主题+素材积累1.有关历史的名人名言(1)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赵鑫珊(2)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廖沫沙(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4)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宋]曾巩(5)读史可以明智。——[英]弗兰西斯·培根(6)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克罗齐(7)历史是生活的教师。——[意大利]克罗齐(8)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法]雷蒙·阿隆(9)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苏联]列宁(10)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苏联]高尔基2.有关历史兴亡的成语(1)殷鉴不远原指商朝应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后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应当借鉴。这是召虎(召穆公)对周厉王的劝谏之语。周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个国君。他在位时,对内横征暴敛,垄断了社会财富和资源,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对外,南征荆楚,北防游牧部落,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矛盾重重。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派人监视公开指责的人,一旦发现就立即处死。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在路上相遇彼此都只能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召穆公上朝进谏,周厉王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为所欲为。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没过几年,民众忍无可忍发生了暴动,袭击周厉王。周厉王仓皇出逃,死于外地。(2)前车之鉴指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从小就有“神童”之誉,18岁就名满天下,受到了汉文帝的重用,担任梁王太傅一职。在任期内,贾谊专心著书立说,将毕生才华倾注于文章中,流传千古的政论文《治安策》便是他这一时期的杰作。在这篇文章中,贾谊分析了秦王朝奸臣当道、实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惨痛教训,总结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秦朝的失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呀!否则,我们也会重犯秦朝的错误,那太危险了!”汉文帝看了《治安策》后,对贾谊十分赞赏,并且采纳了文中的一些建议。(3)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东汉时,桓帝宠幸宦官,导致宦官互相勾结,垄断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纠集太学生郭泰等人竭力铲除宦官。公元166年,宦官们在桓帝面前诬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听信谗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关进大牢,人数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当时,窦武的女儿是皇后,窦武受封为侯爵,他为人正直,从不仗势欺人。他看到宦官胡作非为,十分愤慨,上书对桓帝说:“如果再让宦官这样胡作非为下去,将会像秦朝二世一样,因为给宠臣太多的权力,导致宠臣造反作乱,最终失去江山,陛下可要吸取教训,千万别重蹈覆辙呀!”桓帝经过窦武提醒,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结束了党锢之祸。3.古与今十大关系辩证(1)“好古”以“创今”首先要有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热忱和态度,孔子特别强调“好古”。《论语·述而》中有“信而好古”,“古”就是历史文化,说明要以相信的态度热爱历史文化。然后,“好古”来“创今”,正如同时文中又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学得来的。(2)“执古”以“御今”老子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句话很深妙而有现代价值,其意是把握了古之大道历史之法则,根据古之大道、大法,来支配今天的具体事物,具体实践。能够认识了宇宙、历史之初始,才能叫做认识了“道”的纲纪、规律、大本。(3)“引古”以“筹今”引用古代的言与论,是为了筹划今天的事与物。因此,采用“引古”的手段,一方面可以表现历史的智慧、觉醒;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切地表现历史的进深、厚重,以发人深思。(4)“复古”以“变今”我们把古代的东西兑现出来,是为了“设古”“现古”“观古”,了解历史,更是为了教育今人、提高今人,使之自尊、自豪、自强、自立。(5)“观古”以“验今”贾谊《过秦论》中有“观之上古,验之当世”。这里的“上古”多指“三代盛世”。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为了观照今日之利弊得失、伦理世风之变化。(6)“参古”以“望今”古人云:“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法不只是法律,而是大法、大则。用古代人的智慧创造现代的制胜、制奇、制迹之道。对古典文化、圣贤文化的阐扬可起到这一作用。(7)“踏古”以“思今”踏进远古之圣地,当有神妙之感,要知今之伟大、今之价值、今之幸福。现代文化遗址遗迹之开发就是踏古之地,以引发思古之神经。(8)“拜古”以“育今”古帝先皇,古圣先贤,古迹先宗,都是值得朝拜的,我们寻根就是拜祖。(9)“熔古”以“铸今”要把古代历史文化熔化、升华、集萃、再造,以形成今天大众喜闻乐见的景点意趣。不是单纯历史的直述,而要熔铸于今天的文化。(10)“知古”与“知今”古人云:“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今有学者又云:“知中而不知外,谓之鹿砦;知外而不知中,谓之转蓬。”意思是古今中外都要了解,否则就会双目失明,不辨颜色;或陈腐、保守、愚昧、迂执;或思想禁锢,如有樊篱;或失去根基,随风飘转。